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公共政策学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Policy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40理论课学时:40实验学时:0学分:2.5
适用专业与年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社会统计学、公共经济学
开课系室:人文社会科学系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是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教育。
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
2、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转轨时期我国若干政策问题出发,深入实质性的公共政策领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第三节?公共政策分析?
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二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第三节?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
第二节?公共政策客体?
第三节?公共政策环境?
第四节?公共政策工具?
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概述?
第二节?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第三节?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第一节?公共决策体制?
第二节?政策方案规划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
第四节?公共政策合法化?
第六章?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分析?
第七章?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
第八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第九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分析方法?
第十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
第十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一)?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二)?
五、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略)
六、课外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略)
八、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学习方式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辅导和答疑等。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考试综合成绩计算方法: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九、建议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编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参考书:《公共政策分析》张国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刘伯龙、竺乾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美]威廉·N·邓恩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一讲绪论
一、主要教学内容
1.公共政策学的定义
2.公共政策学的地位
3.公共政策学的内容体系
4.公共政策学的教法、学法与考核
5.公共政策学参考资料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建议
1.重点:公共政策学的地位和主要内容
2.难点:公共政策学的学习方法
3.建议:结合实际学习本章
三、思考题
1.如何认识公共政策学的地位;
2.公共政策学的内容体系是什么;
3.如何学习公共政策学;
四、课时安排与教学目标
1.课时安排:4学时。
2.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现实重要性、理解公共政策学的本
质;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内容体系。
一、公共政策学的定义
(一)公共政策学的含义
公共政策学是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
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研究政府对策的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公共问题并寻求最优政治对策的科学。
公共政策学目前有多种名称,如:政策科学、政策学、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分析等,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公共政策分析。
一般认为“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维尔(sswell)于1943年在一个备忘录中首先提出的,而正式提出则是在1950年于卡普兰(A.Kaplan)合着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中。
“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CharlesE.Lindblom)首先使用,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
关于公共政策学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表述:
1.政策科学是“以制定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
方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
(拉斯韦尔)
2.“政策研究可以总的定义为:为解决各种具体社会问题而以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及效果的研究。
”(那格尔StuartS.Nagel)
3.“政策分析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学学科,它使用各种研究和论证方法,产生并转变相关信息,以便政治组织解决政策问题。
”(邓恩
WilliamN.Dunn)
4.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
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陈振明)
(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来说,任何一门学科都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类事物、现象及其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毛泽东同志就曾从哲学的角度说:“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毛选第一卷第309页)
公共政策学以政府的对策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政策的本质与功能、政策的类型与系统、政策分析的方法与技术,政策的实践与研究(尤其是重大政策、基本政策的研究)。
其特有的矛盾是公共问题与政治对策这一对主要矛盾。
由于这一对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在对策方面,所以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焦点又集中在制定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上(也就是政治对策上)。
(三)公共政策学的特点
1.多学科性:超越了狭隘的政治制度和结构研究,包容了社会学、
经济学、法
律和政治等学科的成果。
2.解决问题倾向:面向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不是纯粹的学术辩论。
3.明显的规范性:不戴“科学客观性”的面具,但承认在研究政府
活动中不可
能把目的与手段分开,或者说把价值与方法分开。
二、公共政策学的地位
(一)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地位
公共政策学是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科中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在当代社会科学中居引人注目的重要地位。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在学科性质上属于政治学范围,但与其他众多学科具有交叉关系。
(1)学科属性
公共政策学从大学科分类看属于社会科学范围,从具体学科分类看是属于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范围。
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的政治科学,目前学科定位是属于公共管理学。
人类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哲行管政法经社
学政理治学济会
学学学学学
(公共管理学)
公共政策学
政策科学
政策史政策学原理比较政策学
(思想、学说、实践)(政策科学、政策科学导论、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过程(学)决策科学政策执行学政策评估学社会政策学
政策制定(学)行政决策学公共行政学政策伦理学经济政策学
政策规划学战略决策学国防政策学
政策预测学决策思维学外交政策学
(2)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社会科学。
是一门综合了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法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
学、历史学、系统科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与知识的应用性社会科学。
它与相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①政策科学与政治学: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应用与基础的关系。
②政策科学与哲学:方法论上的应用与指导关系。
③政策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关系
政策科学与社会学、法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系统科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等均属交叉关系。
(3)学科目的
建立和发展政策科学的目的可以是多元的,但根本目的(或最终目的)应该是一元的。
从政策科学的理论发展趋势和实践前进方向来看,政策科学的学科目的应该是改善公共政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与质量。
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在要求看,我国政策科学的学科目的,应该是通过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以最终达到“改善公共政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二)公共政策学的现实地位
政策科学的学科地位主要是由政策的实践地位决定的。
政策问题从古至今都是社会关心的焦点,政策在治理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导致了政策科学在现代社会发展成为一门极具吸引力的重要热门学问。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安邦经验,对“政策事关国之安危兴衰”有深刻认识。
早在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荀子就有“治国有道,得道大安”的思想。
荀子说“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
(《荀子·王霸》)三国的曹操曾在为言策谋士荀彧(yù)的请功表中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并有“珍策重计,古今所尚。
”的名句。
(《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注引)从今天世界各国的政策实践看,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没有成熟的政策能力和水平,那么在处理各种公共问题时就有可能出大乱子,不仅国家要受损失,人民也要受损失。
前苏联由于政治经济改革的政策不对头,最后解体了,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损失;而中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头,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安康。
正是因为政策在实践中表现的极端重要性,导致了政策科学的崛起,公共政策学自现代产生之后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当代社会科学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富有研究活力的学科之一。
在社会公众与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公共政策学的专业教育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市场效应。
(1)公共政策关系国家民族兴盛
●一战后美国为什么快速崛起?
●为什么苏联解体?
●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成功了?
●为什么近代日本迅速崛起?
(2)公共政策关系民生福祉
●为什么有病看不起医生?
●很多农家子弟考上大学却读不起书?
●为什么房价高涨?宏观调控效果有限?
●为什么矿难不断?
●为什么农民工受到歧视?
●如何让弱势群体从经济发展中受益?
(3)公共政策与我们个人息息相关
●生在春风里长在政策下
●政策分析职业的兴起
●电视剧荣归
●过马路的故事
三、公共政策学的内容体系
公共政策学(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模块:
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实务
(公共政策过程)
四、公共政策学的学习与考核 (一)公共政策学的学习
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小组实训与研讨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故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
学习方法:
学习要求2:
填鸭式:为学而学-升学-知识-中小学
放鸭式:为生存而学-就业-技能-大学 飞鸭式:为发展而学-发展-思维-MBA
预习 思考
学习 旅行
案例 研究
小组 讨论
有组织 的活动
授课
学习要求3:
小成靠学大成靠悟极成靠碰撞
(二)公共政策学的考核
学生的考核以各项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考核方法采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课内考核+课外考核;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遵循评价的完整性、连续性、互动性与科学性的原则,过程评价是考核的重点,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
总成绩=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期末成绩=理论考核成绩(70%)+实践考核成绩(30%)
五、公共政策学参考资料
基础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
工具类:《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编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公共管
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10月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刘伯龙、竺乾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01年8月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美]威廉·N·邓恩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网站类: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站
美国智库凯托研究所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经验类: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中央电视台对话、贵州电视台论道
六、公共政策学的历史发展
政策科学并不是突然降生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孕育时期。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现象存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代和中世纪的
政策实践及政策思想是政策科学的早期思想源泉。
而作为一门科学公
共政策学的产生到现在才仅仅只有半个多世纪。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非
常年轻的新兴科学,目前可以说是方兴未艾。
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大
致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1.公共政策科学的创立与兴起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科学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产生的。
近现代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行政学对政策领域研究的渗透和方
法论被政策研究的借鉴应用是现代政策科学产生的先导。
随着二战后
社会政治科学和科技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政策科学的产生。
公共政策
科学的创始者公认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维尔(sswell),他不仅首先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且把政策研究创立为一门
独立学科。
1951年斯坦福大学出版了拉斯维尔与勒纳
(DanielLerner)合编了《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一书,被当作现代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该书首次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
方法等内容作出了规定,从而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
从20世纪50
年代到60年代,美国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政策研究机构(兰德公司)
广泛运用科学方法,大量研究各类公共政策问题,并创造了不少研究
新方法,在这一时期为公共政策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要算Y.德
罗尔,从1968年至1971年,他发表了被称为政策科学三部曲的论作:《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政策科学探索》、《政策科学构想》。
在批判借鉴拉斯维尔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
群研究方法,并确立了总体政策论。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伴随着许多政策科学专业学会和研究组织的发展,各种政策科学的相
关杂志、论文、书籍迅速增加。
美国许多主要大学相继建立了公共政
策研究中心或机构,并设立了研究生学位点。
政策分析家成了一种职
业,政策分析成了美国20世纪建立起来的重要知识行业。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西方政策科学开始传入我国。
2.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壮大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着名思想库或大型咨询公司以及着名大学MPA教育的成功示范影响下政策科学迅速传播扩散到世界各国,政策
科学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科学运动,不仅各国政府纷纷设立了政策
研究机构,而且在大学开展了公共政策学位教育,有关公共政策研究
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日趋活跃,但总的来说整个政策学科还是处
于发展壮大的初级阶段。
公共政策学的一个很重要特色就是实践性很
强,不仅要理论分析,而且关键还要落实在行动上。
最近10多年来,世界上公共政策领域虽然发展了很多理论,但迄今为止成功的公共政
策理论却并不多,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一直滞后于实践发展,公共政
策学还远称不上是一门成熟的科学,整个理论体系缺乏逻辑上的严密
性和可证伪性,实际上只是充斥着大量肤浅的描述和空洞的分析,而
普遍缺乏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规律和原理的揭示。
究其原因就是公共
政策研究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不好,一方面深入实际不够,另一方面理
论抽象又不足。
有的离现实太近,缺乏必要的理论抽象,政策研究变
成了记流水帐;有的脱离实际太远,理论抽象又不够有力,政策研究
变成了空对空。
因此,政策科学目前的发展仍然处于发展壮大的初级
阶段,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政策科学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了较快发展。
1992年成立了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挂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994年成立中国
政策科学学会(挂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993年、1994年厦门
大学和北京大学率先在行政学硕士点中设立政策分析方向,培养中国
的MPP(MasterofPublicPolicy,公共政策硕士)。
以后不少综合性
大学也开设了公共政策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还有的大学开设了公共
政策本科学位教育。
200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公共管理硕
士MPA(MasterofPublicadminister)专业学位,原MPP也被纳入其
中。
目前,中国的政策科学与西方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引进和介绍西
方学者的公共政策理论和经验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公共政策科学
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要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公共政策理论,还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追求科学的精神,脚踏实地地研究中国的政策
实际,并总结和提炼出一些规律来。
本讲小结:
本单元主要介绍公共政策学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内容、公共政
策学的历史发展及公共政策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