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给药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给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静脉给药;微粒;热原;变态反应;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输注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进入体循环,没有吸收过程,奏效迅速,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病人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使用比例高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到30个百分点。由于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它就存在较大的危险性,由于静脉给药这种方式的普遍采用,它又存在较大的危害性。因此,我们应广泛而深刻地了解静脉输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从各个方面加以防范,从而提高静脉给药的安全性。
1.静脉输注的危险性
1.1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微粒异物对人体的危害性问题,国内外报道较多,归纳起来将会导致以下一些不良后果:1.1.1肉芽肿:肉芽肿是机体的一种增生反应,它可发生在肺、脾、脑、心、肝和肾等部位。大量肉芽肿的发生,可直接干扰这些重要脏器的机能,甚至危及生命。
1.1.2栓塞:大于微毛细血管的微粒可引起栓塞。
1.1.3炎症反应:静脉输液中若有微粒异物存在,可引起静脉炎和肺动脉炎。
1.1.4肿瘤癌症:致癌因素至今众说纷纭,输液中的微粒已是怀疑对象。动物实验表明,不同的微粒,可使不同的动物产生各种癌症。
1.2输液过程产生的热原反应:热原是细菌新陈代谢过程中可形成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是一种细菌肉毒素。含有热原的输液注入人体,大约半小时后,就使人体发冷、寒战、体温升高、身痛、出汗、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时体温可升至40℃,严重者出现昏迷、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
1.3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因人而异,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休克。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药物分解产生的致敏物质,也可能是药物中的杂质。
2.静脉输注危险性的来源
2.1注射剂中的微粒:注射剂包括小容量注射剂和大容量大输液(作为溶媒)。《中国药典》规定,静脉滴注用注射液(装量为100ml以上者)中的不溶性微粒,除另有规定外,每毫升中含10ū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50粒,含25ū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5粒。国外一些国家对微粒含量有更高的要求,如英国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中直径大于2ūm者不得超过1000个,直径大于5ūm者不得超过100个。而我国对2ūm和5ūm的微粒未做要求。人体最小的微毛细血管直径仅及4~7ūm,微粒进入血液中是很难被代谢的,因此,它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注射剂中微粒的存在,是客观的,其质量的提高,要靠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质量标准的提高来完成。
2.2药物配伍后产生的危害性:药物配伍包括一种药物加输液,多种药物加输液。药物配伍后,其性质往往会发生改变。
2.2.1微粒的增加。小容量注射剂加入输液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已成为药物配伍后输液质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注射剂包括:中药注射剂、注射用粉针剂、注射液。据资料显示:中药注射剂引起不溶性微粒增多超标最严重,注射用粉针剂次之,注射液基本合格。平时输液时,要求护士在药物配伍后无沉淀,无变色,就可以输注,这个要求是很低的,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肉眼能看到的微粒已经大于50ūm。
2.2.2药物配伍的化学变化。药物配伍后,有些药物会因为PH值的改变而产生沉淀或分解变质;有些药物会因为在溶液中而发生聚合反应,变色,变黏稠,甚至会产生沉淀;有些药物会因为溶媒中的离子,而加速水解反应或形成螯合物等等。药物配伍后的化学变化,使药效降低,产生致敏物质。
2.3输液器有可能带入微粒、热原。输液器直接与药品接触,是安全使用药品的关键一步。输液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静脉给药的安全性。医院要按有关规定,采购合格的输液器。在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中,建议临床选用高密度的终端过滤器。这样可以减少不溶性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2.4静脉输液的配伍环境可能带入微粒、热原。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医院,静脉输液的配伍都是由护士在病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没有洁净室和洁净工作台,微粒污染和细菌污染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3.如何提高静脉给药的安全性--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即将全院住院病人的静脉输液集中在洁净的环境统一配置。其存在很大的优越性。静脉配置中心的环境达到了静脉用药配置的洁净度要求,避免环境对输液质量的影响,减少输液配伍过程中最常见的微粒污染和细菌污染。
临床药师参与配置中心药物配置工作,严格执行配制的多项要求,负责配制过程的审核工作,包括药物、剂量、给药途径、配制方法、溶媒、配伍等,避免了分散由护士配制,造成的医疗错误,使静脉用药的安全有了保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给医院管理带来改变。通过合理拼用,将多余药品还给病人,减少病人费用,降低住院成本。
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医务人员应该以为病人健康极端负责的精神,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即获得单位效益可承受的风险(风险/效益)尽可能小。
参考文献
[1]陆鼎燮.近代输液剂的制备.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69.
[3]李国祥.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药师,2004,7(1):64.
[4]雍小兰,曾仁杰,景莉,等.静脉药物配制技术问题探讨.中国药师,2004,7(7):564.
[5]张健,李岚,陆晓彤,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设与实施.中国药师,2003,6(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