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药标准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 代 王 叔 和 著 《脉 经 》,是 现 存 第 一 部 脉 学 专 著 。 书中最突 出 的 标 准 化 思 想 表 现 在:确 立 了 “寸 口 诊 脉”的定位诊断;确 立 了 24 种 脉 象 名 称 及 其 指 感 形 象 标 准 ;临 床 强 调 脉 、证 、治 结 合 ;提 出 脉 象 鉴 别 。 使 脉 学 理 论 与 方 法 系 统 化 、规 范 化 ,对 中 医 诊 断 起 到 了 很大的作用。
[摘 要 ] 在 古 代 中 医 发 展 史 上 ,虽 然 没 出 现 “标 准 ”一 词 ,但 实 际 发 挥 的 作 用 却 非 常 重 要 。 从 中 医 名 词 术 语 、中 医 诊 疗 、中 药 、 针 灸 几 方 面 试 做 探 讨 ,对 今 天 中 医 药 标 准 化 的 构 建 ,或 有 启 迪 。 [关 键 词 ] 古 代 中 医 药 ;中 医 药 标 准 化 ;探 讨
宋 代 朱 肱 写 成 《伤 寒 百 问 》,后 将 该 书 重 加 校 正 , 并加附方,刻为《伤 寒 类 证 活 人 书》,又 叫 《南 阳 活 人 书》,该书据经络识 六 经,阐 述 六 经 分 证 的 特 异 性 和 六 经 分 证 的 重 要 性 。 陈 无 择 的 《三 因 极 一 病 证 方 论 》 在病因上首分内 因、外 因、不 内 外 因 三 类,对 病Hale Waihona Puke Baidu因 学 说 更 有 所 发 展 ,发 展 完 善 了 临 床 病 因 辨 证 规 范 。
《难经》认 为 望、闻、问、切 四 诊,是 一 种 神、圣、 工、巧的技能,并且 特 别 重 视 诊 脉,其 所 提 出 的 独 取 寸 口 诊 脉 法 对 后 世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 《伤 寒 杂 病 论 》中 蕴含着标准化思 想,以 六 经 论 伤 寒,以 脏 腑 论 杂 病, 贯穿着理法方药有 机 结 合 的 辨 证 施 治 的 规 范,在 疾 病 分 类 上 基 本 上 做 到 概 念 清 楚 、层 次 分 明 ,具 有 较 高 的 水 平 ,至 今 仍 沿 用 其 整 体 模 式 。
两千年来,随 着 中 医 学 科 的 进 步,各 民 族 医 学、 中 外 医 学 的 交 流 ,中 医 学 不 断 产 生 新 概 念 ,出 现 新 术 语。同 时 由 于 地 域、民 族、文 化 等 因 素,也 常 出 现 概 念 相 同 而 名 词 不 同 ,或 相 同 名 词 而 所 指 概 念 不 同 ,以 及新旧概念的更替等等。历代医家乃至历代政府对 中医一词多 义、一 义 多 词、词 义 演 变 等 现 象 都 很 重 视 ,并 且 进 行 不 同 程 度 上 的 术 语 规 范 。 纵 观 历 史 ,古 代医家早就认识到 名 词 术 语 规 范 统 一 的 重 要 性,因 此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 [2] 以《黄帝内经》、《神农 本 草 经》、《伤寒杂病论》等 为 代 表 的 中 医 经 典 著 作,确 立 了包括 人 体 生 理、病 因 病 机、诊 断、治 则 治 法、方 药、 养生等中医学概念 体 系,同 时 也 建 立 了 中 医 学 术 语
隋代巢元方编纂 的 《诸 病 源 候 论》,是 一 部 世 人 公认的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疾病 1 000 余种,且对病因病 机 多 有 阐 述,诊 断 指 标 明 确,形 成 病 原 学 说 。 唐 代 的 《备 急 千 金 要 方 》和 《外 台 秘 要 》是 两部临床医学全书,其 对 病 证 诊 断 治 疗 方 法 更 是 丰 富多彩。
体 系 规 范 ,从 而 奠 定 了 中 医 学 理 论 体 系 。 1.2 中 医 病 因 、证 候 、诊 疗 方 面
《黄 帝 内 经 》注 重 整 体 观 念 ,运 用 阴 阳 五 行 、脏 腑 经 络 ,将 咳 、喘 、痹 、痿 、厥 、积 聚 、癫 狂 等 病 的 病 因 、病 机等制定了诊疗规范 。 [3]
标准是衡量学 科 成 熟 度 的 重 要 标 志,是 体 现 学 术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系统总结古代 文 献 、现 代 临 床 实 践 经 验 和 科 研 成 果 ,形 成 最 佳 的 诊 疗方案和技术操作 规 范,可 以 体 现 最 新 的 学 术 进 展 和临床效果。通过 集 中 行 业 专 家 的 智 慧,以 形 成 广 泛的共识,必 将 从 整 体 上 提 高 中 医 药 的 学 术 水 平。 中医药标准的制订—实施—修订—再实施—再修订 的 过 程 ,就 是 中 医 药 继 承 和 发 展 的 过 程 ,也 是 中 医 药 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积淀了丰富的学术 内 涵,在 数 千 年 前 就 初 步 产 生 了 标准化的意 识 。 [1] 在 古 代 中 医 发 展 史 上,虽 然 没 出 现“标准”一词,但 实 际 发 挥 的 作 用 却 非 常 重 要。 可 以说,没有古人在 中 医 药 标 准 化 方 面 所 进 行 的 一 系 列工作的基础,就 没 有 中 医 药 的 今 天。 本 文 从 中 医 名 词 术 语 、中 医 诊 疗 ,中 药 药 性 、方 剂 、炮 制 、分 类 ,针 灸的经络腧 穴、针 灸 技 术、针 灸 治 疗 等 方 面 试 做 探 讨 ,相 信 对 我 们 今 天 的 标 准 化 工 作 或 有 启 迪 。 1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与 诊 疗 方 面 1.1 中 医 名 词 术 语
· 1090 ·
中 医 杂 志 2011 年 7 月 第 52 卷 第 13 期 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1,Vol.52,No.13
古代中医药标准化探讨
任 秋 兰 翟 伟*
(内 蒙 古 医 学 院 中 医 学 院 妇 儿 教 研 室 、针 推 教 研 室 ,呼 和 浩 特 市 新 华 大 街 5 号 ,010059)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中 医 药 标 准 化 资 助 项 目 (ZYYS-2009-0009-9) * 通 讯 作 者 :zhaiwei-9847@163.com,13947101276
[摘 要 ] 在 古 代 中 医 发 展 史 上 ,虽 然 没 出 现 “标 准 ”一 词 ,但 实 际 发 挥 的 作 用 却 非 常 重 要 。 从 中 医 名 词 术 语 、中 医 诊 疗 、中 药 、 针 灸 几 方 面 试 做 探 讨 ,对 今 天 中 医 药 标 准 化 的 构 建 ,或 有 启 迪 。 [关 键 词 ] 古 代 中 医 药 ;中 医 药 标 准 化 ;探 讨
宋 代 朱 肱 写 成 《伤 寒 百 问 》,后 将 该 书 重 加 校 正 , 并加附方,刻为《伤 寒 类 证 活 人 书》,又 叫 《南 阳 活 人 书》,该书据经络识 六 经,阐 述 六 经 分 证 的 特 异 性 和 六 经 分 证 的 重 要 性 。 陈 无 择 的 《三 因 极 一 病 证 方 论 》 在病因上首分内 因、外 因、不 内 外 因 三 类,对 病Hale Waihona Puke Baidu因 学 说 更 有 所 发 展 ,发 展 完 善 了 临 床 病 因 辨 证 规 范 。
《难经》认 为 望、闻、问、切 四 诊,是 一 种 神、圣、 工、巧的技能,并且 特 别 重 视 诊 脉,其 所 提 出 的 独 取 寸 口 诊 脉 法 对 后 世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 《伤 寒 杂 病 论 》中 蕴含着标准化思 想,以 六 经 论 伤 寒,以 脏 腑 论 杂 病, 贯穿着理法方药有 机 结 合 的 辨 证 施 治 的 规 范,在 疾 病 分 类 上 基 本 上 做 到 概 念 清 楚 、层 次 分 明 ,具 有 较 高 的 水 平 ,至 今 仍 沿 用 其 整 体 模 式 。
两千年来,随 着 中 医 学 科 的 进 步,各 民 族 医 学、 中 外 医 学 的 交 流 ,中 医 学 不 断 产 生 新 概 念 ,出 现 新 术 语。同 时 由 于 地 域、民 族、文 化 等 因 素,也 常 出 现 概 念 相 同 而 名 词 不 同 ,或 相 同 名 词 而 所 指 概 念 不 同 ,以 及新旧概念的更替等等。历代医家乃至历代政府对 中医一词多 义、一 义 多 词、词 义 演 变 等 现 象 都 很 重 视 ,并 且 进 行 不 同 程 度 上 的 术 语 规 范 。 纵 观 历 史 ,古 代医家早就认识到 名 词 术 语 规 范 统 一 的 重 要 性,因 此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 [2] 以《黄帝内经》、《神农 本 草 经》、《伤寒杂病论》等 为 代 表 的 中 医 经 典 著 作,确 立 了包括 人 体 生 理、病 因 病 机、诊 断、治 则 治 法、方 药、 养生等中医学概念 体 系,同 时 也 建 立 了 中 医 学 术 语
隋代巢元方编纂 的 《诸 病 源 候 论》,是 一 部 世 人 公认的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疾病 1 000 余种,且对病因病 机 多 有 阐 述,诊 断 指 标 明 确,形 成 病 原 学 说 。 唐 代 的 《备 急 千 金 要 方 》和 《外 台 秘 要 》是 两部临床医学全书,其 对 病 证 诊 断 治 疗 方 法 更 是 丰 富多彩。
体 系 规 范 ,从 而 奠 定 了 中 医 学 理 论 体 系 。 1.2 中 医 病 因 、证 候 、诊 疗 方 面
《黄 帝 内 经 》注 重 整 体 观 念 ,运 用 阴 阳 五 行 、脏 腑 经 络 ,将 咳 、喘 、痹 、痿 、厥 、积 聚 、癫 狂 等 病 的 病 因 、病 机等制定了诊疗规范 。 [3]
标准是衡量学 科 成 熟 度 的 重 要 标 志,是 体 现 学 术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系统总结古代 文 献 、现 代 临 床 实 践 经 验 和 科 研 成 果 ,形 成 最 佳 的 诊 疗方案和技术操作 规 范,可 以 体 现 最 新 的 学 术 进 展 和临床效果。通过 集 中 行 业 专 家 的 智 慧,以 形 成 广 泛的共识,必 将 从 整 体 上 提 高 中 医 药 的 学 术 水 平。 中医药标准的制订—实施—修订—再实施—再修订 的 过 程 ,就 是 中 医 药 继 承 和 发 展 的 过 程 ,也 是 中 医 药 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积淀了丰富的学术 内 涵,在 数 千 年 前 就 初 步 产 生 了 标准化的意 识 。 [1] 在 古 代 中 医 发 展 史 上,虽 然 没 出 现“标准”一词,但 实 际 发 挥 的 作 用 却 非 常 重 要。 可 以说,没有古人在 中 医 药 标 准 化 方 面 所 进 行 的 一 系 列工作的基础,就 没 有 中 医 药 的 今 天。 本 文 从 中 医 名 词 术 语 、中 医 诊 疗 ,中 药 药 性 、方 剂 、炮 制 、分 类 ,针 灸的经络腧 穴、针 灸 技 术、针 灸 治 疗 等 方 面 试 做 探 讨 ,相 信 对 我 们 今 天 的 标 准 化 工 作 或 有 启 迪 。 1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与 诊 疗 方 面 1.1 中 医 名 词 术 语
· 1090 ·
中 医 杂 志 2011 年 7 月 第 52 卷 第 13 期 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1,Vol.52,No.13
古代中医药标准化探讨
任 秋 兰 翟 伟*
(内 蒙 古 医 学 院 中 医 学 院 妇 儿 教 研 室 、针 推 教 研 室 ,呼 和 浩 特 市 新 华 大 街 5 号 ,010059)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中 医 药 标 准 化 资 助 项 目 (ZYYS-2009-0009-9) * 通 讯 作 者 :zhaiwei-9847@163.com,1394710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