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人民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按货价计算,每百两仅征银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领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高享有同等关税特权。
这表明中国A.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国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清政府主动开放进程加快D.取得关税“最惠国待遇”2.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A.瑞金B.延安C.北平D.西柏坡3.历史学家李学勒在解释某一制度时说:“它是中国早期阶段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来的‘邦联’‘联邦’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该制度应为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世袭制4.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上述材料表明A.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认识不深B.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根本变化C.中华民国的成立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5.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C.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6.古代,在众人议事的地方竖一块被称为诽木或谤木的木头,木头上面放一块横板,横板上用来书写诸如:对某人有意见,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这样做的目的是A.分割权力B.出台法律C.选拔人才D.监督政府7.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8.“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百家争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和私有制。
C、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君主应该以民为本。
D、庄子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发展的。
2、以下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描述,错误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共282条法律,内容涉及民事、刑事、宗教等方面。
C、《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律思想和政治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者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他是古巴比伦帝国的创始人。
3、在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孟子4、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哪一项措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施的?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废除井田制D. 建立科举制度5、题干: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 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没有采取任何巩固统一的措施6、题干:以下关于秦朝的“焚书坑儒”事件,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B.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C.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推广法家思想而采取的措施D.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削弱儒家地位而采取的措施7、宋朝的都城是()。
A、洛阳B、开封C、南京D、杭州8、元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制度。
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C、封建制D、郡县制9、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秦始皇首先灭掉的是齐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国号改为秦C.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30年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10、题干:关于唐朝的“贞观之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唐朝最早的盛世B. 由唐太宗李世民推行C. 唐太宗实行重文轻武政策D. 唐太宗把国家分为三个等级,实行九品中正制11、题干:在宋代,政府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设立了专门机构。
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一)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刑罚和法令不能确保政令执行,还需要以宗庙的名义进行盟誓。
这反映出A.宗法制度瓦解B.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C.宗教之风盛行D.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2.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3人科举出身,唐高宗时期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增至13人,唐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
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
这反映出唐朝A.还未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才标准B.科举制推动官僚集团精英化C.选拔官员的程序比较灵活机动D.国家权力注重在地方的渗透3.赵匡胤将宋代的军制分为禁军、厢军、乡兵三层结构,“使之内外相维,上下相制,……以矫累朝藩镇之弊”。
这说明了宋朝A.出现了藩镇割据B.解决了冗官的危机C.意在加强中央集权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4.中国古代的朝会制度历史悠久,皇帝上朝与否历来被当做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标志,与王朝兴衰治乱关系密切,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却延续了276年,寿命仅次于唐朝。
这主要得益于A.一套较完备的政务流程B.皇权受到严格限制C.丞相制度一度得以恢复D.内阁掌握决策大权5.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中央集权制的演变”B.“古今中外的民主制度”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丰富多样的政治文明”6.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这表明A.清政府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淡薄C.清政府开始和英国平等通商D.英国尊重中国贸易主权7.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这一发展轨迹一以贯之的主题是A.批判传统并学习西方B.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C.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D.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8.史学界在抗战时期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差不多都集中在宋金、宋元之际及明清之交等民族矛盾尖锐的特殊时期,可推测出这些著作旨在A.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B.丰富国民史学知识C.大力宣传反封建思想D.培养国人全球视野9.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是标志着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的历史事件?A、北京人制造和使用工具B、山顶洞人学会用火C、黄帝打败蚩尤D、《汉谟拉比法典》颁布2、以下哪项不是秦朝在文化上的贡献?A、统一度量衡B、推广小篆C、实行郡县制D、修筑长城3、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C、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D、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4、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错误的是()A、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主张个性解放C、主张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D、新文化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5、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最直接的结果是()A.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B. 手工业技术更加发达C. 城市商业活动更为频繁D.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6、秦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世袭制7、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主义精神 C)科学精神 D)自由主义精神8、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三大改造”的直接目的是:A)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B)建立强大的国家工业体系 C)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解决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问题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提倡白话文C. 提倡反传统D. 提倡文学革命 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总路线是()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 党指挥枪11、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实行了什么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郡国并行制1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始于: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13、以下哪项是中国首次以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名义发表的重要文件?A. 《联合国人权宣言》B. 《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C.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公报》D. 《五个常任理事国联合声明》14、以下哪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提出了自己的土地政策?A. 《苏维埃土地法令》B. 《中国共产党土地法大纲》C. 《解放区土地改革条例》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5、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其改革的彻底性,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奖励军功,按照军功授予爵位和土地C、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D、实行连坐制度,增强对民众的控制与监视16、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册期末同步监测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册期末同步监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本质特征是()A. 皇权至上B. 权力高度集中C. 实行“推恩令”D. 三公九卿互相牵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即皇权至上、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各部门权力集中于皇帝,故B项正确;A项是皇权至上的含义,但不是本质特征,排除;C项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秦始皇无关,排除;D项是三公九卿制的特征,但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排除。
2.【题文】宗法制是古代中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B. 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C. 宗法制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D. 宗法制有利于保证贵族政治稳定【答案】A【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照宗族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被封的诸侯在其封地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也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项说法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3.【题文】下列关于秦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B.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 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 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答案】D【解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确实是一次严重的文化浩劫,但它并非仅仅是对文化的摧残。
从某种程度上说,焚书坑儒也是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措施。
因此,D项“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ABC项均是对秦朝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华夏之域初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
到战国晚期,魏国人士托名大禹而作《尚书·禹贡》,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希望能够实现的政治区划。
“九州”的出现说明A.中华文明的不断扩展 B.走向统一是民心所向C.魏国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D.宗法制度增强了民族凝聚力2.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皇帝制代替郡县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3.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
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4.唐代三省布局示意图如下,中书和门下两省位于皇城内,尚书省位于长安城中心。
由此可知,唐代三省布局A.加剧了中枢机构的不稳定性 B.形成了三省分权制衡体制C.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5.《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置院使二员。
同知二员,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一员。
”据此可知该机构A.基于旧有制度又赋予新的内涵 B.人员分工设置强化了中央集权C.掌有行政权、军事权和宣战权 D.是管理边各少数民族的机构6.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D. “一五”计划的实施2、题干:下列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说法正确的是:A. 独立自主,反对任何外来干涉B. 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C. 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友好关系D. 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战略3、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4、唐朝开创的选官制度是: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世袭制D、推举制5、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农业技术有了显著进步B. 唐宋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产生了许多手工业者C. 宋元时期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D.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与外界经济交流减少6、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思想B. 新文化运动起源于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C.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使白话文逐渐成为书面语D. 新文化运动期间,鲁迅的《呐喊》等作品成为文学的代表7、60年前的《骏马奔驰保和平》首次公开演奏即以雄壮的旋律和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得到广泛赞誉。
关于这次演奏对应的历史事件,下列哪一项最准确?A、抗美援朝B、新中国成立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8、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在历史上从事过教育改革,被推崇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家?A、李鸿章B、康有为C、陶行知D、胡适9、以下哪项不是明清时期加强封建专制王权的主要措施?A. 建立明朝的厂卫制度B. 清朝设立军机处C.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D. 修改“一条鞭法” 10、北宋时期,下列哪一个事件最能体现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决心?A. 晏殊科举及第B. 赵匡胤陈桥兵变C. 铁钱的发行及统一币制D. 殿试制度的确立11、中国古代历法起源于哪个朝代?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2、汉朝哪种制度被用来选拔官员?A、科举制度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D、世卿世禄制13、以下古代文明中,最早提出“民主”概念的是:A. 古埃及B. 希腊雅典C. 古印度D. 古巴比伦14、下列事件与“文艺复兴”运动无关的是:A.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创作B.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C. 印刷术的普及D. 意大利佛罗伦萨兴起15、以下哪位是秦始皇时期著名的丞相,负责协助处理国家政务?A、李斯B、蒙恬C、赵高D、尉缭16、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哪一项重要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内阁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B。
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D。
商朝的王族和贵族2、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某某政治得到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3。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4.关于下图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致远舰撞击吉野舰A.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海战B.这次海战发生于黄海C.致远舰的管带是民族英雄邓世昌D.此战结束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5.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
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某某会战D.枣宜会战6.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长达20余年(1897—1920年)。
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口号的照片③武昌起义的报道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报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8、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D.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9、五四运动是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革命性质的变化B、革命对象的变化C、革命动力的变化D、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的变化10.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发起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11、小明在探究人民政协的历史,他知道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存始于A、1946年B、1949年C、1954年D、1956年12.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B.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某某和法制13、我国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不同是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B. 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 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后者实行资本主义D. 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5.1972年中美某某《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某某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某某是中国的一部分。
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2、2、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之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魏源3、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B.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C.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D. 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是丝绸和瓷器4、题干:下列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禁政策是为了防止海盗侵扰B. 海禁政策是为了保护国内手工业的发展C. 海禁政策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停滞不前D. 海禁政策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5、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统一度量衡,便利经济交流C. 推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文化D. 建立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6、题干: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B.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C.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D. 丝绸之路的开辟主要得益于汉朝的张骞7、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A、土地兼并B、人口增加C、铁器牛耕的使用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8、题干:以下关于商鞅变法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废除了分封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推动了秦国统一六国9、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10、题干:以下哪项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A.平均地权B.耕者有其田C.土地改革D.土地公有11、题干: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标志着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C.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12、题干: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场自强运动B. 洋务运动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C.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D.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结束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唐朝,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的政策?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郡县制D. 废除科举制度2、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实行了什么政策?A. 分封制B. 郡国并行制C. 削藩策D. 推恩令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武力征服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秦始皇是通过联姻的方式逐渐统一了六国C、秦始皇是通过分封制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D、秦始皇是在战国时期结束后的和平时期统一了六国4、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共一百三十篇C、《史记》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D、《史记》的撰写过程中,司马迁受到了严刑拷打,但并未因此中断撰写5、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C. 推广铁器使用,提高生产力D. 修筑长城,防御外敌入侵6、关于明朝郑和下西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 郑和的船队主要是为了寻找贸易机会C.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展示明朝海军实力D.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初期,持续了近半个世纪7、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成为土地国有制的代表形式B. 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开始成为社会基本经济形态C. 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成为土地主要经营形式D. 唐宋时期,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8、题干:以下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挽救民族危亡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制仅限于王室成员享有;B、分封制导致了诸侯割据的局面;C、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没有任何义务;D、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得到了强化。
高中历史必修一 期末考试及答案(历史)
人民版高中必修一期末考试——历史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3.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袭制确立4.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 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③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7.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8. 下列与鸦片战争爆发有关的历史因素是①清朝统治危机四伏②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加紧资本原始积累③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④中国的禁烟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经济方面的主张,描述正确的是()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10. 国民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的召开B.五四运动的爆发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北伐战争的开始11.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中美关系的缓和C.第三世界的兴起D.中日关系的改善12、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的谈判。
人民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A、夏朝的建立B、周朝的建立C、秦朝的建立D、汉朝的建立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3、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描述,正确的是:A、指南针是用于提高农业耕作技术的工具B、火药主要用于制作烟花和爆竹C、造纸术使纸张取代了竹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D、印刷术使书籍大量毁于战火4、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5、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废除了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B. 实行了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百家争鸣C.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D. 推广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正统思想6、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与这些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A. 和亲B. 战争C. 互市D. 封建7、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化革命的开始。
B.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
C.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
D. 新文化运动后期转向了革命道路。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D. 辛亥革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9、“楚汉之争”是指() A、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战争 B、吴广与陈胜之间的战争 C、刘邦与张良之间的政治斗争 D、项羽与范增之间的军事冲突 10、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 A、长安 B、洛阳 C、金陵 D、成都1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A. 社会主义国家B. 资本主义国家C. 巍巍大国D.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2、《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A. 政治领导、思想领导B. 政治领导、组织领导C. 思想领导、组织领导D. 政治领导、经济领导13、下列哪位人物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实行屯田制,对恢复北方经济做出重要贡献?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14、唐朝时期,哪一项政策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加强了国家统一?A. 科举制度B. 节度使制度C. 均田制D. 开元通宝的铸造15、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普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一上历史期末试卷考试总分:9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1.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这一主张体现了()A.法家的集权思想B.儒家的民本思想C.墨家的非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2. 秦代设立的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一职,银印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汉初仍然沿用。
到了汉成帝时,金印紫绶,史称“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这反映出( )A.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B.汉代君权进一步加强C.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D.御史大夫职权被削弱3. 幸存到今天的商朝文字大都发现于龟甲兽骨上,记载了有关疾病、梦、田猎、天时、年成等方面的疑问,据此可知( )A.商朝文字是中国最早文字B.商朝文字是用来记载占卜的C.它使我们能了解到商朝人日常生活的许多情景D.商朝文字是成熟的文字4. 下表为唐代天宝乾元年间课役户口数的情况。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年代不课户不课口课户课口天宝十三载(七五四)38885044521848053010407662800天宝十四载(七五五)35655014470098853492808208320乾元三年(七六○)1174529146195877585822370799A.政局动荡影响赋役征收B.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C.国家财政收入日益减少D.社会贫富差距日趋加大5.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被朝廷认可,从祀于孔庙,而强调自我、摒弃权威的心学从此取代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
这一变化客观上()A.与专制皇权的强化相伴随B.削弱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与新兴的市民意识相符D.推动了伦理价值观的转向6.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 共7套
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必修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75分)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巩固统治B、增加收入C、扩大疆域D、扩充兵源2、以下有关秦始皇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秦始皇立志效法古代明君C、是君主集权制下的产物D、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3、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A、陕西B、云南C、河北D、河南4、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内阁的设置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C、南书房的设置D、军机处的设置5、中国近代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6、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7、下列有关太平天国东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要推翻清朝B、要巩固天国C、断绝清朝的财源D、此项行动,手东王杨秀清的统一指挥8、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力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殖民势力9、1936年10月,三路红军大会师的地点是()A、吴起镇B、甘肃(的会宁)C、遵义D、延安10、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A、中原解放区B、陕北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晋察冀根据地1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A、民主革命已经完成B、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C、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新时期D、实现了党的最低纲领12、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十二大D、十三大13、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A、《告台湾同胞书》中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C、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是的谈话中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4、以下在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上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的国家是( )A、中国B、越南C、苏联D、美国15、以下时间有误的是()A、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C、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D、1979年中美正是建交16、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重要论断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17、既是希腊城邦繁荣的基础,又是它没落衰亡根源的是()A、民主制度B、奴隶制度C、贵族制度D、君主制度18、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是(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19、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选产生B、由国王提名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C、首相是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20、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的是()A、德意志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启蒙思想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1、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A、封建农奴制度B、工兵代表苏维埃C、沙皇专制制度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2、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原则是()A、经济发展B、稳步前进C、有主有次D、自愿互利23、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4、欧共体成立时的原始会员国中不包括的是()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波兰25、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A、“八一九”事件B、宣布实行多党制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D、阿拉木图文件签署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3年《开罗宣言》宣布:日本窃取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下列哪位人物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并且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3、古代中国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它们共同维系了西周社会的稳定。
下列关于这两项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宗法制中,家族血缘关系是划分等级和权力的基础。
B、分封制中,诸侯必须向周天子定期述职、缴纳贡赋并出兵打仗。
C、宗法制规定,大宗可以压制小宗,但不直接享有分封的土地和人民。
D、分封制中的诸侯需要向周王室分封土地,但不包括人口。
4、秦朝疆域辽阔,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不同时代的影响各有不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封国制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昌起义D. 抗日战争爆发6、以下哪种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最早在欧洲实施?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市场经济体制C. 私有制改革D. 公有制改革7、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A. 建立内阁制度B. 废除丞相制度C. 实行卫所制度D. 设立锦衣卫8、清代康乾盛世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同时也潜藏着危机,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的潜在危机?A. 土地兼并严重B. 财政收入减少C. 官僚体系腐败D. 民族矛盾激化9、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
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秦朝的统治政策?A、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统一货币、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C、焚书坑儒,限制思想自由与文化发展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与外国交往 10、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以强化中央集权和儒家思想的地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与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似的机构是A.三司使B.都察院C.谏院D.尚书省2.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
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
这反映了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B.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C.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着斗争,其根本原因是:( )A、两个政党的抗战路线不同B、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两党对日军侵略的认识不同D、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是被迫的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①④②③D.④③②①5.一九三八年七月十九日,《新华日报》发表文章恳切呼吁:“我们希望全国所有作者及记者,应该从速组织起来。
”“抱着与前方浴血战士同样的精神,向敌人外交堡垒努力进攻。
”该文章旨在A.呼吁文化界人士上前线B.宣传立即组织全民族的抗战C.强调外交斗争的必要性D.号召开展文化斗争支持抗战6.《天朝田亩制度》希望建立的理想社会是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以法治国的社会C.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D.建立民主共和国7.原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分裂分子和上层反动集团在1959年3月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全区性武装叛乱,中央政府在平息叛乱的同时,到1961年完成了民主改革,其中不包括A.成立了西藏自治区B.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政权C.摧毁了封建农奴制D.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8.1933年银行危机时,国会首次授予罗斯福紧急权力,总统可以不经国会授权而宣布紧急状态,从而行使紧急权力。
用罗斯福本人的话说:国会出于爱国心迅速通过立法,对我的通告加以认可,并且扩大了我的权力。
据材料可知A.这一举措的主要原因是国会的妥协B.新政时期总统的权力不受国会制约C.这一举措为新政顺利推行奠定基础D.美国政府的权力超越了国会的权力9.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皇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A.兴中会、华兴会B.华兴会、文学社C.文学社、共进会D.共进会、兴中会10.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指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B.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敌人的长期封锁11.威廉三世统治时期,英国“行政和立法其实处在一种双头状态下,双方各行其是,缺乏配合的机制”。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中“齐鲁”是古来对山东的别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A.宗法制 B.分封制C.礼乐制 D.郡县制2.西周时“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并使之长期有条不紊地保持下去”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D.宗法制3.在对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天子棺椁四重,公、侯伯子男、大夫,等差分别为三重、二重、一重。
士不重,但用大棺。
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禅让制4.“它与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
”“它”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皇帝制度5.《礼记》曰:“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据此可知周礼A.崇尚人文精神B.崇尚社会美德C.秉承中和之道D.形成等级观念6.每逢节假日,歌曲《常回家看看》总会勾起我们的思乡情愫。
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影响我们这种行为观念的古代政治制度完善于A.夏B.商 C.西周D.秦朝7.“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朝皇帝制度的内涵B.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C.封建官僚政治确立的背景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8.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蒙恬奉命修筑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这一“公路”是指A.长城 B.直道 C.灵渠 D.五尺道9.有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制度时提出: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
该学者研究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10.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平一中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训练题、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3. 有一座城市,凝结着中华民族五味杂陈的情怀,有繁华后一声叹息,有沉沦时的悲号长鸣。
在这里,签订过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地” “赔款” “关税协定”等字眼曾经多少回灼伤我们的心灵。
这座城市是A. 北京 B .天津 C .南京 D .上海4.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
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J 鸦片战一>《南京条约》壬题;? J(1840—1^)1 甲T 中日战争 《2关条约》1八国联军侵华尿争一>《辛丑条穷》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A.树立了官场廉政之风B C.削弱了内阁的权力D……军机处虽为政府, 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 •扩大了统治基础1.下图是一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
它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A.禅让制 B .宗法制 C.分封制 D .礼乐制A.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B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C.国民大革命D.中华民族的奋起5. 有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太平天国A.设立圣库制度 B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C.创建拜上帝教D.提倡平均分配土地6.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这则日记应写于A. 19世纪初期 B . 19世纪晚期 C . 20世纪初期 D . 20世纪中期7. 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既要消除国内的军阀统治,又要废除外国人特权的双重斗争。
”这场“双重斗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废除了英美等国在华的特权 B .收回了外强在华的租界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8•“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 山红”。
一曲轻柔的《映山红》,唱出了劳苦大众在艰苦斗争岁月里的期盼。
它描述的历史 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9. 图片一定程度上记载着历史。
以下图片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战争留下的伤痕,其中 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是10.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 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 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 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中国没有以民主的A.圆明园遗址 B .侵略者坐在皇帝宝座上C .黄海海战D 南京遇难者纪念墙11.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 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2.2014 年2 月11 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达成积极共识。
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局面的形成,是基于双方达成A. “区域合作”的模式 B •“一个中国”的共识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睦邻友好”的方针13.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 “另起炉灶”C. “一边倒”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4.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 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 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C. 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D. 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15.20 世纪70 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B.出席万隆会议C.中美关系正常化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16.1978 年后,中国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
下列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活动有①促成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②向海外派出维和部队③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17. 梭伦在诗中写道:“拔掉了竖在被抵押土地上的债权碑。
”这反映了梭伦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即A.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B •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C.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D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18.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 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
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
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古代雅典A梭伦时期 B .克利斯提尼时期 C .伯利克里时期 D .查士丁尼时期19. 在古代罗马,有一部通过长期的外事裁判司法实践创制的、以“案例”为主的法律,…与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的罗马民法相区别,因而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这部法律是A.公民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习惯法 D .万民法20. 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
下列表述符合以上论断的是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 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21 .有史学家评论近代英国某一历史事件:“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都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的:王权保留了,但丧失了它的专制性质;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体,但在形式上承认了国王的最高地位。
”这一历史事件是A.处死查理一世 B .光荣革命 C .议会改革 D .责任内阁制瓦解22. 美国1787 年宪法中规定,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美国这种固定名额与按人口比例名额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调和A.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B .东方与西方的矛盾C.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3. “各种政治势力终于从1789年革命到此时近百年的战争、革命和政治角逐造成的动荡不安中吸取了教训。
极端的、激进的政治斗争形式只会导致两败俱伤,适度的退让和妥协才是共存之道。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该国确立了A.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C .联邦制 D .无产阶级专政24. 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下列法律文献与君主立宪政体有关的是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 .①③④D .①②③25.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
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A 掀起了二月革命B .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发表了《四月提纲》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6. 彼得格勒的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爬过木柴堆成的街垒,踩到原来守卫在这里的士官 生丢弃的枪支;人行道上堆积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所用的两枚炮弹击中冬宫屋檐时崩 碎的泥灰。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革命 B .二月革命 C .七月事件 D .十月革命 27.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 “美国的经济需要欧洲的销售市场,同时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和出于它自己的经济原因, 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
”他所评述的是A 欧洲共同体B •马歇尔计划C •杜鲁门主义D •经济互助委员会28.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 该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 .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2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875年宪法A ②③B .①④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马耶计创 经互会B .新兴力量的崛起30. 当今世界,欧盟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这表明世界格局A.以欧洲为中心 B .多极化趋势出现C.以亚洲为中心 D .多极化趋势加强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36. 加强地方行政制度的建设并进行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二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四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请回答:(1)材料一叙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汉初,刘邦也实行了类似的制度,是什么制度?(2分)(2)材料二中秦始皇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6分)(3)据材料三,填写元朝地方机构和主要职能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