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染色液(石碳酸复红法)

合集下载

实验三 细菌芽孢和鞭毛染色法

实验三 细菌芽孢和鞭毛染色法
孢杆菌,变形杆菌 染色剂 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 液,硝酸银鞭毛染色液( A液,B液) 其他 显微镜,酒精灯,双层瓶,载玻片, 木夹子,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步骤
1、鞭毛染色 载玻片 —— 一端加一滴水 —— 挑菌 —— 在水滴中 轻沾几下 ——将玻片稍倾斜 ——自然干燥——A 液覆盖( 5-6min ) ——充分水洗 ——B液冲去残 水 ,B液覆盖(可稍加热)——涂面出现明显褐色 时——水洗——自然干燥——镜检 2、芽孢染色 涂片 —— 干燥 —— 固定 —— 染色(孔雀绿,加 热,微冒蒸汽且不干,10min)——水洗(玻片 冷却后) —— 复染(番红, 5min ) —— 水洗 — —干燥——镜检
细菌鞭毛显微镜照片
五、实验结果
绘图(油镜下): 芽孢、芽孢囊、营养细胞 鞭毛
六、思考题
1.
用简单染色法能否观察到细菌的芽孢? 2. 鞭毛染色要注意那些环节?
下次实验:酵母菌形态观察
实 验 三
细菌的芽孢染色及鞭毛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鞭毛染色法。 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细菌鞭毛的形态特 征。 巩固无菌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
1. 芽孢染色法: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细菌能否形成芽孢以及芽孢的形状、芽 孢在芽孢囊内的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 据之一。 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 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 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 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 染剂的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 菌体更易于区分。 2. 鞭毛染色法: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是否具有鞭毛,以及鞭毛着 生的位置和数目是细菌的一项重要形态特征。细菌的鞭毛很纤 细,其直径通常为0.01~0.02μm,一般细菌的鞭毛均不能用光学 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使它沉积在鞭 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

鞭毛的实验报告

鞭毛的实验报告

1. 学习并掌握鞭毛染色法。

2. 观察鞭毛的形态和分布。

3. 了解鞭毛在细菌运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细胞器,由鞭毛蛋白组成,具有运动功能。

鞭毛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通过染色剂将鞭毛染色,使其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本实验采用鞭毛染色法观察细菌鞭毛的形态和分布,并探讨其与细菌运动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1. 细菌培养物: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葡萄球菌等。

2. 染色剂:鞭毛染色液(如革兰氏染液、卡红染液等)。

3.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 取适量细菌培养物,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

2. 将菌悬液滴于载玻片上,用无菌镊子轻轻涂布均匀。

3. 待菌膜干燥后,用酒精灯轻微加热固定。

4. 将载玻片浸入鞭毛染色液中,染色时间为10-15分钟。

5. 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染色液。

6. 将载玻片浸入盐酸酒精溶液中,脱色时间为1-2分钟。

7. 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脱色液。

8. 将载玻片浸入复染液(如复红染液)中,复染时间为1-2分钟。

9. 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复染液。

10. 将载玻片用吸水纸吸干,盖上盖玻片。

11. 在显微镜下观察鞭毛的形态和分布。

1. 大肠杆菌:观察到细菌具有明显的鞭毛,鞭毛呈细长状,着生于菌体一端。

2. 枯草杆菌:观察到细菌具有鞭毛,鞭毛呈细长状,着生于菌体两端。

3. 葡萄球菌:观察到细菌无鞭毛。

六、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均具有鞭毛,且鞭毛形态和分布不同。

这表明鞭毛在细菌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2. 葡萄球菌无鞭毛,这可能是其运动能力较弱的原因之一。

3. 鞭毛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能够清晰观察到鞭毛的形态和分布,为研究细菌的运动和分类提供重要依据。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鞭毛染色法观察了细菌鞭毛的形态和分布,了解了鞭毛在细菌运动中的作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鞭毛染色法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技能。

鞭毛染色液(石碳酸复红法)

鞭毛染色液(石碳酸复红法)

版本:A5 修改日期:2024.03.27 鞭毛染色液(石碳酸复红法)产品简介: 细菌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幽门螺杆菌能够从强酸性的胃内腔穿过胃上皮细胞上的黏液层达到胃上皮细胞的中性环境,这就是鞭毛运动作用的很好例证,通过鞭毛染色可以观察到鞭毛形态、数量和鞭毛在菌体分布的位置,鞭毛数量和在菌体上的分布位置是鉴定细菌的重要依据之一。

Leagene 鞭毛染色液采用石碳酸复红法,该染色法的优点是采用石碳酸复红作为核心染料,试剂比较稳定,操作简单,结果判断更可靠。

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产品组成:自备材料:1、 蒸馏水2、 载玻片、显微镜、接种环、恒温箱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配制鞭毛染色工作液:使用前按试剂(A):试剂(B)=10:1混合,即为鞭毛染色工作液,室温保存待用。

2、 在洁净无油脂的载玻片上滴加2滴蒸馏水。

3、 用接种环挑取无菌蒸馏水,再与血平板上菌落接触,允许细菌游到接种环蒸馏水中,再将接种环移到玻片上蒸馏水顶部轻点2次。

4、 轻轻摇动玻片,使细菌分布均匀;切勿研磨和搅动,以防鞭毛脱落。

5、 置室温或35℃恒温箱内干燥固定。

6、 滴加鞭毛染色工作液染色。

7、 轻轻水洗,自然晾干。

8、 镜检:从涂片边缘开始,由外及里,逐渐移至中心;细菌分布少的地方,鞭毛容易观察;细菌密集的地方,鞭毛被菌体挡住,不易观察。

编号 名称 DM0031 50ml DM0031 100ml Storage 试剂(A): 染色稀释液 50ml 100ml RT 避光 试剂(B): 碱性品红染色液 5ml 10ml RT使用说明书 1份染色结果:菌体和鞭毛皆为红色,菌体染色较鞭毛为深。

注意事项:1、固定时不宜用火焰固定。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3、试剂开封后请尽快使用,以防影响后续实验效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目前,细菌鞭毛染色方法根据染色剂的不同,可分为碱性复红法、副品红法、结晶紫法、维多利亚蓝B法、镀银染色法和荧光蛋白染色法6类,前5类方法的媒染剂成分中均含有单宁酸,染色原理通常是采用不稳定的胶体溶液做媒染剂,并使其沉淀于鞭毛上而使“鞭毛肿胀(tarandfeather)”,鞭毛直径加粗,进一步染色后即可在油镜下观察。

1.碱性复红法和副品红法1926年由Gray首创,其媒染液成分包括20%丹宁酸水溶液2.0ml,硫酸钾铝饱和水溶液5ml,饱和氯化汞水溶液2ml,3%碱性复红乙醇(95%)溶液0.4ml,临用前混合,且需过滤后方可使用。

染片时,媒染剂染色约6min,具体时间尚需在试验中摸索确定,染色液是抗酸染色Ziehl-Neelsen石碳酸复红染液,染片时需要1小片吸水纸盖在涂片上,染色3min。

由于该方法媒染剂混合物不稳定、操作复杂、经验性强。

Leifson于1930年建立了副品红法,并于1938年和1951年两次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称为Leifson方法。

染色试剂由3种溶液组成:A为1.5%NaCl水溶液,B为3%单宁酸水溶液,C为乙酸副品红0.9g,碱性副品红0.3g溶解于100ml95%乙醇溶液中。

使用时把等体积A和B混合,然后再加2体积C与之相混。

该试剂冷藏可保存1~2个月。

2.结晶紫法,又称Ryu法1937年由Ryu建立,1982年由Kodaka等进行了改良。

媒染剂:5%石碳酸10ml,2g单宁酸和10ml饱和硫酸钾铝。

染色剂:饱和结晶紫乙醇溶液,即12g结晶紫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

使用时把10份媒染剂与1份染色剂混合,染色5min。

1989年,Heimbrook等使用改良的Ryu染色试剂,采用湿片技术进行鞭毛染色,虽然可以观察到细菌鞭毛,但效果不好。

Ryu染色方法优点是试剂比较稳定,目前Difco公司已经研制出该方法的商品试剂盒,但染色效果亦不甚理想.3.维多利亚蓝B法1990年由Inoue等报道日本制药株式会社ShionogiSeiyaku 研制出一种细菌鞭毛染色商品试剂盒。

特殊染色法

特殊染色法

2、鞭毛染色方法
• 染色方法: Leifsion氏染色法 • 染色液: Leifsion氏染色液
• 制片:用记号笔在载玻片的反面将玻片分 成3~4个等分区,在每个小区的一端滴一 小滴菌液,将玻片倾斜,让菌液流到另一 端,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菌液。室温或37℃ 温室自然干燥。
鞭毛染色过程
加Leifsion 染数分钟 氏染色液于 第一区 加Leifsion 染数分钟 加Leifsion 氏染色液于 氏染色液于 第二区 第三、四区 10 分 钟 干 燥 镜 检 直接用水轻 轻冲洗(不 要先倾去染 液再冲洗) 整个玻片表面 都出现铁诱色 沉淀、染料表 面现出金色膜
2、荚膜
产气荚膜杆菌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荚膜)
实验安排
• 每人制备芽孢染色和抗酸染色各一张,油 镜观察,记录结果。 • 完成实验报告一份,可以写在一起。 • 清理自己桌面。 • 值日生打扫氏染色液于第一区染数分钟干燥镜检检加加leifsion氏染色液于第二区加加leifsion氏染色液于第三四区染数分钟整个玻片表面都出现铁诱色沉淀染料表面现出金色膜直接用水轻轻冲洗不要先倾去染液再冲洗10分钟钟wwwniuwkcom牛牛文档分享3鞭毛染色结果及意义?结果
3、芽胞染色结果及意义
• 结果:
芽胞--绿色 菌体及芽胞囊--红色
• 意义:
用于观察芽胞的形态特征以及鉴定细菌。
破伤风芽胞梭菌
(三)鞭毛染色法
1、原理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是否具有鞭毛 以及鞭毛着生的位置和数量是细菌的一项重要 形态特征。由于细菌鞭毛很纤细,一般不能用 光镜直接观察,须用电镜。要用普通光学显微 镜观察鞭毛,必须用鞭毛染色法。 鞭毛染色的原理是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 使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进 行染色。

鞭毛染色法——精选推荐

鞭毛染色法——精选推荐

【改良Ryu法】
一、配方:A液:5%石炭酸10ml,鞣酸2g,饱和硫酸铝钾液10ml
B液:饱和结晶紫
应用液:A液10+B液1份混合后室温保存
二、方法:
1.玻片的处理:要求用新的。

用前在95%酒精中浸泡24h以上,用时取出以洁净纱布擦干。

2.在玻片上滴2d蒸馏水
3.取菌环挑取菌落少许,点在蒸馏水顶部;
4.玻片自然干燥
5.加染色液,染15min后自来水轻轻冲洗干净
6.自然干燥,镜检。

【本人经验】
1.蒸馏水不要加太多,否则干燥时间长(尤其是低温环境);
2.一定要自然干燥
3.整个过程动作要温柔,冲洗时切不可直接对准染色部位,要小流水冲玻片一端。

4.取菌量要少,否则细菌重叠在一起,不易观察鞭毛;
5.要从菌落边缘取菌
6.细菌最好用对数生长期的,切不可用选择培养基培养!
7.观察时要从染色斑边缘开始,逐渐向里。

细菌多数集中在边缘。

8.一定用蒸馏水,不要用生理盐水!。

细菌鞭毛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细菌鞭毛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S ONG n - i Yi g ln,W Aபைடு நூலகம்G a g, TI Fn AN n Mi g
( x e metl gi bo g e t ,S a dn gi l rl nvr t,T i n2 1 1 , hn ) E p r na A r i oyC ne h n o gA r ut a U i sy a’ 7 0 8 C ia i - l r c u ei a
fi tr d fa e l m a e s e t i 0% —9 a n e g lu c n b e n wih n 8 l 0% o a t ra wh c r t i e y b sc c r o f c fb ce i ih a e sa n d b a i a b lu h— sn.The me h d o a i a b l h i ti i g i f ce ,p a tc l a d,e s r ci e a d e p — i t o fb sc c r of sn san n se int r ci a ,rpi uc i a y p a tc n s e
! !!=
CN1 2—1 5 /N 32





第1卷 3
第 2期 2 1 年 4月 00
Ap . 0 0 r2 1
LA B0RAT0RY S E CI NCE
Vo . 3 No 2 11 .
细 菌 鞭 毛 两种 染 色 方 法 的 比较 研 究
宋瑛 琳 ,王 芳 , 田 明
行了 比较研究 。结果发 现 :石炭 酸复红鞭毛染色 法背景 清 晰,8 % ~9 % 的细菌 有鞭 毛 ,菌体 红色 ,鞭 毛淡 0 0
红色 ,染色效果理想 。而且 ,这 种方法快速 、有效 、简便易行 ,更适 于在实验教学 中应用 。

细菌鞭毛的染色方法

细菌鞭毛的染色方法
栩 菌 鞭 毛 的 染 色 方 法
.

C
.
勒 兹柯 娃
后要小心的冲洗标本 然 后着手染色 的标本上
, , ,
鞭 毛的 性肤对确定袖菌归属 于 某 一 个 种 方 面 来 搏 具 有很大 的意义 而至 今在 已 握为 人 仍所提 到的鞭 毛染色方法 中
,
, ,
在预 先盛 于 杯子 的水中

,
暇玻
片放 入 和取 出 重 复 几 次
。 , ,

1
.

,
在栩菌鞭毛染 色 时

.
为 了要取得良好的桔果
管的玻脂斜 面上 进行划钱接种 粗过一盆夜
必疽遵守所指 出 的条件 就是 用接种针取上
2
重复操作一次
,
所介招的 方法握莫 斯科大学生物 土维教研粗

述裁管底部的含菌蒸 翻水 和在接近蒸 馏水液面 附近的 琼脂上 生 是的 少 并菌落薄 层 将其接种到 有肉汤 蛋白
小心加热至沸 ( 把 里
,
最好要 用 新解配制的染 料 进 行染色
J l
e
熊 有含 菌蒸馏水的接种针 取靠近蒸 榴水液 面 附近 的琼 脂划珑 上 生畏的 少 静菌 落薄 层 ) 接 种 到含 有灭 菌水的
吠管 中 ( 灭 菌水 的盆不限 注 )
。 ,
2
I Po T Pa l ) 吕佛勒 氏媒染剂 ( -
没有 一 个方法可以韶为是完全满意 的
。 ,
将 总氏 石 碳酸复杠 滴到被水澜 湿
5

和能在 一切条件 下保靓成功的 些握竣
,
标本为碳 酸 复 杠浸染 时 简不 少 于
,

微生物的制片染色技术

微生物的制片染色技术

微生物的制片染色技术微生物的细胞含水量大(一般可达80~90%或更高),菌体薄而透明,折光性强,因此,除观察活细胞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经过染色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

至于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芽孢、荚膜,以及真菌的有性或无性孢子等,均需经特殊方法染色后,才能进行观察。

细菌的制片染色细菌涂片的制作与简单染色涂片制作:在干净载片上加清水1滴,用接种环(或牙签)取纯培养菌种(或牙垢等含菌标本)少许,与水混匀,涂布成薄层,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烘干,杀死菌体并使其固定在载片上。

注意:载片一定要清洁无油,即水滴可均匀散开,不收缩;取样要适当,不可过多;涂片要薄而均匀,干后呈淡乳白色、半透明状;烘干过程载片背面保持温热。

简单染色:在涂片上滴1滴复红或其他染色液,染色1分钟,倾去染料,用水沿玻片一侧轻轻冲去多余染料,擦干载片背面及周围水渍,风干,镜检。

此方法用于观察细菌外形及大小。

革兰氏染色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染色方法。

用于鉴别细菌,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及革兰氏染色阴性两大类。

染色步骤:用上述方法制备细菌涂片,干燥后,加结晶紫1滴,初染1分钟,用水冲去多余的染料;稍干后,加媒染剂卢戈氏碘液2~3滴,固定1~2分钟,用水冲去碘液;稍干后,加95%酒精1~2滴,脱色20~30秒,迅速用水冲洗(此时革兰氏阳性菌紫色,阴性菌无色);滴加0.5%番红1滴复染1分钟,使被脱色的阴性菌着色。

镜检时,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为酒精脱色,脱色过轻,阴性菌脱不掉紫色;若脱色过重,阳性菌的紫色也会脱掉。

因此,染色时首先应制好薄而均匀的涂片,并掌握好脱色时间。

此外还应注意菌龄,某些革兰氏染色阳性菌,其老龄菌常呈阴性反应,因此,染色用菌种应是24小时内的培养物。

特殊结构染色细菌的鞭毛、芽孢、荚膜等特殊结构,必须用特殊方法才能使其着色。

芽孢染色:芽孢壁较厚,染料不易透过,但着色后亦不易脱色。

芽孢染色一般需用培养24~48小时的菌种,涂片风干后,加5%孔雀绿染液3~5滴,用酒精灯微火加热至出现蒸气(不断补充染液,使其保持不干,也不沸腾),染色5~10分钟,冷却后,用水冲洗,再用0.5%番红液复染1分钟,水洗,风干后镜检。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Gram's stain)是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法,本实验要求同学能正确掌握此染色方法的操作技术,理解其在鉴别细菌上的重要意义。

【原理】细菌经结晶紫初染染成蓝色。

革兰氏染色阳性菌(G+)细胞壁肽聚糖层数多,且肽聚糖为空间网状结构,再经乙醇脱水,网状结构更为致密,染料复合物不易从细胞内漏出,仍为蓝色。

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G-)细胞壁脂类含量多,肽聚糖层数少,且肽聚糖为平面片层结构,易被乙醇溶解,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结合的染料复合物容易泄漏,细菌被脱色为无色,再经石炭酸复红稀释液复染成红色。

【材料】【方法】按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镜检的顺序进行。

准备载物玻片:用镊子从载物片缸中取出经3%盐酸酒精脱脂的载物玻片,用擦片布擦净,然后用特种铅笔在玻片背面画一个直径为1.5~2.0cm的圆圈,做为涂膜的标记范围。

1.涂片:按无菌操作取材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用肉汤培养物涂片:①右手拿接种环的黑色塑料柄部分,左手托持试管。

②将接种环按15°角放在煤气灯的外焰中烧灼灭菌,直到把金属丝烧红(图1-2),然后将铝制的银色柄部也通过火焰略加烧灼。

③用右手小指和手掌的前内缘拔掉左手所持试管的棉塞,并立即将试管口用火焰烧灼灭菌。

④用灭菌后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试管中取出材料(图1-3),此时注意勿使沾有材料的接种环触碰试管壁及试管口。

⑤将试管口再次灭菌,棉塞也要在火焰上略加烧灼(时间要短以免点燃棉塞),塞好棉塞,放回原处。

⑥将接种环上之材料涂于载物片上,随后立即将接种环用火焰烧灼灭菌。

为防止细菌溅散污染环境,接种环灭菌前,须先将接种环靠近火焰或放内焰中烤干,然后再在外焰中烧红灭菌,杀死残留的细菌。

用斜面培养物涂片:用细菌斜面培养物涂片,需预先取一接种环生理盐水放在载物片上,然后再按无菌操作取材法从斜面培养物上取少量菌苔,在水滴内轻轻研磨将细菌制成菌悬液,再涂成一薄膜。

无菌操作取材步骤同前。

2.干燥:放空气中自然干燥。

细菌鞭毛染色法染色条件的探讨

细菌鞭毛染色法染色条件的探讨

第42卷 第1期2006年3月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ACT A ACADEM IAE M EDICINAE QINGDAO UNIVERS ITAT ISVol.42,No.1M arch 2006[收稿日期]2005 09 26; [修订日期]2005 12 01[作者简介]吕锐(1971 ),男,实验师。

细菌鞭毛染色法染色条件的探讨吕锐(青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山东青岛 266021)[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染色条件对细菌鞭毛染色效果影响,寻找一套适合的染色方法。

方法 将37 培养18~24h 的普通变形杆菌培养物,稀释成菌悬液制片、染色,比较不同的菌悬液浓度、处理时间、染色时间和染色方法对细菌鞭毛染色效果的影响。

结果 浓度为1.5 1012/L 的菌悬液37 放置10min 制片,用石炭酸复红法染色10~15min,水洗,干燥镜检,其背景清晰,80%~90%的细菌有鞭毛,菌体红色,鞭毛淡红色,染色效果理想。

结论 细菌鞭毛染色过程中菌悬液的浓度、菌悬液的处理时间、制片方法以及染色时间的长短等条件影响鞭毛染色效果。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鞭毛;染色与标记[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488(2005)01 0080 02A S TUDY OF STAINING CO NDITIO NS FO R BACTERIAL FLAGELL UM L R UI (Department of M icrobiology,Qingdao Uni versity M edical College,Qingdao 266021,China)[ABST RACT] Obj ective T o study the stainin g of b acterial flagellum under different s taining conditions and to find an ap pro priate w ay of it. Methods T he Proteus vu lgaris culture w as cultu red at 37 for 18-24h,th en a slide w as made by the diluted suspension and s tained.T he staining result of bacterial flagellum under different con dition s,su ch as th e con cen tration and handlin g tim e of th e sus pension ,staining time an d staining meth ods ,w as compar ed. Results A slide of bacterial su spen sion with a con centration of 1.5 1012/L ,to be placed at 37 for 10m in then stained by carbolfuch sin for 10-15min.Under a microscope,a clear background w ith red thalli and faint red flagellum could b e seen in 80%-90%of the bacteria. Conclusion T he concentra tion an d handing time of s uspension,slide m aking m ethod and staining time are importan t factors for an ideal flagellum staining.[KEY WORDS] Proteus vulgaris;flag ella;stain ing and lab elin g细菌鞭毛染色是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和临床细菌学诊断中一项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鞭毛染色,可以观察鞭毛的形态、数量和鞭毛在菌体分布的位置,并以此来鉴定细菌的一些重要特征[1]。

几种细菌染色方法的改良建议

几种细菌染色方法的改良建议

几种细菌染色方法的改良建议王燕;周荣华;曾燏【摘要】针对革兰染色法、抗酸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孢染色法、荚膜染色法5种传统染色方法的不同特点,结合多年的实践,对这些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良,形成了一套适合不同需要的染色方法.改良后的染色方法不仅操作简便易学,而且镜检效果良好.【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53)014【总页数】4页(P3347-3350)【关键词】试验教学;5种细菌染色方法;方法比较和改良【作者】王燕;周荣华;曾燏【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心,四川南充637000;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武汉430064;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33细菌广泛分布于周边环境以及人体内外,其个体微小且无色半透明,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1],需通过染色后借助显微镜观察。

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特殊结构和染色特性等形态观察是细菌检验中极为重要的鉴定手段,在农业微生物菌种的形态学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细菌的染色试验是微生物学试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技术。

细菌的染色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革兰染色法、抗酸染色法、荚膜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和鞭毛染色法[2]。

每种方法由于使用的染液和步骤不同又有很多分类,这些方法在染色中均有各自的特点,长期以来许多实践工作者对细菌染色方法进行诸多探索改良,但方法探索还远不够充分和成熟[3-6]。

本文结合多年的微生物科研和试验教学实践,对这些细菌的染色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建议,以期形成一套适合微生物试验教学和科研的染色方法。

1 5种染色方法的材料准备与染色比较1.1 革兰染色法1.1.1 菌种的制作取出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保存于病原中心菌种室),传代活化后接种于同一液体培养基试管,经培养获得2种细菌的混合液。

1.1.2 染液结晶紫染液、革兰碘液、0.4%复红乙醇液。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

仅供科研版本号:180717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
【产品组成】
【保存条件】
室温,避光,18个月
【产品概述】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不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不同。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主要由石碳酸、碱性品红等组成,主要用于痰涂片或拭子结核杆菌染色和革兰氏染色,较少单独使用。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又称卡宝品红(Carbol fuchsin)染色液,主要由苯酚、碱性品红、山梨醇、氧化剂等组成,常用于细胞核染色、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主要用于抗酸杆菌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中,亦可单独使用。

【使用方法】
(一)抗酸染色:
1、接种环挑取待检样本,涂布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

2、滴加石碳酸复红染色液,染色5~10min。

不必加热,蒸馏水冲洗。

3、用脱色液脱色至无红色为止。

蒸馏水冲洗。

4、用亚甲基蓝染色液染色30~60s。

蒸馏水冲洗。

5、轻轻吸干水分,自然干燥。

6、油镜镜检。

(二)石蜡切片染色:
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滴加石碳酸复红染色液,染色3~5min。

流水稍洗。

3、盐酸乙醇分化5~10s。

流水稍洗。

4、直接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

【注意事项】
1、染色结束后,应立即显微镜下观察。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址:/
第1页。

化验室试剂保存注意事项

化验室试剂保存注意事项

化验室试剂保存注意事项发布日期:2011-01-19 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1355化学试剂在贮存时常因保管不当而变质。

有些试剂容易吸湿而潮解或水解;有的容易跟空气里的氧气、二氧化碳或扩散在其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反应,还有一些试剂受光照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会变质。

因此,必须根据试剂的不同性质,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保存。

一、防挥发:1.油封: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易挥发无机液体,在液面上滴10~20滴矿物油,可以防止挥发(不可用植物油)。

2.水封:二硫化碳中加5mL水,便可长期保存。

汞上加水,可防汞蒸气进入空气。

汞旁放些硫粉,一但失落,散布硫粉使遗汞消灭于化学反应中。

3.腊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的或易溶性挥发液体,以及萘、碘等易挥发固体,紧密瓶塞,瓶口涂腊。

溴除进行原瓶腊封外,应将原瓶置于具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筒口进行腊封。

二、防潮:1.漂白粉、过氧化钠应该进行腊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

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该进行腊封;硝酸铵、硫酸钠易吸水结状,倒不出来,以至导致试剂瓶破裂,也应严密腊封。

2.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偏磷酸,以上各物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浓硫酸虽应密闭,防止吸水,但因常用,故宜放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该原配,切勿对调。

4.“特殊药品”的地下室,下层布块灰,中层布熟石灰上层布双层柏油纸,方可存放药物。

三、防变质:1.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被氧化,瓶口应涂腊。

2.防碳酸化:硅酸钠、过氧化钠、苛性碱均易吸收二氧化碳,应该涂腊。

3.防风化:晶体碳酸钠、晶体硫酸铜应进行腊封,存放在地下室中。

4.防分解:碳酸氢铵、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涂腊后,存放在地下室中。

5.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同),应放在干燥器中。

6.黄磷遇空气易自燃,永远保存水中,每15天查水一次:磷试剂瓶中加水、置于有水水糟中,上加钟罩封闭。

7.钾、钠保存在火油中。

项目4特殊染色法

项目4特殊染色法
【方法】
1.涂片
解剖小白鼠,取小白鼠脏器(肺、肝、脾和肾)、心血或腹腔液涂片,空气中干燥,火焰固定。
2.染色
①取一滤纸片覆盖于涂膜上,滴加结晶紫溶液,并在火焰上略加热至出现蒸气为止(约1min)。
②倾去染液,除去滤纸片,用20%硫酸铜溶液冲洗。用滤纸吸干后镜检。
【结观察】
此荚膜染色为黑斯(Hiss)氏染色法,荚膜呈淡紫色,菌体呈紫色。在小白鼠组织细胞周围,有散在成对的小尖矛形的紫色细菌,细菌周围有一淡紫色的亮圈,即为荚膜。
二、荚膜染色法
细菌的荚膜(Capsule)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吞噬和消化的作用,可增加细菌的侵袭力。荚膜不易被普通染色法染色,需经特殊染色法染色后才能着色,易于观察。本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特殊染色法并认识这种细菌特殊构造。
【材料】
①经腹腔接种肺炎链球菌后死亡的小白鼠
②结晶紫染液
③20%硫酸铜溶液
④解剖器材
⑤滤纸片
项目4:特殊染色法
【目的要求】
1、了解抗酸染色法、荚膜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胞染色法的原理
2、熟悉抗酸染色法、荚膜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胞染色法的方法以及意义
【实验内容】
一、抗酸染色法
本实验要求同学掌握抗酸染色法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此方法对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鉴别的重要意义。
【原理】
③去掉滤纸片,待玻片冷却后,水洗。
④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到流下的液体无色为止,进行水洗。
⑤用碱性美兰染液复染30s,水洗,干燥,镜检。
【结果观察】
结核杆菌染成红色,细长、直的或微弯曲杆菌,偶尔有杆菌着色不均,呈颗粒状者。标本的其余部分及非抗酸性细菌染成兰色。必须逐一观察各个视野,直到全部涂片找不到结核杆菌时,才可报告阴性。

石炭酸复红染液配制及使用方法全版.docx

石炭酸复红染液配制及使用方法全版.docx

石炭酸复红染液(苯酚品红染液)产品说明: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又称苯酚品红染色液。

该染色液与醋酸洋红有相似之处,醋酸洋红是一种比拟常用的碱性染料, 常用于细胞核染色、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

生物学上也常用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作观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形态的染色剂。

染色体染色时用醋酸洋红染色液染色, 虽然染色效果较好, 但却存在着染色需时较长的问题。

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常用于植物组织的压片法和涂片法,染液稳定,主要用于染色体染色如体细胞染色体和减数分裂染色,是很好的细胞核、线粒体染色剂。

使⽤步骤〔仅供参考〕:1. 固定将经过预处理或没有预处理的材料,放到卡诺氏固定液〔3 份甲醇:1 份冰乙酸〕中固定2~24h,再分别在95%和85%乙醇中各30min ,再转入70%酒精中,可4℃保存备用。

2. 解离取固定好的植物组织,用蒸馏水漂洗2~3 次,放入1N HCl 溶液中60℃水解8~12min,再用蒸馏水洗净。

3. 染色将组织放在载玻片中央,用镊子或解剖针将材料轻轻捣碎。

滴加苯酚品红染液,染色8~15min 后,盖上盖玻片。

4. 压片在盖玻片上面铺上滤纸,固定好盖玻片,用拇指垂直压片,然后用铅笔的橡皮头轻轻均匀地敲打盖片,至肉眼见材料呈雾状即可,使细胞核染色体分散。

5. 镜检观察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形态和计数,对典型分裂相细胞进展摄影记录。

考前须知:1. 组织4℃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二个月。

2. 为了您的平安和安康,请穿实验服并戴手套操作。

产地:国产提示:本品仅用于科研实验,不能用作医疗及临床诊断。

储存条件:室温密封保存,有效期12 个月。

关键词:石炭酸复红染液(苯酚品红染液) 石炭酸复红染液(苯酚品红染液)相关染色产品:。

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良

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良

数安全参考值为:轻微有创操作血小板>20×109/L;留置导管、胸腔穿刺、肝活组织检查、经支气管活组织检查血小板>50×109/L;腰穿血小板>50×109/L。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20×109/L,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10×109/L时,大多可承受腰穿而无严重出血并发症;骨髓穿刺和活检操作前一般无需输注血小板。

②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拔牙或补牙血小板≥50×109/L;小手术、硬膜外麻醉血小板(50~80)×109/L;正常阴道分娩血小板≥50×109/L;剖腹产手术血小板≥80×109/L;大手术血小板(80~100)×109/L。

3.2血制品的选择国内的血小板制品主要有单采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2种。

单采血小板是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每袋血小板定义为1个治疗量(血小板≥2.5×1011/L)。

浓缩血小板为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血小板,国内以每200mL全血分离出的血小板定义为1个单位(U,血小板≥0.2×1011/L),10~12U浓缩血小板约折合1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

3.3输血前评价输血前做血常规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

3.4输血后疗效评估一般输注1治疗量,可以使得PLT浓度提高50×109/L。

输血后应进行评估,包括血小板计数、出血情况及体征有无改善。

血常规检测对于输血的指导作用是每个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是医师判断是否输血的主要指标。

(收稿日期:2016-10-24)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良徐娜娜何静妹汤仁仙鞭毛(flagellum)作为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的数量、形态和它在菌体的分布位置是鉴定细菌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它的直径非常纤细,只有12~30nm,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或采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鞭毛增粗后才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鞭毛染色液(复红法)

鞭毛染色液(复红法)

第1页共1页鞭毛染色液(复红法)
货号:G1137
规格:100ml
保存:室温避光保存,有效期至少1年。

试剂盒组成:试剂名称
100ml Storage 鞭毛染色液A
90ml RT 避光鞭毛染色液B 10ml RT 避光
使用前按照A:B=9:1的比例混合即为工作液。

产品说明:
细菌鞭毛为细菌的运动器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其形态细长,直径约10-20nm,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所以鞭毛染色时先经媒染剂处理,使鞭毛增粗,然后再进行染色,则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操作步骤:
取鞭毛染色液A 液9份和B 液1份混合配成工作液,现用现配,建议过滤后使用。

(1)细菌标本制备:变形杆菌接种于琼脂平板,37℃培养18-24h,仔细从菌膜迁徙生长的边缘处挑取菌体少许,轻轻放入无菌蒸馏水试管中,使其自行分散,再37℃放置约10min。

(2)涂片:取上述菌液一接种环,轻轻滴于载玻片上,使成薄膜。

涂抹时接种环随水滴移动,切勿与玻片相磨,以免鞭毛脱落。

(3)染色:涂片自然干燥(勿用火焰固定)后,滴加鞭毛染色液数滴覆盖菌膜,染色5-10min ,水洗、吸干、镜检。

预期结果:
鞭毛呈淡红色,菌体呈红色。

注意事项:
1.
避免菌液浓度过高,否则鞭毛交叉粘连,菌体量过多,不能充分着色,不利于观察。

2.
菌悬液37℃处理时间过长会导致菌体鞭毛膨胀过大与脱落,处理时间过短,鞭毛纤细不易着色。

3.若染色过浅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