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改性

合集下载

聚合物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改性

可以实现分子级别的混合,且乳液稳定性 好,易于储存和运输。
缺点
应用范围
破乳过程可能产生大量废水,对环境造成 污染。
适用于含有亲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之间的共混 。
其他共混方法
熔融插层法
利用插层剂将两种或多种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插入到彼此的分子链之间,形成共 混物。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分子级别的混合,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插层剂和反应条件 。
弯曲强度
衡量材料在弯曲过程中所 能承受的应力,反映聚合 物的刚性和抗弯曲能力。
冲击强度
衡量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 抵抗能力,反映聚合物的 韧性和抗冲击性。
热学性能表征
热稳定性
01
衡量聚合物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通过热失重分析(TGA)等方
法进行评估。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02
反映聚合物的热性质和相变行为,影响聚合物的使用温度和范
界面作用原理
界面张力
聚合物共混体系中,不同组分间的界 面张力影响共混效果,界面张力越小 ,共混效果越好。
界面增容
通过添加增容剂、采用特殊加工技术 等手段,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界面 相容性和稳定性。
界面相互作用
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组分间可能产生 化学键合、物理缠结等相互作用,增 强界面结合力,提高共混效果。
分类
根据混合方式和相容性的不同,聚合物共混改性可 分为机械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和熔融共混等 。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高分子科学 的发展,其理论和应用不断得到完善。目前,聚合物共混改 性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研究不断 深入,新型共混材料和改性技术不断涌现。同时,聚合物共 混改性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涉及到汽车、电子、医疗 、建筑等多个领域。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1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1
M2M2M2 M1M1M1 M2M2M2 M1M1M1 M1M1M1 M2M2M2
如ABS 树脂:“坚韧、质硬、刚性”:
A:耐化学腐蚀; B:极好的韧性; S:刚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CH2-CH x CH2-CH=CH-CH2 y CH2-CH z CN
3.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质量份数 质量分数:A/B ( X/Y ) 体积分数
相界面
分散相颗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与性能的关系
共混过程的条件 平均粒径:最佳 粒径分布:较窄 粒子形貌:适宜 共混物的性能
共混物“均相”的判定:共混物具有单一的Tg
5.关于相容性的基本概念
相容性:热力学相容(△Gm<0) 溶混性:单一的Tg 广义的相容性 完全相容体系:单一的Tg/均相体系/ 溶混性 部分相容体系:两相体系 不相容体系
LOGO
聚合物共混改性 原理与应用
引言
1.聚合物共混物是一种物质还是几种物质? 2.挤出共混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3.ABS属不属于聚合物共混物? 4. 聚合物共混物 聚合物合金 高分子合金 复合材料 5. 热力学相容性 广义的相容性 6. 共混 共聚
例:HIPS
塑料基体 缺点 增韧 共混法 效果 原因 要求 影响因素
第2章 聚合物共混 的基本概念
2.1 聚合物共混的定义源自物理共混:熔融共混 化学共混:聚合物互穿网络IPN(化学改性) 物理/化学共混 反应共混(反应挤出) 共聚-共混 接枝共聚-共混 嵌段共聚-共混 聚合物共混: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 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 ※聚合物为基体的无机填充共混物 ※短纤维增强聚合物体系
当共混组分中有共聚物,且有必要标明时 A/B =m:n ( X/Y ) 例如:聚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75:25 ( 95/5 )

聚合物共混改性PPT教案

聚合物共混改性PPT教案
22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TEM
a
附生结晶
(HDPE/iPP)
ciPP
cPE
bPE aiPP
23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3.3 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共混物的形态
3.3.1 机械共混物
将两种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进行机械混合制备 特点是简单方便,操作容易 缺陷 :一是由于聚合物的熔体粘度通常较高,因此机械共混往往会出
结晶/非晶聚合物共混体系
(如PCL聚己内酯 /PVC,
PVDF/PMMA等)
图3-8 结晶/非晶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1)晶粒分散在非晶区中;(2)球晶分散在非晶区中; (3)非晶态分散在球晶中;(4)非晶态聚集成较大的相区分散在球晶中
19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以上四类结晶结构不能充分代表晶态/非晶态聚合物共混物形 态的全貌,还应增加如下4种: (1)球晶几乎充满整个共混体系(为连续相),非晶聚合物分散 于球晶与球晶之间; (2)球晶被轻度破坏,成为树枝晶并分散于非晶聚合物之间; (3)结晶聚合物未能结晶,形成非晶/非晶共混体系(均相或 非均相) ; (4)非晶聚合物产生结晶,体系转化为结晶/结晶聚合物共混 体系(也可能同时含存一种或两种聚合物的非晶区)。
聚合物共混改性
1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3.1 概述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学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研究共 混物中的相结构,包括形态类型、区域结构、尺 寸形状、网络结构、结晶形态、界面等内容
聚合物的形态结构是决定其基本性能的最基本的 因素之一
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加工过程密切相关 研究加工—形态结构—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5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1)分散相形状不规则
图3-1 PMMA/SAN共混物的透射电镜 照片(黑色为SAN)

高分子聚合物的改性方法多种多样

高分子聚合物的改性方法多种多样

1 聚合物共混: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的材料的过程。

2 高分子合金: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聚物。

而且,高分子合金材料通常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可用作工程塑料。

3 海-岛结构:是一种两相体系,且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就好像海岛分散在大海中一样。

4 海一海结构:也是两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

5 分散度:指“海-岛结构”两相体系中分散相物料的破碎程度,可以用分散相颗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来表征。

6 均一性:指分散相物料分散的均匀程度,亦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

均一性可借助于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表征。

7 相容性:是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

8 分布混合:指分散相粒径大小不变,只增加分散相在空间分布的随机性的混合过程。

9 分散混合:是指既增加分散相分布的随机性,又减小粒径,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的过程。

10 共混性热塑性弹性体:采用动态硫化方法生产的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11 动态硫化:共混体系在共混过程中的剪切力作用下进行的硫化反应。

12 接枝效率:13 热塑性弹性体:这种 A-B-A 型和型共聚物,叫做热塑弹性体,它同时具有交联橡胶的力学性能,又具有线形热塑聚合物的加工性能。

14 IPN:由两种或多种互相贯穿的交联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其中至少有一种组分是紧邻在另一种组分存在下聚合或交联的,叫做互穿聚合物网络。

15 等离子体聚合:是指在有机物蒸气中生成等离子体,所形成的气相自由基吸附到固体表面形成表面自由基,再与气相单体或等离子体中形成的单体衍生物在表面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形成聚合物薄膜。

16 填充改性: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与基体在组成和结构上不同的固体添加物。

17 “软包硬”规律:粘度低的一相总是倾向于生成连续相,而粘度高的一相则总是倾向于生成分散相。

第四章 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第四章 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4、界面层的性质 主要是指界面层的稳定性与界面层的力学强 度(与界面层的组成结构有很大关系)。
4、 内聚能密度 内聚能密度大的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 大,不易分散,因此,在共混物体系中趋 向于形成分散相。 5、共混工艺 共混工艺条件如温度、共混时间、剪应力、 助剂及加料次序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共混物 的形态结构,进而影响共聚物的性能。
二、共混改性的目的
1、综合均衡各聚合物组分的性能,以改善材 料的综合性能。 2、将量小的一聚合物作为另一聚合物的改性 剂,以获得显著的改性效果。 3、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性能。 4、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材料。 5、提高性能/价格比 6、回收利用废弃聚合物材料
三、共混改性的方法
1、物理共混法 (1)机械共混法 ① 干粉共混法 ② 熔融共混法 (2)溶液共混法(共溶剂法) 适用于易溶聚合物和共混物以溶液态被应用的情况。 (3)乳液共混法 适合于以聚合物乳液被应用的情况 2、化学共混法 (1)共聚-共混法(如HIPS、 ABS、MBS等) (2)IPN法
SBS
TPU
3、共混型TPE(动态硫化共混)——在将橡
胶与塑料两组分进行机械共混的同时, 使橡胶与交联剂“就地”产生化学交 联完成硫化作用。硫化的橡胶组分受 机械剪切力作用被剪切成细小的微粒 (其粒径只有几个μm)均匀地分散于 塑料基体中。
二、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反应性 共混及动态硫化作用
1、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硫化作用 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动态硫化 反应发生在橡塑组分的激烈机械 共混过程中。橡胶组分在进行硫 化反应的同时,生成的交联结构 使其粘度骤然增大,此时的机械 剪切力也骤然地增大。结果将橡 胶组分剪成细小的颗粒,其粒径 只有几个μm。 实现动态硫化反应的共混过程也 称为反应性共混。

《高分子化学》第4章 自由基共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4章 自由基共聚合

6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由一段M1链段与一段M2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称为AB型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SB)嵌 段共聚物。由两段M1链段与一段M2链段构成的嵌段 共聚物,称为ABA型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 烯—苯乙烯(SBS)嵌段共聚物。由n段M1链段与n 段M2链段交替构成的嵌段共聚物,称为(AB)n型嵌 段共聚物。
1, 2-二苯乙烯也不能均聚,但能与马来酸酐共聚, 产物严格交替。
13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3)理论研究 共聚合反应可用于研究单体、自由基、阴
离子和阳离子的活性,了解单体活性与聚合 物结构之间的关系。
14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4.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与序列分布
4.2.1 共聚组成的特点 两种单体进行共聚时,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反应
R iM1
k
21[M
. 2
][M
1
]
k12
[M1.
][M
2
]
R
t11
R t12
0
d[M
. 2
]
dt
R iM2
k
12
[M
. 1
][M
2
]
k
21[M
. 2
][M
1
]
R
t22
R t12
0
(4—4) (4—5)
因为自由基总浓度不变,即
R iM1 R t11 R t12 0 R iM2 R t22 R t12 0
W2
W1 r1KW1 W2
dW2
W2
r2 W2
W1
m2 m1
W2 r2W2 KW1
(4—15)
K m2

(完整版)聚合物共混改性

(完整版)聚合物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1.试述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目的:获得预期性能的共混物。

2.试述共混改性的方法:1.熔融共混;2.溶液共混;3.乳液共混;4.釜内共混。

1、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1)均相体系 (2)两相体系①海—岛结构 ②海—海结构 其一是均相体系;其二被称为“海-岛结构”,这是一种两相体系,且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就好像海岛分散在大海中一样;其三被称为“海-海结构”,也是两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

2、均相体系的判定如果一种共混物具有类似于均相材料所具有的性能,这种共混物就可以认为是具有均相结构的共混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作为判定的标准。

①如果两种聚合物共混后,形成的共混物具有单一的Tg,则就可以认为该共混物为均相体系. ②部分相容性的聚合物为两相体系,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两个Tg,且两个Tg 峰较每一种聚合物自身的Tg 更为接近。

③不相容的聚合物的共混物有两个Tg 峰,其位置与每一种聚合物的Tg 峰基本相同。

第三章 聚合物共混过程及其调控3、简述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的概念分布混合:又称分配混合,是混合体系在应变作用下置换流动单元位置而实现的.分散混合:既增加分散相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又减小分散相粒径,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过程. 4、简述分散相颗粒分散过程的两种主要机理 P17—18①液滴分裂机理:在分散相颗粒的分散过程中,一个分散相大粒子(大液滴)分裂成两个较小的粒子(小液滴),较小的粒子再进一步分裂。

展示的分散过程是逐步进行的重复破裂过程。

②细流线破裂机理:分散相大粒子(大液滴)先变为细流线,细流线再在瞬间破裂成细小的粒)(毛细管不稳定现象)。

其展示的分散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

5、影响共混过程的5个主要因素是什么?a.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熔体黏度(特别是黏度比值)以及熔体弹性: 调控共混温度,改变剪切应力,助剂调节,改变分子量.b.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界面能(界面张力)及相容剂:降低界面张力使分散相粒径变小;添加相容剂改善相容性降低界面张力是分散相粒径变小.c.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组成含量配比以及物料的初始状态;d.流动场的形式(剪切流动、拉伸流动)和强度(如剪切流动中的剪切速率);e.共混时间:分散粒径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粒径更均匀。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知识点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知识点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知识点By Jimluoyu亚稳态是指聚合物共混在达到平衡状态之前,因动力学的原因或局部能量低处于暂时稳定的状态。

聚合物共混物(Polymer Blend)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按适当的比例,通过共混,以得到单一聚合物无法达到的性能的材料。

聚合物共混物的研究呈现出在共混过程中对材料的相态进行控制的趋势,因为决定新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是共混物中的形态结构。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控制主要由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的因素决定。

高分子—高分子共混原则:(1) 极性相匹配原则。

与选择溶剂的情形类同,两相高分子材料极性相似,有助于混溶。

(2) 表面张力相近原则,这是一条胶体化学原则。

因为表面张力相近,易在两种混合高分子颗粒表面接触处形成较稳定的界面层,从而提高共混稳定性。

(3) 扩散能力相近原则,这是一条分子动力学原则。

已知在界面层上两相高分子链段相互渗透,扩散。

若扩散能力相近,易形成浓度变化较为对称的界面扩散层,提高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4) 等粘度原则,这是一条流变学原则。

指两相高分子熔体或溶液粘度接近,易混合均匀混合。

若粘度相差较大、易发生“软包硬”,或粒子迁移等流动分级现象,影响共混质量。

(5)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这是一条热力学原则。

两相高分子共混不同于高分子溶液。

两相共混的目的是取长补短,升发新性能,因此并不要求两相一定达到分子级的均匀混合,而希望各相保持各自的特性,一般要求达到微米级的多相结构即可,即所谓“宏观均相,微观非均相”的分相而又不分离的状态。

但是,为了混合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力学性能,要求两相颗粒界面之间有一定的微小混溶层。

溶解度参数相近有助于稳定混溶层的形成。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概念所谓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Miscibility),从热力学角度而言,是指在任何比例混合时,都能形成分子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即在平衡态下聚合物大分子达到分子水平或链段水平的均匀分散。

机械相容性(Compatibility),是指能得到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的共混材料时聚合物共混物之间的相容性。

第四章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第四章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三.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
机械共混法 物理共混法 共混改性方法 化学共混法 IPN法 IPN法 溶液共混法 法
(1)机械共混法: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通过混合或混炼设 机械共混法: 备进行机械混合制备聚合物共混物。 备进行机械混合制备聚合物共混物。 干粉共混和熔融共混
聚合物共混物的研究呈现出在共混过程中对材料的相 态进行控制的趋势,因为决定新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态进行控制的趋势, 是共混物中的形态结构。 是共混物中的形态结构。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控制主要由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 面的因素决定。 面的因素决定。 作为热力学因素的聚合物共混物中各组分之间的相容 性是关键因素。 性是关键因素。 相容性是聚合物共混体系相行为研究的首要的基本问 相容性是聚合物共混体系相行为研究的首要的基本问 题,不同聚合物相容性的热力学原因是聚合物物理学 者探索的目标之一。 者探索的目标之一。
2.化学共混法 2.化学共混法 (1)共聚-共混法 共聚(2)IPN法:IP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链相互贯穿,相互 IPN法 IP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链相互贯穿,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链相互贯穿 缠结的混合体系。 缠结的混合体系。
特点:具有两个或多个交联网络形成微相分离结构, 特点:具有两个或多个交联网络形成微相分离结构,交联结构 可以是化学交联,也可以是物理交联, 可以是化学交联,也可以是物理交联,至少有一种聚合物是在 另一种聚合物存在下合成或交联的。 另一种聚合物存在下合成或交联的。
等粘度原则,这是一条流变学原则。 等粘度原则,这是一条流变学原则。指两相高分子熔体或溶 液粘度接近,易混合均匀混合。若粘度相差较大、易发生“ 液粘度接近,易混合均匀混合。若粘度相差较大、易发生“软 包硬” 或粒子迁移等流动分级现象,影响共混质量。 包硬”,或粒子迁移等流动分级现象,影响共混质量。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这是一条热力学原则。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这是一条热力学原则。两相高分子共 混不同于高分子溶液。两相共混的目的是取长补短, 混不同于高分子溶液。两相共混的目的是取长补短,升发新性 能,因此并不要求两相一定达到分子级的均匀混合,而希望各 因此并不要求两相一定达到分子级的均匀混合, 相保持各自的特性,一般要求达到微米级的多相结构即可,即 相保持各自的特性,一般要求达到微米级的多相结构即可, 所谓“宏观均相,微观非均相”的分相而又不分离的状态。 所谓“宏观均相,微观非均相”的分相而又不分离的状态。但 是,为了混合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力学性能,要求两相颗粒界 为了混合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力学性能, 面之间有一定的微小混溶层。溶解度参数相近有助于稳定混溶 面之间有一定的微小混溶层。 层的形成。 层的形成。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方法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方法
naphtha dissolved india rubber
创世界品牌 建百年金发
-3-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背景
• 早期,聚合物材料开发主要新型聚合物品种的研发上, 迄今 ,聚合物品种不计其数,但只有少量具有应用价值;
• 近期,在已有的聚合物品种基础之上,采用简单的工艺过 程,制备出共混高聚物,显示出了特有的优越性。

B NB
ln B
ABAB
Combinatorial Enthalpy entropy
创世界品牌 建百年金发
-15-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
• 相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 相分离
LCST
0 Free Energy of mixing
To
Concentration fluctuations
创世界品牌 建百年金发
通用塑料工程化 工程塑料高性能化 特种塑料低成本化
纳米技术 环保要求 新型高效助剂
-6-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背景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目的
(1)改善聚合物材料的 某些物理定性 ④ 耐磨性 ⑤ 耐溶剂性 ⑥ 其它物理机械 性能,如气密性、阻 尼性、粘结性等
-33-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
相容性的研究方法 光学方法 TEM
左边是垂直于薄膜表面的切片,右 边是平行于薄膜的切片。
SBS嵌段共聚物, S/B=80/20,PB形成球状分 散
SBS嵌段共聚物, S/B=60/40,PB以圆棒状 分散在PS中
创世界品牌 建百年金发
-34-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
创世界品牌 建百年金发
-24-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
聚添 合加 物增 之容 间 剂的引 相入 容极 性性

高分子化学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10
在共聚反应中,主要 研究共聚物的组成问题。
11
12
• 两单体M1与M2共聚,由于其化学结构不 同,聚合活性往往有差异。在共聚物 中,M1与M2的比例常与投料时单体M1、 M2的比例不同。
•聚合反应的结果?
13
一、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
烯类单体自由基共聚合,也 是连锁聚合反应,其基元反应也 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
5-0.8;6-0.57
1.0
单体总转化率 r1=0.30 , r2=0.07 类同P118图4—6
0.2 0.4 0.6 0.8
35
3.控制共聚物组成的方法
• (1)在恒比点投料 • (2)控制转化率的一次投料 • (3)不断补加活泼单体法
36
37
• ~M2-M1M1M1M1M1-M2-M1M1M1M1-M2M2-M1~
注意:取代基的共轭效应对自由基活性 的影响要大一些
52
下列反应速率常数的次序为:
Rs• + M < Rs• + Ms< R• + M < R• + Ms
(1)均聚时,无共轭效应的单体进行聚
合比有共轭效应单体聚合更容易
(2)共聚时,均有共轭或均无共轭效应
单体之间易共聚;否则,不易共聚。
53
2.极性效应
1
0 f 1 -(1-C) f1
(4---21)
C
其中
C=1-( 1-f 1
0 1-f 1
)
2.53
(4---23)
34
2.共聚物组成—转化率曲线
含共 量聚 物 中 /% M1 摩 尔
1.0
0.8
5
f01分别为:
0.6

第四章材料改性技术

第四章材料改性技术
ABS树脂较PS具有耐热、抗冲击强度高、表面硬度高、尺寸稳定、耐
化学药品性及电性能良好等特点。
第33页,共108页。
ABS树脂是—个两相体系,连续相为丙烯腈和苯乙 烯的共聚物AS树脂,分散相为接枝橡胶。由于ABS
具有多元组成,因而它综合了多方面的优点。
控制A、B、S的比例可以调节其性能,以适应各
种应用的需要。如可用于航空、汽车、机械制造、电气 、仪表以及作输油管等。
(2)在极性溶剂(乙醚及三乙胺)中,苯乙烯的活性有所提高,r1、r2 值与自由基共聚合时的相近(自由基共聚时相应的r1=1.35,r2=0.38)

(3)在极性的四氢呋喃中,因这种溶剂具有很强 的溶剂化能 力,使苯乙烯的活性远大于丁二烯;共聚时苯乙烯反而先行聚 合。
第17页,共108页。
应用: (1)抗湿滑性能好,对路面的抓着力大,具有一定的 耐磨性。主要用于轮胎工业,也用于胶管、胶带、胶 鞋等橡胶制品。 (2)高苯乙烯丁苯橡胶适于制造高硬度、质轻制品, 如硬质泡沫鞋底、硬质胶管、棒球、铺地材料。
第18页,共108页。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
最简单形式的透明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 是通过苯乙烯单体与少量的马来酸酐单体反应制得的。 马来酸酐单体无规地接到PS主链上,增加了玻璃化转变 和热变形温度。一般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品的热变 形温度都超过260°F。在注塑成型时,即使温度超过
应用:橡胶制品,如车窗密封条、水暖系统软管、电线电缆 的保护套和绝缘材料、耐热物料输送带、耐化学腐蚀
的工业制品。
第15页,共108页。
丁苯橡胶
1、低温乳液丁苯橡胶(自由基) 丁二烯和苯乙烯可按任一比例共聚,但所得丁苯共聚物的Tg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3/6
4.4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 4.4.1 影响连续相、分散相形成的因素 连续相和分散相对共混物性能的贡献是不同的。在两 相体系中,连续相主要与共混材料的力学强度、模量、 弹性相关;而分散相则主要与抗冲击性能(在增韧体 系中)、光学性能、传热以及抗渗透(在相关体系中)相 关。 两种聚合物共混,哪一种聚合物会成为连续相,哪一 种聚合物会成为分散相,这与两种聚合物的配比、共 混过程中共混组分的熔体黏度等因素有关。
2019/3/6
4.1.3 共混物形态在机理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共混物形态的研究,对于揭示共混改性的机理,可 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在共混改性机理研究中,塑料增韧体系的增 韧机理研究是最为受到关注的。而在增韧机理研究 中,形态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多增韧机理的 提出,都是以形态学研究结果为依据的(参见第6章)。
2019/3/6
4.3.2 分散相分散状况的定量表征 聚合物共混两相体系中分散相的分散状况,可以用 “总体均匀性”和“分散度”来表征。总体均匀性 是指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中分布的均匀性,即分散 相浓度的起伏大小;分散度则是指分散相颗粒的破 碎程度。对于总体均匀性,可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进行定量表征;分散度则以分散相平均粒径来表征。 总体均匀性和分散度还可分别用来表征分布混合和 分散混合的效果。总体均匀性可体现分布混合的效 果,分散度则可体现分散混合的效果。
2019/3/6
4.3.4.2从连续相的角度探讨共混物形态与性能的关 系 Wu指出,当基体层厚度低于某一临界值,共混材料 会实现脆-韧转变。 而塑料基体层的厚度,与弹性体(分散相)粒径的大 小是密切相关的。在弹性体的添加量不变时,如果 粒径减小,粒子的数目就会相应增多,基体层的厚 度就随之降低。而在分散相粒径不变时,分散相体 积分数增大,基体层的厚度也会降低。
2019/3/6
4.4.1.3 组分 配比与 熔体黏 度的综 合影响
双连 续
B连续相
2019/3/6
4.4.1.4 熔体弹性和界面张力的影响


聚合物熔体都不是纯黏性的流体,而是具有黏弹性 行为的流体。具有较高熔体弹性的分散相,不易破 碎。当分散相熔体的弹性较高时,会在更高的体积 分数成为分散相。 界面张力也影响分散相破碎。
2019/3/6
4.1.4 共混物形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共混物形态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连续相和分 散相组分的确定、分散相组分的分散状况、分散相 粒子的形貌,以及相界面。 (1)连续相和分散相组分的确定:“海-岛”结构两相 体系和“海-海”结构两相体系。 (2)分散相分散状况的表征 :其一是分散相颗粒的平 均粒径(又称为分散度);其二是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 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又称为总体均匀性) 。 (3)两相体系的形貌:“海-岛"结构两相体系的分散相 粒子可以有不同的形貌,如球状、不规则颗粒状、 棒状、纤维状等。 (4)相界面 :相界面是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交界面。 共混物两相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时,可形成一定厚 度的界面层 。
2019/3/6
2019/3/6
4.4.1.2 熔体黏度的影响 黏度低的一相倾向于生成连续相,而黏度高的一相 则倾向于生成分散相。 黏度低的一相倾向于生成连续相,并不意味着它就 一定能成为连续相;黏度高的一相倾向于生成分散 相,也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能成为分散相。因为共 混物的形态还要受组分配比的制约。
2019/3/6
将共混物的样本假想为由若干小粒子组成(粒子的大 小与分散相颗粒的平均尺度相当),则可用如下方法 计算 2:
样本方差S 2的计算方法如下:
分散相平均浓度 :
2019/3/6

混合指数I可以反映共混样品中分散相组分分布的 总体均匀性。若在共混过程中取样,还可看出混合 指数,随混合时间的变化规律。随着共混过程的进 行,分散相浓度的分布趋向于二项分布,S 2 会逐 渐趋近于 2 ,相应地混合指数I趋近于1;因而可 将混合指数I趋近于1作为达到理想的均匀性的判据。
2019/3/6
2019/3/6
4.3 共混物形态的表征与研究 4.3.1 连续相和分散相的区分 (1)二元共混体系 对于一些不易区分的体系,可以通过改变组分含量, 对于不同组分含量的系列样品进行观测,以确定连续 相和分散相聚合物。经过染色的聚合物颜色较深,也 可区分。 (2)三种或三种以上聚合物的多元共混体系 (3)含填充剂的共混体系 填充剂在聚合物基体中总是分散相。
2019/3/6

也可采用不均一系数Kc来判定分散相组分分散的总 体均匀性:

不均一系数Kc愈小,就表示分散相分散的均匀性愈 高。
2019/3/6
4.3.2.2 分散度的表征
分散度以分散相的平均粒径表征。分散相颗粒平均 粒径的表征方法有数量平均直径 与体积平均直径
dV
dn
2019/3/6
4.3.3 分散相粒子的形貌 4.3.3.1 聚合物-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分散相形貌 “海-岛”结构,分散相聚合物的形貌可以呈球形、 条形、层片状、纤维状等形状。熔融法制备的共混 体系,大多数为“海-岛”结构。图4-6 “海-海”结构两相连续的共混体系在熔融法共混中 并不多见。 4.3.3.2 聚合物填充体系的分散相形貌 填充剂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有可能发生团聚。特别 是无机纳米颗粒,由于纳米粒子具有巨大的比表面 积,相应的表面能也较高,因而易于发生团聚。棒 状、针状、纤维状等各向异性的填料,会在成型加 工的过程中,沿剪切力的方向取向。此外,填充剂 还会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形成一些特异的个体性或 群体性的形貌。
2019/3/6
2019/3/6
(b)第二种研究方式 这是直接以聚合物-聚合物熔融共混体系为对象的研究。
需指出,以上参数与牛顿流体体系的“液滴模型”相 关,被应用于聚合物熔融共混体系,但其获取实验数 据的途径是对聚合物-聚合物体系熔融共混过程的研 究。共混物熔体是黏弹性流体,其混合过程要比牛顿 流体复杂。尽管,与We表达式相同,但因属于不同 的体系,物理意义是有区别的。
2019/3/6
(2)基于“液滴”模型的研究 (a)第一种研究方式 当体系的Ca值小于临界值Cacrit时,液滴是稳定的;若 Ca值大于临界值,液滴就会变得不稳定,进而发生破 裂。 当牛顿流体体系的两相黏度比 值在0.1~1.0之间时 (特别在0.25~1.0之间时), Cacrit值最低,液滴的破裂 最容易发生 。这一规律,与聚合物熔融共混体系两相 熔体黏度接近时分散相易于分散的规律,是很相似的。 Taylor观察到,当大于3.8时,拉伸流动比剪切流动 更能有效地促使液滴破裂。
2019/3/6
2019/3/6
4.3.2.1 总体均匀性的表征 在“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共混物中,分散相分布的 总体均匀性可用混合指数I来表征。按照统计理论, 采用共混的方法,分散相浓度所能够达到的最“均匀” 的分布是二项分布;在共混过程中,分散相浓度的分 布会逐渐趋向于二项分布,由此引入混合指数I:
2019/3/6
4.4.1.1 共混组分配比的影响 由于影响共混物形态的因素的复杂性,使得在实际共 混物中,组分含量多的一相未必就一定是连续相;组 分含量少的一相未必就一定是分散相。 通过理论推导,可以求出连续相(或分散相)组分的理 论临界含量。“六方紧密填充”的方式排布(图411),在此情况下,其最大填充分数(体积分数)为74 %。
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

介绍共混物形态的观测、形态学要素的表征, 全面探讨影响共混物形态的诸因素,并介绍共 混物形态研究方法的进展。
4.1 共混物微观形态研究的基本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4.1.1 共混物组成、共混过程、共混物性能与共混物 形态的基本关系
2019/3导聚合物共混材料的开发 共混物的形态与共混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性能缺陷的 原因往往可以从共混物的形态学研究中找到原因。通过 形态的观测,可以揭示形态与性能的关系;从而通过改 善共混物的形态,达到提高共混物性能的目的。例如, 用橡胶增韧塑料的共混体系,橡胶为分散相,塑料为连 续相;橡胶分散相粒子的粒径对增韧效果有重要影响。 对分散相粒子的粒径进行调控,可以有效地提高增韧效 果。 共混物配方、共混工艺条件和设备的结构因素,都可以 影响共混物的形态,进而影响共混物的性能。对于共混 物形态的观测,可以指导共混物配方、共混工艺条件等 因素的调节。
2019/3/6
CaCO
3
进20
进21 进23
2019/3/6
切力变稀
4.3.4 形态学要素与共混物性能的关系 从分散相的角度,主要考虑分散相粒径及粒径分布的 影响;从连续相的角度,主要考虑分散相颗粒之间的 基体层厚度的影响。此外,分散相颗粒的形貌对性能 也有重要影响。 4.3.4.1从分散相的角度探讨共混物形态与性能的关系 分散相粒径及粒径分布是影响共混物性能的最重要 的形态学要素之一。分散相的平均粒径通常应控制在 某一最佳值附近。 以弹性体增韧塑料体系为例。弹性体颗粒过大或过 小都对增韧改性不利。应将分散相粒径分布控制在一 定的范围之内。 图4-7超韧尼龙中橡胶颗粒的粒径分布是不宽的, 粒径为0.2~1.0 m。
2019/3/6
4.4.2.1 黏度比及剪切应力、界面张力的影响 (1)基于平衡粒径(R* )表达式的研究 (a)剪切应力、界面张力的影响 提高剪切速率,可以降低R*提高剪切应力可以降低R*, 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也可以降低R*。 (b)熔体黏度因素的影响 提高熔体黏度或降低宏观破碎能 Edk可以降低R* 。 P(有效碰撞几率)和Edk都难以实验测定。
2019/3/6


(1)溶剂法,(2)切片法,(3)蚀镂法

(1)溶剂法 用适当溶剂将样品溶胀,用相衬显微镜 或干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照像。为提高分辨效果可 适当染色。如:OsO4,偶氮染料。 (2)切片法 用超薄切片机将样品切成1~5m厚的 薄片,用相衬显微镜或干涉显微镜观察。 (3)蚀镂法 用适当的蚀镂剂浸蚀试样中的某一组 分,再用反射法观察蚀镂后的样品形貌。 如一种蚀镂HIPS的蚀镂剂:100ml H2SO4, 30ml H3PO4, 30ml H2O再加5gCrO3;蚀镂条件:70℃, 5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