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害虫危害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吸浆虫

学名我国已知的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麦红吸浆虫学名为Sitodiplosis mosellana(G6hin)、麦黄吸浆虫为Comtarinia tritci(Kiby)。均属双翅目,瘦蚊科,是世界性害虫。

分布小麦吸浆虫分布于欧、美、亚主要产麦国。除美洲只有麦红吸浆虫外,在欧、亚大陆都是红黄两种吸浆虫混生区,但亚洲一般以红吸浆虫为主。国内分布于陕、甘、宁、青、晋、冀、鲁、豫、皖、苏、沪、浙、闽、赣、鄂、湘、黔、川,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市、区)。大体分布于北纬40o以南,27o以北,从东海到东经100o左右的广大范围内。但麦红吸浆虫主发区在黄河、准河流域的冬小麦主要产区,以及长江、汉水和嘉陵江沿岸的产麦区,成为自西北向东南的一条根带,横在我国东部大平原的中部。黄吸浆虫主发区一般多是高山地带,以及某些特殊生态条件的地区。有些地区高寒、冷凉,如甘、青、宁、川、黔等省(区),成为自南向北的一条带状,介于青藏大高原与东部大平原之间,在陕西的秦岭山区也常见以黄吸浆虫为主的混生区。在这些地区的河谷地带,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多发生麦红吸浆虫,而在高原地带则以黄吸浆虫为主,并有少量红吸浆虫混合发生为害。

发生与为害小麦吸浆虫可为害小麦、大麦、青棵、燕麦、黑麦、雀麦等,均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出现瘪粒,严重时造成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

小麦上的红吸浆虫幼虫黄吸浆虫在小麦上的为害状加拿大萨克其万东北1983年由于吸浆虫造成小麦报失约3000万美元;在欧洲,吸浆虫在禾谷类作物上经常造成严重损失;在日本,近些年也发生严重。在我国曾于50年代初猖撅发生,常年减产1~2成,大发生年份也可达4~5成,严重的可高达8~9成。仅陕西省常年减产5000万公斤,以致有的地区农民不敢种小麦而改种大麦。新中国成立后,动员群众在吸浆虫发生区普遍采用抗虫品种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迅速

控制了危害,干50年代末,把损失率由平均35%压低到2%以下。这是建国后在害虫防治方面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之一。近几年来,黄、淮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区),相继发生小麦吸浆虫严重为害。据初步统计,面积约4000多万亩。局部地段严重减产(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1995)。近年来,小麦吸浆虫有所回升,重发生地块每0.00335m3土壤中幼虫休眠体多达3000~4000头,年发生面积230万hm2,造成小麦减产10亿kg左右(姚建仁等1990)。2002年小麦吸浆虫再次大发生,石家庄市发生面积为183.2万亩次,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5.1%,防治面积107万亩次。全市单个样方平均虫量分别是2001年和历年的8.94倍和4.14倍。最高虫量为正定991头,大大高于2001年的169头和99年的600头,仅次于95年的1109头和98年的1200头;且有12个县最高虫量超过百头,其中有7个县最高虫量在200头以上(石家庄植保信息网 2002)。

形态特征

(一)麦红吸浆虫麦红吸浆虫雄虫

雌虫:全体桔红色并密披细毛,体长2~2.5 mm,翅展约5mm。头下口式。复眼大,黑色,两复眼在上方愈合。触角细长,14节,念珠状;基部两节橙黄色,短圆柱形;鞭节灰色,每节中部稍缩小,犹如白磁插花瓶,上有两圈刚毛和微细毛。中胸发达,足细长,附节5节,爪简单,微弯和悬垫约等长。后翅退化为平衡棍。前翅透明,呈阔卵形,膜质透明,带有紫色闪光,翅脉与翅面上有毛,脉纹4条,径脉总支直达翅的端部,与前缘脉的端部相连,中脉的后支和叶脉合并为叉状。腹部9节,细长,全部伸展时约为体长的一半,形成伪产卵管。

雄虫:同雌虫相似,略小,体长约 2 mm,触角较雌虫长,亦为14节,柄节、梗节中部不缢缩,鞭节灰色,其它各书中部明显收缩成颈状,犹如两节。每节膨大的部分除有很多细毛和两圈刚毛外,还生有一圈“环状毛”。腹部较雌虫小,末端略向上弯,交尾器的抱提器基部内缘和端节末端均有齿,阳茎较长。

卵:长椭圆形,长约0.3mm,淡红色,表面光滑,快孵化时,红色,前端较透明。

幼虫:一龄幼虫2.5~3mm,长椭圆形,体较扁,无足,蛆状,体表有鱼鳞状皱起。体橙色或金黄色。头小,无限,触角短小。全体13节(l+3+9),前胸腹面有一“Y”剑骨片,其前端分叉刻入较深。腹部末端有两对尖形突起。一龄幼虫后气门式,仅第9腹节有1对大而突出的气门;二、三龄幼虫侧气门式,气门9对,前胸1对,腹部8对,最后1对最大。

蛹:长2mm,裸蛹,橙褐色头的后面前胸处,有2根黑褐色长毛,是呼吸管;另外,在头的前面还有两根白毛。蛹有两种类型,一种由幼虫结成的长茧,然后在其中化蛹;一种为无茧裸蛹。

(二)麦黄吸浆虫

成虫:雌虫体长 2 mm,姜黄色。翅脉4条。唯径脉总支(凡)到达后缘处不太明显。伪产卵管细长,全伸出约为体长2倍。雄虫体长1.5mm,也为姜黄色。抱握器基节内缘光滑无齿,端书本齿小而不明显,腹瓣分裂。

卵:长0.29mm,较红吸浆虫为小,淡黄色,香蕉形。颈部微弯,末端收缩成细长的柄,柄与卵体同长。柄是由雌虫性附腺所分泌的丝状物。

幼虫:体长2.5mm左右,姜黄色,体表光滑。胸部腹面“Y”形剑骨片缺刻浅。未对气孔在腹部第8节后缘,显著突出在外。腹末亦生两对突出物。

蛹:在长茧内,体淡黄色,腹部带黄绿色。头前端有1对感觉毛,与1对呼吸管等长。

生活史和生活习性麦红吸浆虫年生1代或多年完成一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夏或越冬。翌年当地下10cm处地温高于10℃时,小麦进入拔节阶段,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表土层,10cm地温达到15℃左右,小麦孕穗时,再结茧化蛹,蛹期8—10天;10cm 地温20℃上下,小麦开始抽穗,麦红吸浆虫开始羽化出土,当天交配后把卵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各地成虫羽化期与小麦进入抽穗期一致。该虫畏光,中午多潜伏在麦株下部丛间,多在早、晚活动,卵多聚产在护颖与外颖、穗轴与小穗柄等处,每雌产卵60一70粒,成虫寿命约30多天,卵期5—7天,初孵幼虫从内外颖缝隙处钻入麦壳中,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为害15—20天,经2次蜕皮,幼虫短缩变硬,开始在麦壳里蛰伏,抵御干热天气,这时小麦已进入蜡熟期。遇有湿度大或雨露时,苏醒后再蜕一层皮爬出颖外,弹落在地上,从土缝中钻入10cm处结茧越夏或越冬。该虫有多年休眠习性,遇有春旱年份有的不能破茧化蛹,有的已破茧,又能重新结茧再次休眠,休眠期有的可长达12年。河北麦红吸浆虫于60年代、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中期(1994—1996年)三次猖颁发生,其原因一是随着肥水条件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湿润肥沃的条件利其羽化和存活,小麦一玉米一小麦种植方式发生重。二是吸浆虫抗逆力强,条件不适时可在土壤中休眠6—12年。三是缺少抗(耐)虫品种。四是虫情监测困难,漏查较多。麦黄吸浆虫年生1代,成虫发生较麦红吸浆虫稍早,雌虫把卵产在初抽出的麦穗上内、外颖之间,幼虫孵化后为害花器,以后吸食灌浆的麦粒,老熟幼虫离开麦穗时间早,在土壤中耐湿、耐旱能力低于麦红吸浆虫。其他习性与麦红吸浆虫近似。吸浆虫发生与雨水、湿度关系密切,春季3—4月间雨水充足,利于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土表、化蛹、羽化、产卵及孵化。此外麦穗颖壳坚硬、扣和紧、种皮厚、籽粒灌浆迅速的品种受害轻。抽穗整齐,抽穗期与吸浆虫成虫发生盛期错开的品种,成虫产卵少或不产卵,可逃避其为害。主要天敌有宽腹姬小蜂、光腹黑蜂、蚂蚁、蜘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