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有效路径——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有效路径——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日前圆满结束,在两会审议讨论期间有14名代表提出:河南省应大力推行大村庄制。

大村庄制,就是用村庄合并的方式实现农民聚集居住。

在河南省平原地区,把几个相邻的村庄合并,建设6层左右的楼房,可节省大量土地。

建设楼房的费用,可由农民分摊,但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建议每个农民每年补偿500元,补贴20年。

合村后,富余的土地由农业工人负责生产。

新城镇的建设,使得原先没有市场价值的村落有了市场价值。

人口聚集,会使得当地的市场价值放大,产生新的产业,餐饮、百货都会因此而兴起。

聚集的程度高,投资者才会去投资。

这些就是聚集的好处。

另外,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也会加快。

现在农村很多都是设置简单的小诊所,如果人口聚集了,就可以建设较高标准的医院。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地方按照中央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的历史机遇,积极进行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探索、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而且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1月27日,笔者随同河南省孟州市河阳街道和河阳国土所组织的部分村组干部、国土协管员到河南省新乡市两个县共五个农村社区参观学习,收获颇丰。

现结合当前部分地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思考并整理后有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对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建房规划的引导。

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需要引入工业化理念,在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通过政策措施的规划引导,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通过转移就业实现持续增收。

在新一轮农民建房热潮到来之际,如果农户仍在原址按传统习俗建房,十几年后还会再拆再建,不仅造成巨大的土地资源和资金浪费,而且难以从整体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留下历史遗憾。

建议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工业化体系规划,将农民建房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积极加以引导支持。

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中国的农村缺少的不是新房,而是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也是提倡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主要目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巨大的支出,单靠地方政府难以承担。

建议中央制定5—10年规划,由国家财政按每个社区人均1500元左右的投资标准给予支持,主要用于农村社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设施、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也可采取中央、地方分级负担的办法解决。

三是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

建议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不改变投资管理渠道,在发改委、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下,按照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强化县级政府整合作用,集中投放,综合使用,避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复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整体效益。

四是加大金融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

目前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民贷款依然较难,门槛仍然过高,且农民的资产要素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变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建议中央金融部门出台有关金融政策,创新金融品种,督促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和农户建房的信贷支持。

土地政策方面,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质量不降的前提下,可允许试点实行5—8年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同时,鼓励地方根据各地财力对到社区
建房的农户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扶持。

五是试点带动,重点扶持,分步推进,建议各地根据实际,选择一些县、乡、村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予以扶持。

孟州市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如孟州市河阳国土所辖区,所辖17个行政村中,近年来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等原因,户数最少的村有150余户,最多的村户数达到1100多户。

加之沿袭的居住习惯,农民居住的多为单体独院式房屋,宅基占地小到一分,大到三、四分,有的甚至一户两宅。

农村建房占地多,造成村庄规模越建越大,占地面积小则200多亩,多达1000余亩。

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拦路虎”。

原来并不金贵的土地如今成了“金疙瘩”、“抢手货”。

如何做到既保证新农村建设发展用地,又保护耕地红线不动摇?河阳国土所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镇村庄发展规划方面,对农村利用不充分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重点在规划新农村、用好废弃地、建设高层房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河阳辖区缑村耕地2200亩,1100多户4500多口人,人均不足半亩地。

用于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土地越来越少。

同时,由于村民分家单过而形成的“空心村”成方连片,占全村总面积的20%。

而近200户群众家的宅基用地少,住房条件差,居住环境急需改善。

针对这种情况,缑村在河阳街道及国土所的帮助、指导下,确立了旧村改造,向“空心村”要发展空间的村镇规划思路。

并将村内一处闲置多年、占地近10亩的旧厂房拆除,兴建集农民居住和商贸为一体的农民综合服务楼。

经过一年的努力,一座高6层、设施齐全的高档农民公寓在缑村的“空心村”上拔地而起。

该楼占地面积3950平方米,而建筑却几乎翻了近三倍,达9399平方米。

目前,这栋农民综合服务楼及其配套设施的二层车库、路面硬化等工程全部竣工并交付群众使用。

据测算,缑村农民综合服务楼节约宅基用地23亩,解决了70户共300余名村民的住房难题。

为农村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宅基用地难题,起到了积极的借鉴和示范带动作用。

群众们都高兴地把这栋楼称为“农民公寓”。

目前,该村正筹建农民公寓二期工程,春节后可望开工。

村庄全部改建后,可腾出800亩土地。

同时,河阳国土所帮助辖区上段村、梧桐村和北何村,依托所处城中村的地理位置及孟州市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城市建设的契机,在做好“村庄变社区”规划、建设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优惠政策,加快“空心村”治理步伐,向空间要发展。

同时,河阳国土所还通过开展城乡建设土地“增减挂钩”的办法,整合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用地布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破解了“空心村”治理难与发展受到用地‘瓶颈’制约的难题,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是,应该看到,孟州市河阳国土所辖区缑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发展相对较快,农村变社区建设也是刚刚起步。

通过新乡市试点建设情况测算得知,每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平均投入需要953万元(按每个社区6000人规模,人均1600元左右),新乡市5—8年重点区域启动329个新型社区需31亿元,如此巨大投资,对新乡这样一个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农业大市来讲,单靠地方财力和农民自身积累是很困难的。

建议国家和各省、直辖市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具备条件的乡镇予以倾斜支持,以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走出一条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