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9)面对面采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访方式
• 面对面、电话、书面、 网络、视觉等
• 面对面采访: • 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通过口头 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 况,收集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
“面对面”主要内容
• • • • 一、拉近心理距离 二、驾驭谈话局面 三、掌握交流技巧 四、做好访问记录
一、拉近心理距离
1.取得信任 2.架设桥梁 3.缩小隔膜 4.善交朋友
3.制造兴奋点
• 制造兴奋点是给采访对象制造一些谈话 的兴奋点。 • 记者制造谈话的兴奋点有两个目的
– 一是活跃谈话气氛。 – 二是刺激对方,达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采访过一位变性的舞蹈 演员金星。从一个戎装少年,到一位优雅女人 ,金星经历了许多磨难。采访中为了转移一些 较为沉重的话题,鲁豫就曾用金星的影集、养 子的照片等制造兴奋点,将金星的注意力转移 到照片上,向记者讲述影集里的故事,并展示 金星性别的变化。 • 《杨澜访谈录》采访新华社记者唐师曾也用了 激将法来制造谈话兴奋点。杨澜在访问之前做 了精心准备,再加上记者与采访对象同一职业 ,彼此心有灵犀一点通,谈话总是顺流直下, 掀不起波澜。为了变化,杨澜对唐师曾说道: 有人说,唐师曾做记者是不错,可时常拿着名 人说事,有推销自己的意思。
1.取得信任
• 记者要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
– – – – 首先是敬业。 其次是不妥协。 三是有备而来。 四是双赢。
《“难缠”的记者》
• 2003年3月16日,《北京晚报》刊登了第 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北京市 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柄仁的文 章,题目是《“难缠”的记者》。这篇文 章有助于帮助记者了解采访对象面对记 者采访时的心理,也同样间接地告诉记 者,争取采访对象信任的方法。文章是 这样写的:
4.善交朋友
• 新华社记者顾迈南:
– 一是学习,在采访中学习;二是诚信,对采访对象 讲信誉,报道程序一丝不苟
• 《李政道教授在中国讲台上》:1979年,北京科学会堂。 听课,送审。 • 丁肇中、李远哲:攀老乡
– 勇敢地改正错误
• 道歉:“华老,听说我的内参使您受了委屈,我很难过。 虽然我不是那样写的,但效果适得其反。这样吧,我给您 写篇传记,把事情的真相公诸于众,您看怎么样?”
4.打破砂锅问到底
• CCTV《新闻夜话》主持人陈大会采访华 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
三、掌握交流技巧
1.聆听有目的 2.插话有技巧
• 艾丰曾说:
– 医生的职业是以不变应万变 – 教师的职业是以万变应不变 – 记者的职业则是以万变应万变
1.聆听有目的
• 你是个很好的倾听者,你就能做记者。 • 创造平等交流的谈话气氛要靠记者抓住 契机,抓住契机的关键还在于聆听。在 聆听中迅速抓住对方兴趣所在;在聆听 中寻找知识的接近点。 • 倾听不但能获取有效的信息,同时也是 对对方的尊重。聆听还可以制造和谐友 好的谈话氛围。
• 再仔细一想,可敬可爱之处岂止是敬业精神? 他们的那些提问,多数不是空穴来风、无的放 矢、一个人的胡思乱想,而是广大群众希望及 时了解的情况,解开的疑问。而提问也并非是 完全向你索取,同时还提供你信息,使你增长 知识,给你启示,使你认识深化。总之,通过 和他们的交流,使你进一步了解群众在想些什 么,摸准社会跳动的脉搏,更好地行使代表的 职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记者是代表会上的 “群众代表”。 • 结论是,“难缠”的记者,“缠”出了会内会 外相互呼应、互相促进的民主的活跃的良好气 氛。你说,遇上“难缠”的记者,好还是不好 呢!
• 1937年4月,斯诺前夫人宁姆· 韦尔斯来到延安,想采访 中国领袖毛泽东。一位西方记者,怎么能与毛泽东这 位陌生的东方领袖“一见如故”,是她采访成功于否 的关键。当毛泽东和朱德来看她时,宁姆· 韦尔斯笑着 对毛泽东说:“我知道你的故事。因为我丈夫(斯诺 )写了你的故事,是我给打字的。”毛泽东听了宁姆· 韦尔斯的话会心地笑了,顿时气氛融洽起来。接着, 宁姆· 韦尔斯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来,对毛泽东说 :“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上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 的。我从西安跳窗户出来时,只带了两样东西:一样 是你的照片,一样是一盒口红。你知道,一盒口红对 美国年轻妇女多么重要,几乎什么都可以贡献出去, 而口红是不能丢的,所以,你也就不会诧异了。” • 宁姆· 韦尔斯幽默的语言,招来一连串的笑声。毛泽东 接过了那张戴着红军八角帽的照片,眯着眼睛笑。韦 尔斯说:“这张照片很好看。”毛泽东笑道:“我从 来没有想到我的照片会这么好看。”谈话从这里开始 ,双方似乎一见如故,谈话不再拘束了。
– 无论是诱发情感还是讨论问题,记者采访都需要时间,需要 耐心。这种采访最好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没有公务缠 身,没有电话干扰,采访对象才能真正进人谈话状态。不妨 约在采访对象的书房、客厅,或者约在茶室、咖啡厅等幽静 的环境里,这样的环境容易诱发情感,也便于梳理纷乱的心 绪。而在办公室接受采访的人,一般都希望公事公办,开门 见山。
面对面采访
浙大宁波理工新闻系 刘建民
• 1.记者采访怎么才能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 距离? • 2.选择采访环境为什么很重要? • 3.记者面对一个比较程式化的采访环境,比 如派你去采访汽车制造厂,面对其宣传部门完 全程式化的安排,你怎么能独出心裁,采访到 与其他媒体不同的新闻? • 4.假如你的采访对象不想让你引用他的话, 你会怎么办? • 5.面对面采访时,怎么驾驭交谈?技巧有哪 些? • 6.你怎么理解好记者首先是个好听者? • 7.采访笔记记哪些内容?为什么? • 8.采访不做笔记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3.缩小隔膜
• 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可分为 四种距离:亲密的距离、私人的距离、 社会的距离和公众的距离。前两种距离 是人与人之间亲近的友谊;参与官方接 触的人们遵循着社会距离;其余的人, 则保持着公众的距离。
怎么才能缩小隔膜
• 足够的案头准备
– 将“熟悉的陌生”转变为“陌生的熟悉”
• 交底
• 《人民日报》派记者杨建业
– 保持联系 – 1979年五登家门采访马寅初
• 内参《马寅初家属希望尽快为马寅初落实政策》 • 从不受欢迎者到朋友
Fra Baidu bibliotek
二、驾驭谈话局面
1.选择环境 2.扣紧主题 3.制造兴奋点 4.打破砂锅问到底
1.选择环境
• 面对面采访需要在一个具体环境中进行,每一个具体 环境都显示某种特定的意义,可以影响谈话情绪。合 适的环境不仅便于谈话,而且能激发谈话者的兴趣。 反之,谈话环境不佳,会分散注意力,使谈话不畅。
2.架设桥梁
• 熟人搭桥
– 斯诺夫人采访毛泽东。她说:“要采访一个人,尽可能先了 解他,了解到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一样。待到见了面,又 要有捷径,找到沟通双方感情的桥梁”。“比如我,拿了斯 诺照的那一张照片,就是一道桥梁。”
• 抓住共同喜好
–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寻找被 采访者的喜好,以此作为切人点,加快同对方的接近,这是 许多有经验的老记者无数次运用的方法。比如,男人多喜欢 体育,女人多存爱美之心,老人关心健康,小孩热爱动物。 与不同的采访对象接触,可以从这些相关话题进人。攀老乡 是中国人架设“桥梁”的捷径,谈天气是外国人融洽谈话气 氛的好方法。
• 参加人代会,最难办的事儿是什么?不是审议报告, 不是撰写议案,也不是阅读堆积如山的文件简报,而 是应付“难缠”的记者。只要他们盯上你,即使推辞 再三,甚至左躲右藏,也难以甩掉。 • 可气可恨的是,不论大会小会的会前会后和会中的短 暂休息时,还是一日三餐的食堂内,一早一晚的宿舍 区,常常是紧紧地缠着你,给你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 。你刚起床,希望约见的电话便打了进来,有时的确 烦人。但是反过来设身处地一想,又使人敬佩,让人 怜爱。你看,他们从早到晚马不停蹄,代表们工作, 他们也在工作,代表们休息,他们还在工作,问个不 停,写个不停,举着扛着相机、摄像机照个不停。你 不耐烦,他不在乎,你拒绝回答,他不妥协。那种辛 苦,那种执着,那种追求,那种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 劲头,使你不得不“举手投降”,尽可能地满足他们 的要求。
• 草记内容主要包括采访对象生动的语言,谈话中提到 的一些人名、地名、时间、数字、专业术语等,讲话 不能引错;重要的新闻元素不能丢失,如果不当场记 录下来,事后很容易忘记。 • 草记只是记者采访的备忘录,一般来说,草记过后记 者还是要在采访结束以后,抓紧时间追记,补记采访 内容,以免时间长了信息丢失过多。采访本上还要注 明日期。本子用完后要保留一个时期,直到确认不再 需要它的时候为止。因为,在写过一条消息很久以后 还想再查对一下笔记的情况会发生。
四、做好访问记录
1.访问记录怎么记 2.不做记录行不行
1.访问记录怎么记
• 不仅要记对方的话,而且也要记录自己 的话,自己受采访对象说话的启发,突 然冒出的感悟、观点、思想,也可说是 灵感。 • 不是像录音机样一字不漏地记,而是草 记。采访时当场详细地记笔记,妨碍记 者的观察与交流。
草记,追记,补记
2.插话有技巧
• 记者首先是一名听者,但是,同时也是一名“ 问者”,“听于所当听,问于所当问”。
– 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对记者的采访价值不大或与主 题无关时,记者应该打断对方的话。 – 一般情况下记者在聆听时要插话,不能生硬地用直 接提问打断别人讲话,要态度尊重。 – 采访中,记者没有听明白的问题,或者需要求证的 问题一定要及时插问。 – 插话要及时,但也不能太频繁,哪怕是附和对方的 插话也不能太频繁,频繁地插话会打断对方思路, 也是很不礼貌的。
• 当她据实写出《基辛格访问记》后,基 辛格不得不承认,接受法拉奇的访问是 自己生平最蠢的一件事。 • 法拉奇履行的是这样的采访原则:如果 你被人从大门里面赶出来,你要设法从 窗户爬进去。
• 扣紧主题的第二个技巧:让采访对象对 记者的问题感兴趣,而不是让采访对象 捡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说。
– 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节目采访香港艺人 梅艳芳。 –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采访《激情燃烧的 岁月》主要演员吕丽萍
2.扣紧主题
• 面对面采访与面对面聊天是有区别的。
– 无主题谈心式的面对面采访,是采访大忌。 因为那样采访收获甚微。记者采访一定要牢 记自己的任务,这样才能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主题不明,聊到哪儿算哪儿,这样不行; 让采访对象将记者绕进去,那更是无能。要 想达到目的,老话:“纠缠”。
“纠缠术”
• 法拉奇:基辛格博士,您简直变得比总统名望还高,您怎么解释 这个事实呢?您是不是有什么见解? • 基辛格:是的,不过我不想告诉你……我现在仍然在职,为什么 要说这些?我看还是告诉你吧,我敢肯定,你对我有名望的原因 也有自己的分析。 • 法拉奇:我可不大清楚,基辛格博士。我是想通过这次采访找出 其中奥妙。可我还没发现什么。我觉得一切取决于成功。我的意 思是说,就像一位棋手,你走了几步高着。首先是中国这步棋, 人们喜欢能吃掉国王的棋手。 • 基辛格:中国是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可是,这还不是主要的 。关键在于……嗯,为什么不说呢?我来告诉你。我还有什么顾 虑呢?关键就在于我总是独往独来。美国人特别欣赏这种做法。 美国人赞许那种一马当先带领车队的牛仔,那种单枪匹马进入村 庄或城镇的牛仔。他可能甚至连一把手枪都没有,因为他不是进 去交火的。他尽其所能,如此而已。在正确的时间指向正确的地 点,这就算是个西部荒野的传奇吧。
– 新华社老记者顾迈南一直从事科技报道。1962年她当记者第一次采 访科学家,走进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面对生态学家马 世骏,上来就说:“我是个新兵,初次采访,请谈谈您的研究工作 好吗?最好能深人浅出些……”记者的坦诚让科学家变得和蔼起来。 他刚从美国留学回来,正带着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研究消灭东亚飞 蝗。他体谅这位记者新兵,一面领着记者参观了喂养在试验室里的 各种各样的蝗虫,一面介绍蝗虫的生活习性和有趣的现象。他还讲 了他在微山湖、洪泽湖作野外实验时的艰辛、惊险经历,以及与群 众一起消灭在中国为害数千年的蝗害。他从下午到晚上,一直耐心 地给记者讲解,像带自己的学生。正是科学家的耐心让顾迈南写出 了《揭开蝗虫生活之谜》的长篇通讯,这篇处女作被《人民日报》 等多家报纸在重要位置上刊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