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职教资源优势 加大服务社会能力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一、建设基础
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为目标,根据社会、行业需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增强服务意识,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发挥了明显的辐射带动功能。
1、技术资源优
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农业干部继续教育和国外农业官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学院开设的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生物技术为等特色专业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同时,学院利用专业和人才优势,面向企业、郊区农村实际需要提供技术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2、培训、鉴定功能强
学院自年开始开展农业干部培训工作,现为湖北省“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商务部援外培训基地”、“湖北省总工会直属定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目前,学院积极正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农业干部、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如:农村创业人才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等,为社会、行业培训学员约人次/年。
学院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站点3个,可鉴定工种42个。
3、校企合作面广,社会服务平台宽
学院各个系部与家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开展了项目研究、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工作,在水产、畜牧兽医、园林园艺、生物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优势日渐凸现,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搭建了平台。
二、建设目标
通过湖北省“省级示范院校”建设,提高把握行业、企业、社会需求及整合服务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结构、教师及培训服务能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搭建产学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以专业为依托,成立4个产学研创新团队及技术服务小组。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建立教师联系企业制度,将社会服务成效纳入专业建设和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年培训达人次,继续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作。与个乡镇共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面向区域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计划每年为农牧民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家讲座和技术培训班10次,培训人数2000人。
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承担企业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每年为1000名企业职工提供培训服务。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和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建立水产养殖技能培训中心、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等四大产业服务中心。每年为区域重
点产业发展培养急需高技能人才名。开展面向区域行业企业的新技术高技能培训。利用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每年为行业企业进行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
与西部5所高职院校开展对口支援、交流合作。积极承担湖北省对口支援省份农业部门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培训任务。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培训合作,拓宽培训领域,做好“请进来”培训的同时开展“走出去”培训。
三、建设内容
(一)创新社会服务体制,建立社会服务长效机制。
利用学院人才技术优势,搭建产学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以专业为依托,成立4个产学研创新团队及技术服务小组。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指导先进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员工培训等工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建立教师联系企业制度,将社会服务成效纳入专业建设和教师工作评价体系,落实社会服务目标责任制。
(二)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强建设“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商务部援外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农村创业人才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年培训达人次,继续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选派名专家与个乡镇共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无偿提供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做好“城乡互联,结对共
建”工作。依托完善的实验实训设备,为武汉周边种养殖户提供相关检测服务。面向区域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计划每年为农牧民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家讲座和技术培训班10次,培训人数2000人,带动100户农民脱贫致富。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无偿提供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
(三)增强对企业服务能力,提高教师技术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专业技术优势和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承担企业科研项目,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现互利共赢。每年为1000名企业职工提供培训服务。
(四)建立四大产业服务中心,服务区域重点产业。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和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建立水产养殖技能培训中心、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技能培训中心、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园艺园林技能培训中心、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生物技术培训中心、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每年为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培养急需高技能人才名,开展面向区域行业企业的新技术高技能培训。利用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放实训中心,开展林木种苗工、花卉园艺工、动物疫病防治员、水生动物饲养员、食品检验工等中、高等级的职业技能训练,每年为行业企业进行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
(五)加强对口支援与国际交流。
与西部5所高职院校开展对口支援、交流合作,为结对的西部地区涉农类院校开展师资交流,接受结对院校的专业教师来校学习和实习。积极承担湖北省对口支援省份农业部门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培训任务,继续对西藏山南地区农业干部、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培训合作,拓宽培训领域。积极申报更多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争取在申报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上有所突破。与埃及农业部洽谈新一轮培训合作。做好“请进来”培训的同时开展“走出去”培训。
修改意见:
字数1万;结合历年终总结里面的成绩,可以大量使用图表形式体现。
一、建设基础:
1、突出行业技术优势,包括农业厅、商务部政策倾向,学院专
业基础;
2、先进的培训机制、方法、以及教材建设等基础;
3、专兼结合培训师资队伍;
4、历年培训任务表
5、社会效应(国际,国内)
二、建设思路和目标
三、建设内容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