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讲义

合集下载

第五讲新制度经济学得企业理论ppt

第五讲新制度经济学得企业理论ppt

纵向一体化可以防止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格罗斯曼(Grossman;S)和哈特(Hart;O)回答了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发生时;谁起主导作用? 他们将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即谁对契约中不完备的地方拥有决策权; 谁就是雇主;谁就有权获得企业产生的剩余收入。 纵向一体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但是被一体化的一方失去了对原有企业的剩余控制 权;也就损失了激励;从而带来效率损失;这就是“一体化”产生的合并费用。 纵向一体化能否发生;取决于“一体化”节约的交易费用和它所产生的合并费用的 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纵向一体化才会发生。 结论是:应该由投资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方“一体化”其它方。
第五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主要内容 1、科斯(R.Coase)的企业理论 2、契约理论 3、委托--代理理论 4、协作生产力理论 5、团队理论
传统微观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将企业看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主体 企业是一种生产型的组织; 企业是一个技术性的生产函数;忽视了企业的契约性质。 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只是一种研究要素组合的生产理论;而不是企业理论。
2、契约理论 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是在契约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融合下发展起来的。 契约的经济意义在于:承诺是神圣的;个人独立进入交易活动的权利 是不可侵犯的。对契约的系统分析是由美国法学家以恩· 麦克内尔完 成的。按照契约的条件把契约分为:1.古典契约;2.新古典契约;3. 关系性契约。并根据契约的完备性区别了: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 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 易产权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物质资产的简单聚合。完全契约只在理想 中存在;在此基础上;企业契约理论将研究的重点瞄准了企业和市场 的关系;即企业的边界。 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有两个分支: 1)资产专用性理论;2)间接定价理论;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讲义5112页课件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讲义5112页课件

(二)契约理论的构成
在过去几十年里,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已经发展出 了多种理论来讨论由交易费用导致的信息和合约 执行问题。这些理论可以区分为三个相互重叠的 类别,包括:代理合约理论、自我履约协议理论 和不完全合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理论除了弗鲁博顿和芮切特 所说的三大理论外,还应该包括作为契约经济学 创始人之一的张五常的有关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 的理论。
假定可用两种方法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其中一种方法 使用通用技术,另一种用专用技术。后者需要进行更大 的投资,去购买专用固定资产,以便更有效地满足稳定 不变的需求。用k表示购买专用资产的投资量,对于使 用通用技术设备进行的交易,k=0。如果交易使用的是 专用技术,则k>0。
对于k=0的交易,简单的市场合同足够了,但如果交易 中有巨额专用资产面临风险,就需要交易双方设计出一 种安全措施,以保护此后交易中的投资的安全。这种安 全措施的作用程度可用s来表示。如果s=0,则表示不采 取这种安全措施;如果决定要采取安全措施,则用s>0 表示。
2.新古典契约
新古典长期契约主要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在契约 筹划时即留有余地;二是无论是留有余地还是力求 严格筹划,契约筹划者所使用的程序和技术本身可 变范围很大,导致契约具有灵活性。这意味着当事 人关心契约关系的持续,并且认识到契约的不完全 和日后调整的必要。如果发生纠纷,当事人首先谋 求内部协商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诉诸法律,因而, 它强调建立一种包括第三方裁决在内的规制结构。
3.关系性契约
关系性契约不考虑所有的未来偶然性,在这种安排中, 过去、现在和预期未来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契约各方之 间非常重要。关系性契约强调专业化合作和长期契约关 系的维持。它意味着交易双方为了在交易中获得最大的 预期收益,只在经济的原则下根据目前的情况部分地规 定交易的属性和条件,对于那些虽关涉双方利益但在契 约签订时就对将来的种种情况做出明确规定所费颇多或 者根本不可能的条款,留待将来由交易双方进行过程性 的、相机的处理;而且,初始明确的契约条款,一旦为 交易双方认为不再适宜时,也可作相应修改。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

大学经济系的课堂所听到的全都是新古典经济学
的内容,而且它正变得越来越抽象,尽管它自己 不那么说。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与真实世 界越来越疏远了。……主流经济学在理论上所取 得的成功以及在理论上的主导地位掩盖了它的不
足之处,因为主流经济学向来重理论而轻事实。
威廉姆森对新古典的批评
经济学的正规训练总是详细地介绍诸如替代和机会成本等 核心概念,以及包括最优化分析技术和博弈论推理等各种 正式工具的运用。正式工具的分析常常是数学化的和精确 的,有时甚至是精美的。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正式的分析 仅仅为文字的争论提供了一种逻辑的检验。但是,正式分 析常常变得固步自封并失去和现象的联系。当例行而便利 的理论分析超越了对相关事实的考察时,正式分析的成长 是封闭性的。它自身是越来越完美了,但是离现实也越来 越远了。科斯把这种情况称为“黑板经济学”,因为这种 情况下的教师往往“每一节课都在黑板上写满公式和教条, 而不是去关注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没有思想的技术 工具的应用对公共政策的形成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二)产权、契约和企业研究

“科斯定理”提出后,首先受到重视的就 是产权这一人类社会制度集合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具体制度。 科斯之后,阿尔钦、德姆塞茨、巴泽尔、 张五常、弗鲁博顿等对产权的含义、内容、 形式、属性、功能、起源、不同产权安排 的效率以及国家与产权的关系等做了进一 步的研究。


章目录
一、NIE的研究对象
“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 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 动。” “经济学家应做的一件主要工作就是研究经济制 度。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经济制度当中。人 类自身的福利依赖于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产品与 劳务,而后者又取决于经济制度的运作效率。制 度决定着经济绩效,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 学家所给出的重要结论。” “用理论来分析制度从而解释制度的运行并使之 成为经济模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可能的。”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4
新制度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概念和方法论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理论基础薄弱
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证研究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和实证检验。
实证研究不足
新制度经济学过于关注个体行为和制度设计,忽视了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忽视制度环境
过分简化现实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研究制度变革和演化的理论。
总结词
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制度如何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经济绩效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它关注制度创新的动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
详细描述
03
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VS
探讨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优缺点。
总结词: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派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强调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强调市场机制和产权的重要性。同时,新制度经济学也吸收了其他经济学派别的理论观点,如演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
0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总结词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达成和执行交易的成本。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新制度经济学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探索,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社会保障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时,改革还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保障,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和投资。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为德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十章 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版) 教学课件

第十章 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版) 教学课件

二、企业制度与企业产权
• 企业制度主要是以产权制度为核心 的企业组织制度。从企业产生和发展 的历史看,企业制度依次经历了业主 制、合伙制和现代公司制三种组织形 式。
(一)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的产权
• 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是主流企业理 论意义上的“古典式企业”,其基本 特征是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所有权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高度统一 。
• 在企业正常的经营状态下, 债权人取 得契约确定的收入, 工人获取固定的 工资, 因而债权人和工人一般没有企 业的控制权。此时,股东是拥有企业 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 而当企业经营不善,不能按期偿还 债务时,企业已不存在剩余收入,此 时债权人便拥有了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由此可见,企业所有权并不天然属 于股东,而是可能在不同签约方之间 发生转移。
• 上述三种权力都内在地具有普遍性、 排他性、可交易性、可分割性、行为 性等产权的基本属性。
• 但是关于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却存在不 同的认识:传统产权经济学将所有权 定义为剩余索取权,产权学派则将所 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罗伯茨则主 张用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 来定义企业所有权。
• 根据科斯定理,在正交易费用的世 界中,产权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企 业作为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契约联结, 其产权配置的核心是确定企业的所有 权归属。
(二)威廉姆森观点
1、企业的本质 威廉姆森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企业
是一种交易的治理结构。
2、企业的边界
威廉姆森是通过比较不同治理结构 进行交易治理的收益和成本来界定治 理结构的边界的。企业的边界取决于 企业这种治理结构的收益和成本的权 衡。
(三)产权经济学观点
• 1、企业的本质 • 由于格罗斯曼和哈特对企业所下的
第十章 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 67张)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 67张)

2004/9/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IE2004 第一讲 问题与方法
7
第1讲 问题和方法
• 科学
– 相信“凡事皆有规律” – 发现规律的路线
• 观察、学习、思考、提问、假说和检验、一般化
– “清楚的、可检验的命题” – 科学的边界
• 推测(prediction)
– 基本形式:“若A则B”(If-A-then-B) – 推测有别于“预测(forecasting)”
阅读
必读和选读 自发的小组讨论 助教答疑
讲授
思考 鼓励提问
笔记
要求:(1)概括要点 (2)问 (3)评论和发挥 考核:抽查笔记 期末考试
2004/9/11
NIE2004 第一讲 问题与方法
18
第2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
• • • • • • • 发问的重要性(一位同学的来信) 上讲小结 稀缺 竞争和竞争规则 约束 研究的门径 小试牛刀
2004/9/11
NIE2004 第一讲 问题与方法
11
猜测答案
• 分工、专业化理论
– – – – 分工与生产效率 分工水平与市场规模 分工与资本 分工与国民财富
• 价格理论
– 协调分工、专业化 – 经济人按照自利原则实现“合作”
• 关于信息和知识的理论
2004/9/11 NIE2004 第一讲 问题与方法 12
2004/9/11
NIE2004 第一讲 问题与方法
4
《我,铅笔》伦纳德· 里德(1958),秋风译
• 圆木运输:平板大卡车、铁轨、火车头、整个交 通体系; • 木材加工:…. • 石墨:开采、提炼、加工、包装、运输 • 添加黏土:精炼工艺过程,…变成铅笔芯; • 雪松木杆上涂了六层漆:.. • 标签:..制造树脂和炭黑; • 金属箍:开采锌矿石和铜矿石,制作成闪闪发光 的薄铜片,加上黑圈(黑镍); • 橡皮头:硫化油胶(由荷兰东印度群岛出产的菜 籽油跟氯化硫进行化学反应制造出),..各种各 样的硫化剂和催化剂,上色的颜料则是硫化铬。

第07章 企业理论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第07章 企业理论  《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 二、完全合同理论:团队生产理论和委托代理理 论
• (一)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
• 企业是一种团队协作生产的载体 • 剩余索取权的配置 •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 •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 委托代理论的三个主要模型 • 机制设计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关系
• 三、不完全合同理论
论。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 企业理论
• 一、科斯关于企业起源和性质的理论
• 以交易费用为出发点解释企业的起源:企业的出 现是因为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 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市场既然能够组织交易, 为什么还需要企业。企业和市场的不同之处。
• 企业为什么能够节约交易费用。
• 张五常:企业契约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签署的,市 场契约是中间产品商签署的。
•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马克思主要论述了企业的四个基本问题:
• 第一,企业的本质和起源,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协 作生产的组织,企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技术条件要求协作式生产组织模式出现而产生的。
• 第二,企业的边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交互作用 的结果,企业的边界受资本规模的约束。
• 第三,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权力结构,揭示了资本 和劳动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克 思经济学和旧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一、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魁奈和斯密的关于企业的看法。 • 魁奈从生产角度研究企业,认为企业的本质是生
产组织,企业依靠契约组织起来并界定不同主体 的权力,决定企业产生和企业组织制度选择的因 素是技术积累和生产力发展。
• 斯密则是从分工和合作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起源 和企业内部权利的配置。
• 第四,企业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从手工作坊和工 场,到工厂制度,再到现代股份公司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 78页)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PPT 78页)

10.11.2019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0
1.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对交易费用的含义的界定(阿罗、威廉 姆森 、张五常等)
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分析(威廉姆 森 、诺思等)
关于交易费用性质的研究(诺思)
关于交易费用计量的研究(诺思、威廉 姆森等)
交易费用的应用研究(威廉姆森 、张五 常等)
③控制生产与交换的基本社会与政治规则背 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10.11.2019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5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一、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二、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三、与马克思的制度分析的关系
10.11.2019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4
5.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贡献者是诺思。诺思的基本观 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 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要点是:有效率的产权结构是 经济活力的源泉;国家决定产权结构,因而国家最 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 效率负责nal Economics
16
三、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新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60 年代这一段时间孕育和产生,有着深刻 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
10.11.2019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7
(一)时代背景
10.11.2019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1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新制度经济学讲义第⼀章⼊门知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制度经济学是19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门新兴经济学分⽀。

以制度作为其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

诺思认为,“制度经济学的⽬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如何改变世界。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页)当代制度经济学应从⼈的实际出发研究⼈,实际的⼈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1990,中译本)。

⾃亚当斯密以来,德国历史学派、美国的早期制度学派(以凡勃伦、康芒斯为代表),以及现代制度学派(加尔布雷斯为代表)the neo-institutional school of economics,均以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为研究主题。

the NIE和以前的经济学理论最⼤的不同在于运⽤边际分析⽅法研究制度的内⽣化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沿⽤和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假定、稳定偏好和均衡分析。

也就是说,现代制度经济学运⽤新古典经济理论来解释制度安排的运⾏和演化。

扩展价格理论,使之⼀般化,并将其应⽤于经济与政治制度研究。

拓宽了微观经济学的适⽤范围,提⾼了其预测能⼒。

新古典模型建⽴在零交易费⽤、完全个⼈理性和外⽣的给定制度结构的假定上。

新古典经济学的脆弱性体现在制度中性分析⽅法上,没有严格地考虑制度约束和交易费⽤。

因此,只能在⾼度抽象的意义上⽤来分析资源配置问题。

由于制度是不重要的,或者制度可以被⽆成本的⽣产与选择,因此,不需要专门的制度理论。

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old” institutional economists such as Thorsten Veblen, John R. Commons, Wesley Mitchell, and Clarence AyresThe ol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was economics with institutions but without theory; standar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s economic with theory without institutions; and the NIE is attempting to provide economics with both theory and institutions。

现代企业理论课程第1讲

现代企业理论课程第1讲

一、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重农学派
1、兴起:魁奈《经济表》(1758年)和《经济表 分析》(1766年)
2、基本思想 (1)自然秩序哲学 重农学派的法语原文“Physiocrate”,为希腊 文“自然”和“主宰”两词合成,意指自然的 统治。 (2)财富的本质与来源 劳动价值论萌芽
一、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的四大支柱
1、 制度的构成和起源 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包括制度需求与制度
供给 3、 制度、产权与国家理论 4、 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制度经济学与现代企业理论
(二)制度经济学的学派构成
1、交易费用经济学(The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代表人物如威廉姆森,专门研究交易费用的
三、制度经济学与现代企业理论
(二)制度经济学的学派构成
4、法律经济学(The Law and Economics) 将法律和经济学集合起来分析,或者从经济
学角度来研究法律的形成、发展及其对经济活 动的影响 5、新经济史学(The New Economics of Economic History)
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思的经典作品《经济史中的结构与 变迁》,以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对人类 历史发展进行的经济分析。
问题: 1、为什么说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是一个
“黑箱”?
2、新古典经济学有哪些基本缺陷? 3、新制度经济学有哪些基本贡献?
认识到显性制度(产权、企业等)和隐性制度(隐含合 约等)对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
2、创新和完善了“交易费用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 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企业理论

2、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 (1)产出结果确定 代理人控制着委托人拥有的公司公司的利 润唯一的取决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并与代理人 努力程度成方向变化; 结论:由于分成比例是100%,代理人获得 全部提成,成为公司完全的剩余索取者 (2)产出结果不确定 结论:风险规避的代理人并没有承担全部 风险,而是与委托人签订了分成契约,说明代理 人的努力水平相对于信息不对称分布而言降低了
4、契约经济学与企业边界模糊论 契约经济学片面强调企业的”交易属性“, 完全忽视了企业的”生产属性‘。 “企业边界模糊论”无助于我们理解“真 实世界”的企业行为,其理论观点也难以进行 实证检验和经验研究。 5、产权与企业边界 产权理论认为纵向一体化决策决定企业边 界。当一体化的收益高于成本时企业实施一体 化扩张其边界;相反,当一体化的收益低于成 本时,企业则维持不变的规模和边界。
二、企业制度与企业产权 1、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的产权 独资:基本特征是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所有 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高度统一。 合伙制企业实际上是叠加的业主制企业,唯一的 区别在于两个或多个合伙人按照契约规定分享企业 剩余。 2、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产权 现代公司制企业实行了完全不同于前两种企业 的产权安排 (1)有限责任制度 (2)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 (3)股东和经理层分享企业所有权 (4)员工持股计划
三、企业边界理论:一个拓展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1、拓展交易费用经济学范式的必要性 在动态的、非均衡的情况下,企业的边界可能 是变动的和不固定的,路径依赖在决定垂直一体化 和企业边界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须通过企业 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理解其现在的边界。 2、拓展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范式的理论路径
制度环境
三、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公司治理结构受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法制环境、企业文化、金融体制等诸多因素影 响,因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1、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第5讲-企业理论(1)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第5讲-企业理论(1)
1893年圣诞节,福特汽油机试验成功,这给了他 极大鼓舞,决心再接再励,研制出自己的“不用马拉 的马车”。1896年春天,他的第一辆汽车研制、试验 成功,福特感到无比高兴。1899年,福特又成功地制 作出了三辆汽车,他因此而在当地被公认是这一领域 的杰出人物。于是,他与别人合作成立了底特律汽车 造汽车的经验;零 件质量不好,采购不及时,常常延误工作里程;高成 本制造出的汽车无法销出。所以,以制造了20辆汽车 以后,公司就关门了。
;提供充足的零部件和及时的售后服务保障,消除了 用户的后顾之忧;在幅度增加工人工资(实行“8小 时5美元工作日”--相当于原工资的200%以上,汽车
界及金融界一致反对,纷纷预言他将破产),以求提 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914年,公司以不足 13000人生产了730000辆汽车,获利3000万美元)。
由于该车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维护容易,销售 异常火爆。累计1500多辆的产量更是创造了空前的纪 录。T型车既使福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成为了普 通民众的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和娱乐方式,将人类带入了汽车时代。
2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旧 车市场,大批质量相当不错的二手车只需几十甚至十 几美元就可买到,这对一向以“价廉物美”而著称的 T型车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同时,由斯隆领导的通用 汽车公司生产出了许多时髦多样和先进豪华的汽车, 满足了不同阶层的购买需求,也对T型车形成了较大 的竞争压力。
• 科斯《企业的性质》产生背景 – 传统企业被作为“黑箱” – 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 卡塞尔旅行奖学金——美国访问 – 参观了福特公司
亨利·福特
1863-1947在全世界,“汽车之父”只有卡尔·本茨一 人,同样,享有“汽车大王”之美誉的也只有亨利·福特 一人,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他将人类社会带 入了汽车时代。福特出生于1863年7月30日,其父是一 位农场主.他自小就对从事农事颇有怨言,反而对鼓捣 机械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而闯过不少次祸,幸运 的是,对他的“胡闹”从来没有任何埋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的基本内涵

股权分散化的集中

型企业
单一所有者企业



特许经营

平等型合资企业
企业集团
单一所有权分散型公司
产业区
服务契约
现货契约
单一所有者控股公司
利润分配权集中
制度经济学
交易成本理论、产权及 合约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关于激励 与监督
制度变迁

二、现代企业理论介绍
• 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 -------企业为什么存在,涉及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边界大小等问题
• 前者提出了被后人概括为“交易成本”的 概念,并用它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差别与 联系;
• 后者则强调了“产权”在经济问题中的重 要地位。这些概念和理论,不仅已被经济 学家们普遍接受,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 起了“产权学派”和“交易成本经济学”, 并以它们为主要内容,形成了现代的“新 制度经济学”
1、介绍科斯的社会成本理论:
人们权衡
企业内部关系
组织成本
(外延性定义)
信息成 本
激励监 督成本
企业组织的费用
决策失误造成的费用 下级向上级传 输信息的费用 (影响费用) 腐败造成的费 用
企业存在的几种理论:
1、纵向联合理论 探讨企业扩大的因 素。指企业将许多纵向生产阶段(原 料、加工、组装到市场销售的各个阶 段)化成企业的一部分-----资产专用 性、技术专用性为其原因。
资 产 专 用 性
• 产权判给谁就意味着谁的财富的增加,因 此在界定产权过程中一定存在着大量的利 益冲突,而保护产权则需要形成相应的法 律细则并建立起权威的执法机构。
• 科斯定理也表明了产权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既然产权不清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解决问题, 那么显然,明确界定产权就构成了市场交易的 先决条件。
• 市场的真缔不是价格,而是产权。没有产权就 没有合理的价格;只要有了产权,人们自然会 “议出”一个合理的价格来。这就告诉人们: 想要市场经济么?请明确产权(其中包括界定 和保护产权)!
第二节 现代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 学
一、制度的基本内涵
• 制度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 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
• 是确保建立构成一个社会或一种经济秩序的 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各种规则,它不仅造就了 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 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
制度的基本内涵
有限理性(不完全 的认知能力)
动机复 杂
尊严除了是一个私人价值,还有重要的社 会意义:根据个人功利主义计算来设计制度的 交易各方将低估尊严的价值,社会将蒙受损失!
关注:某些被拒绝了的有社会价值的参与 形式是否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特征的简单改变并 以少量的成本改变??
(2)维度
交易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产专 用性、不确定性、交易次数(频率)
需要政府
正的外 部经济 性
负的外 部经济 性
• “科斯定理”。它的基本形式可表述如下: 在存在外部效应的场合,只要(1)在交易过 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2)产权是明确界定
的,则不论产权在谁一方,私人之间的自 愿交易都可使资源获得同样的有效配置。
• 此定理分为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结论是 通过私人交易就可以实现最优配置,而前 提有两个(严格地说还有一条:“不存在收 入效应”,但因不是主要问题,我们不妨 略去),一是不存在“交易成本”,二是产 权明确;结论的成立有赖于这两条前提的 确立。
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的理 论体系
(1)基本假设
• 行为假设
完全理性
有限理 性
弱理性 (感官 理性)
核心问题: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设计 必要的制度保证交易的效率!!!
• 动机假设:
• 尊严
经典理论:经济 人
交易费用理论: 组织人
完全理性(完全认知 能力)
动机单 一

对交易费用理论的一些争议
(二)、企业存在的理论:
企业替代市场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企业可 以节省市场机制下的交易成本,但是替代 的程度又受到企业本身组织成本的约束。 因而,两种成本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构成 决定企业和市场边界的主要因素。
市场交易关系
交易成本
(外延性定义)
信息成 本
交易促 成的成 本
• 明确产权是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最优 配置的一个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 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不存在交易成 本”。
2、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
• 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 • 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
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 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 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 的成本
交易费用

选择交易伙 伴—信息成本
签订交易合约、 讨价还价成本、
维护合约成本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利益 不对称
• 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成本开支,是一种只有消极作 用的事物。有的学者将交易费用定义为为了达成 交易而必须支付的除货款之外的各种费用;
• 也有的学者干脆定义为“和人打交道所引起的费 用”。交易费用包括搜集价格、质量、交货期等 信息的费用,和交易对方谈判签约的费用,一旦 一方毁约所引起的经济损失,由于经济纠纷引起 的律师费,法庭费、公安费、监狱费,以及可能 败诉时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经济纠纷而发生的 监督费用等。
• --------在非对称信息下经济主体行为的相互 作用,订立何种契约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激励机制的设计)
(一)交易费用理论:(回答企业 为什么会存在)。
(一)、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及其理论介绍:
• 科斯一生著述不少,但真正称得上“经典”的, 只是两篇论文。一篇是他在大学期间写成、于一 九三七年发表的《论企业的性质》,另一篇是一 九六○年发表的《论社会成本问题》。
• “产权”(Property rights),在现代经济学 中的涵义是很广的,它可理解为从一项财 产(知识、技能、环境等等都可算作“财 产”)上获取利益的权利。
• 政府是否就无事可做了呢?其实不是。 不过是要去做它本来应做的事:明确产 权。明确产权当然首先是在法律上界定 产权归谁所有。但有效的法律界定依赖 于实际的执法程度——不能执行的法律 等于一纸空文。因此“明确产权”本身 包含着有效地运用国家权力保护产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