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站区域的商业规划与开发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1120029202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收稿日期:2008212216作者简介:殷 铭(19832),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00殷 铭摘 要:从用地结构与布局、用地开发强度以及开发模式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外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经验,并结合济南西客站片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专项研究,就高铁站点周边的用地布局与结构、开发强度、土地开发推进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建设积累经验。
关键词:高速铁路站点,TOD ,土地利用,用地布局与结构,开发强度,开发模式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各种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接驳,使得火车站集聚的人群迅速集散成为可能,混杂、拥挤的气氛有望得到改善,火车站点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向。
本文一方面总结国外高速铁路站点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经验,另一方面试图将上述研究理论运用到济南西客站的规划中,以期能为我国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地区的建设提供经验。
1 国外高速铁路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情况1.1 用地布局与结构高速铁路站点附近通常是以高铁站、地铁站点等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一定服务半径内以圈层结构的方式向外辐射,分为核心区、拓展区、影响区;其中对于整个交通枢纽区而言,影响范围最大、,核心区以商业、办公、金融为主,充分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在核心区内部,商业及办公的比例较高,同时作为土地混合利用的补充,倡导建筑物的竖向混合功能设计;拓展区: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相混合,对外与对内服务,半径为1500m 左右;影响区:对外服务功能以及为主体功能服务配置的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所在城区。
1.2 开发强度高速铁路的运营,使得区域经济的极化作用加强。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拥有区域经济发生的巨大优势,为了充分发挥高铁站点周边的交通便利条件,站点地区的开发强度较普通城市地段要高,根据经典的TOD 开发理论,开发强度的分布形成以站点为核心的聚集形态,开发组团内不同半径范围内的开发强度如图1所示。
高铁站站前区规划与

高铁站站前区规划的探索与研究摘要:本文结合滦县滦河站站前新区规划的方案,对高铁站站前区的规划方法及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对国外高铁站前区规划案例的借鉴,总结出要结合tod圈层模式对站前区域进行规划,更好的发挥高铁站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关键词:高铁站滦河站站前规划tod圈层结构正文:1、高速铁路站点的建立对城市带来的影响根据国际铁路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最高速度以每小时200公里以上速度运营的路线。
自1964 年全球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东京——大阪)线路开启运营,截止到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九个国家修建了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是一种快捷、高效的交通模式,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城市网络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现如今,中国的高速铁路正在建设,很多条线路正陆续竣工。
“到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至2020年,我国‘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将全面建成,我国将完全进入‘高铁时代’。
”1.1 高速铁路站点设立给小城镇带来的契机“选择高速铁路出行,最主要的潜在增长区域是两小时左右的行程到达的范围,具体来讲是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之间,距离在250公里到500公里之间。
在这个距离范围内,高速铁路与汽车和飞机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些优势,恰好是商务出行所需要的,单程约两小时的交通距离刚好可以满足需要当天往返的商务和旅行活动,促使大城市周边形成了‘两小时都市圈经济’。
”对于小城镇而言,即使有很好的人文环境资源以及自然条件资源,但必须通过与外界的联系才可以实现自己城市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这个都市圈的概念,让我们看到了高速铁路给小城镇带来的经济契机。
1.2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地区规划的依据高速铁路自身并不能直接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使其与所服务城市的经济水平、产业类型发展并保持相互关联是非常必要的。
城市高铁客运站周边区域开发策略探究

居 住区
居 住社 区 、停车
其 他城 市
或市域 某地 换乘 乘客 站 区
高铁 客运 站 换乘 通道 商 业、餐 饮 区 休 闲娱 乐区
小于
城 市经 济较 上述
国家级大 型 、重要 交 通枢 纽
1 0万人 三 类站 区城 市弱 O
二 类站 区
区域性 商 贸中心 、城 市 新 中心
与~ 类站 区紧 密联 系 、互补 发展
资料 来源 : 参考 李松 涛. 高铁 客运站站 区空 间形 态研 究【 . D】 天津 大学, 0 9第五章 高铁客运 站 区空 间形 态的形成 与 20
其他 城市 居住 地 高铁 客运 站
l
商务 、 公 、 办 会展 广告 、 理 、 询 管 咨
两地 通
市域办 公 区
办 公 区
图 4常 州站 规 划 总 平 面 图
勤乘 客
站 区办公 区
l
商 务 区
公 共 空 间
餐饮 、 乐 、 闲 娱 休
广 场 、公园绿 地
其他 城市 居住 地
表 4交通 目的人 流 特征
目的 活动路 径 活 动区 域 需求 预 期
其他 城市
商务 客
特别 是 当 日往 返乘 客
其 他城市
高铁 客运 站
市 域商 务 区 站 区商务 区 办 公区 商 务区 公共 空间
商务 、 办公 、 展 会
广告 、 管理 、 询 咨 酒店 、停 车 餐饮 、 乐 、 闲 娱 休
二类
站 区
处 于区域 内 国际性 都市 之下
带动 辐射 力较 强 拥有较 广腹 地
50 1 00 0 0
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铁路总公司
【期刊名称】《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年(卷),期】2018(033)004
【摘要】发改基础[2018]5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沿线地区人民群众出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依托高铁车站推进周边区域开发建设,有利于城市空间有效拓展和内部结构整合优化,有利于调整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交通、产业、城镇融合发展。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铁路总公司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铁站地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r——以平顶山郑万高铁站周边区域规划设计竞赛为例
2.《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
3.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
4.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
5.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高速铁路站点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则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就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行探讨,以期对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高速铁路站点作为城市与外部世界的交通枢纽,对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可忽视。
在周边土地利用规划中,首先要加强与高速铁路站点的导向和衔接,以便实现高速铁路站点和周边城市的有机整合。
这种整合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来实现,包括提高周边道路的通达性、合理布置公交站点,充分利用停车场资源等等。
此外,提升站点周边环境质量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可以通过增加绿化覆盖率、引入文化娱乐设施、打造休闲步行街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应注重提升土地的开发价值,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高速铁路站点以及其周边地区来说,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规划者可以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土地用途,例如布置商业综合体、办公区、住宅小区等。
同时,还应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田、水系等特殊地域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尤其是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交通便捷性,还要注重居住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住宅区周边设置公园绿地、文化设施等,以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同时,也应合理布局社区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只有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才能实现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的最终目标。
除了满足居民需求,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还可以注重打造特色功能区,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例如,可以在周边打造创意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等,吸引优质产业资源落户,进一步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高速铁路站点作为交通枢纽的优势,布局商业中心、旅游观光区等,带动周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中的功能布局优化研究方法

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中的功能布局优化研究方法要说这高速铁路车站,那可是现代交通的重要枢纽啊!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中的功能布局优化研究方法。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新开通的高铁站坐车。
那车站外表看起来高大上,可一进去,我就傻眼了。
安检口排的队拐了好几个弯,候车大厅的座位分布得乱七八糟,找个充电的地方都难。
这让我深深感觉到,一个合理的功能布局是多么重要!要优化高速铁路车站的功能布局,首先得搞清楚乘客的需求。
咱得想想,大家进站出站都要经过哪些流程,会在车站里做些啥。
比如说,有的人要急匆匆去赶车,有的人要在候车的时候吃点东西、买点特产,还有的人带着孩子需要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域。
所以,设计的时候就得把这些需求都考虑进去。
对于车站的出入口设计,那可得好好琢磨。
不能让乘客走冤枉路,要做到进出站方便快捷。
通道要宽敞明亮,标识得清晰明了。
就像我那次在那个混乱的车站,找个出站口都找了半天,差点没赶上接我的车,这多闹心呐!候车区域的规划也不能马虎。
座位的数量要足够,而且布局得合理,不能有的地方挤得不行,有的地方又空空荡荡。
还得设置不同类型的座位,比如普通的硬座、舒适的软座,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另外,得有足够的卫生间,还得保持干净整洁。
商业区域的布局也有讲究。
商店、餐厅不能随便乱摆,得放在乘客容易到达又不影响通行的地方。
比如说,在候车大厅的周边设置一些小吃店和便利店,让乘客能轻松买到所需的东西。
还有,换乘区域的设计也很关键。
现在很多人出行都需要换乘,这换乘的通道得顺畅,指示牌得清楚,不能让人在车站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另外,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像智能导航系统,让乘客通过手机就能轻松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还有自动售票机、自助取票机这些设备,得分布在显眼又方便的位置。
总之,高速铁路车站的功能布局优化是个细致又重要的活儿。
得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多想想大家的需求和感受,才能设计出一个让人满意的车站。
希望以后咱再去高铁站,都能顺顺利利、舒舒服服的,不再被那些不合理的布局搞得心烦意乱!。
应城高铁站规划方案

应城高铁站规划方案第1篇应城高铁站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应城高铁站项目作为我国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本项目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应城市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1. 提高应城市铁路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2. 促进应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3.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4. 实现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提高综合交通效率。
三、规划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 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应城市地理、经济、人口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高铁站及相关设施。
3. 环保节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4. 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关注旅客需求,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四、规划内容1. 站房及站前广场(1)站房:站房设计应满足旅客流线、功能布局及景观要求,采用现代风格,体现应城地域特色。
站房面积根据预测客流量及未来发展需求合理确定。
(2)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作为高铁站的重要配套设施,应满足旅客集散、交通组织、休闲娱乐等功能。
广场布局应简洁明了,绿化景观与周边环境协调。
2. 铁路站线及配套设施(1)铁路站线:根据国家铁路网规划,应城高铁站设置高速、普速铁路站线,满足不同速度等级列车的停靠需求。
(2)配套设施:配置信号楼、牵引变电所、动车所等设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高效。
3. 交通接驳(1)公共交通:规划公交线路,实现高铁站与市区、周边乡镇的便捷联系。
(2)私家车及出租车:设置地下停车场及出租车候客区,满足私家车及出租车出行需求。
(3)长途客运:结合高铁站,规划长途客运站,实现长途客运与高铁的无缝对接。
4. 商业配套设施围绕高铁站,规划商业、餐饮、酒店等配套设施,满足旅客及居民消费需求,促进高铁经济发展。
五、实施保障1. 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高效便捷交通方式的需求增加,高速铁路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仅仅建设高速铁路线路是不够的,车站区域周边土地的合理利用规划也至关重要。
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可以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首先,在进行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
高速铁路车站通常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周边土地的利用应与城市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相一致。
在确定规划方向时,要结合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和人口流动情况,科学地进行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其次,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还需考虑交通便利和交通流量的需求。
高速铁路车站的交通便利性是其发挥功能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规划研究中应该考虑如何提供便捷的交通连接,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同时,由于高速铁路车站周边可能存在大量的人流和车流,因此需要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络,确保交通流量的顺畅和安全。
第三,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规划研究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园林景观和绿化带,营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此外,还可以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还需关注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的规划和利用不仅仅是为了城市的发展,更应该着眼于人民的福祉。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公平,确保各个居民群体都能够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例如,在土地规划中应提供充足的公共空间,建设社区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车站区域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是现代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议题。
在进行规划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交通便利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因素。
高速铁路车站商业开发研究

JI A Yo ns " - 8 " ans "
( 中国铁道科 学研 究院 运输及 经济研 究所 ,北 京 】 0 0 0 8 1 )
( T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a n d E c o n o my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h i n a Ac a d e my o f R a i l wa y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1 C h i n a )
,
r a i l wa y i n n e r ‘ s t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a d j a c e n t r e g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u r r o u n d i n g o u t s i d e s t a t i o ຫໍສະໝຸດ a n d c i t y .
t o r el a t i v e i n du s t r i es o f hi gh - s pe ed r ai l wa y p a s s en ger t r an s po ta r t i o n an d c ou l d b e de v el op e d b y
t hi s p ap er d e f i n e s t h e c om m er c i al r es our c e c on t e nt o f t h e s t at i on s p ut s f or w ar d t h a t hi gh — s p ee d
c o ul d a pp l y u ni t e d dev el o pm en t m od e;c i t y — r e l a t i ng i n du s t r i a l r e s our c e c oul d at t ac h i m por t anc e
高速铁路站点规划与设计

高速铁路站点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速铁路成为了现代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速铁路站点作为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与设计对于铁路运输的顺畅和乘客的舒适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速铁路站点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包括站点选址、站台设计、乘客流动分析等。
一、站点选址高速铁路站点选址是站点规划与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站点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地理位置。
站点应该位于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带,方便乘客的出行。
同时,选址还应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以便为未来的城市交通提供便利。
其次,土地条件。
站点选址需要考虑土地的可利用性和承载能力。
站点的土地面积应能够容纳站房、站台、候车区等设施,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未来扩建和改造。
再次,环境影响。
选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站点应该远离重工业区、污染源等,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经济可行性。
选址应考虑到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
站点应该尽可能靠近人口密集区,以便吸引更多的乘客和商业机会。
二、站台设计站台设计是高速铁路站点规划与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站台设计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站台长度是站台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站台长度应根据列车的长度和停靠时间来确定,以确保乘客上下车的顺畅和安全。
站台宽度也是站台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站台宽度应能够容纳乘客的流动和站台设施的设置,同时还要考虑到乘客的舒适感受。
站台设施的设置也是站台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站台应设有候车室、自动售票机、安全警示标识等设施,以提供便利和保障乘客的安全。
另外,站台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乘客的无障碍出行需求。
站台应设有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等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出行。
三、乘客流动分析乘客流动分析是站点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乘客流动的分析,可以优化站点的布局和设施设置,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中的功能布局优化

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中的功能布局优化高铁,这风驰电掣的现代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高速铁路车站,就像是高铁线路上的一个个重要节点,它们的设计可是有着大学问。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中的功能布局优化,这可关系到咱们出行的便捷和舒适哟!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新开通的高铁站坐车,那真是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历。
那天我提前了挺长时间到达车站,本想着能轻轻松松地候车,结果刚一进站就有点懵了。
售票厅、候车室、进站口、出站口,感觉各个区域的分布有点乱,指示牌也不是特别清晰,我像只无头苍蝇似的在里面转了好几圈,才终于搞清楚了方向。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合理的功能布局对于高铁站来说有多么重要。
咱们先来说说售票区域。
现在网络购票已经很普及了,但还是得给那些需要现场购票或者办理相关业务的旅客留出足够的空间和便捷的通道。
售票窗口不能太少,不然排队的人一多,那可真是让人着急。
而且,自助售票机也得分布合理,不能都挤在一个角落里,得让旅客在车站的不同位置都能方便地找到它们。
再看看候车区域,这可是旅客停留时间比较长的地方。
座位得足够多,而且要舒适,不能硬邦邦的让人坐一会儿就腰酸背痛。
候车室的空间布局也得讲究,要有足够的通道让旅客能顺畅地走动,不能因为人多就堵得水泄不通。
还有,得设置一些特殊旅客的候车区,比如母婴室、老弱病残孕专区,给他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进站口和检票口的设计也不能马虎。
检票闸机得灵敏好用,不能老是出故障。
而且,进站的通道要宽敞,不能让旅客拎着大包小包还得侧着身子才能通过。
出站区域也很关键。
要让旅客能快速、有序地离开车站,到达出租车候车点、公交车站或者停车场。
指示牌得清晰明了,告诉旅客该往哪儿走。
另外,车站里的商业区域也得规划好。
不能让店铺到处乱开,影响旅客的通行。
但也得有合适的地方设置一些便利店、餐厅什么的,满足旅客的基本需求。
总之,高速铁路车站的功能布局优化,就是要以人为本,从旅客的角度出发,让大家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关于高速铁路站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利用

关于高速铁路站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利用一、高速铁路站周边地区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世界发达地区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速铁路运输成为各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铁路系统的不断提速,很多城市纷纷进行了高速火车站的新建与火车站高速化的改造。
伴随着各大城市开始的新一轮火车站新建、改建活动,处于高速火车站周边的城市地区也将发生功能上的变化。
就城际铁路站周边地区而言,它的作用和能量覆盖范围不仅仅涉及到用地周边有限的区域内,合理开发利用城际铁路站周边地区将对整个城市的未来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其对城市发展的基本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促进城市中心的发展J·M·汤姆逊曾在分析了世界上30多个大城市的城市发展状况后,指出世界上的大城市的吸引力要归功于它的非常强大的市中心。
对于城市中心来说,有效的公共交通是这些中心地区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所有证据表明,不论公共汽车系统如何组织运行,它的实际客运量最大也只能达到单向每小时20000人次,当客运量达到这个数值时,就阻碍了市中心区的持续发展。
但对于存在高铁站的城市来说,城市中心高速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引入,高铁站区与城市中心区的重合,往往能够促进城市中心继续生机勃勃地发展,以保持一个强大的城市中心。
2)促进城市功能轴的形成高铁站区的开发建设更多地与城市开发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同时车站依靠它的交通可达性和集聚人流的优势,吸引城市中心的产品流、资金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政策流等不断向站区集聚,形成集聚点的同时也形成了站区与城市中心的流线,这种流线就成为具备进一步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城市发展轴。
如日本新宿新干线站区与新宿中心区之间形成密集商业街区。
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沿线的许多城市也在积极进行相关的尝试,如南京南站的规划建设中明确提出“投资千亿,10年造一个南部新城”的目标,上海的虹桥交通枢纽也将建设成为上海新的城市副中心。
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扩张规划分析

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扩张规划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成为了现代交通建设的重点和亮点。
高速铁路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和未来的扩张规划,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高速铁路建设现状当前,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之一。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速铁路里程超过3.2万公里,占到全球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一。
高速铁路连接了各个省市,形成了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经济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发达地区的高速铁路密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高速铁路建设相对滞后。
这反映了中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为未来的扩张规划提供了契机。
二、高速铁路未来扩张规划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规划日益重要。
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四纵四横八纵八横”高铁网规划,意在进一步完善高铁交通网络,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未来高速铁路的扩张规划将更加注重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覆盖。
此举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
同时,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连接能力,也为促进旅游业、投资和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未来高速铁路建设还将注重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性。
中国高速铁路列车的最高时速已经突破了350公里,未来将继续提升。
同时,为了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还将加强对线路设施和运营管理的监控和维护。
三、高速铁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高速铁路的快捷便利为商务人士提供了便利,推动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其次,高速铁路的建设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促进了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和交流,有利于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的配置。
此外,高速铁路的运行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升了生态环境的质量。
高速铁路的建设还对旅游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速铁路的快速联通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便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和消费。
高速铁路站点布局优化与规划

高速铁路站点布局优化与规划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铁路成为了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速铁路的快速运输速度和便捷的出行体验受到了广大乘客的欢迎。
然而,站点布局的优化与规划对于高速铁路的运行效率和乘客体验至关重要。
一、站点布局的重要性站点布局是高速铁路系统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
合理的站点布局能够减少列车的运行时间和停站次数,提高运输能力。
此外,优化的站点布局还可以使得乘客的乘降体验更加舒适和便捷,提高整个运输系统的可用性。
二、综合考虑因素在进行站点布局优化与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地理位置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站点应该尽量靠近人口密集地区和重要经济中心,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其次,交通连接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站点应该与其他交通方式(如地铁、公交等)相连,方便乘客的出行。
此外,周边设施和服务的配套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良好的站点布局应该考虑到周边的商业、文化和公共服务设施,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三、站点空间规划在进行站点布局优化与规划时,站点空间的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站点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便捷的乘降体验和安全的运营环境。
站点的出入口应该设置得合理,并设有良好的交通导引和提示系统。
此外,站点内部的空间规划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乘客的需求和舒适度。
例如,合理的座位布局、卫生间和储物柜的设置等都能够提升乘客的满意度。
四、站点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在进行站点布局优化与规划时,还需要考虑到站点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站点应该充分考虑到环保因素。
例如,站点的设计应该优先选择节能环保的材料和设备,并应该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另一方面,站点的规划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以保证站点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站点的容量应该能够适应未来的乘客需求,并应该具备可扩展性。
五、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站点布局优化与规划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例如,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站点的乘降流程进行优化,提高运行效率。
高速铁路车站站前广场商业空间开发思路探讨——以南昌西站站前广场为例

高速铁路车站站前广场商业空间开发思路探讨——以南昌西
站站前广场为例
邵蕾;刘均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4(032)008
【摘要】随着我国轨道交通飞速发展,作为高速铁路站重要组成部分的站前广场是衔接城市多种客运交通方式、大规模人流集散的场所,而充分利用高铁客运站站前广场与交通人流的聚集效应,为其商业空间增添活力,优化商业空间设计,成为挖掘高铁客运站商业潜力和实现站前广场空间集约化的关键因素.该文以南昌西站站前广场为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站前广场商业与旅客流线的关系、商业空间衔接、商业氛围塑造等,并提出商业空间模式的发展思路与策略,为类似的工程项目规划提供了一定参考.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邵蕾;刘均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91
【相关文献】
1.地域印象在铁道交通枢纽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以鄱阳县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为例 [J], 雷森;牟江
2.探讨站前广场的地域性设计--以惠安西站站前广场设计为例 [J], 李江
3.彰显地域特色的火车站站前广场规划设计——以重庆市石柱县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 [J], 刘畅
4.高速铁路车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以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广场设计为例[J], 高春霞
5.火车站站前广场对城市形象塑造的研究--以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 [J], 戴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商业网点规划初探

0 引言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念,各国和各组织对于高速铁路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自1964 年日本的新干线以时速230 ?运送旅客以来,世界铁路系统正逐步走进高速铁路时代。
1970 年5 月,日本在第71 号法律《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中规定:“列车在主要区间能以200km/h 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铁路。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给高速铁路下的定义。
1985 年5 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将高速铁路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规定为客运专线300km/h,客货混线250km/h。
1996 年欧盟在96/48 号指令中对高速铁路的最新定义是:在新建高速专用线上运行时速至少达到250km 的铁路可称作高速铁路。
国际铁道联盟(UIC)认为,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本国高速铁路的概念,在既有线上提速改造,时速达到200km 以上,也可称为高速铁路。
[1]中国对于高速铁路的定义与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是一致的。
中国作为拥有世界人口21%左右的超级大国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铁路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表现尤为重要,特别是当下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高度流动性,势必给铁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速铁路的发展在整个国家的战略发展层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纽带和动脉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和独特作用,对于就业和工业发展具有带动和促进作用,进一步来说高速铁路在国家安全中还担当战略与安全的作用。
[2]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 年国务院审议通过铁路中长期规划后,在未来中国大陆地区将形成“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和三个城际客运系统。
目前,京津、石太、武广等城际高速铁路的全线贯通正式运营。
高速铁路正以其速度快、客运量大、全天候、安全可靠、能耗低、污染轻、占地少、舒适、高收益等优势,[3]远远超越现有的公路交通、飞机、轮渡等运输方式,成为当下乃至未来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
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与规划

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与规划高速铁路是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对于高质量、高效率的交通方式的追求。
而高速铁路的建设中,车站的设计与规划则显得尤为重要。
毕竟,车站是高速铁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旅客进出高速铁路的主要场所。
一个合理的车站规划和设计可以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也可以提高高速铁路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现代高速铁路车站在设计与规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适应多元化需求现代旅客的需求已经不再单一,高速铁路车站也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和规划。
不同的旅客需要不同的服务,例如家庭旅游需求儿童活动区和母婴室,商务旅客则需要会议室和快速Wi-Fi等高端服务,而年长旅客则需要舒适的休息室和医务室等服务。
为了满足多元化的旅客需求,在车站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旅客的多样性需求,并且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
二、简约实用的站房设计车站的站房在设计时,需要同时具备实用性、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简约的风格可以提高车站建筑的寿命和易于维护,同时也能为旅客提供功能齐全的服务。
为了保持车站的可持续性,我们也应该注重环保和节能的可能性,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设计有隔热功能的建筑材料等。
三、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交通枢纽和服务设施在车站的规划和设计中,我们也应该考虑车站周围交通的方便性和服务设施的齐全性。
例如,为了方便旅客前往车站,应该规划良好的市政交通线路和接驳公共交通工具,还可以在站外的区域设置停车场或单车租赁服务。
同时,在车站的内部,也应该规划良好的商业区域和休闲区域,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四、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高速铁路车站的设计和规划应该具备长远的规划和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例如,车站的站房大小应该能够容纳更多的乘客,车站周围的空间应该还能够扩大或者收缩,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在规划时考虑未来需求,既保证了车站的持续发展,也为车站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高速铁路的车站设计与规划应该尊重旅客的需求、关注环境保护、提高服务水平。
高速铁路站场地区空间规划

高速铁路站场地区空间规划
Space Planning around High-speed Rail Stations
城市交通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第 6 卷 第 5 期 2008 年 9 月 Vol.6 No.5 Sept. 2008
nal are basically embodied within Ring I, transitioned to Ring II, and
evolved with variations into Ring III. Hence, the emphasis of develop-
ment planning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hould be placed in
郝之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Hao Zhiying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44, China)
摘 要 : 为了分析高铁站场地区空间布局规律,解决该地区布局规
划与交通组织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实践性对比和理论研究,提出选
第三圈层(宏观尺度)
高铁站场地区服务的主体对象是流动的旅客,这就构 成影响各圈层规模的 2 个关键因素:①车站地区服务功能 的分布半径;②旅客利用这些服务功能时采用的交通方式。
2.1 第一圈层空间规模
第一圈层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宾馆、餐饮、购物、旅 游、咨询、信息服务等,这些功能分布的半径越大,第一 圈层的规模就越大。但是这里有一个制约性的前提,即要 保证旅客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便利的服务。如果服务功能 分布距离过大,寻找不便,耗时过长,极易造成旅客身体 和心理的疲劳。因此,车站地区服务功能的分布半径须控 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站区域的商业规划与开发高速铁路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其高可达性的优势对商业、商务办公、娱乐中心等有较强的集聚性。
因此,重视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周边地区(以下简称高铁站区)商业的规划与开发将使未来火车站枢纽产生更有公共性的附加功能价值,使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成为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组团,城市发展的先导区,同时为本区房地产业的开发带来无限商机。
一、高铁站区的商业规划理论
1、高铁站区的“三圈层”结构
根据Schutz(1998),Pol(2002)等人结合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三圈层”结构模型。
将高铁站的影响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第一圈层(primarydevelopment zones),布置交通枢纽、商业、商务、贸易、办公设施等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800m以内;影响区/第二圈层(secondary development zones),扩散影响区布置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混合功能,半径约1500m;外围影响区/第三圈层(tertiary developmentzones),半径1500m以外区域,布置对外服务功能以及主体功能配套的功能区(图1)。
图1高铁区相关活动示意图
2、“三圈层”结构的特点
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每个圈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产业功能与用地空间布局各有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在“三圈层”中的核心区和影响区均有涉及,与高体站区枢纽作用的关联性也较高。
第一圈层内包括交通、餐饮、宾馆、旅游、商务、信息、办公等,此类功能与高铁站场枢纽作用关联性最高,用地空间及功能布局上受交通枢纽控制“最大,是高铁站场交通服务区域。
空间和功能布局上具有一定的“刚性”,边界容易界定。
因此这个圈层是每个城市高铁站场枢纽的焦点规划地区。
重点是建立与城市一体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合理布局车站地区伴生的用地功能,最大限度地为客流提供各种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商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圈层是对第一圈层功能的补充和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
用地包括办公、商务、居住,甚至文化、教育、工业等。
各类功能用地与车站关联性降低,逐步向常态的城市功能组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平衡过渡。
该范围是高铁站场枢纽直接拉动区域。
重点是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判断车站枢纽功能外延的位置和内容,发挥枢纽拉动效应,注重土地经济性的培育。
在此圈层内以商业和办公为主导的同时,住宅也开始出现,因此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他关联产业也有所布局。
第三圈层是间接催化区域。
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更弱,已经“恢复”正常的城市功能结构,或者说各种城市建设用地与车站枢纽需求没有直接关联。
规划重点是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站场地区的交通组织,提
高站场服务效率,保持站场地区与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协调,以实现城市区域地位提高、辐射能量扩大等战略目标。
表1“三圈层”发展区域的特征分析
二、国内外高铁站区商业规划和业态选择
1、“三圈层”理论的应用
“三圈层”理论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高铁站区商业规划和开发中也被广泛应用,具体详见表2。
表2国内外高铁站区发展
城市城市发展现状高铁站区发展定位功能与业态
法国里尔正在衰落的传统工业城
市
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激发城市活力的城市中
心区
办公、餐饮、会展、
零售为主,兼顾娱
乐、居住和教育
韩国首尔发展缓慢,甚至经济衰退推动城市经济复兴的中
心商业区
数码产品中心,文化
娱乐设施、电影院、
时尚购物中心、餐饮
服务及大型停车设
施
石家庄主城快速发展,需要优化
主城功能布局,消除铁路
分割
火车站金融商务圈
服务外包、商务会
所、高端商品消费、
商务服务以及休闲
娱乐
长沙城市需要实现跨越式发
展
城市生态CBD
商业办公、金融总
部、购物中心、餐饮、
休闲娱乐、文化设
施、住宅
2、相关商业规划、发展案例介绍
(1)、德国法兰克福——高铁与会展业、商业互动发展
ICE (德国高铁)早在1980年代已经涵盖主要大城外还跨越邻近国家;法兰克福中央车站的改建规划将铁路运行系统移至地下,在火车站原有的空地上将形成138公顷的再发展空间。
法兰克福项目规划以公共服务配套——会展中心建设和高铁车站改建作为高铁站区发展启动引擎,然后逐渐集聚人气,各种商业业态逐渐完善,最后派生出居住属性,区域的发展态势初步显现(表3)。
表3法兰克福高铁站商业发展阶段
(2)、法国的里尔——高铁站促进城市综合功能区发展的典型
里尔是欧洲北部高铁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城市,伴随着TGV(Train a Grande Vitesse)线路的修建,火车站周边开发了“欧洲里尔”大型综合体项目实现城
市成功转型。
里尔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随着1993年巴黎至里尔高速铁路的建成,并围绕高速铁路车站建设欧洲里尔(Lille Europe)工程,实现了成功的转型,成为一个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城市。
欧洲里尔项目位于新老火车站之间,交通极为便捷,项目几乎涵盖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休闲、交通等所有城市功能,投入使用以来逐步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该项目位于里尔旧城东北边缘,是里尔旧城和市郊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由于紧邻旧城,保持了与旧城传统商业中心的便捷联系。
欧洲里尔不仅拥有TVG 这一能带来大量客流的独特优势,同时强调与市区、临近区域的交通便捷性,联系周边城市的城市快速路穿越基地边缘,强化了基地的交通优势。
里尔的建设注重了区域的形象与展示,最先配备的物流与会展功能,不仅能为传统工业的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区域奠定了良好的形象。
接下来依次发展商业中心,继而逐步满足商务办公的需求,最后开展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建设。
注重功能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区域功能完善,设施分布合理。
区域内各不同功能板块间,由共建、绿化、娱乐设施等相联系,在完善区域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各板块间的合理结合(图2)。
图2 里尔高铁站的功能区组合
三、总结与启示
根据“三圈层”理论内容,结合国内外高铁站区规划案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高铁站区商业网点业态规划和发展的规律,为我司高铁站区项目——绿地之窗提供有益启示。
第一,商业网点布置需有商务办公、餐饮等商旅服务功能。
由于高速铁路的开通带来了大量的以商务和旅行为主的客流,使得高铁区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密切相关,包括商务、餐饮、住宿、会展、公共服务和休闲旅游等。
我司绿地之窗首期规划用地(我司用地全在核心区内)性质就是以商服和旅游业(酒店宾馆)为主,打造品牌零售、餐饮和主题商业等多种商业业态,契合高铁站区开发需要,也符合开发的一般规律。
第二,高铁站区的发展要与城市经济形成互动,与所服务地区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类型发生关联,为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方便和良好服务。
因此,高铁站区的商贸发展无论是从区域内需求,还是与外部联系来看均有很大发展空间。
下一步重点是要通过提高区域内商业地产的开发品质和招引大型品牌企业入驻,增强区域集聚能力,与老城区和重点商贸片区形成联动发展的态势,促进本区商业发展。
第三,高铁站区商业发展的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但是总体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开发伊始商业发展均以配套高铁交通为主的商业业态,随着该地区的逐步
成熟,人气的逐渐集聚,一些服务性的商业也慢慢发展起来,出现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进而形成商业、商办功能区。
而德国法兰克福的案例则启示我们,高铁站区可以通过发展能够吸引流动人口停留的服务业(例如会展业)来集聚人气,带动商业消费。
因此,绿地之窗项目的开发也可以借鉴并遵循以上成功的开发建设模式,并争取在此基础上创新出新的开发模式“绿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