谈三拳合一

谈三拳合一
谈三拳合一

谈三拳合一

形意、八卦、太极三拳都练,只是三拳和一,并不意味着三拳能够合一。孙禄堂先生的三拳合一有两个独到的技术支撑,其一是将三拳各自的特性都发挥到极处,其二是使三拳都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这听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孙禄堂先生自身武功造诣卓绝,见识超迈,因此发现了对立两极之间存在有共同的基础,这就是极还虚之道,即极还虚致中和。孙禄堂先生为三拳构建的共同的基础就是孙氏无极式和孙氏三体式,孙禄堂先生将三拳性能发挥到极致的法门是孙氏三体式的三种变化形式以及由此展开的孙氏三拳。这是指练习方法。作为内在的机理,三拳之合一都是以中和为宗,以内劲为统御。三拳之特性则是中和之气的三种作用形式:直中、变中、虚中。作为三拳合一的最终表现是体现在人的能力上,而不是在任何形式上。所谓完备良知良能。

胡凤山先生和靳云亭先生都曾讲过,在孙禄堂先生之前,形意、八卦、太极三拳都练的人也有,但是真正能够将三拳合一的人只有孙禄堂先生一人。在孙禄堂先生之后,能够真正做到三拳合一的人有孙存周先生、孙振川先生、孙振岱先生、裘德元先生、齐公博先生等。

那么三拳和一怎么就不能产生三拳合一的效果呢?因为这

时三拳没有共同的基础,不能在同一个形式下直接互相转换。比如,陈式太极拳是大马步,其技术发挥都是在这种形式下完成的,杨式是大弓步,也是如此,所以它们无法同一到三体式中来。在运用时需要通过一个较明显的调整过程才能成为三体式,因此三拳是叠加关系,不能从一个太极拳的形式直接演化为形意拳的形式。所以,三拳和一在能力与效果上就不如三拳合一。

武学的提升是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单独练的太极、形意、八卦也能够融合,但如果在基本规矩上没有进一步的提炼和创新,其融合的程度就不可能达到完备,孙禄堂先生是通过提炼三拳各自的特性并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由此完备了良知良能,从而使机体的适应能力最大化。全面提升了技击结构的基础。因此超越了原有的太极、形意、八卦三拳的技术水平和技能体系。

孙禄堂为三拳建立的共同基础是:以中和为宗旨,以内劲为统御,以三体式为本体,以九要为规矩,以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为总纲,以有无并立又有无不立为法门。

孙禄堂提炼出三拳的特性为:中直、蓄直、变直之技和实中、虚中、变中之能。将三者融合为一,形成互补完备的技击技能。并通过对内外合一、动静合一、体用合一、天人

合一的追求,来实现“不求胜人,而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和“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感而遂通”的技击效果,使技击合于道,历史性地建立了完善技击所需全部基础技能的互补完备的技术结构。为中华武学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技术结构。

直中、变中、虚中之法以及刚球、钢丝盘球、皮球之劲,皆以内劲为统御,由三体式而出,此为三拳合一之标准。

一般人一辈子练好一拳都难,何况三拳?的确,不下功夫,一切都不可能成功,功夫是基础,孙氏三拳的意义,不是让人不劳而获,而是让人把功夫下在最值得花费功夫的地方,使所下功夫的效率达到最大化。

球劲是孙氏拳对传统武术劲力系统的整体提升。球劲有三个特征:一单重运动意轴。二动静合一。三周身各向劲力均匀。传统武术基本步型都是三角架形式,因此在劲力的发挥上静与动不能统一于一体。无论是孙存周先生还是孙剑云老师都喜欢用孙氏八卦拳的形式来说明孙氏拳的特征,体现的就是孙氏拳的劲力系统在动与静上的统一。

认真研究体认六个式子:一个无极式,三个太极式,一个三体式。反复体悟每个式子的内意和原理以及六者之间内

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换演化之机,就能够初步体会到孙氏拳是对传统武学的整体超越。

三拳合一是不断融合创新的基础,其完备性体现在:对于一切有效的技击技法都可以通过孙氏三拳中的规矩化为

良知良能,纳百川于海。

孙禄堂先生通过其卓绝的武学实践对中国传统哲学的

超越就是开启了极还虚致中和的哲学原理。使极与虚统一在中和的法则下。说孙禄堂先生是中华武学领域里的第一人毫不为过。

没有孙氏三体式的基础,孙氏形意、八卦、太极就没法练习,一动即错,不可能正确。按照剑云老师的说法:根本就迈不出步去。

孙禄堂先生通过不断实践、不断融合、不断改进、不断升华,最终形成了孙氏三体式和孙氏三拳。所以,孙氏三体式即不是直承于李奎元、郭云深、宋世荣,也不是得自程庭华、郝为真。而是孙禄堂先生在融会各家、改进各家、提炼各家后,自己独创的三体式。所以,孙氏三体式的技术要求与其它各家皆不相同。

孙氏三体式与其他各家三体式的区别:孙氏三体式在技术上的特点是单重轴,球劲,临界态。法则是极还虚,致中和。单重轴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有确切的检验标准。

球劲必须以单重轴为基础,周身产生球劲是有训练关窍的,通过触摸可以检验,因此并非仅仅是个意。

1933年二次国考期间,山西榆次的白守华(王福元的弟子)与童文华交流,童文华是孙禄堂老先生的弟子,实学于孙存周先生,当时学习形意拳已经五年。白守华看见童文华的三体式与自己差异很大,经过交流,白守华一动即被制,不动亦被制,无论是形是意皆慢于童文华,白守华在其师门中是最具灵劲的,结果在童文华面前完全不能匹敌。其差别就在基本功上,这个基本功的基础就是三体式。按说白是刘奇兰一支,属于河北派中与山西派有所交融的代表之一。不久经过童文华引见,白守华又认识了孙振岱先生,白守华对孙振岱先生的武功甚为惊叹,认为超过了乃师王福元。孙氏拳长期以来是旧瓶装新酒,并非是不自信,而是承续了尊敬历代前贤之谦怀之德。往往接触后,才使人知道其卓然逸群,不同凡响。当年孙门中有本事的人多,自然可以通过让人亲身体验其艺而服从其理。时论“海内精技艺者皆望风倾倒。”现

在不同了,能够把功夫做出来的人已经极为罕见了,所以只好让我这个天桥把势在这里卖嘴。

单重轴不是两条腿当一条腿,而是相反,要练出用一条腿代替两条腿。在孙氏拳之前的传统武术中根本就没有这种技术。这是孙禄堂老先生对中国技击技术的独到贡献。

关于侧身将自身一侧的肩与脚同时抵在墙上而能抬起另外

一侧的一条腿,除孙禄堂老先生自己外,武林中无人能够做到。这个已经不是临界状态了,而是超出了牛顿力学范畴的能力。

研究传统武术的技术形态的发展,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孙禄堂先生大大改进、全面提升了传统武术的技术结构和功能。

孙禄堂先生的武学源于传统,但是绝对不是仅仅继承而已,而是进行了根本性地全面改造、融合、创新与升华,成为孙氏武学。其区别体现在基本规矩上,有些在孙禄堂先生的书中写了,有些在书中没有写。但认识这些根本规矩上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孙氏太极拳与武式太极拳在根本处就不同,不是本人强行割裂而是事实如此。孙氏太极拳的基础是无极式和太极式,在无极式和太极式上孙、武两家太极拳是完全不同的。

球劲是最基础的身劲,以体为主。螺旋楔入劲和渗透劲是劲力的应用,以用为主。三者在训练中所处的层次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把球劲与螺旋楔入劲和渗透劲相并列。

有人说在孙禄堂先生的拳著和文章中没有球劲,借此否定球劲是孙氏拳的特点。事实上,孙氏拳的很多内容都是原本没有相关的名词,但是有事实——具体的技术要求。孙禄堂先生当年不可能把孙氏拳所有的规矩都写出来,有的重要内容在当年也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描写,只能靠面对面的传授来体认。球劲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孙禄堂先生是最先公开出版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理法的人。一些人说孙禄堂先生写的东西在他们家传的老谱中都有,甚至更加详尽。但是凡是这些说法都经不住科学方法的考证。

我在这里写点东西,不是为了跟谁争论,而是为了那些真正想了解孙氏拳的人提供一点参考。非要把不同的技术说成是一样的,我不会接受。比如有人说孙氏太极拳中的开合手是郝为真传下的,其实这毫无依据。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在郝月如、徐哲东还是吴文翰的论述中,没有任何人能够把这一式的道理说清楚,有关开合的论述,孙、武两家也有区别。武式太极拳传人欧阳方先生学习了孙氏太极拳后,也深感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大,以及孙氏太极拳的架构更加合理。

根据我本人的体会,练习孙氏拳绝不能拿别家的拳理作为指导,否则必然练错。对此我自己是有亲身体验和教训的。

孙氏拳处处不离球劲,三体式作为孙氏拳最基础的技术,其作

用之一就是使球劲上身。

孙剑云老师说:学习孙氏拳三年之内不可一日无师。所以孙氏拳不是仅仅通过看书就可以练对的。

孙氏三体式是孙氏三拳共同的基础,但是孙氏三体式不能代替孙氏三拳。孙氏三拳中的任何一拳都不能代替另外的两拳,三拳互补,共同构成完备全部技击能力的基础。

我从来也没有说过孙氏三体式能够代替孙氏三拳。但是孙氏三拳都是以孙氏三体式为基础,因此孙氏三拳都可以从孙氏三体式中演化出来。

这么简单的道理,一些人在理解的时候还总出现偏颇。所以在网上不能够讲解拳术的技术,传授拳术在开始阶段必须面对面。所以孙剑云老师讲:“三年之内,不可一日无师。”

化境只是对技术高度纯熟的一种描述。同样都在化境上,能力仍有高低之分。任何技术或艺术,都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融合、不断提炼、不断创新,才能提升。孙禄堂先生的武学之所以成为迄今为止武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是有其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

中华武艺复兴是以16世纪为起点,以战阵、齐勇为表征的军旅武术为发端;到17世纪、18世纪武术朝着单兵化、徒手化、养生化演化,以及开始将导引吐纳引入武技的研修,并将对技法的研究逐渐发展到对劲力研究的层面;到19世纪,随着对劲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各家武艺若干普遍法则,产生了以劲力特征卓然于时的几大拳系;再到20世纪初,最终由孙禄堂发现了技击运动的根本规律,构建了拳与道合的中华武学体系,是16世纪至20世纪中国武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然而20世纪初当孙禄堂完成构建了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之时,也正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强劲冲击乃至分崩离析之时。随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以及西方文明的巨大成功所形成的文化强势,使得孙禄堂的武学体系所代表所蕴涵的文化与当时的文化潮流难以抗衡,因此其巨大的文化价值并没有被当时社会所认识。只有极少数文化精英能够感悟到孙禄堂武学体系的人文内涵和巨大

的文化价值,但是他们在武功上造诣不深,难以承担起继承、发扬道艺武学的学术重任。因此,孙禄堂的武学体系从其完成建构的那天起,就开始面临着被淹没的窘境。孙禄堂曾感慨道:“吾言虽详且尽,犹虑能解者百人中无一二人。吾惧此术之绝其传也。”由此可见,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能够理解孙禄堂武学体系的人是非常罕见的。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自鸦片战争之后,经过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庚子之乱等来自内外的动荡与冲击,使国人不仅认识到西方在技术上的优势,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的一切包括文化由惊恐畏惧转而为

崇拜,随着五四运动发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国内一批知识分子阶层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这一时期的武术家群体对建立在传统哲学基础上的中华道艺武学体系,或因为文化根基所限而不能明其所以,或由于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而怀疑甚至全盘否定,导致孙禄堂的武学的成就难以被当时大多数人真正理解和接受。因此,客观上造成了代表中国武学最高成就的孙禄堂的武学体系,在刚刚完

成,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就迅速进入了“冰河”期。这是在

时代大更迭与文化大冲击的过程中之大势使然,非学术价值本身所能左右。这也就决定了中国武学的发展在孙禄堂之后,在学术上未能进一步上升,而是出现明显的滑落。

在我见过的人中,包括所见录象中的人,甚至包括孙剑云老师本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准确地掌握孙氏三拳,更不要说深入地掌握其髓了。孙剑云老师说,他的老师兄杨世垣先生看了她演示的拳术后说:“有老先生(指孙禄堂先生)打拳的影子。”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想要再现孙禄堂老先生或孙存周先生的神采都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如果非要深入地掌握孙氏三拳,才能谈孙氏拳。恐怕当今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谈孙氏拳了。

我研究、考访孙氏武学已30年,自1990年到1998年期间更是经常泡在孙剑云老师的家里,一谈就是一整天。根据我的见识,当今健在的孙氏拳的传承者,功夫最好的几位顶多也就是掌握一点孙氏拳的碎片,所谓九牛一毛。其他的人恐怕连这一毛都没有。大家在一起,可以凑一凑,使这个碎片大一点,相互启发,以利进步。

我的长处,不是身上有多大的功夫,而是听剑云老师和其他孙氏拳前辈讲的东西多一点,尤其是在书上没有写上的东西多一点。所以,剑云老师委托我写过一些孙氏拳的拳理。这从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明剑云老师认为我的理解基本没有偏

离孙氏拳的正轨。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中国的传统是向人请教一定要必恭必敬,言语上更是要恭敬。当然这种态度,被请教的人心理上一般是比较舒服的。但是,如果他讲的不对呢?这种态度对于弄清事实就不利了。西方的态度,就是在批判中学习,现代人更倾向这种方式。其好处是有利于彻底弄清事实或道理。但是,在网上如果以这种方式来讨论拳术的技术问题,最终必然成为口水贴。拳术中的技术必须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探讨,在网上是无法讨论的,因为在语言的理解上会产生很多歧义,使讨论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我在网上不讨论具体的技术问题。

理论、观念、历史、人物可以在网上交流。但是具体技术问题是无法在网上交流的。

任何批判和怀疑的精神都是值得鼓励的,批判和怀疑是科学精神的一种体现。有机会的话,可以当面质疑或批判我。我也会演示我的道理,这样才便于弄清楚拳理。

三拳合一是孙禄堂先生第一个完全地真正地做到了,三拳合一后的技击功能大大超越了三拳中发任何一拳所具有的技

击功能。要做到三拳合一必须首先提炼三拳特性至极并为三拳建立共同的技术基础。于是,孙禄堂先生发明了孙氏三体式和孙氏三拳。

必须指出的是,练习不同派别的形意、八卦、太极并不能获

得三拳合一的效果,因为在这些形意、八卦、太极的技术之间并没有共同的基础。孙禄堂先生开始接触太极拳时也感到不能与他所研习的形意、八卦相融合,以后经过10余年对太极拳技术的研究和提炼,最终通过提炼太极拳之精意,重构其理法,创立了孙氏太极拳,才建立了太极、形意、八卦三拳相互融合的技术基础,又经过三年的研习和体悟,直到1915年始穷三拳之能浑然一体,并升华超越三拳之能,真正做到三拳合一。

一些人认为无论练习哪家的形意、八卦、太极,都能实现三拳合一,这是对三拳合一的极大误解。

再有,不要以为同到化境就是造诣等同。分析判断武学的品位要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实践与技术分析和理论总结。绝不能依靠传说中一个化境就把前辈之间的功夫都划上等号了。这不是科学求实态度。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是形容武艺到了化境时的一句话。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甚至曲解了这句话。他们错误地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程度,就不会失败,无所不能了。这是非常错误的理解。“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只是对运用某种技能纯熟程度的一种描述。说明他对这种技能的运用高度纯熟,感而遂通。但是这时他的这种功夫的能力仍

然是有限的,这个限度就是他的纯熟只能限定在他所掌握的这种技能的范围里。他不可能脱离他的实践,掌握他没有实践过的技能。所以他如果只擅长太极拳,他在技击中就不可能使出八卦拳的技能。所以,太极拳的化境不等于八卦拳的化境。同样太极拳擅长对付的技能不等于八卦拳也擅长对于的技能。反之亦然。孙氏三拳合一的意义是在于孙氏三拳构成了一个完备的适应与进化的功能结构,成为所有的技击技能共同的基础,构成一个纳百川于海的总枢。用孙存周先生的话讲就是:“别家的绝艺,只要让我看上一眼,就能成为我的东西。”所以,孙禄堂先生的三拳合一的技术体系在技击领域里的适用范围是开放的、无限的,远远大于原传的三拳中的任意一拳。这是三拳合一的意义。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 值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

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实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内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内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

管理心理学大作业

叙述课程讲述的领导理论。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你所在单位实际情况,谈谈领导理论的实际应用意义和应用方法。(要求1500字以上) 领导理论有三种典型的理论,其一为领导特质理论;其二为领导行为理论;其三为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即关注领导者个人特性(人格、进取心、领导意愿、正直与诚实、自信、体质、智慧、专业知识、自我监控等),并试图确定能够造就伟大的管理者的共同特性。这实质上是对管理者素质的进行的早起研究。但领导特质理论对有效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特质的内容及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很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且它也认为领导者是先天的,这有片面性,以及忽视了被领导者其他情境因素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和怎么样做才能工作更有效。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是工作的任务绩效,还是群体维系?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下属的参与程度。领导行为理论又涉及到四个重要的理论,即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连续同意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和管理方格图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唯一正确的领导方式,只有结合具体情景,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的领导方式才是幼小的领导方式。基本观点可以用下式表示:有效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即有效的领导是领导自身、被领导者与领导过程所处的环境的函数。这个函数有两种典型的模型,即菲德勒模型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组织领导决策是现在领导者的重要职能。一般而言,凡是涉及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影响所有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的决策,都宜于采用集体决策。领导者要组织好集体决策,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必须对影响集体决策质量的各种心理因素保持清醒头脑,并且明确自己的领导责任。而往往存在着众多心理因素影响着领导的决策。 (1)从众心理 在集体决策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参与者不愿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以免感到孤立,而当参与者的态度和见解与其他

再谈知行合一

再谈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教学做合一,今天我又把他的《手脑相长》篇看了又看,现摘抄两首小诗: (一)手脑相长歌 人生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 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 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二)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认为,中国人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的“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然后,能够创造,能

够发明,能够建设国家。 针对这两种脑与手没有力量、因血脉不相联通的病,陶先生也下了两帖药,第一种药名叫“脑化手”,使人人都有脑筋变化过的手;第二种药的名字叫“手化脑”,就是一面用手,一面要有思想。脑筋与手联合起来,才可产生力量,把“弱”与“愚”都可去掉。 的确,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尤为重要。我们教育者往往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败涂地。问题出在哪? 行动。我记得清华校园的一块校石上就镌刻着四个字:“行胜于言”,一个行动超过一百个口号,一切人间奇迹都是用智勇双全的手创造出来的。 陶行知先生还有一段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大丈夫的精神,都不是凭空所能得来的。我们要在“必有事焉”上下手。我们要以“事”为我们活动的中心。研究学问要以事为中心,改造环境要以事为中心,处世应变也要以事为中心。我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用美术的精神在事上去谋改造,用大丈夫的精神在事上去锻炼应变。活一天,走一天;活到老,走到老。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 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淮南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和汉初黄老哲学,重新论述了“道”和“无为”的含义,董仲舒则对先秦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发展,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宣扬人格化的“天”。东汉王充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进行了批判,论述了自己的天人观。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主张通过体验“无”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郭象认为人只有领会到每一物“自足其性”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1.《淮南子》天人合一”思想 《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它综合道家黄老、儒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并且广泛吸收了当时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借鉴阴阳五行家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天道观体系。“道”是《淮南子》的最高范畴,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所谓“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生,是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性。因此,它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也有这种关系。此外,它还提出“天人类比”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具有类似关系,是模仿天而造成的。由于《淮南子》主要继承发展了道家思想,因此对于“无为”也有新的阐释。它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应该是因循自然,在道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工作。“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也,因物之相然也。”“弱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巡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就是说人们不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意识到人并不是事物的创造者,只是顺应道以推动事物发展的促进者,不可贪天功以为己力,违背天道的基本原则。 2东汉王充的天人观 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批判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天人观。王充认为,既不存在宗教的天也不存在道德的天,灾异只是自然自身的变化,和人类社会无关,不存在所谓“天人感应”。王充反对董仲舒认为天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看法,认为天的运行是没有目的的,天地生万物和人也是没有目的的。他认为天和人是有区别的,“天道无为,人道有为。”王充以“气”为始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用天地表示

知行合一

读书与人生 —————学与用 西藏有句谚语:不要只顾着梯子,更要记住你要爬向哪里。 这句话翻译成文言文就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讲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书与人生。读书,根据我们通俗的理解,更确切的含义应当不只是看着实质性的书本,或者坐在教室里上课,更应当泛指理性的、有系统的学习。 读书之于人生,好比梯子与目的地。我们都知道,梯子是往上搭的,所以读书之于人生,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如果你偏要把梯子放平了,那我劝你就不要读书了吧。同时,人生之于读书,也有反促意义。如果你不知道你要你去哪里,你怎么知道去找什么样的梯子呢?或许,随随便便找了个梯子搭着走,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走着走着,便成了路,但你最为念念不忘的,恐怕还是最初想去的地方吧。 为什么会这么讲,我们之所以读书,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没有原因,就是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性而读,另一个是学以致用,经世致用。 没有目的性的读书,总体是指理学中的“修身养性”为目的的读书,当然有其好处与价值,只是这里暂时不论。 本文要议的是,读书以用。也就是竖起来的梯子,梯子横着,那就是爬了。 学以致用,讲究的是读书学习的实用性。 对个人而言,学以致用当然很重要,比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狭隘意义上的为了文凭的读书,那是为了找工作。工作之后的学习,是为了提高专业技能。科学家学习,是在验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正确性。医生的学习,是为了救死扶伤。文学家的学习,是为了伟大的作品,以警世人。等等。 最近在看《明朝那些事儿》,书中着重提到了王阳明心学的产生、兴盛。我觉得对于学以致用这个论点很有说服性,且具故事性,此处特借用,以免文章了无趣味。 话说,明朝前期,程朱理学兴盛,程朱理学发展到把“修身”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落实到行动上往往使修身养性的“内圣”与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并论而形成事实上的对立。走上了“穷理”之路,并讲“理”的思想僵化,偏离了理学最初的“经世”本意,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再难做到初创理学之时的“经世”本意。 明朝中叶,不再“经世”的理学逐渐没落,明朝虽多文官 王守仁创立心学的过程和心学的兴起,都足以证明学以用的现实意义。 作为明朝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王守仁创立心学,当然不是如“心学”字面意义那么“主观”。几百年前,生于大明王朝官宦之家的王守仁先生,历经仕途坎坷,宦海浮沉,沙场保家,战地卫国,书山苦读,月夜冥思,终于在白胡子一大把的年龄创立了“心学”。经其本人与徒子徒孙们的不屑传播,日益发展壮大,及至便朝野尽心学门人。忘了提一句,当时心学主张的是“知行合一”,正是此文所论学与用的辩证统一。据史载,在党争之风吹得比冬天的北风还迅猛的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当时的红太阳,张居正同志隆重登场。张居正同志能在历史的舞台上屹立那么多年,除了他自己特别能干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当时心学兴盛,以读书致仕的知识分子们除了斗争之外,还很有一片治国强国的丹心,也就是朝中很多张居正同志的同门。人多力量大,严格秉行“知行合一”这一理念的张居正首辅,经历种种艰难、道道坎途,终于可以把这一理念付诸实践,这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张居正改革,和有名的“万历新政”。 虽说学应致用,知行合一。正如刚刚所讲,梯子得往上攀,横着放那就叫爬了。意思是,学与用都应该是往积极正面的方向。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知行合一创新发展

知行合一,创新发展 总裁、各位领导: 晚上好! 今天我发言题目是《知行合一、创新发展》,与各位共同学习探讨。 随着当前公司变革工作的大力推进,公司提出“内外齐心,破局立规,奋战90天,强基迎新”改革总体战略部署的需要,通过学习3篇文章,对我们提出新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要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积极性,要有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 “知行合一”的解读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最适用于公司目前的改革发展阶段,思想认知与行为准则和谐统一,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培育“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在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鼓舞下,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变革创新,主动适应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面对强大的行业竞争对手,我们怎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这最关键的就是公司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抓住改革带来的新一轮机遇,突破思维定式,释放创新激情,拓宽发展空间。以知行合一为导向,让我们每一位员工都紧紧围绕公司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在经营生产的每一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根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宝贵经验认真提 出并推行有利于管理创新、优化流程的一切合理化建议,使公司关键环节能得到控制或改善。只要每天一个小改善,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效能,最终使公司受益,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其次,我们要学会做到“知行合一”,它可以让我们全体员工提升思想境界和综合素养,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我们对上对下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就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能形成统一的思想,并付诸统一的行动,就能在改革的大潮中占领先机,获取最后的胜利!“知为行之始”,作为一名管

论天人合一与修仙与养生

论天人合一与修仙与养生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就天人合一推演古代修仙与现代养生,凡是生物就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就跟环境塑造人一样(例子参照孟母三迁) 天人合一的法门:1.内平衡。意识平静,能场调整,身体健康。做到这三步的第一要求就是自然清静。身体,能场,意识三者动态平衡,通俗来说就是养生,吃好,睡好,心情好。让身体充满正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平静有涵养,能场顺其自然。(最终成功的结果是,人会显得精神有气质) 2.内生态。生生不息,自然而然。身体强大会带动能场和意识壮大,而后两者会反哺身体。简单来说就是初步自成一脉(会形成独立气质,相当于百脉贯通的状态,但需要积累和天赋) 3.内链接.内部增长已经到达一个瓶颈,需要外部刺激,与外天地链接,用外天地带动内天地增长和发展。(相当于通天,会形成初步的法力,影响现实) 4.外链接。内天地与外天地相辅相成。在修炼的过程中会与外天地一同成长,并影响四周,形成福地。(最终,鸟语花香,灵性十足) 5.内天地。形成内核心。在一种程度上与外天地位格相等。(洞天雏形) 接下来两条路,仙与神! 仙:内核心寄托大道,与外天地不同,各自演化,依附程度低,并容纳大山(龙脉)依托。最终道果成境(三十三天,地府等) 神:弃内天地以容纳人心念力,以此执掌权柄(极端情况,人道神) 一般情况的仙就是用内天地映照山川,成为山神河伯以加快修炼(上古情况)

鸡犬升天,洞天福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此为上古修行法,极为吃天赋,现代修行此法极不合时,因为污染和人心,后面我会专门写修行的变迁以及原因,由对外的侧重转为对内乾坤的开发)

知行合一的三种境界

知行合一的三种境界(改版) 知行合一这个词语在很多语境里经常地被说到或提起,可人们在生活中,事业中要把“知行合一”落地却望而生畏。究其原因是因为要想做到太难,这需要对人的三种素质的境界有要求,即一个人的思想、意愿和行为的境界在什么层次上。 第一,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或思想,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信念,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想改变任何的结果就必须改变和拓宽自己的信念,因为信念才是一个生命的源头,也就是说信念是范畴,而行为及结果是内容,在我们的世界里永远是范畴决定内容,也就是说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比如说我们看不见空气,但它却决定这我们的生命。这意味着人要想取得更大的人生成果就必须提升思想的境界,那就是思维的创新,思维模式的固化是我们信念的最大障碍,所有的障碍都来自于你以为、你认为、你想等等,这也就是我们传统说的野路子,时代变了,属于时代的英雄也会时代的结束而结束,不要总拿老眼光看待新环境、新问题,我们的思想必须要跟上这个快速发展了时代,否则我们那些可怜的所谓的经验往往会成为的我们的绊脚石。我们的代价来自于已知的世界,而真正的思想是让人进步的,而不是迎合的,让你舒服的往往会害死你,因为所有的学习和成功都是对不舒服的挑战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才能让我们进步,让我们强大。 第二,是一个人意愿的境界。当时中国足球能走上世界杯,时任总教练

的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几乎所有的行为的执行力都取决于态度,我们常说,心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我们的意愿就是我们的心理对这件事情的渴望程度,这种渴望绝对不是嘴上说的,很多人活着都是活在了嘴上,我想怎样,我将来要怎样,却从来没有为他嘴上说的目标和理想去匹配强烈的百分之百意愿。我们之所以没有行动力,那是因为我们意愿上对目标和理想的渴望只是停留在空想上。当做的时候,我们心里充满了疑惑、恐惧、不安全、害怕,这些负能量都是来自于意愿度不高,或者说目标感不强,或者再难听一点就是根本没有目标。因为只要是人他都会幻想和空想,真正成功的人他是相信自己能做到,然后自己才做到的。所以大家记住,相信相信的力量,只有相信自己才会生发出强烈的意愿,有了百分之百的意愿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方法和工具,才会全力以赴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标。所以,看看你的意愿在什么层次上,这也就是一个人只有定层次之后,才能成为什么层次的人,如果说你现在想成功,那么你必须匹配成功人士的思想及意愿, 第三,是行为即行动的境界。在谈到行动境界的时候,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看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满马云先生说过,一流的方案、三流的执行等于三流的方案。三流的方案、一流的执行等于一流的方案。所以大家全力以赴的同时行动必须要高效,高效的意思就是说一切与目标有关,和目标没关的都是干扰。我们还要提醒自己的是,必须要注意行动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是心如磐石而行如流水。心不如磐石不能坚定,行不如流水则不能曲达。因为成功永远都不是直达列车,它会有很多挫折,很多困难,而人尽管有百分之百意愿度,做事上

19世纪末的伟大灵魂——浅析谭嗣同思想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19世纪末的伟大灵魂——浅析谭嗣同思想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 作者:牛淑贞, 惠小勇 作者单位:牛淑贞(包头师范学院历史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惠小勇(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刊名: 阴山学刊 英文刊名: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2,15(1)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8条) 1.期刊论文张静简论谭嗣同的全变观及其理论渊源-枣庄师专学报2001,18(6)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打败腐朽的清王朝.谭嗣同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局,力主全面改革,救亡图存.谭氏振臂高呼排斥满族贵族统治,猛烈批判二千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为民权摇旗呐喊,这是他全变观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依据是王船山"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从西方传人的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法国卢梭的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 2.期刊论文张静简论谭嗣同的全变观及其理论渊源-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9(4)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打败腐朽的清王朝.谭嗣同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局,力主全面改革,救亡图存.谭氏振臂高呼排斥满族贵族统治,猛烈批判2000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为民权摇旗呐喊,这是他全变观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依据是王船山"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从西方传入的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法国卢梭的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 3.期刊论文黎晓平中国现代人权观念的起源-中国法学2005(1) 纵观中国现代思潮脉络,我们从中发现了一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未知概念,它深受近代西方思想启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当时的开明有识人士创立,这便是"人权".康有为最先发现了"人"以及它的"客观自然存在性"和"个体存在性",他向往一个"新世界",在那里"人"可以自由享受各种权利和无穷的乐趣.随后的严复和谭嗣同各自以其自己的方式阐明了"人"的自由和平等思想;梁启超将前面所有的思想相结合,给这种具有"主体性"和"公民性"特征的人定义为"新民". 4.期刊论文黄海滨略论唐才常、谭嗣同思想之差异-船山学刊2004(1) 唐才常(1867一1900),字伯平,号佛尘,湖南浏阳人,19世纪末中国政治舞台上与谭嗣同并肩战斗的维新派干将之一,曾积极参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筹建自立军,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事败被捕,就义于武昌. 5.期刊论文胡斌维新变法期间康谭思想之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08(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迈入帝国主义行列,加紧资本输出以此来扩大殖民利益.此时的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相对稳定"期也难逃厄运,民族危机空前尖锐,要求变法、救亡图存的呼声响彻神州大地.康有为、谭嗣同等首举维新变法之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此二人作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宣传者、组织者、领导者,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拙文试从二者思想的宏观方面入手进行比较之研究,在总体上探讨二人思想之差异. 6.期刊论文郭荣丽"以太"在汉语语境下的双重性悖谬--《仁学》中"以太"性质辨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 "以太"在19世纪末从欧洲自然科学领域传入中国后,谭嗣同遂借用这个概念构筑了《仁学》一书.然在借用之初即赋予了"以太"复杂的性质.本文就《仁学》中"以太"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内涵作一梳析,力图客观地阐明"以太"在汉语语境下具有双重性内涵的历史原因及谭嗣同的个人原因. 7.期刊论文李端生陈天华报刊实践活动评述-船山学刊2001(1) 19世纪末叶,在国内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及其<时务报>、<强学报>等报刊的带动影响下,湖南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维新人士陆续创办出版了<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等报刊,大力介绍西方新学和宣传变法,在两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随着"戊戌变法"的迅速失败,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辛亥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在这个阶段,极受维新报刊影响并步谭嗣同等湘籍报刊宣传人士后尘的陈天华(字星台,湖南新化县人),则以其风行一时的<猛回头>、<警世钟>和小说<狮子吼>等几部鼓动性作品,成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海内外舆论中最激进的先锋和杰出的宣传鼓动家,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 8.学位论文张岩岩论晚清“新民思潮”2004 "新民思潮"是晚清重要的启蒙思潮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运的转折,以严复、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新民思想家开始接受中西差距的存在这一严酷的事实,并在不同的认识层面上进行着反思.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最终他们把目光落到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差距上."新民"便被视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根基和前提,从而展开了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论争,形成了近代中国进步思想文化的一股新的潮流.该文以"新民"为着眼点,从"新民思潮"产生的根源、新民的诠释、新民的目标、新民的途径和"新民思潮"的评价这五大方面着手,对思潮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以严复、梁启超、邹容、谭嗣同等人这些"点"带出"新民思潮"发生、发展的"面",以点及面、以小见大,从而揭示出这一思潮在晚清时期的地位和影响.此思潮酝酿于戊戌维新时期,形成于20世纪初年,不独体现了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激情和沉思,以及中国社会思潮变迁的动向和思维焦点的转换,而且直接成为"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的一个先导.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面对祖国的经济、文化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面对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我们的民族要迎接挑战、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新民"仍是我们今天"强国"的基础和前提之一.这虽与严复、梁启超等人的主张不可同日而语,但对历史的回溯,却能坚定我们以发展教育、科技兴国的信念,对振兴中华民族或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74378860.html,/Periodical_ysxk200201014.aspx 授权使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dbsdt),授权号:37430e40-9f49-4455-b8ce-9e9a0004b5ce 下载时间:2011年3月2日

“创新发展,知行合一”——公司企业文化之经营管理理念解读

“创新发展,知行合一” ——公司企业文化之经营管理理念解读篇 随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公司包聪彦总经理向我们郑重提出“创新发展,知行合一”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这是实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体制改革总体战略部署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和公司发展对我们每一位员工提出的本质要求。 搏击,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全球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与国际跨国公司UPS、DHL、FeDex等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之国内民营企业主动挑起行业竞争的严峻态势,我们只有不断变革创新,付出更多、跑得更快、做得更好才有可能超 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新动向和新思路,更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把事情做实做好。我们追求的是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每一位员工都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意识和行动上同步将“创新发展”提升到“知行合一”的新境界。“知行合一”的解读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它博大精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面对强大的行业竞争对手,我们怎么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胜利呢?这最关键的就是公司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抓住改革带来的新一轮机遇,突破思维定式,释放创新激情,拓宽发展空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与团队一起共同铸就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新辉煌。首先,让我们每一位员工都紧紧围绕公司领导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在经营生产的每一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根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宝贵经验认真提出并推行有利于管理创新、优化流程的一切合理化建议(公司已发出“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旨在激励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使公司因我们的存在而在某个关键环节能得到 一”,它可以让我们全体员工提升思想境界和综合素养,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我们对上对下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就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能形成统一的思想,并付诸统一的行动, 小,朱元璋做过乞丐,但是他的成就比很多懂得更多知识的圣人要大!因为他做了圣人知道但是却不敢做的事情。在现实工作中,可能你没有别人的技能高,但是可能你比别人更懂得变通;可能你没有别人的资源多,但是可能你的思想境界比别人高而吸引更多的朋友相助,这些都是“创新发展,知行合一”的精粹所在。

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两年前我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着酒店管理相关知识,这是我的认知。两年之后,我来到了这里,有知就应该有行,我出发了,开始从前台接待员做起,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管理人而前行。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路途,敢想敢拼,有知有行才能赢。今天的主题——知行合一,就是我奋斗路上最好的的一次壮行。 有人说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的距离。是啊,知道到做到之间还有很大的鸿沟,而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知道又做到,知善而行善,此乃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在五百多年前提出的。那何为“知行合一”?知就是认知与良知,行就是实践与行动,知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落脚点,知可以让行更远,行可以让知更深,两者相互依存,就是知行合一。那么在人生路途中的你,知道又做到了吗? 知行合一的第一层次就是要“知”。很多时候我们做同样一件事情花费同样的时间和努力,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而这种区别就在于知与不知。比如我刚开始工作时,面对客人不好的态度,甚至蛮不讲理时,由于认知不足,常常会因气馁造成即使做太多还是无法让客户十分的满意。后来,我通过看相关书籍,并积极参加酒店的培训活动,真正掌握了与客户良好沟通的技巧与方法,现在就能够灵活应对客人的各种问题,保证客人对酒店的满意度,这就是知的力量。李尚龙书中有句非常流行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那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所以,身为酒店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去探索去学习,在平日里多读一些相关书籍,多学一些相关理论,多调研一些其他酒店的特色优势与经验,在学习中求认知,在反思中求良知,在实践中求真知,掌握更多的服务方法与技巧,才能让宾客更满意,让蒸蒸日上的西美更兴荣。 知行合一的第二层次就是要“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接触到大量的微课、方法或学习资料,但是这些信息真正能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则非常有限。很多信息和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就非常难,正所谓知易行难。比如客人退房后如果遇到丢落东西,我们前台与客房应该耐心安抚客人情绪并帮客人去找,帮客人邮寄,但很多时候由于缺乏耐心,亦推卸责任,亦偷懒拖延,知道做不到,导致酒店失去忠诚的客户。又如每当我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 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为主导。 有了以上这些大人物的宣传鼓动,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成了国内学术界很流行的观点,并且似乎已经成了铁板钉钉的不刊之论了: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强调主客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则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并突出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的鲜明对照:西方人只讲主客对立;中国人只讲天人合一。 但是,如果去仔细推敲一下,那么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很肤浅的!

知行合一的解释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工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提出背景 折叠编辑本段

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历史一班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一、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 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 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 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

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更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亲爱的你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呢? 我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说到与做到的距离,是承诺与履行的距离。作为建设银行的员工,它的繁荣兴旺离不开我们的勤劳实干,而勤劳实干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说的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古代的六礼、七出、三不去,抑或是略显糟粕的三从四德还是现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不教导着礼怎样做,耳濡目染众人多少都知道一点,可这些意识存在于脑海里就算懂礼了吗?反之那些每天能做到却不知道算做礼的范畴是不是又算不懂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你认知了礼,你就必然会去做到,你若只停留于嘴口之间,便不算真的认知了礼。 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方面,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对于当下我们实际工作、对于我行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呢?(我觉得要做到两点:) 坚持知行合一,我心有主。银行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永远不能忽视的话题,就像一个水库蓄水量的多少不仅在于它的高度以及宽度,更在于周身是否有漏水的可能。换句话说能把内控合规做好,其实也就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学领域,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要实干兴行,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要算好经济账、事业账、感情帐,面对高息借贷、大额博彩、过渡资金、代客交易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彻底地大声说”NO!”(粤语代替)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落实。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费事,实干兴行”,似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沦落衰败,唯有真抓实干才有走向兴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我行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全情的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一次接待客户是否使用了更加标准的手势、是否布置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是否绽放了更为迷人的微笑、是否呈现出更为专业的营销,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做好做到位了,才能不断拓展业绩,更上一层楼,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才能为员工搭建更广阔平台,才能为社会承担更全面企业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