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机构的特征与发展
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特征分析
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我国金融结构呈现出了城乡二元的特征,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在发展上存在
明显的差异和不平衡。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在这种情
况下,城乡之间的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经济全
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
深入分析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特征,有助
于找出其中的问题和矛盾,为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提供参考。
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特征表现在资源配置上。
在城市金融方面,金融机构数量多、金融产品多样、金融服务全面,能够满足市场各种需求,而且资金来源广泛、流动性强。
而在农村金融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较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相对单薄,资金来
源受制于土地等资源,流动性有限。
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了金融
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不平衡分配,使得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民的经济需求和生活需求,阻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投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推动资源配置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分配。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特征还表现在金融风险上。
在城市金融方面,金融市场相对完善,金融风险可控,有专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监管,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强。
而在
农村金融方面,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相对较弱,农民金融风险意识低,金融机构监管不力,
农村金融风险较大,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要减
少农村金融风险,需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农民金融风险意识,完善农村金
融风险保障机制,提升农村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过程及现代银行体系建立的途径银行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因而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后,就出现了早期的金银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形成了早期的货币兑换商和钱在银号等机构。
如在欧洲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大量的金银保管兑换与放贷的记载。
但一直至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前,这种钱庄业务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工业革命,是传统的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的主要动力。
到16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工商业与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与存款。
贷款的要求,出现了最早的商人银行,这些商人银行既办理存款与贷款,也从事转帐结算业务。
但他们的贷款往往带有高利贷性质,使一般工场手工业主和商人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获得也会因高额利息而无利可图。
这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资本主义的银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在17世纪末至明世纪中逐步发展起来了。
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并取代传统的货币经营业、高利贷商,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调整放款原则而逐渐转变为现代的银行,主要特征是较大规模地吸收社会资金,同时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二是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其一开始就具有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并从事大规模的融资与贷款活动,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因其资本雄厚、融资能力强,贷款利率低,所以逐步成为现代信用领域的主导形式,银行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中心。
1694年,英格兰成立了第一个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其建立标志着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从此以后,现代银行在欧洲就广泛地发展起来了。
二、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如何理解?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也是一种企业。
说它是企业,是因为它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共同之处。
中国金融体系介绍
1956年8月出生,汉族,内蒙古察右后旗人,法学博士。 现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郭树清同志1988年9月任国家计委经研中心综合组副组长 1993年4月起先后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和试
点司司长、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1996年2月任国家经济 体制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兼机关党委副书记。 1998年3月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 副书记。 1998年7月任贵州省副省长。 2001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 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5年3月任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信达资产管 理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2011年10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郭树清同志是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主要职责
(1)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币值稳定 (2)依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维护金融业的
合法,稳健运行(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 (3)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4)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5)经理国库和负责金融统计业务 (6)代表我国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
(1)起草有关保险业的法律、法规,制定保险业 的规章;
(2)审批和管理保险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3)制定、修改或备案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维 护保险市场秩序
(4)监督、检查保险业务经营活动
(5)依法对保险机构业务及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违 规活动进行处罚
项俊波
男,1957年1月出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员。 曾任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国家审计署审计管理司副司长、
周小川,男,1948年出生
197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 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1986年11月至1991年9月任国家经济 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 1986年12月至1989年12月任对外经 济贸易部部长助理 1991年9月至1995年9月任中国银行 副行长 1995年10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1996年10月至1998年2月任中国人民 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1998年2月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 2000年2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主席 2002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 记、行长 2003年1月任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金融机构的特点
金融机构的特征------法硕21班刘畅2012212268金融是现代紧急的核心,而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活动最为重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金融市场的主导因素。
从狭义的角度看,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从事金融活动或为金融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的营利性组织;从广义角度看,金融机构还包括金融监管组织及国际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是最早出现的现代金融机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现代商业银行为起点形成了今天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有如下特征:一、金融机构能够充当真正的信用中介,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支付机制和流动性。
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以向长期借款人提供任何单一投资者都无法提供的低成本长期资金。
金融机构既是借者又是贷者,成为真正的信用中介。
金融机构还能使单个投资者的资金投入银行后,有专家经营,并且风险联合承担,减少单个投资人的风险。
尽管金融机构不能完全消除直接融资中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引入的一些制度性措施可以极大地减少或缓解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交易费用与风险。
金融机构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支付手段有利于加速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的周转,促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金融机构是特殊的企业。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与一般经济单位之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
共性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也需要具备普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有一定的自有资本、向社会提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必须依法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等。
特殊性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特殊的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
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或普通劳务,经营内容主要从事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经营内容则是货币的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或与之相联系的各种金融业务。
(2)特殊的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
第五章 我国金融机构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6时51分54秒 上午6时51分06:51:5420.10.20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2020.10.2006:5106:51:5406:51:54Oc t-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6时51分 54秒T uesday, October 20, 2020
融资业务: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从事同业拆借
投资业务: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对金融机构的 股权投资;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 资租赁;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
中介业务: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 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 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等等。
Hale Waihona Puke 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加强对中小企业及教育、医疗等社会瓶颈领域的支持, 承担社会责任
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与 发展
▪ 2、中国进出口银行
▪ 1994年5月成立,为大型机电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的进 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办理贴息及出口信用担保。
5、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 管理从金融机构中剥离的不良资产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
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 方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对应负责解决中国 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交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 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
金融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金融的主要特征和作用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货币和资金的流动与配置,连接了各个经济主体,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金融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金融的主要特征1.1 资金中介性金融在经济中起到了资金中介的作用,通过金融机构和市场将闲置资金与需要资金的主体连接起来,实现资金的流动。
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提供了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经济主体提供了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
1.2 风险管理金融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
金融市场中的衍生品交易、保险业务等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对风险进行分散和“转嫁”,减少了经济主体在面临不确定性时的损失。
金融机构也会对融资方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1.3 时间价值金融活动中的利率、收益率等概念体现了时间价值的特征。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时间的推移,时间价值成为了金融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例如,贷款利率中的利息就是对时间价值的衡量,投资回报率也是将未来现金流折算到现在的价值。
1.4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金融市场的基石是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
在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信息和数据通过媒体和网络等渠道进行传播,供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参考。
金融机构也有义务进行信息披露,确保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二、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2.1 资金配置和优化金融市场通过资金配置的功能,将闲置资金引导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投资决策,经济主体可以获取到最佳的投资机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 资金融通和经济发展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通过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等方式,资金可以顺利地流入到各个产业和项目中,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创新。
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流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3 风险管理和稳定经济金融市场提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金融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在面临风险时进行有效的避险和应对。
现代金融体系特征
现代金融体系特征现代金融体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具有多个特征,包括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创新推动和金融监管完善等。
下面将从这四个方面逐一展开介绍。
一、金融机构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的第一个特征是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在传统社会中,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中涌现出了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
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们的金融需求。
二、金融市场发展现代金融体系的第二个特征是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交易场所,是实现资金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
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多个市场。
这些市场的发展不仅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渠道,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选择,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优化。
三、金融创新推动现代金融体系的第三个特征是金融创新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科技的兴起,金融创新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
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技术创新等方面。
例如,移动支付、P2P借贷、互联网基金等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改变了传统金融业态,提高了金融效率和便利性。
四、金融监管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第四个特征是金融监管的完善。
金融体系作为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需要有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来保障其正常运行。
现代金融体系的金融监管不仅包括宏观审慎监管、微观监管和市场监管等多个层面,还需要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相协调,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创新推动和金融监管完善等特征。
这些特征的存在和发展,为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效率和稳定金融风险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代金融体系特征
现代金融体系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和变革。
现代金融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 资本市场化
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资本市场化。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渠道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实现投资收益。
2. 金融创新
现代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创新不仅可以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效率。
3. 多元化
现代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金融机构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同时,金融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4. 跨境化
现代金融体系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跨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越来越跨越国界,成为跨国性的。
这也加强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
5. 科技化
科技的应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必然趋势。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总之,现代金融体系具有多元化、科技化、跨境化、资本市场化、金融创新等特征,这些都是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征及经济功能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征及经济功能【摘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征,包括以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其次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包括为农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
在文章阐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强调了其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议,包括加强监管、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特征,经济功能,农村经济,推动作用,建议,发展,背景介绍,研究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增强,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已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为了适应农村金融改革的需要,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支持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指以符合农村特点和需求为导向,面向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其特点包括服务对象广泛、产品创新多样和风险管理灵活等。
通过提供融资、投资、存款、支付结算等功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征和经济功能两方面展开探讨,分析其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助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1.2 研究意义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
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
那么你对政策性金融机构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产生于一国政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安排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或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要求。
一般来说,处在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的经济欠发达国家,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性资源开发所需的巨额、长期投资需求,最需要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一些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或升级,薄弱部门和行业需要重点扶持或强力推进的国家,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其特殊的融资机制,将政府和社会资金引导到重点部门、行业和企业,可以弥补单一政府导向的财政的不足和单一市场导向的商业性金融的不足。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⑴有政府的财力支持和信用保证。
⑵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⑶具有特殊的融资机制。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机制既不同于商业性金融机构,也不同于政府财政。
它的资金来源除了国拔资本外,主要通过发行债券、借款和吸收长期性存款获得,是高成本负债,而它的资金运用则主要是长期低息贷款,通常都是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不愿或无法经营的,这样的负债和资产结构安排是通过由国家进行利息补贴、承担部分不良债权或相关风险等来实现的。
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又明显不同于财政,它的基本运作方式是信贷,通常情况下要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营和金融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要求前提下,行使自主的信贷决策权,独立地进行贷款项目可行性评价和贷款审批,以保证贷款的安全和取得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相应的直接经济效益。
⑷具有特定的业务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市场竞争,它的服务领域或服务对象一般都不适于商业性金融机构,而是那些受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重点或优先保护,需要以巨额、长期和低息贷款支持的项目或企业。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复习提纲
1.金融体系的定义。
答:广义的金融体系是包含货币、资金交易的所有参与者、交易的市场、交易产品(工具)已经交易规则在内的复杂系统。
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它们与实体经济部门和政府关系的总和。
2.金融体系的发展。
1)第一阶段:1979-1983年,基本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运行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控,金融机构直接为国家所有,金融资源的配置由政府计划配置。
但在这一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启动了金融体制改革,为后来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2)第二阶段:1983-1990年,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起步阶段,金融市场不断多元化,体现出明显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征。
3)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至今,是转型期的中国市场逐步完善金融体系阶段和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阶段。
3.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1)清算结算服务2)资源积累和企业所有权分散体制3)遍历资源转移4)提供价格信息5)风险管理6)解决委托代理问题4.我国金融体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1)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到有限综合;2)国民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间接融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和主要矛盾;3)从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的过渡是我国金融体系转型发展的趋势。
5.分离型银行和全能型银体系的比较。
1)融资功能的差异。
理论上直接融资成本大于间接融资成本。
融资效率方面,银行贷款偏好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但证券市场可以为大多数企业的长期融资。
2)两种金融体系对信息的利用各有所长。
市场导向性金融体系中,有着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能产生大量的公共信息。
金融机构可以获得大量私人信息,使资源更好地配置。
另一方面,增加了信息租金的可能性。
3)全能型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体系难以规避系统性风险,但银行可以通过跨期平滑分散系统性风险。
6.两种金融体系的启示。
1)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往往希望新兴产业的带动和支撑,而银行导向型的金融体系缺乏长期融资的意愿,所以新兴产业融资需要依赖证券市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占据优势。
金融机构的特征及其发展
金融机构的特征及其发展金融机构是指一种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这些服务包括贷款、储蓄、投资、保险、证券交易等等。
金融机构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特征和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金融机构的特征金融机构有一些主要的特征:1.专业性金融机构通常只提供某种特定的金融服务,以此来构建起它的专业形象。
银行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银行只提供储蓄和贷款服务,而不涉及其他金融领域。
2.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因此这些机构必须具备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管理涉及到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环节。
3.财务管理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是他们长期生存的保障。
这涉及到对金融市场的深入分析,对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的准确预测,以及对财务方面的严格管控。
4.创新性金融机构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创新可以体现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技术应用等方面。
金融机构的发展随着宏观环境、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不断演变,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1.技术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地将技术应用到它的业务和服务中。
移动支付、网络银行、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2.全球化全球化的趋势也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金融机构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而是要服务全球市场。
这就需要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需求和规则,以便更好地对接全球市场。
3.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不断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金融机构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保持竞争优势。
金融创新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如新产品的设计、新服务的模式、新技术的应用等等。
总结金融机构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机构,其特征和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话题。
金融机构需要具备专业性、风险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特征,以便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全球化、金融创新等趋势的影响,金融机构发展也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以确保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一篇之金融机构体系
19
☺ 亚洲开发银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1966年11月由亚洲太平洋经济委员会创办,总 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是面向亚洲和太平 洋地区的政府间多边开发性银行机构。现有成 员国47个。 宗旨:鼓励政府和私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投资 并提供项目提示和技术援助;促进和加强亚洲 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资金来源有两类:一是普通资金;二是特别基 金;,贷款也分为普通贷款和特别基金贷款。 前者贷款期限为10-25年,利率随金融市场利 率调整;后者期限为25-30年,利率为1%-3%, 属长期低利优惠贷款。
22
英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 核心的典型的金融体系。
(一)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 (二)英国典型的商业银行包括存款银行、 商人银行、贴现所; (三)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住房互 助协会、国民储蓄银行等。
23
日本的金融机构体系比欧美国家金融机构体 系繁杂。
(一)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 (二)商业银行包括都市银行和地方银行两种; (三)其他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长期信用机构、 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五个种类。 (四)政府金融机构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或提供 债务担保,原则上不接受存款的非盈利性 金融机构。
融通这一职能的发挥,难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6
3、1979-1993年的金融机构体系
(1)1979—1983年9月:改革初期。
按专业分工的多元混合型的国家银行体制
(2)1983年9月—1993年:
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和初具规模阶段。
这一期间:
①在金融机构的设置上,首先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只有人民 银 行一家金融机构的局面,先后恢复和建立了独立经 营的国有专业银行。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改革方向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改革方向我国金融市场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单一规模很小的银行金融市场到现在逐渐完善的多元化金融市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性特征,本文将以此为线索,探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及改革的方向。
一、金融市场的初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金融市场还未建立,主要的金融机构有国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国家银行主要负责国家的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而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基本的贷款和储蓄服务。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相对单一,而且国家有着更多的控制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接轨,我国的金融市场开始逐渐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这也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
二、多元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建立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金融市场开始出现了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工具和机构,这些新兴的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多元化。
同时,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对海外市场的资金需求也随之增长。
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开始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打下了基础。
三、金融市场改革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改革阶段。
在这个阶段,金融市场的改革侧重于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
其中,开放是当前金融市场改革的典型特征。
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流动市场也越来越活跃,而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渐打破了原有的框架,向国际市场敞开了大门。
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也是金融市场改革的关键目标。
在金融市场的开放方面,一方面要加强金融市场的合规建设,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减少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波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改革可以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更紧密地融合,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新时代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挑战与发展趋势1. 引言1.1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首先是金融风险防范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张和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各种金融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非法集资、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等问题屡禳发生,金融市场乱象频现,给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
其次是金融监管不完善。
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管来保障,但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仍存在一些缺陷,监管不到位、监管层级不清晰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金融市场乱象频发。
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一些金融机构过度依赖传统业务,产品创新不足,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监管不完善以及内部结构调整等方面。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金融体系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新时代下的中国金融发展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金融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和趋势。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与改革不断深化。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国内金融机构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业务,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新引擎。
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应用,正在推动金融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监管政策的不断变革与调整也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监管部门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新时代下的中国金融发展背景呈现出开放、创新、融合的特点,中国金融体系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中国金融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金融创新和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过程讲解
谢谢观看!
2019/6/6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办理主要粮食和农 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扶贫 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国家确定 的小型农、林、牧、水基本建设和技术改 造贷款。
? 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 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出口信贷和有关的各 种贷款,以及办理出口信贷保险和担保业 务。
同
3 点4
金融机构的主体 都是商业银行和 专业银行
金融机构的 设置随着金 融体制的变 革不断进行 调整的
中国人民银 行隶属于政 府,独立性 较小,制定 和执行货币 政策都要服 从于政府的 经济发展目
标
中国的金融 机构以国有 制为主体
中国的专业银行发展缓慢,
国外较为普遍的房地产银 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 行和消费信贷机构在中国 都未建立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大一统金融时期 金融机构恢复、发展和完善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 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阶段
大一统阶段( 1948-1978 )
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 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 1948年12月7日发行人民币。 “大一统”:中国人民银行实际上成为我国唯 一的银行,人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 所有具体的银行业务;既是金融行政管理机关, 又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经济实体。被称为我国单 一银行体系阶段。
融租赁公司 ? 农村信用合作社、投资基金等 ? (6)外资金融机构 ? 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主要采取三种
形式:一是允许其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 二是允许其设立业务分支机构,三是允许 其与我国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金融 机构。
2019/6/6
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段
(2004年至今)
中国金融体系的演进
十分钟读懂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和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金融机构体系据史料记载,我国远在西周时期就有专司政府信用的机构“泉府”,西汉时期有私营高利贷机构“子钱家”。
唐朝之后,金融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明末清初,以票号、钱庄为代表的旧式金融业已十分发达。
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内生的金融需求少,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起现代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时候,我国的典当行、钱庄、票号等仍停留在高利贷性质的旧式金融机构。
随着19世纪中叶我国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在我国的推进,票号、钱庄等旧式的金融业已不能适应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中外贸易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1845年英商东方银行在香港和广州设分行和分理处,1847年设立上海分行,即丽如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外商新式银行。
1897年,我国民族资本自建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设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信用制度的开端。
我国首家民族保险企业是1865年华商设立的义和公司保险行。
1882年,首家民族证券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
之后,各类现代金融机构陆续建立起来。
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开始了对我国刚刚发展的金融业的垄断,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垄断核心的金融机构体系“四行二局一库”。
“四行”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二局”是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是指中央合作金库。
“四行二局一库”成为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重要工具。
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革命根据地也建立了自己的金融机构,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成立的银行,如陕甘宁边区银行、华北银行等。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1948年~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它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开始。
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特征分析
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特征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金融结构也日益受到关注。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是指城市和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发展水平。
在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城乡二元金融结构逐渐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一、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特征1. 发展水平不平衡在我国,城市金融体系发达,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机构和服务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而农村金融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机构少、落后、服务不足,大部分农民缺乏金融服务支持。
由于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导致了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存在。
2. 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金融机构拥有大量金融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能够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而农村金融机构资源匮乏,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农民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
3. 金融产品差异化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差异较大,城市和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金融机构主要提供贷款、投资、融资等服务,而农村金融机构则主要提供小额信贷、农业保险、金融咨询等服务。
4. 风险偏好不同城市居民对投资和理财的需求和风险偏好与农村居民有所不同。
城市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更高,更愿意进行投资理财,而农村居民则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城乡经济差异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经济规模大、产业结构复杂多样化,农村经济规模小、主要以农业为主。
由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城市和农村金融结构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2. 政策倾向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政策主要以支持城市发展为主,导致了城市金融机构资源集中、服务优势明显。
虽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但由于城乡金融利益和发展需求的差异,导致了政策倾向的不均衡,进而影响了城乡金融结构的发展。
金融中介
改革以来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的特征与产生逻辑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中介体系格局。
其具体构成是: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
我国的金融中介体系特征既有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特征,又有自己的特点。
其产生逻辑与时间、政府政策和市场经济和信用的发展有着很大相关性。
一、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特征:(一)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特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货币化依旧很低,所以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许多类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既有现代型的金融机构,又有传统的非现代型的金融中介机构中国的现代性金融机构如各类银行的建立和发展较快,但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传统的非现代型的金融中介机构如小规模钱庄、放债公司、当铺等,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农村地区。
2.普遍沿袭中央银行模式金融中介结构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和其他为数不多的非银行金融组织。
多数现代型金融机构如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存在国家资本参与。
3.政府主导对利率和汇率进行管制和干预,对于金融中介机构,政府经常通过行政指挥手段操控它们的业务活动。
(二)近年来我国金融中介体系新的趋势特征近年来,我国对国有化银行实行非国有化,改进和健全金融中介的经营管理,放松政府管制,建立区域化银行开展对外业务,并使其他现代性金融中介机构较快发展。
1.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自2003年以来逐步成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并成功上市。
政策性银行由成的政策性业务比重下降,银行自营的开发性任务比重上升,2007年初,国家开发银行被率先打造成商业银行。
2.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其他现代型金融中介机构较快发展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三)我国金融中介长期的发展存在问题1.政府引进西方成熟的金融机构, 较少根据我国的经济背景和金融实践发展切实需要的金融功能,最后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整体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金融机构的特征与发展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相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且形成了严格分工,相互协作的格局。
我国现阶段所形成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总体情况如表所示。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新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十八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场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等(表一)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体系的主要构成(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
它是我国的货币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按《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职责包括:1、发表、履行与其制作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8、经理国库。
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检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3、执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的最高决心机构是理事会,李事长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在北京,1998年以前按行政区划设置其分支机构,1998年以后按经济区域设立了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等九个跨行政区的分行,各分行下设若干支行。
各分支行在总行领导下在各自的辖区内履行中央银行的有关职责。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在北京和重庆设立两个直属于总行的营业管理部。
(二)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图专门充实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1、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于1994年3月17日建立,其基本职责是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大中型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政策性项目及其配套工程融资。
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是投资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项目、能直接增强综合国力的支柱产业的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营业性项目、跨地区的重大政策性项目等。
2、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4年7月1日成立,其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扩大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的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为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的出口提供出口信贷,办理与之有关的各种贷款、混合贷款和转贷款,办理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业务。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4年11月18日成立,其主要职责是以公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办理粮、棉、油、糖、猪肉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
(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按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以下部分或者全部业务:1、吸收公众存款。
2、发放短期、中期和中长期贷款。
3、办理国内外结算。
4、办理票据贴现。
5、发行金融债券。
6、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7、从事同业拆借。
8、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9、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10、代理收付款项、代理保险业务。
11、提供保管箱服务。
12、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吸收储蓄存款,还是发放中长期贷款,或是办理结算业务上都处于优势地位。
它一方面积极开拓、稳健经营,同时又以效益为中心,进行集约化经营。
中国农业银行一方面利用固有的优势,继续服务于农村经济,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将经营重心转移到高效行业和企业;另一方面实行城乡联动的市场定位,拓展城郊与城区的业务,支持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同时还在积极创造条件进入国际金融市场。
中国银行在其作为国家外汇外贸转移银行时期,在发展国际金融业务方面就已奠定了良好基础。
现在,作为外汇指定银行,继续充分发挥着支持外贸事业发展、提供国际结算服务、提供进出口融资便利以及作为对外筹资的主渠道等的业务优势。
中国建设银行在经历了十几年财政、银行双重职能并行的阶段后,1994年进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新阶段。
1996年3月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
由于该银行过去长期专门办理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等基本建设金融业务,与大企业、大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继续发挥优势,实施为大行业、大企业服务的经营战略,其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
(四)其他商业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就陆续组建了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心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等。
就这些商业银行的活动地域来看,新建时明确由全国性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与区域性商业银行之分,这从各银行的行名即可基本判别。
但近些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域界已超出了原来定位的地区,也向其他城市或地区扩展。
1995年春,我国开始在规范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基本方式是将众多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改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多极核算经营的体制,所有入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都变为尘世合作银行的分支机构。
城市合作银行在性质上并不属于合作性金融机构,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因而城市合作银行后来又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这些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为本地区经济发展融通资金,重点为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2001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江苏省成立了张家港市、常熟市、江阴市三家农村商业银行,这是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标志着一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诞生。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指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和租赁公司等。
1、保险公司这是经营保险和再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
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集聚保险基金,建立社会经济补偿制度,保持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增进社会福利;经营国内外保险和再保险业务以及与保险业务有关的投资活动,促进社会生产、流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和太平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等。
国外一些著名的保险公司如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等也在我国设有分支机构。
2、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是经营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
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有三种类型:国家银行附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全国性的信托投资公司,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爱建金融信托公司等;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它是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区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而在大中城市建立的信托投资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吸收信托存款;经营委托贷款与投资及信托贷款与投资;从事融资性租赁;办理担保与代理业务;经营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买卖,以及在境外发行外币有价证券;筹措境外外币借款;经营外汇信托投资业务等。
3、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又称证券商,主要业务有:推销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代理买卖和自营买卖已上市流通的各类有价证券,参与企业收购、兼并,充当企业财务顾问等。
我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于1987年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后,各省市都相继成立了证券公司。
为了方便投资者买卖股票和债券,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了证券交易营业部,在那里人们非常方便地买卖各种上市证券。
4、财务公司我国的财务公司多为企业集团内部集资而成,其宗旨和任务是,为分企业集团内部集资或融通资金,一般不得在企业集团外部吸收存款。
财务公司在业务上受银行监督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在行政上则隶属于各企业集团。
主要业务有:人民币存款、贷款、投资业务;信托和融资性租赁业务;发行和代理发行有价证券等。
5、金融租赁公司我国的金融租赁公司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
金融租赁公司创建时大都是由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合资设立,如中国租赁有限公司、东方租赁有限公司等。
根据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及管理原则,对租赁业务也要求独立经营,与所属银行等金融机构脱钩。
目前,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有:用于生产、科研、办公、交通运输等动产、不动产的租赁、转租赁、回租租赁业务;前述租赁业务所涉及的标的物的购买欲望;出租物和抵偿租金产品的处理业务;向金融机构借款及其他融资业务;吸收特定项目下的信托存款;租赁项目下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外汇及其他业务。
6、中国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国邮政储金汇业局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的邮政金融机构。
其主要是以个人为服务对象,以经办储蓄、个人汇兑和结算业务为主,不能办理与银行机构相同的如发放贷款这类业务。
邮政储金汇业机构吸收的存款,除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