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梁祝”传说结尾的演变
[内容提要]:梁祝传说流传至近代历经千年,从产生到成型,故事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三个阶段都有着各自标志性的结尾。
本文着意整理这三种结尾和主题的变化,并对演变背后的原因稍作探讨,重点将会放在历来为研究者忽略的大团圆结尾上。
关键词:梁祝同冢化蝶大团圆
引语
优美的梁祝故事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其流传遍及全国,可谓家喻户晓。
提起梁祝,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二人化蝶起舞翩翩的情节。
但实际上,梁祝化蝶在整个梁祝传说的演变过程中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梁祝传说产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梁祝故事只有同冢之说;自宋朝梁祝化蝶说兴起后,同冢说与化蝶说日渐合流为“同冢——化蝶”说,为梁祝故事定下了基本框架,自此以后,梁祝故事虽然众说纷纭,但万变不离其宗。
然而,清代以来,梁祝故事发生了明显的转折——“大团圆”取代了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以化蝶为代表的象征性结尾(相似的有化为鸳鸯、彩虹等说法)。
这种情况在民间说唱中尤为突出。
因此,本文觉得有必要梳理一下梁祝故事结尾的演变脉络,以廓清人们对梁祝传说只有化蝶结尾的误解,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梁祝传说。
由于前学对同冢、化蝶已有不少研究,故本文会将重点放在“大团圆”情节的分析上,对同冢、化蝶只略作梳理。
一梁祝同冢
梁祝传说起源甚早。
明代徐树丕《识小录》有记:‚按,梁祝事异矣。
《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
‛近人钱南扬先生考究《金楼子》一书乃南朝梁元帝萧绎(公元552——555年在位)所作,因而得出梁祝故事大概起源于东晋的论断,其说甚是。
不过,由于《金楼子》和《会稽异闻》都已湮没,里面梁祝故事的庐山面目我们是无缘得见了。
现在可考的关于梁祝的最早的记载,是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中所引唐代梁载言(中宗时人)的《十道四蕃志》:‚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
正如孟姜女传说起源于杞梁妻拒绝郊吊这一简单的记载,《十道四蕃志》也仅止于记载祝英台有“义妇”之名和梁祝二人同冢的事实——这是梁祝传说的原始核心。
至于祝英台为什么会得到“义妇”的封号,她与梁山伯有何干系,她缘何会与梁同冢等问题,梁载言语焉不详。
不过,简短的记载隐约说明了,梁祝二人确如后来传说所说的,生前没有婚姻关系。
因为合葬之俗,古已有之。
魏晋南北朝时,民间合葬风气很盛,如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十月的诏书中,有‚诏上林苑内民庶丘墓欲还合葬者,勿禁‛之语。
唐代时,合葬依然流行,白居易《赠内》诗就有‚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之句。
可见合葬,包括家族合葬、夫妻合葬,并不算奇闻轶事。
梁祝事之奇,大概就在于两人生不同帷幕、死却同墓穴的遭遇。
后世梁祝传说的流变,从根本来说都在这一传奇性中做文章。
时至晚唐,梁祝故事已初具规模。
晚唐张读《宣室志》(见清代翟灏《通俗
编》卷三十七“梁山伯访友条”所引)提到: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
山伯,字处仁。
祝先归。
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
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
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阝城西。
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
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这是现存文献资料中第一个有情节的梁祝传说。
张读的记载表明,至迟在晚唐时梁祝同冢的简单事实已具体铺演为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具有了不同寻常的传奇性: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共读以及墓地自动开裂、祝投墓殉情。
新添加的同窗情节是梁祝的“翅膀”。
女子扮作男装与男子同学的情节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既在常情以外,又在人们情感接受的范围内。
此类传奇故事很容易吸引人注意。
1而且,它对传说的原始核心事实——“同冢”和“义妇”作出不同寻常的解释,一个传奇的“因”,使原来平凡无奇的事实带上传奇色彩、使本来不知所由的事实变得合情合理。
在梁载言的记载中我们看不出有什么意味,可能梁祝初产生时只是一个关于“义妇”的故事。
同窗而同冢的记载却把内涵模糊的“义”阐释为忠于感情,隐约带上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意味,折射出老百姓的愿望。
这可能是梁祝主题的第一次转变。
在后来的流传中,尽管梁祝的主题有种种的变化,但民间传说里,歌颂自由、追求爱情的主题一直最受老百姓喜爱。
梁祝传说的细节在流传中不断充实,但在宋代以前,传说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同窗与同冢两个相辅相成的基本情节一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宁波地区,同冢的说法更是根深蒂固,直到明代,历代宁波方志中均只有同冢的记载。
由此可见,梁祝传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其流传地——尤其是其中心发源地,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仅是梁祝二人同冢的故事。
不过,传说的主题一直在民间和官方两种文化间摇摆不定,同冢的结尾于不同的文化中呈现出不同的意味。
2
二梁祝化蝶
`从唐代至宋代,梁祝传说在情节上一直是单线发展的,由同窗和同冢两个基本情节构成。
从流传地域来看,梁祝应是以宁波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流传开去。
时至宋朝,梁祝传说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表现为宜兴地区化蝶说的兴起、扩散。
最早在梁祝传说中提到蝴蝶的,现可考的是南宋薛季宣的《游祝陵善权洞》,其诗云:
‚万古英台面,云泉响佩环。
练衣归洞府,香雨落人间。
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
几如禅观适,游魶戏澄湾。
‛
不过,薛季宣的诗没有指出蝴蝶与梁祝传说有何关系,真正显示出梁祝有化蝶新变的,应是南宋的咸淳《毗陵志》。
《毗陵志。
古迹》(卷二十七):‚祝陵,在善权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读书处’。
号碧鲜庵。
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
’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
其说类诞,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
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今此地善酿,陈克有‘祝陵沽酒清若空’之句。
‛
宜兴地区的梁祝传说是从宁波地区流入,我以为是没可疑的了。
梁祝何时传
入宜兴,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明资料,但是流传入宜兴地区的梁祝是一个爱情故事,这点却是肯定的。
因为,流传中梁祝虽被掺和了许多与爱情无关的元素,统治者更利用它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但在民间,人们喜爱梁祝传说绝不是为了,或仅是为了故事中的忠义因素,人们传诵它首先在于那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它满足了人们于现实中未能满足的情感欲望。
梁祝故事在宜兴的流传情况也证实了这点:投墓同冢情节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梁祝爱情的期待和认同3,因而被有意无意地淡化、忽略;为同冢而生、赋予传说爱情意味的同窗情节却得到强调;新加入的化蝶情节,使梁祝传说摇曳出全新的轻灵姿态,反映了梁祝爱情主题的回归和强化。
从现有的资料看来,宜兴地区记载的梁祝传说鲜少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只提到梁祝化蝶的结果,或是加上二人曾为同窗之语,至于梁祝化蝶前的故事、化蝶时的情景,则很少有详细说明。
如:
明,《宜兴县志》卷九明邑令(一)谷兰宗《祝英台近词并序》云:‚阳羡善权禅寺,相传为祝英台宅基,而碧鲜岩者,乃与梁山伯读书之处也。
‛其词有:‚只今音杳青鸾,穴空丹凤;但蝴蝶满园飞去‛之句。
又如明彭大翼《山堂肆考。
羽集》卷三十四云:‚俗传大蝴蝶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又说韩凭夫妇之魂,皆不可晓。
‛
与之相对,宁波地区关于梁祝传说的记载,基本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推其原因,恐怕还是得从两个传说系统的结尾上解释。
在宁波地区,同冢说因其起源最早,一直作为梁祝传说的核心积淀在民间记忆中。
所以,宁波地区的梁祝传说,会通过渲染祝英台投墓时风云变色、地动山摇的轰烈来强调二人忠贞的爱情;后来一些文人要插手篡改传说的爱情主题,突出忠义,也不能忽略祝英台投墓的情节,至多在后面附会其他情节。
但同冢并不算奇闻,本身不能引起人们的联想。
要使故事具备流传的资本,只能在同冢的原因上做文章,把故事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但化蝶一说就不同了。
精魂不灭,化为带有象征意味的物事的情节屡见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如精卫、杜鹃的故事,又如《孔雀东南飞》里的鸳鸯。
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愿望、情感寄托在与愿望、情感有相通之处的物事上,由象征物完成现实中的不圆满,由此得到心理满足。
对此类物化传说人们津津乐道,梁祝化蝶就是如此。
人们为梁祝悲惨的命运唏嘘,即使二人同死的结尾也不足浇心中之块垒,所以引入化蝶说,以双飞蝴蝶象征梁祝的精魂、以蝴蝶的美丽象征二人忠贞的爱情、以蝴蝶的自由来补偿二人婚姻不能自主的遗憾,使梁祝能在想象世界中团圆相守。
正因为这种强烈的象征性和丰富的联想性,再加上梁祝故事深入人心的缘故,化蝶说便轻易突破故事情节的限制而单独出现。
不难理解化蝶说兴起后,其影响日益超过同冢说,甚至成为梁祝传说的一种象征性符号而流传至今。
至此,本来单线发展的梁祝传说变为双线发展;同冢说与化蝶说双峰对峙之势,一直持续到明代。
4学界有观点认为,梁祝传说第二阶段的完成和传说正式成型以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为完成标志。
5但我以为,邵氏传记的意义更多体现在梁祝籍贯、活动地点等背景问题的调整统一。
从情节的角度来说,梁祝传说的形成,应是以同冢说和化蝶说的合流为标志。
广而言之,是以宁波地区为流传中心和以宜兴地区为流传中心的两种传说系统的合流。
这种合流,如果说在宋朝时还不明显,那么在明代就已结出成熟的果实了。
冯梦龙在《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里记载了一个梁祝故事,其中同冢与化蝶第一次流畅完整地出现(地裂——祝投墓——二人同冢——祝衣化蝶),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细节交代得相当清楚,和现在流传的传说已无大出入
了。
6
比冯梦龙稍后的徐树丕在《识小录》也记载了一个梁祝故事,更明显地体现了两个系统的糅合。
它前半段文字与《宣室志》、宁波历代县志的梁祝记载相近:‚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
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同学于杭者三年,情好甚密。
祝先归。
梁后过上虞寻访,始知为女子。
归告父母,欲娶之。
而祝已许马氏子矣。
梁怅然不乐,誓不复娶。
后三年,梁为鄞令,病死,遗言葬清道山下。
又明年,祝为父所逼,适马氏,累欲求死。
会过梁葬处,风波大作,舟不能进。
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
冢忽裂,祝投而死焉。
冢复自合。
马氏闻其事于朝,太傅谢安请赠为义妇。
和帝时,梁复显灵异助战伐。
有司立庙于鄞县。
‛但在此之后,徐氏复说:‚庙前桔二株相抱。
有花蝴蝶,桔蠹所化也,妇孺以梁称之。
‛这大概可视为宜兴系统对宁波系统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既认可宁波系统的权威,由是宣扬祝英台的节义和梁山伯的忠义,但又不割舍爱情的主题,二者平分秋色。
三“大团圆”结局
(一)梁祝的尾巴——“大团圆”结局
化蝶说在宋朝兴起后,影响日益扩大,直超过起源更早的同冢说。
二者合流为一体后,化蝶更成为一个经典结尾,使梁祝臻于成熟完善、成为我国四大传说之一。
但如果我们凭着这种印象,以为化蝶是梁祝传说成熟后唯一的结尾、情节的纵向发展至此结束,那便错了。
从清代到近代,是梁祝第三个发展阶段,——梁祝传说在化蝶以后,还多了一个梁祝“大团圆”的结局。
就目前所见,清代以前关于梁祝传说的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并不多,直接来自民间记载的更少,绝大部分是文人的收集、记载,或是方志,想是梁祝当时多以口头传说的形式流传之缘故。
时至市民文化发达的清代,尽管口头传说部分仍然少有直接的文字资料,但描写梁祝故事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激增,其中多是戏曲说唱等民间文艺作品。
正是这些民间文艺作品颠覆了今人对梁祝传说的想象。
绝大部分作品不是以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最推崇的化蝶为结尾。
以路工先生编的《梁祝故事说唱集》为例,里面收入了六部完整的梁祝说唱作品,其中只有一部鼓词《新刻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团圆记》以化蝶结束故事,几乎所有作品在化蝶之后都拖了一条描写“大团圆”的尾巴,长短不一。
大团圆结局大概产生于清代,如清初(约1660年左右)流行的《梁山伯歌》就有了梁祝投胎再续前缘的情节。
而直到近代,大团圆结局仍然流行。
梁祝化蝶后大概有两个发展系统,一是阴断、还阳团圆。
大概是说祝英台投墓后,马俊(或马文才等名)也舍命到阴司告状,由阎王判断三人姻缘纠纷后,各自还阳,梁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如弹词《新编金蝴蝶传》。
另一个系统就是让梁祝还阳成亲后,还要经历诸多曲折,才能真正团圆。
此种具体又可细分为两个系统:1,加入梁祝向梨山老母学艺等情节,如四川桂馨堂刻印的鼓词《柳荫记》,就有梨山老母相救、梁山伯再娶二妻、祝英台驰骋沙场等情节;2,模仿《琵琶记》等情节,写梁山伯赴考高中、祝英台寻夫团圆等,如木鱼书《牡丹记》中在“还阳配合”后,还有“彩楼招赘”、“山伯买马”、“驲所逢夫”“荣贵团圆”等节。
在同一系统里故事情节大抵相似,差别只在所写曲折的多与少、详或略。
现将《梁祝故事说唱集》、《梁祝文化大观》里的《故事歌谣集》、《曲艺说唱集》7、《戏剧影视集》8里大团圆结局的作品(包括梁祝传说、梁祝佚事)按照上述系统整理如下表:
阴断、还阳还阳后历经曲折
具体情节学艺等高中拒婚、寻夫
团圆等
传说、轶事《梁祝情深上天庭》
《结发夫妻》、《清官明断结秦
晋》、《马俊告状》《尼山姻缘来世
成》、《梁祝还魂
团圆记》
《祝英台疆场建
奇功》、
曲艺说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全史》(民
歌)
《梁祝生还结夫妻》(民歌)、
《梁山伯歌》(民歌)、《梁山
伯与祝英台》(民歌)、《新编
金蝴蝶传》(弹词)、《新编东
调大双蝴蝶传》、《的笃班新编
绍兴文戏梁山伯》(绍兴文
戏)、《双仙宝卷》(宝卷)《柳荫记》(鼓
词)
《梁祝》(黄梅戏
传统剧目)
《梁山伯重整姻
缘传》(民歌)、
《梁山伯与祝英
台》(潮州说唱)、
《牡丹记》(木鱼
书)、《客家人梁
山伯与祝英台》
(民歌)、《梁山
伯与祝英台》(竹
板歌)
(二)大团圆背后
大团圆结尾的出现,我以为有三个原因。
1.大团圆结尾与民间戏曲说唱的传播形式有关。
当化蝶说与同冢说合流为“同冢——化蝶”说后,几乎所有的梁祝传说都吸收了这一情节;大团圆等情节却不然。
不难发现,梁祝大团圆的结局于传说中少见,以曲艺说唱作品为多。
《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集》收入了54个梁祝传说、轶事,只有7个是还阳大团圆结局的;而在《故事歌谣集》、《曲艺说唱集》、《梁祝故事说唱集》所收的23种完整的(指具备梁祝同窗、婚姻不遂、同死化蝶等基本情节)汉族说唱作品中,就有13部以大团圆结局。
而且,从上表可看出,说唱作品与传说表现出一种对应的关系:各个系统里的戏曲说唱作品,都有情节对应的传说。
因此,我以为,大团圆结局是最先出现在说唱作品中,然后才影响到传说的。
顾希佳在《传说群:梁祝故事的传说思考》提到:‚历代民间故事的传播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而又封闭的系统,它是开放的,它和戏曲曲艺这样一些俗文艺的演唱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面,在口头故事范畴里一旦出现了好作品,立即就会有人把它们搬上舞台,用戏曲曲艺的方式加以传播。
另一方面,凡是动人的戏曲曲艺作品,一经演唱,就又会深入人心,重新变成了人们口头讲述的好材料。
‛9大团圆结局,与代梁祝传说的重要传播形式——民间戏曲说唱有着密切联系。
用戏曲说唱等形式来演绎传说题材,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传统。
然而,正因为人们太熟悉梁祝,如果只原封不动地照搬传说、演绎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大概会出现新鲜感不足的情况,继而影响说唱演出的受欢迎程度。
其次,曲艺说唱不同于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一般短小精悍,少作铺排,以便于讲述。
曲艺说唱则是一种表演活动,追求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果故事内容太精简,表演则很难成气候。
民间艺人以演出为生,演出长短将直接影响到民间艺人的收入,表演的时间越长、内容越丰富,自然越能吸引观众。
因此,民间艺人往往会在原有传说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心得,翻空出奇、衍生枝蔓来吸引观众。
所以,说唱作品通常都是长篇巨制,如十二本、长达一万五六千行的木鱼歌唱本《背解红罗》只算一般规模的作品,《阴阳宝扇》、《钟无艳娘娘》等木鱼书长至五十本到八十本。
10化蝶后梁祝会再生波折,致使出现情节结构越来越臃肿的情况实在与民间说唱的传播形式
脱不了干系。
由是也可解释,梁祝化蝶以后的情节何以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梁祝大团圆的结局实在是一条“狗尾”,且不论其思想意义,单就情节而言,它们毫无新意。
如《梁山伯重整姻缘传》中祝英台埋葬公婆,“身带一把七弦琴”上京寻夫的情节与高明的《琵琶记》极其相似;鼓词《柳荫记》里梁山伯在路上与路小姐诗歌唱和结缘更是落入一般才子佳人的俗套。
这是因为大团圆结局最早出现在说唱作品中,基本是民间艺人的创造。
戏曲说唱等文艺样式在清代已经成熟,成为市民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才子佳人、落难团圆等情节是当时戏曲说唱中最流行的情节。
民间艺人一生浸淫其中,在表演、再创造时往往能得心应手,但他们对梁祝化蝶以后的想象又不免被流行的情节所限制,由此出现了不同作品情节相互因袭的情况。
2.大团圆结尾源于我国传统的审美心理。
民间艺人在翻空出奇时把流行的情节移植至梁祝传说,隐含着取巧的目的。
取巧不只因为构思的懒惰,更重要的是他们深知,“历经磨难——大团圆”的情节模式最受听众欢迎,这样的移植省力又保险。
大团圆的深层根据是民间艺人对民众心理的揣摩,即是说,戏曲说唱中的大团圆结局是民间审美心理的反映。
关于我国传统的审美心理,王国维有一段极精辟的议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11
确实,我国的文学,向来没有西方悲剧的传统。
流行于下层的通俗文学,尤其充满了一种天真的乐观。
苦难并不可怕,那只是暂时的,磨难以后必定有美好生活作为补偿。
好人有好报、一切都会有个说法的信仰形成了通俗文学“磨难——大团圆”的情节模式。
在民间,梁祝传说的流传演变一直与民众心理息息相关,贯穿着民众爱好大团圆的精神。
如梁祝刚产生时,同冢的结尾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梁祝生不能相守的遗憾。
而向来被认为是悲剧结尾的化蝶情节,其实也是一种想象的大团圆,只是民众的乐天精神表现得较为隐蔽而已。
可见梁祝传说的圆满程度一直不断加深。
但化蝶究竟还是想象中的满足。
人们去观看(或赏听)说唱表演,乃是抱着最现实不过的目的——虽然他们未必有这种自觉。
人们坐在台下,希望用台上的演出来安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台上的悲欢离合发泄自己无由发泄的情感。
所以,用想象来满足愿望的化蝶结局,对“世间的”、“乐天的”台下群众来说,还是显得过于虚妄。
人们希望得到实在的满足,希望梁祝能在现实中团圆。
12于是梁祝传说很自然有了这么一个大团圆结局。
所以,我们现在也不必苛责梁祝的大团圆结局,梁祝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悲剧。
大团圆不过是民众乐天精神的进一步发挥、团圆愿望的进一步现实化。
现在,人们多批判梁祝的大团圆结局,把它斥为封建糟粕。
但只要我们谅解大团圆结局背后隐藏着的民众心理,我们也自然谅解当时对大团圆的想象。
一种想象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文化,梁祝还魂后的情节只是很忠实地体现了封建社会对美满生活的定义。
在封建社会,美满生活不止是爱情的满足——故梁祝还阳婚配往往是故事宕开局面的一个新起点,更重要的是以后梁山伯能高中状元,博得封妻荫子、衣锦还乡。
在当时,无论是下层劳动人民还是上流文人,莫不以此种结局为真正的美满。
3.大团圆结尾是时代的产物。
或许有人会诘难:爱好大团圆,我国自古皆然;而梁祝流传逾千年,何以在有清一代才出现大团圆的情节。
我以为,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清代,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败。
在日薄西山的阴影下,程朱理学重挽晚明时的颓势,再次成为了官方哲学。
如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就曾被人们称为“理学天子”。
由于统治者的推行提倡,复苏的程朱理学制约了各种样式的文学创作,如文人戏曲创作就出现了回归明初注重伦理教化的创作倾向。
梁祝大团圆正是士大夫文化和平民文化相互渗透产物,也是民间和封建文化一次前有未有的和谐。
梁祝虽是民间传说,以其流传时间长、影响地域广的缘故受到文人的注意,屡屡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化下”的工具,梁祝爱情的主题每每被篡改。
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也认可经封建文化改造过的梁祝,冯沅君在讨论推动梁祝传说流传的动因时就指出:‚这个故事所以能传得如此久远,全由人们钦佩祝英台的贞洁,合于烈女不事二夫的条件。
”13这就是“上以风化下”的结果,封建文化渗入到民间,影响了民众心理。
从同冢到化蝶,是梁祝对现实的浪漫的超越。
在大团圆结尾,多数说唱作品都是从想象回归到现实的层面,梁祝的团圆与当时社会所定义的美好生活并无二致,暗示着只要遵从社会秩序,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如祝英台守身如玉,行动不逾礼),就能如愿以偿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表现出对现有秩序的肯定。
同时,大团圆的结尾糅合了诸多因素,既有梁祝为爱殉身的情节,又有诸如祝英台守节寻夫、梁山伯尽忠报国等宣扬封建礼教道德的情节,恰似一锅大杂烩,泯灭了不同主题的冲突,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要求与当时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在大团圆的喜庆中成了一个漂亮点缀,粉饰着末世的太平。
可见,梁祝大团圆出现在日益衰败的清皇朝自有其时代渊源。
结语
行文至此,我们大概已明了梁祝故事自产生至近代,传说的结尾大概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同冢说——(化蝶说)——“同冢-化蝶”说——“大团圆”说。
每次阶段性的变化,不止是故事形态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故事主题的偏移,隐约是民众心理和封建文化斗争的反映。
如同冢说最初是为了彰显祝英台的“义”,流传时老百姓把在现实中受到的压抑附会到传说中,乃把节义主题偷换为爱情主题,后复被封建文人利用来宣扬忠义思想;然而,民间还是不能舍弃梁祝的爱情主题,乃有了化蝶说的兴起……事实上,每次变化,都跟时代背景、民众心理息息相关,这也造成了梁祝故事主题驳杂、形态多变的情况。
在研究时,我们必须留意到这点。
梁祝发展到近代,至少在汉族里,有着“同冢-化蝶”和“大团圆”两种结尾。
不过,在今天,大团圆结局已鲜为人知了,化蝶却成为梁祝传说的代名词。
我想,这大概同两种结尾的审美价值、背景文化有关。
在审美价值上,两者孰优孰劣,大概是不言自明的。
化蝶使故事发展到最高潮时嘎然而止,余音袅袅,给人留下无限想象余地。
而大团圆结局和其他说唱作品中流行的大团圆无甚区别,更致命的是,它一直和原有的梁祝传说呈断裂状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作品中人物性格前后不一。
若只看后半部分,我们根本想象不出自己看的是梁祝故事。
从背景文化来说,化蝶象征爱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我国文化中极为人性化的一面,因此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引起人们的共鸣。
相反,主要出现在戏曲说唱作品中的大团圆结局植根于封建文化的土壤中,当失去了那种时代背景,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首先,社会文化背景的改变使人们的趣味爱好、对美好生活的定义统统随之改变。
如破除封建迷信后,梁祝阴断还魂的情节显得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