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梅兰芳 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梅兰芳
《梅兰芳》是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以“中华文化”为主题展开。

本单元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文中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影响。

《梅兰芳》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本课讲了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感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军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粉饰太平,梅兰芳获悉后通过避居香港、蓄须、注射疫苗等方法一次次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

充分显示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学生需熟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充分预设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

引出课题题并板书。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个简单的介绍,请读一读。

(学生自读后,教师继续说)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读课文时你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
2.带着要求自由轻生的朗读课文。

3.检查生字词。

(1)小组内共同学习。

(2)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
(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
(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趣,引导探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

(板书课题)
二、整体回顾,设境质疑。

1.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梅兰芳五次拒演的具体内容。

教师板书。


2.交代任务:研读课文5—14自然节,感受梅兰芳在避港拒演、蓄须拒演、自伤身体这几件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三、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1.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2.汇报交流:
(1)学生研读之后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

学生在汇报梅兰芳避港拒演中的表现时,首先让学生说出从哪件事可以感受到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在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会去读。

理解具体表现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唾手可得”“不屑一顾”,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教师提问: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

(3)句式练习,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梅兰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师出示句式练习。

他宁愿____________________,宁愿_________________,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4)指名回答,齐读“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学生顺势体会到“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5)学生汇报自己读出的感受。

学生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

3.学习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1)图文结合,深入理解。

教师出示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学生汇报:“一旦他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

”教师提问:为什么蓄须之后梅兰芳就不能登台了?学生回答。

(2)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理解体会。

学生汇报出对句子的理解,教师抓住时机交代反衬的写法,并强调这种写法在今后习作中的运用。

(3)再读文本,体会人物。

学生自然体会出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祖国的尊严,民族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教师引导学生读文10、11自然节深入理解。

教师引读课文11自然节,达到师生共鸣。

4.学习梅兰芳在自伤身体中爱国情怀的表现。

(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默读13自然节找到重点词语“斩钉截铁”、“良苦用心”进行理解。

教师抓住“良苦用心”提出:他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指导朗读(读出人物的斩钉截铁,读出人物的良苦用心)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节。

教师激情导语:是啊,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梦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
(1)学生齐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讲解,学生体会。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文。

学生汇报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五、情感升华,激情总结。

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

老师即兴做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全课。

(齐读: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


六、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结合学习链接和资料办一份以梅兰芳为主题的手抄报。

24梅兰芳
婉拒播音
拒绝演出
宁愿再拒登台也不失去民族气节
蓄须拒演
注射疫苗
《梅兰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粉饰太平,梅兰芳得知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

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志,始终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表现了梅兰芳的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课文记叙了五件事情,在记叙这五件事情中,作者恰当地使用了一些写作手法:
一是开门见山。

首段起笔就讲梅兰芳拒绝为日本电台播音这件事的时代背景。

而不是先讲梅兰芳是怎样一个人等。

二是承上启下。

第四自然段的两句话在文中就有这样的过渡作用。

一方面紧承前面所述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播音和唱戏两件事,借用丰子恺的慨叹进行点评,赞美梅兰芳是难得的“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

另一方面又顺势转入下文接着写梅兰芳的事情。

其实,这一过渡段也是后面几件事的点评和总起,是全篇文章的一个中心语句。

三是自然总结。

第十四自然段的这句话,放在全文末尾,对全文所记的五件事从内容上进行了总结。

“就这样,年复一年”,意思是从1937年抗战爆发
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八年:“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待着抗战胜利”,意思是他坚持拒绝为日本人效劳。

这句朴实的话语让人再次回忆起梅兰芳在抗战八年中那些难忘的岁月、艰难的日子,从而对他肃然起敬。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较好。

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了作者的这些写作手法。

同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展开精读学习。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透过重点的句子、词语反复体会,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随机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

在教学中,我启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体会,也对学生的表述情况进行恰当的点评、归纳和提升。

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到了梅兰芳大师高尚的人格和爱国情怀。

不足之处:
1、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面相对窄一些。

2、精读课文时,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还浮于表面,不能很好的透过词句深入体会、感悟。

3、用自己的语言谈体会时没能恰到好处的表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