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读书报告
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克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克读后感首先呢,这本书就像给咱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研究神秘世界的小窗户。
以前我就觉得历史学家嘛,就是翻翻古书,讲讲过去发生了啥。
但布洛克告诉咱,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他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在那耐心地给我们展示怎么打造历史这个“工艺品”。
布洛克强调历史研究得从实际出发。
这就好比做菜,你不能光靠想象,得先去菜市场看看有啥食材,在历史研究里呢,就是得先看看那些实实在在的史料。
他可没有那种高高在上、故弄玄虚的劲儿。
他说,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可能就是解开历史谜团的大钥匙。
这就好比你在找宝藏,不能光盯着那些金光闪闪的大箱子,也许旁边那个小土堆下面就藏着绝世珍宝呢。
书里还讲到历史学家要保持怀疑精神。
这可太对了!不能人家说啥就信啥。
就像有人说古代有一种能飞上天的神兽,咱不能听了就写进历史里,得像侦探似的,去调查调查有没有证据。
要是没有,那这事儿就很可能是个传说。
这让我想到那些街头骗子,要是没有怀疑精神,很容易就被忽悠了,历史研究也是一样,得小心那些误导人的信息。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布洛克对于历史理解的看法。
他说要设身处地去理解古人。
这就有点难了,毕竟咱生活在现代,和古人的环境差太多了。
但是他给了方法,就是要去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啥的。
这就好比你要跟一个外国人交朋友,你得先了解他们国家的文化习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行为。
读历史也是这样,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评判古人,得走进他们的世界。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种特别容易读的畅销书,有时候感觉就像在爬山,有点吃力。
但是当你爬到一个小山坡,看到一点风景的时候,就会觉得,值了!就像你费劲地解开了一道数学题,那种成就感是实实在在的。
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克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克读后感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布洛克把历史学家的工作说得特别实在,完全不是我以前想象中那种坐在高高的象牙塔里,整天翻着古老的书籍,与世隔绝的样子。
他告诉我们,历史研究可不是在故纸堆里瞎琢磨,那可是得像侦探一样去寻找线索呢。
比如说,你想要了解古代某个村庄的生活,你不能光看那些官方记录或者名人写的东西,你还得从那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物件里找线索,像农民用的锄头啊,村子里的水井布局啊,这些就像是散落在历史长河里的小珍珠,把它们一颗颗找出来串起来,才能勾勒出那个村庄真实的模样。
这让我想到那些考古学家,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刷开泥土,就为了找到一片小小的陶片,那片陶片说不定就能告诉我们很多很多以前的事儿呢。
布洛克还强调了质疑精神的重要性。
他就像是在我耳边小声说:“小子,别看到什么就信什么。
”历史资料有时候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会骗你呢。
那些古代的史书可能是胜利者写的,那肯定会把自己夸得像朵花,把敌人说得像烂泥巴。
所以作为历史学家,得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双火眼金睛,透过那些美化或者歪曲的文字,看到背后的真相。
这就要求我们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能偏听偏信。
就好比一个历史事件,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和从贵族的角度看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就像一场战争,贵族可能觉得这是一场荣誉之战,而老百姓只想着什么时候能不打仗,好好种地过日子。
还有啊,这本书让我觉得历史其实离我们很近。
以前我总觉得历史就是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和我们现在没多大关系。
但是布洛克告诉我们,历史就像一条长长的线,我们现在就在这条线的某个点上,我们现在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都是从历史中慢慢演变过来的。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一些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春节为啥要贴春联、放鞭炮呢?这可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
所以了解历史,就像是在了解我们自己的来龙去脉,知道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小“调皮”,有些地方对于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有点难懂。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历史学的执着追求,使我在阅读《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时,感到了深深的共鸣和启发。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历史学家的技艺和方法论的著作,更是一部对历史学家精神境界和学术追求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历史学家的职业素养和研究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研究态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首先,这本书对历史学家的职业素养和学术追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作者通过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研究方法和学术态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以及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作者还对历史学家的学术追求和精神境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以及对历史真相和历史规律的追求和探索。
通过对历史学家的职业素养和学术追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这本书使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研究态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其次,这本书对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技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作者通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技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以及这些方法和技巧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同时,作者还对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各种技能和素养,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技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这本书使我对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最后,这本书对历史学家的学术追求和研究态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作者通过对历史学家的学术追求和研究态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以及对历史真相和历史规律的追求和探索。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深知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历史学家的技艺就是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研究,揭示历史的真相,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
在读完《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后,我对历史学家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研究方法。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历史学家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文献分析能力等。
这些技能不仅对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也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历史学家的技艺并不仅仅是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镜头去理解和解释当下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下的社会状况,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正如书中所强调的那样,历史学家不仅仅是在研究过去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和改变未来。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意识到历史学家的技艺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同时,历史学家也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为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因此,历史学家的技艺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技能,更是一种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责任和使命。
总的来说,我认为《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通过对历史学家的技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历史学家这个职业,也让我对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努力发扬历史学家的技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的启示-6页精选文档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的启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这不仅是初学者关心的事情,也是每一个职业史家要用一生的努力来求索的问题。
北京大学历史系李剑鸣教授将他多年来为研究生讲授的史学方法课程讲义进行整理,辑成《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一书。
四百多万字的书中大量引述他人的言论,涵盖古今中外;书虽厚,但思路相当清晰。
该书表达简洁,语言朴实,详细论证了成为历史学家需备的条件,不仅可以给史学入门者带来指引,同时可以为历史教育者提供启示。
新课改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能仅沉醉于“教”教科书上,而且要善于“用”教科书,具有课程意识。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仅可以吸取其中历史研究的营养,同时应该把其借鉴应用于教学之中。
第一,史学就是“人”学,是通过对人类过去经历的总结、归纳,来帮助今天的人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自己,最终是为了个体和人类的发展。
因此历史学家必须具备深切的人文关怀。
一个历史学家不论自己治史的具体目的是什么,绝不能仅满足他个人的癖好或某个小团体的需要,“而是要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有助于人类建设更好的明天”。
因此,历史学家落实自己的人文关怀时要把过去的人当作有生命的人来看待。
在这一点上,史学与教学是相通的。
历史学的社会认识功能,人格发展功能和传统借鉴功能都是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重要依据。
历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存现状,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
要更好地知道现在,就要对过去的人类活动与文明创造有更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继承过去的文化遗产,并积累和创造出新文化;召唤所有人类的,尤其是本民族所传承的文化精髓,并把它们作为现代人类与国家的责任、自尊和自强的基础,比如,关于美国民主的研究:如果问的是“民主的观念和制度在美国历史中经历了什么变化”,这是史学要探究的内容;如果问的是“美国民主的特点和主要制度机制是什么”,这是政治学探究的内容;如果问的是“美国民主是怎样发展,对今天又有什么影响”,这是历史教学关注的内容。
评价《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评价《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编撰此书的目的,正如李剑鸣先生所述:主要是出于指导历史学研究生更好地学习与研究。
作为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的李剑鸣先生有着丰富的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故可以说本书是作者治学与教学的结晶,对初人历史学的研究者有莫大的帮助与指导作用。
因此,该书甫一问世,就深受专家、学者及众多学生的广泛好评,是历史学专业刚人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首读教材之一。
从学习与研究方面而言,此书可以作为历史学研究生人学初的一部必读书来推广。
纵览全书篇幅,可看出此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此书体系完整、内容宏富、材料详实、论证充足。
此书共分为十二章,分别对历史学的特征,历史知识的性质,研究中的立场,研究者的学养,治学的路径,继承与创新,史料与史学,解释的建构,叙事与分析,选题与研究,体例与规范,写作与表达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阐明了历史学家应具备的修养和技艺的主旨思想。
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对历史学专业的特性和知识特点进行了阐述,使读者明了史学的特征,以及它在现代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对初学者选择适当的研究路径,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规范而言,这些内容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准备。
同时,作者在此部分内容中还对历史知识的性质作了阐述,阐明了历史知识是在一代又一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大致朝着更丰富、更准确、更真实的方向发展的。
在第三、四章中,李剑鸣先生主要对历史学者的立场和学养展开论述。
作者指出,历史学家在历史研究时必须保持一种特殊的立场,力求历史研究的独立和中性;历史学者要站在第三者的位置、站在过去和现在的交汇点上来看待历史。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他应具备相当的历史学学养。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读书报告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读书报告《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是李剑鸣教授写著的一本关于史学理论的著述,本书于2007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是一部四十余万字的历史研究方法类专著,类似的著述有国内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和英国学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的著作《历史是什么》等。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一书大量考察了国内外史学家对历史的理解和论述,书中既可以清楚地看到严耕望先生的治史思想,也能追寻到马克·布洛赫等前辈思想的印记。
但内容上较更加广泛,也更加本土化,对国内世界史学习和研究入门起到了很好地指导。
相对于《历史学家的技艺》那么薄薄的一本,该书在体积上算是有了剧增。
虽然长达40余万字,但是整书结构明了,章节逻辑严密,论述条理清晰,不冗不杂,读起来容易上手,毫不乏味。
早在本科入学时,老师为启发我们对历史和历史学的看法,就向我们推荐过这几本书。
而今再读李剑鸣老师这本时,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全书分12章,从历史学的源流发展到特征、性质,从历史学家的素养到治史的方法,从史料的选择和解读到最后的史学写作规范,作者都有详尽的论述。
而我们重点阅读的是第七、八两章。
第七章——史料与史学,作者首先对“史料”做了定义,并梳理了古今中外各家对史料的定义和看法,并向史家提出必须具备“泛史料意识”的要求。
随后,引用傅斯年、荣孟源等人的观点,对史料类型做了划分,进而对不同类型的史料的价值高低做了大体判断。
随着文明的发展,史料日益扩充,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拥有了更多材料可以做出更多成果,同时也对辨别史料价值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此作者在肯定史料在史学的基础作用后,对史料的解读——文本考辨和意义阐释以及史料的运用也做了全面的叙述。
第八章内容主要围绕历史解释的构建,从“解释”的含义出发,指出历史解释就是让过去的人和事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
历史解释离不开材料的考辨,那么历史解释在历史研究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作者在司马迁、严耕望等人观点的基础上,说明了建构历史解释是史学的核心任务。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对历史的研究和探索一直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好奇心。
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本书通过对历史学家的工作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历史学家不仅仅是在图书馆里翻阅史料和档案,更重要的是要有批判性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要能够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
这需要历史学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严谨的思维,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这些都是历史学家的技艺所在。
其次,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著名历史学家的生平和成就,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
例如,书中介绍了杜邦-杨、费尔南德-布劳德尔等著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让我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这些历史学家的学术成就的介绍,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历史学家的技艺是多么重要和宝贵,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为人类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后,这本书还对历史学家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进行了介绍,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历史学家的工作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神秘和浪漫,他们需要长时间的坐在图书馆里翻阅史料和档案,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采访,需要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推敲。
他们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需要具备较高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历史学家的技艺和付出。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历史学家的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历史学家的技艺是多么重要和宝贵,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为人类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将倍加珍惜历史学家的技艺,也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历史,为人类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读完《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历史学家的独特技艺和学术精神,让我对历史学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本书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时所需具备的技艺和素养。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
历史学家需要不断地钻研史料和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还原历史真相。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避免被主观情感所左右。
这些技艺和素养,使得历史学家能够为人们呈现一个更加真实和全面的历史画卷。
其次,本书让我对历史学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历史学这一学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历史学并不是简单地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历史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
历史学家的工作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最后,本书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学术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历史学家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钻研的精神。
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取得研究成果。
同时,历史学家还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来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学家的学术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执着,更体现在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总的来说,读完《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后,我对历史学家的技艺、历史学这一学科以及历史学家的学术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不仅为历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经验和启示,也为我们普通读者提供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历史学知识。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的启示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学术研究之路的指引
书中对于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的论述是全面而深入的。从敬畏历史事实, 到运用技艺处理和解释历史资料,再到以史为鉴的时代使命,每一个环节都体现 了历史学家的独特视角和研究态度。这本书不仅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参考,也为 所有追求真理、热爱历史的读者带来启示。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学术研究之路的指引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学术研究之路的指引
这本书还强调了历史学家的时代使命。历史研究不是为了纯粹的学术游戏, 而是为了对现实社会有所启示和贡献。历史学家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的深 入研究,为当前的社会发展提供思考和启示。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学术研究之路的指引
总的来说,《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是一本对历史学家素质和工作技艺进 行深入探讨的重要著作。它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深入的思考,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 了宝贵的启示。对于那些有志于史学研究的入门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极 好的入门读物。
最后,布洛赫提出了历史学家的技艺与科学方法的。他认为,历史学与科学 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历史学也有其独特之处, 那就是它所依赖的数据是过去的,无法重新实验的。因此,历史学家需要发展出 独特的技艺来处理这些数据。
标题:从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获得的几点启示
总的来说,《历史学家的技艺》是一部对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它不 仅提供了对历史学研究的新视角,也为我们如何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寻找真实、 公正和全面的解释提供了指导。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学 的本质和价值,也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史学研究技能。
谢谢观看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学术研究之路的指引
这本书在2007年由上海三联书店,作者是李剑鸣。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从往 哲时贤的著述和经验中汲取精华,对于读者而言,它更像是一份丰富的读书笔记, 对于历史学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克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克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呢,“历史学家的技艺?这得多枯燥啊。
”结果大出我意料。
布洛克首先就打破了我对历史研究那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
他就像在说,“嗨,历史研究可不是那些在象牙塔里瞎琢磨的事儿,它可是和咱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就拿他说历史研究要从现实出发这点,我觉得特别新鲜。
以往我总觉得历史嘛,就是去挖掘那些古老的事儿,跟现在能有啥关系?但布洛克告诉我们,咱们生活中的很多疑问和困惑,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影子,历史是为了解答现在的问题而存在的。
这就好比你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东西,突然发现以前的老物件能给你现在的生活带来启发一样。
他讲考证历史证据的时候,那真叫一个精彩。
我感觉就像看侦探破案一样。
他说历史证据就像那些零零散散的线索,历史学家得像侦探一样把它们拼凑起来,而且还得判断这些线索是不是真的可靠。
比如说一份古老的文献,你不能光看表面就信了,得琢磨这是谁写的,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有没有什么目的在里面。
这就像是侦探在调查嫌疑人的口供一样,得反复琢磨是不是有猫腻。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就在想,原来历史学家也得有这么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啊。
而且布洛克特别强调历史学家得有想象力。
这可太有意思了。
我以前觉得历史研究就应该是板着个脸,只根据事实说话。
但他说不是这样的,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你得有想象力去还原当时的场景。
就好比你要研究古代的一场战争,光知道哪方赢了、死了多少人还不够,你得想象士兵们当时的心理状态,战场上的气氛,老百姓的反应等等。
这就像是你要根据一个剧本的大纲去脑补出一场精彩的大戏一样。
不过呢,他也强调这个想象力可不能乱发挥,得像风筝一样,不管飞多高,线还得拴在事实这个桩子上。
书里还讲到了历史研究的团队合作。
我原来以为历史学家都是那种独来独往的,自己在图书馆里闷头研究。
没想到布洛克说现在的历史研究很多时候需要大家一起干。
就像一群探险家一起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地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把这些专长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挖掘历史的真相。
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克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马克布洛克读后感首先呢,以前我总觉得历史这玩意儿,就是在故纸堆里扒拉那些老掉牙的事儿,什么哪个皇帝啥时候登基啦,哪场战争死了多少人之类的。
但是布洛克就像个魔法大师,一下子把历史研究的大门给我推开了新的一扇。
他告诉我们,历史可不是简单地记流水账,而是要像侦探破案一样。
你得从各种蛛丝马迹里找出真相,那些个史料就像是案发现场的证据,你得小心地鉴别,有些可能是假线索,得把它们给筛出去。
这就好比在一个堆满杂物的屋子里找宝贝,不是随便抓一个就说是宝,得擦亮眼睛好好挑。
布洛克还特别强调理解历史得从当下出发。
就好像我们看过去的人干的那些事儿,得站在他们当时的鞋子里(当然是比喻啦,哈哈)去感受。
比如说,古代人为什么那么看重家族荣誉,为啥对一些我们现在觉得没啥大不了的礼仪那么较真。
这就跟他们当时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都有关系。
这就好比你要理解为啥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刷短视频,你就得考虑到现在网络发达、生活节奏快这些因素。
这让我觉得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啊,他说的历史学家得有广阔的视野这点也超酷。
不能只盯着自己国家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那一小块儿历史。
就像你不能只看你家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还得看看隔壁院子,看看整个小区,甚至整个城市的风景。
世界是个大舞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是在这个大舞台上同时上演的,相互影响着。
这就好比我们看欧洲历史,某个国家的一场革命,可能是受到隔壁国家新思想的影响,同时又会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小“调皮”。
有些地方讲得特别深入,就像走进了一个满是迷宫的城堡,我得停下来好好琢磨一下才能继续往前走。
但是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啦,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浅薄玩意儿。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历史研究这个神秘的领域多了好多好多的敬意。
那些历史学家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在时间的长河里穿梭,寻找真相,拼凑出人类过去的模样。
我现在看那些历史故事的时候,都忍不住会想,这背后的历史学家得费多少劲儿才把它搞清楚的呢。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 读书报告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李剑鸣凤凰传媒10研李爽我以从一般学者成为历史学家所需要的过程为线索,将该书的内容进行梳理,以更好的理解其内涵。
一、历史首先,作为一名历史学的研究者,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一个一直被业内人士所争论的问题,我觉得也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我们暂且先不为它下这个定义,先来纵向的了解史学的特征,从而帮助我们得出更好的结论。
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专业化和学科化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欧洲,直到20世纪初年,伴随着“西学东渐”才来到中国。
起初,人们对史学的认识存在很多争议,主要表现在史学与文学,史学与科学以及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上。
从文史不分到18,19世纪“文学派”史学家的大量出现,再到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史学观从另一个角度对文史的解构,文学和史学分分合合直到今天,两门学科早已成为各自独立的学科了。
此外,对于史学到底是否属于科学这个问题也纷争已久,如今欧美史学界已对这个问题失去兴趣,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把史学当作是科学看待,而在中国,史学却一直是科学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这和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人民信仰马恩主义的历史科学,但是要注意,政治正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恩所讲的“历史科学”与现在我们讨论的历史学并不完全一样,前者的内涵要更丰富,外延也要更广泛。
最后要说说历史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可以说从社会科学吸取养分改变了历史学的面貌,而且历史这一学科的综合性也决定了它与其它社会科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总之,历史学家是需要具备文学素养的,历史学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和社会科学的养料供给,但四者又是有区别的,不可混淆。
综上所述,作者在梳理了史学独立学科形成过程中的一些争议问题之后认为,史学首先是人文学,它关心的是人,研究的是人,探讨的是过去时空中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及其意义。
史学关注事件,关注变化,关注具体,因而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科学性。
作为学者,在明确了研究对象为何之后,还要知道我们所要研究学习的历史知识到底是怎样一门知识,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读完《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后,深受启发和感悟。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历史学家的技艺和方法论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深刻探讨。
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历史学家如何应对历史材料、如何进行历史研究、如何进行历史写作等方面的技艺和方法。
首先,作者对于历史学家的素养和修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他指出,历史学家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
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历史学家才能够在研究历史时做到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理解。
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
其次,作者对于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他指出,历史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和方法论,不能凭空臆造,更不能被主观情感所左右。
作者通过举例和论证,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学家如何应对历史材料、如何进行历史考证、如何进行历史比较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这些方法不仅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也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最后,作者对于历史学家的写作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写作时需要做到文字通畅、论证有力、观点明晰。
他强调了历史写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写作的技巧和要求。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对历史学家的技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研究的本质和要求。
我相信,在今后的历史研究工作中,我一定会不断地借鉴和运用这些技艺和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读书报告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读书报告历史学院林扬子 2120202060书籍信息: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内容简介:《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一书取材自李剑鸣教授开设的史学方法课程,前身为此课程的教学讲义。
李剑鸣教授通过引用大量学者贤人的观点,介绍了古今中外史学大家的治学经验,并为初学历史者简要梳理了史学方法论。
李剑鸣教授在此书的后记中写道:“本书的内容大多取自往哲时贤的著述和经验,在作者个人相当于一份读书笔记,对读者则或许能起一点资料汇编的作用,借陈寅恪的话说,‘殊不足言著述也’。
这大抵也接近史学方法的本义:它是一种修养、经验和技艺的综合体,如果脱离治学经验和典范之作来讨论方法,就容易沦为空谈。
”读书报告:《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是一部为初涉历史研究的人介绍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注意事项’”①作为历史学的研究生,我在读完此书之后感觉受益匪浅,下面就自己的感想来谈谈对此书的一些理解。
作者在此书的导言当中就引用了清代学者章学诚关于刘知几的“史家三长”的看法:“义理存乎识,词章存乎才,征实存乎学,刘子玄所以有三长难兼之论也。
”并且由此引申出自己对“史家三长”的看法:“识”是阐释历史的意义、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才”是写作的能力,“学”则是史家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料的总量②。
能将这三长集于一身的人,便可被称为“良史”。
之后又引用中国古代史专家赵光贤和古典文学专家程千帆的观点,就如何成为“良史”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要具备丰富而可靠的专业知识,深厚而坚实的理论修养,广博而详瞻的史料占有,精纯而是用的方法技巧,严谨而得当的学术规范。
③对“史家三长”和“良史”的解释可谓是这本书的主心骨,全书的十二个专题可以看做是对这两点的深入阐发。
一、历史学和历史知识①“后记”,第470页。
②“导言”,第2页。
在最开始,作者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告诉我们如何去掌握“史家三长”或是如何成为“良史之才”,他在书的前两章最先讨论的是“历史学的特征”和“历史知识的性质”,简而言之就是告诉我们,何为“史学”和“历史知识”。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对历史的研究充满着无限的热情和渴望。
历史学家的技艺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技能,更是一种对过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深刻预见。
在读完《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后,我对历史学家的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历史学家的技艺在于对历史事实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历史学家需要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史料,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历史学家需要具备严谨的思维和扎实的学术功底,才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解读。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历史学家需要具备的学术素养和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对历史学家的技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历史学家的技艺在于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解读。
历史学家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记录,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历史学家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逻辑,从而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解读。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历史学家需要具备的深刻洞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让我对历史学家的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历史学家的技艺在于对历史事件的启示和警示。
历史学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和解读,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启示和警示。
历史学家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启示,从而为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历史学家需要具备的前瞻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对历史学家的技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历史学家的技艺》,我对历史学家的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学家的技艺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技能,更是一种对过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深刻预见。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揭示历史真相和启示当代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读书报告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读书报告近日拜读李剑鸣先生《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其书颇为精妙,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一方面是见解独到、深邃,一方面是文风简约、流畅。
且于初入史学之我,无异于当头棒喝之效,回顾过去,再对应本书,颇有自醒之效。
因此,笔者将在此谈谈关于本书的一些小得。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是李剑鸣先生于2007年出版的著作,作者说自己的写作原因是:研究生入学以后,指导教师通常要向他们交代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注意事项”。
出于这种考虑,多年来我和同事们一起开设了一门类似“史学方法”的课程。
后来,我想单独为博士研究生讲这门课,不料患上了严重的咽炎,迁期不愈,一时无法正常讲课,只得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原来粗略的讲义整理成文,供同学们阅读和讨论。
不料竟成了一本书的规模。
所以就这本书来说,其行文简练。
干脆,阅读起来给人以一种轻松之感,同时,本书之最初立意即为博士研究生开设课程之讲义,故其内容充实,全书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使人叹服。
同时,作为一本可以称得上是史学方法论的书籍,其中包含了很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的内容,使得本书在理论层次颇为高明。
另外,作者作为一位专攻美国史的学者,提供了许多关于治外国史的宝贵经验与其独到之见解,这是十分宝贵与重要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史学入门书籍。
且就其思想之深邃、内容之充实而言,无论什么时候将此书翻阅,我相信都是能有所得的。
全书分为十二章,分别是“历史学的特征”、“历史知识的性质”、“研究中的立场”、“研究者的学养”、“治学的途径”、“继承与创新”、“史料与史学”、“解释的建构”、“叙事与分析”、“选题与研究”、“体例与规范”、“写作与表述”。
其中第一、二章,主要阐释了,历史是什么与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的特征、问题、发展。
从而厘清关于史学本身的认识。
三至十二章则主要是讨论史家的“修养”与“技艺”,对史学工作者自身提出了一些要求与期许。
所以,本书之核心,乃是围绕“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为学者自身对历史与历史学的认识提出了见解与期许,但是本书之十二章,其联系不大,乃以一章为一专题进行阐述。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读完《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
这本
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历史学家的技艺和方法论的著作,更是一部对历史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态度的深刻剖析。
通过这本书,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历史学家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搜集资料和整理
史实,更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历史学家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挖掘出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只有这样,历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的真相,为人们提供更深刻的历史认识。
其次,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历史学家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历史学家需要不断质疑传统的历史观点和解释,不断寻求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同时,历史学家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够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历史事件,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最后,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历史学家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
历史研
究是一项漫长而艰苦的工作,需要历史学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搜集资料、整理史实、进行分析和研究。
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历史学家才能坚持下去,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总的来说,《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本书让我对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相信,在今后的历史研究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研究水平,为人们提供更深刻的历史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读书报告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是李剑鸣教授写著的一本关于史学理论的著述,本书于2007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是一部四十余万字的历史研究方法类专著,类似的著述有国内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和英国学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的著作《历史是什么》等。
《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一书大量考察了国内外史学家对历史的理解和论述,书中既可以清楚地看到严耕望先生的治史思想,也能追寻到马克·布洛赫等前辈思想的印记。
但内容上较更加广泛,也更加本土化,对国内世界史学习和研究入门起到了很好地指导。
相对于《历史学家的技艺》那么薄薄的一本,该书在体积上算是有了剧增。
虽然长达40余万字,但是整书结构明了,章节逻辑严密,论述条理清晰,不冗不杂,读起来容易上手,毫不乏味。
早在本科入学时,老师为启发我们对历史和历史学的看法,就向我们推荐过这几本书。
而今再读李剑鸣老师这本时,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全书分12章,从历史学的源流发展到特征、性质,从历史学家的素养到治史的方法,从史料的选择和解读到最后的史学写作规范,作者都有详尽的论述。
而我们重点阅读的是第七、八两章。
第七章——史料与史学,作者首先对“史料”做了定义,并梳理了古今中外各家对史料的定义和看法,并向史家提出必须具备“泛史料意识”的要求。
随后,引用傅斯年、荣孟源等人的观点,对史料类型做了划分,进而对不同类型的史料的价值高低做了大体判断。
随着文明的发展,史料日益扩充,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拥有了更多材料可以做出更多成果,同时也对辨别史料价值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此作者在肯定史料在史学的基础作用后,对史料的解读——文本考辨和意义阐释以及史料的运用也做了全面的叙述。
第八章内容主要围绕历史解释的构建,从“解释”的含义出发,指出历史解释就是让过去的人和事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
历史解释离不开材料的考辨,那么历史解释在历史研究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作者在司马迁、严耕望等人观点的基础上,说明了建构历史解释是史学的核心任务。
而在如何解释,即解释的模式一节中,作者认为解释虽有各家的模式和理论,但都与实际操作有出入,更何况
那些固定的理论上的解释模式也各有偏颇。
所以,不必固守某种理论模式。
解释的前提是理解、理解先于评价也难于评价。
对历史的理解,作者推崇陈寅恪等人“同情”(西方学者的“心通意会”)的方法。
即便是避免“后见之明”这一错误之后,心通意会也很难让历史学家完全还原历史情境进而客观地理解,但能够通过各家多样化的理解而不断接近原意。
构建历史解释不能也不可能局限在单一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上,而要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进行广泛的关联。
就这两章而言,作者对史料的地位一节的论述逻辑严密、观点清晰,层层分析,十分精彩。
史料和史学的关系历来有争论,但不可否认,“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没有史料,就无从谈及历史”。
作者一方面引据修昔底德、吉本等人的观点,强调史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驳了后现代主义史学者极端地割裂史料是史实的关系的观点。
但也客观肯定了后现代主义对考证史料的启发作用。
史料是史学的基础,史料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历史研究的进步,另一方面,史料对史学也起到了制约作用。
而这一原因就在于历史是更重叙事,而稍轻议论的学科。
一份材料说一分话,历史研究中的每一个结论和判断,都必须有据(史料)可考。
过分重视议论的治史方法是不科学的,但相反的,对史料的过分重视又容易把历史学引入另一个极端——为史料而史料。
正因如此,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历来是史学家们的愿望。
“论从史出”的观点不是片面地意味着史料只是在历史研究中起到证据作用,割裂史料和论点的关系,往往会带来先定结论再来证明的错误研究范式。
事实上,史料和观点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始终是在活跃地互动。
随着史料的扩充,观点也应该不断地修订。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研究前的一切假说或主张都是错的,作者提到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史学研究领域也并不少见,关键在于假设只能是出发点而不是研究的结论,求证若不成,假设也就不成立。
万万不能一味牵强论证。
读完该书,不仅在对史学认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上,我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同时我也深深感到学习世界史的压力。
仅七八两章,作者就两处论述了在中国研究世界的困难。
其一、在史料的占有程度上,国内外国史研究相对于国外是匮乏的。
虽然现今网络科技发达对改善史料贫乏的状况有改善,但在史料的占有程度和解读能力上的劣势仍然存在,这无疑对外国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二,
在历史的解释和理解上,研究外国史不仅要面对时空的制约,还要突破文化的隔阂,没有“跨文化的同情”,很难向理解前进。
当然,有压力才有动力,正因外国史研究困难重重,才更需要逆流而上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