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间艺术奇葩——汨罗花鼓戏的调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民间艺术奇葩——汨罗花鼓戏的

调查研究

湖南省汨罗市二中249班第七研究小组

指导老师曾尚文吴景雄

关键词

汨罗;花鼓文化;传统文化。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花鼓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曾经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活动不断丰富,花鼓戏观众大量流失,欣赏群体出现断层,演出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发展汨罗花鼓,促进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打造汨罗城市文化品牌,推动汨罗文化事业繁荣有很大的必要。为此,我们进行了有针对的研究调查。

二分工

甘宇:收集并整理资料,建立较为完善的资料体系。

陈雄峰:设计实地调查,将调查报告输入电脑。

周昶、仇丹:进行走访与实地调查,调查后总结资料并撰写报告与心得体会。

李杰:协助其他组员保障后勤工作。

周蓝田:学习领会花鼓戏的内涵,将成果展示出来。

三研究过程

(1)在学校针对高一至高三青年进行具体的调查,了解其对花鼓戏的认识以及传承花鼓戏的看法。

(2)到花鼓戏剧团去实地调查访问,并亲自上阵体验。

(3)就调查结果访问花鼓戏的“元老”、老师,寻找青年正确认识花鼓戏的观点。

(4)查阅资料、整理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成报告。寻求青年正确认识、传承花鼓戏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内容

1. 汨罗二中学生对花鼓戏的看法

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对花鼓写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年纪大的青年由于知识和经历比较丰富,对花鼓戏的了解程度比较深:年纪的的青年由于生活环境较好、经历较少而了解程度差,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同时,从调查中发现,花鼓戏的唱腔、名伶等鲜为人知,不受重视,随着社

会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遗忘,这反映出传承花鼓戏的迫切性。

2.青年了解花鼓戏的途径

同学们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不多,大多孩子从听亲戚朋友唱、从学校教育和书本获得。大多数青年不喜欢这些途径,导致对花鼓戏的了解并不多。

3. 青年对本次“花鼓戏调查研究的看法”

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青年对本次“花鼓戏调查研究”的看法进行了调查,如下表所示。

4. 青年对传承花鼓戏的看法

从问卷中了解到,有11%的同学认为花鼓戏是传统的东西,现在时代进步了,应该淘汰了,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了。23%的同学认为花鼓戏确实是有精华的一面,但不符合大众口味,应该被大众文化所取代。66%的同学认为花鼓戏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极具地方特色,花鼓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可喜的是,98%的同学对学校组织艺术节、参加花鼓戏的调查活动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

五分析

经过调查,大家一致认为,汨罗市花鼓戏艺术为振兴汨罗精神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找到了一条展示文化成果的有效途径,提供了一个基层群众汲取精神食粮的良好载体。

经讨论,我们认为,虽然目前花鼓戏欣赏群体出现断层,但是汨罗花鼓这种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且汨罗花鼓戏是湖湘地方文化的形象品牌,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汨罗市花鼓戏市场广阔、前景光明,汨罗市花鼓剧团要打造一批明星演员,打造一批精品剧目,建立特色文化品牌,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花鼓戏的吸引力。

六建议

1. 重视开发本土资源,拓宽学校教育的途径

(1)改革充实当今的政治、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政治、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我们去体会与感受,可以试用活动代替传授。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有学生参与设计活动过程,亲身收集资料,感悟民间传统艺术。

(2)学校组织多元化的活动。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师生共同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符合青年学生口味的花鼓戏资源,开展以探究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化活动。

2.政府重视,加大社会教育力度

(1)加强花鼓戏为主体的教育基地的建设。

(2)优化花鼓剧团、农村的艺术资源。

(3)将已有的花鼓戏艺术节发展成底蕴浓厚的盛大节日

(4)支持民间花鼓戏的发展

3.针对青年心理,创设新型途径

(1)建立以青少年学习传统农具文化的教育性网站

(2)提倡设计相关的网络游戏或网络音乐,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汨罗的花鼓戏。

(3)出版有关花鼓戏的刊物

相关资料

一文献资料

(1)花鼓戏的历程

经分析、走访与查阅资料,我们总结出了花鼓戏的发展历程,便于我们了解花鼓戏的内涵,更具体地探讨花鼓戏的繁荣。其内容如下:

①源头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②早期

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

③历史沿革

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传统剧目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音乐曲调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2)花鼓戏的主要强调

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行当花鼓戏的行当分工也更趋细致,不但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细的分工。以长沙花鼓戏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闺门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奶生子等。

二照片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