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2020年西海岸建成特大城市-黄岛

[VIP专享]2020年西海岸建成特大城市-黄岛
[VIP专享]2020年西海岸建成特大城市-黄岛

建设用地180平方公里、人口146万——《黄岛分区规划》展现绚丽前景2020年在西海岸建成“特大城市”

 扼守胶州湾咽喉要地,坐拥山、海、湾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西海岸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眼球。日前,一部深深打上“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烙印的《青岛市黄岛分区规划》编制完成,描绘出一幅拥有灿烂未来的现代化城市图景。

2020年城市规模进入“特大城市”之列

黄岛分区规划以打造青岛西海岸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中心城区为目标,通过进一步强化经济、文化、商务、旅游的中心地位,从而带动西海岸其他组团的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我市区域整体发展的思路,统筹规划用地布局,合理分布人口,协调港口、产业、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

根据规划,黄岛区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贸易集散中心、旅游度假地、现代制造业基地、西海岸地区的中心城区。

黄岛区位于环胶州湾城市核心圈层,是大青岛城市发展框架与主城区东西呼应且正在率先成形的重要一极。“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大青岛城市框架的构筑,无疑将进一步拓展黄岛区的发展空间、加强与周边区域协作,为“建设魅力新黄岛、科学发展西海岸”提供更好的机遇和平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岛市黄岛分区规划》坚持统筹谋划、环保优先、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的原则,主动对接、积极服务和全面融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发挥辐射带动

效应,建设“拥湾发展”的桥头堡、当好“环湾保护”的排头兵,在胶州湾西海岸建成与东海岸主城区相呼应、功能突出、

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

该规划由黄岛区政府组织修(扩)编完成,待报市城规委

审议、市政府审批。目前,正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构筑“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桥头堡

本次规划以打造青岛市西海岸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中心城区

为目标,强化黄岛经济、文化、商务、旅游的中心地位,

带动西海岸其他组团的发展。按照青岛市西海岸经济发展

的要求,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路,统筹规划用地布局、

合理分布人口,协调港口、产业、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黄岛区2020年规划:拥有146万人口、集航运、物流、旅游、现代制造于一体的西海岸中心城区

本次规划将黄岛区功能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贸易集散中心、旅游度假地,现代制造业基地,西海岸地区的中心城区。规划确定黄岛分区主要体现六种职能:港口航运、物流贸易、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居住和港口服务、支持功能。

结合黄岛区的人口现状特征与增长趋势、就业需求以及环境与资源容量,规划确定2010年黄岛区的人口规模为65万人;2020年黄岛区人口规模为146万人。

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179.3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22.81平方米。

规划2020年居住用地比例为19.18%,人均居住用地为23.61平方米。

规划2020年工业用地比例为30.81%,人均工业用地为37.91平方米。

“三湾”、“两带”同“一心”,海陆齐头共奋进

根据规划,黄岛区建设空间将沿“一心,三湾,两带”展开,结合地形特征形成以“三湾”为中心,向外呈发散状展开的不规则带形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即西海岸行政商务、文化娱乐、商贸综合中心。

“两带”:指向北沿胶州湾高速公路形成的工业产业发展带和南部向西沿滨海公路形成的居住、旅游产业发展带。

“三湾”:即唐岛湾、前湾、薛家岛湾。唐岛湾地区,是西海岸的行政商务中心区,主要体现行政商务办公的功能。前湾港,是国际航运枢纽港和保税区所在地,主要体现航运、国际物流贸易的功能。薛家岛湾,主要体现大造船制造基地的功能。

港工商旅促发展,八大分区现蓬勃

根据规划,黄岛区功能分区为“八区”:唐岛湾中心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港区(含保税区)、修造船基地工业区、凤凰岛旅游度假区、临港产业区、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重石化工业区、北部产业新区。

唐岛湾中心区——精心打造西海岸行政商务中心区

该区位于齐长城路、保税区、前湾南港区以南、唐岛湾滨

海岸线以北;昆仑山路以东、薛家岛湾以西的地段。该区

域用地总面积为41.07平方公里,包括齐长城居住片区、昆仑山路居住片区、薛家岛居住片区和行政商务区(CBD)、大涧山城市山林公园五个组成部分。

规划目标: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贸易、文化娱乐、居

住为主。规划通过控制滨海环境较好的用地,增加建成区

的绿地,完善配套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

精心打造西海岸行政商务中心区的形象。

国际物流贸易枢纽港区——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

物流园区和自由贸易区

该区位于海河路、澎湖岛路以南,江山路以东、嘉陵江路、大涧山以北的地区,总面积为37.78平方公里,由前湾港物流贸易港区和黄岛生活综合区两个组成部分。

规划目标:前湾港物流贸易港区规划坚持“高起点、现代化、综合化、生态化”的原则,重点解决好该区域的疏港、客货

运交通的组织,确保港口、保税区联动发展的需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为其服务的第三产业,将该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园区和自由贸易区;黄岛生活综合区规划集中成片改造居住区的环境,完善增加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港区配套服务的各类设施,控制开发强度,增加绿地,强调保护有关老黄岛的文化风情风貌,改善该区的适居性,减少黄岛电厂、油库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修造船基地工业区——建设国际化的现代修造船基地

该区位于连江路以东,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44.76公顷。

规划目标:按照胶州湾功能区划和青岛市海岸带控制性规划,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充分考虑北船重工、中石油、中海油等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结合工业旅游,将薛家岛湾建设成为国际化的现代修造船基地。

临港产业区——现代化临港工业区

该区位于为抓马山山林公园以南、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东、齐长城路以北、江山中路以西的地区,总面积为43.24平方

公里,包括临港工业区、临港生活服务区、殷家河水源保护地三个部分,是以临港产业为主的功能区,包括家电电子、生物制药、科教研发、机械制造等。

规划目标:黄岛区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规划对工业用地进行整合,对村庄用地进行异地搬迁,强化重点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大对三类工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建设黄岛区现代化的临港工业区。临港生活服务功能区是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港区和临港工业区服务的生活服务区,强化为港口服务、支持功能。加强环境建设,严格控制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建设,增加绿地,建设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的生活服务区。

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建设特色突出、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旅游度假区

该区范围包括凤凰岛和竹岔岛,面积为27.50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以观光休闲度假、海上运动及海洋文化娱乐为主。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一致的原则,对薛家岛的重点风情风貌进行保护,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海上运动娱乐、海岛渔家风情旅游,建设特色突出、设施完善、服务

一流的旅游度假区。

重石化工业区——建设现代大型重石化工业区

该区位于抓马山公园、黄张路以东、胶州湾海岸线以西、海河路以北、跨海大桥以南的区域,总面积为24.55平方公里,以胶黄铁路为界分为富源工业园和大炼油工业区两个部分。

规划目标:主要以炼油石化工业、建材材料工业为主。炼油石化区规划主要满足重石化工业的要求,增加防护绿地,减少对城区的污染,建设现代大型重石化工业区。富源工业园以新型材料工业为特色,大力支持新材料工业项目的引进,结合现状的建材工业,形成新材料产业基地。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区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至建设用地界线,北至小珠山水源地,西至行政区界线,南至行政区界线。用地总面积为37.06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该片区的主要建设以风景旅游、森林娱乐、山

林野趣、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主。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原则,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建设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区。

北部产业新区——建成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集产业制造基地、出口加工区为一体等综合发展的黄岛北部新城区

北部产业新区北至错水河,南至抓马山;东滨胶州湾,西接胶南王台镇。该片区总面积为50.2平方公里,包括红石崖产业区、龙泉河居住区、河洛埠生活区3个部分组成。

规划目标:以出口加工、制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综合服务为主。规划坚持以“集中成片开发、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将该区建成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集产业制造基地、出口加工区为一体等综合发展的黄岛北部新城区。

持续发展承一脉,以人为本创未来

本次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黄岛区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综合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可持续增长的产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土地利用方

敦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敦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纲要文本

规划项目名称:敦化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项目设计编号:规设2009—01—02 规划委托单位:敦化市人民政府 规划编制单位: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张晓艳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师 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总规划师:王斯伟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所长:赵峻峰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所主任规划师:李冬雪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所主任工程师:鞠慧岩研究员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王伟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参编人员:鞠慧岩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赵峻峰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闫瑾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袁野工程师硕士 张伟工程师硕士 柳秋英工程师硕士 陆春雷工程师 张子峥工程师 芦麒元工程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市域镇村体系规划 (3) 第三章规划区规划 (23)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7) 第五章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28) 第六章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 (30) 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0) 第八章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32) 第九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3) 第十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37)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9)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7)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48) 第十四章中心城区旧区更新规划 (52) 第十五章中心城区四线控制规划 (52)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53) 第十七章附则 (54) 附表 (55)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 为落实《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的相关要求,实现敦化市经济和 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 动,促进敦化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指导《敦化市城市总体 规划(2010—2030年)》的成果编制,特编制本规划纲要。 第2条适用范围 在敦化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审批建制镇总体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进行 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从事城乡规划管理和建设活动;在敦化市城市规划区范 围内的一切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 规定执行本规划纲要。 第3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 《延边州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延边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敦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敦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4条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按照地域范围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1)市域包括敦化市整个行政辖区,总面积11957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 东部至大石头镇规划区边界; 南部经珲乌高速公路向西,以东兴隆河村、西吉祥村、山头村、万福村、江沿 村南边界为界,到达牡丹江后向西以西黄泥河为界; 西部至鹤大高速公路; 北部经车站村、太平岭村、站北村、中石村北边界后向东以珲乌高速公路为界; 总面积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规划 包括三个部分: 老城区:东至302绕越线、物流大街和302国道;南至南边道、滨江一路和3305 厂南边界;西至铁西五街和铁西三街;北至北山公园北边界和小石河南岸护堤; 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青海省西宁市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中规院-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土地开发强度作为城市政府科学、合理管理城市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城市开发强度应依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业、交通等因素的具体要求,以“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前提。综合考虑各类土地的使用性质、区域位置、周围的基础设施条件及空间环境条件等。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宏观层面上,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在中观层面上,建立城市开发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开发强度分配;在微观层面上,以街区作为容量控制单元,制定地块开发强度细分的原则。 一、宏观层面——城市整体开发强度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土地供求关系提供了基本参考。根据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结合相关经验的类比分析,可以推测各类建筑的需求数量以及占城市建筑总量的比例。 在许多情况下,基于环境标准所确定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确定的城市建筑总量之间并不完全一致,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权衡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上限方案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建筑总量,但由此带来环境标准的明显下降;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下限方案能够确保较为理想的环境标准,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建筑总量需求相距甚远;最终选择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和可接受的环境标准之间的综合权衡。 对于民和城市实际情况来说,考虑到城市独特的自然地形地貌特点,其环境容量应保证一定的限度从而确保在生态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土地开发强度具体量化指标应是介于一定的范围之间而不是具体的数值,根据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以及相关经验数据各类用地开发强度具体如下表: 表8-1 城市建设用地整体开发强度控制表 序号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 (%) 建筑限高 (m) 绿地率 (%) 1 居住用地**~3.0 20~45 75 ≥30 2 公共设施用地**~5.0 15~50 99 ≥20 3 工业用地**~1.2 30~45 25 ≥20 4 绿地———≥75

青岛西海岸新区简介

附件一: 青岛西海岸新区简介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的新区,是青岛市建设全国海洋经济领军城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的重要支撑,也是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主力军。 新区规划范围为青岛市黄岛区全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71万,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空间广阔,交通条件便捷,是山东半岛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培育形成了港口、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发展竞争力强劲。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02亿元,实际到帐外资13.4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3.1亿美元。 秉持“陆海统筹、东西统筹、城乡统筹”,新区着力构建“一核、两港、五区”总体发展格局: 一核: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高端商务、科技创智、会展旅游为主导,打造东北亚国际金融、航运与数据中心,建设创新高效、低碳生态的智慧新城。 两港: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使新区实现“港口裂变、产业聚变”。前湾港以国际集装箱中转为主业;董家口港以国家能源资源储备、大宗货物交易为特色,形成两港联动、梯次升级之势。 五区:国家级前湾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区面积11.74平方公里,拓展区面积53平方公里。在前湾港、董家口两港均有布局,叠加口岸功能与保税功能,国家已批准汽车整车进口保税业务,并正在向自贸区试验区挺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478平方公里。着眼蓝色、高端、新兴,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建有中德生态园、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智慧城,全方位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 新区中心区,规划面积501平方公里。整合两处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建设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灵山湾旅游度假区,陆海统筹打造蓝色新城。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 理的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宁发[2007]11号 【发布部门】西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7.27 【实施日期】2007.07.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宁发[2007]11号)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现就加强我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领导,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1、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西宁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把西宁规划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越的创业城市,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山清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各

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目标、准确定位,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建设水平,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 2、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建设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加快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功能更加健全,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改善,文明程度更加提高。 3、加强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决策、审批、执行体系,深入推进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审核城市规划建设重大方案,协调解决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4、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与建设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设立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咨询委员。发挥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城市规划草案、待定重大项目,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和审议,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建设高素质的规划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要通过委托学科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专业院系和科研机构进行定期轮训,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著名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进修深造,外出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途径,进一步开阔规划管理专业人员的视野,增长见识,切实提高规划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6、明确城市规划管理职责。城市规划管理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市政府主要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及监督监察工作。区(县)政府主要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本区域违法建筑的控制与查处,并参与本区域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其他重要规划事项的研究、论证、决策,支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青岛西海岸新区旅游景点推荐

青岛西海岸旅游景点推荐 青岛西海岸旅游景点推荐,说起青岛西海岸,不得不提金沙滩、银沙滩、大珠山、小珠山、琅琊台等,这可都是青岛西海岸的标志景区。如果你来西海岸新区,不去这几大景点,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去了呢? 青岛西海岸旅游景点推荐:金沙滩 在正午日光的照耀下,整个沙滩会呈现出金黄色,我想着也是它叫金沙滩的原因所在。 金沙滩内有餐饮店、小吃店、商品店比较多,所以即使你什么都不带,也可以玩的尽兴。不过,金沙滩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细,如果光脚的话,走路还是要多小心才是。景区内的帐篷,椅子都是收费的,具体价格可以按小时也可以按天,不过可是还价的哦!

景区门口是多条公交车线路,哪怕你是打车过来的,还是建议你回去的时候,选择做公交,划算不说,是真的很方便。 青岛西海岸新区旅游景点推荐:大珠山 大珠山被称为春来飞红第一山,是国家4A级景区,它南北长20多公里,主峰大砦顶海拔为486米,总面积65平方公里。无论是从东还是从西眺望,大珠山都是一道青峰相连的半岛风景。它枕海波涛,挂高天风云,铺大地葱翠,既清新秀丽,又气象万千。 有江北独一无二的万亩野生杜鹃花,还有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国罕见的天然大佛,它们栩栩如生的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向世人述说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大珠山是人们欣赏自然风光,寻访古迹和走近佛教文化的好去处。 石门寺

据说石门寺非常的灵验,每年清明节前后,前往石门寺祈福的人都会踏破门口。与那些“千年大咖”相比,石门寺虽然“年轻”,但因为与“千古一帝”李世民有关,所以名声也非常大。大珠山中的石门寺,因为面向东方的寺门由三块天然就是自然形成,因此得名。虽然中国的寺庙很多,但庙门朝东的仅有这一座。 石门寺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传说,李世民东征高丽时被高丽王追杀到,他又困又渴,走到寺门处见巨石下流出潺潺泉水,趴下就饮,顿感精神打针,体力倍增。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2020届高三英语月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2020届高三英语3月模拟考试 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7.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experience New York City is with a bus tour,rolling between Manhattan neighborhoods,one beautiful block at a time.Here are some best bus tours that NYC offers. Big Bus New York This classic bus tour provides a thorough introduction to Manhattan.Take a seat on the open-air top deck of a double-decker bus(双层公共汽车)instead of traveling by subway.The most popular stops include the 9/11 Memorial,the High Line,5th Avenue shopping and Harlem’s Apollo Theater.For some fresh air,stop in the 843-acre Central Park and go for a walk. The Ride Climb aboard The Ride and the bus becomes the theater while the New York City streets are the stage.This 75-min tour combines sightseeing(including landmarks like the Chrysler Building and Carnegie Hall)with live entertainment(both from onboard guides providing fun facts and screening movie clips,and on-the-street performers). Gray Line City Lights Tour Witnessing New York City by night is an essential experience when visiting

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力求近远期结合、保持弹性;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促成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保证西宁市经济快速增长,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目标 将西宁建成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桥头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主力军、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模范城、青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的美丽家园。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20年至30年。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西宁是青海省省会,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多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原名城。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达到100万人;2010年达到110万人;2020年达到13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西宁市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8平方米以内,西宁市主城区近期2005年用地规模为96.6平方公里,2010年用地规模为100.3平方

公里,远期2020年用地规模为128.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为:西宁市区、市域范围内重要的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和正在建设的黑泉水库、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自然与历史遗产保护范围,以及鲁沙尔镇、多巴镇、甘河滩镇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930平方公里。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宁市在各个区域层面,尤其是在海东地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协调城镇体系在西宁—兰州、西宁—拉萨两条轴线上的整体功能,建立结构合理、有机扩展的“核心—外围”体系。城镇体系发展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促使“核心—外围”体系的有效生长,建设特色文化和旅游经济职能,促使城市高级职能的强化和主体地位的实现。 城镇体系总体战略目标:建立一个适宜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等级规模完善、中间布局合理、功能组织协调的城镇体系结构。西宁市市域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55%,2010年达到60%,2020年达到65%—70%。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以西宁市区、鲁沙尔镇、甘河滩镇、多巴镇为点,以宁果公路、鲁多公路、109国道为线,组成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核心区;以环状核心区作为市域中心,以315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宁张线等为辐射轴,逐步形成大通桥头、湟源城关等市域次级发展极核;分别以大通桥头、湟源城关为中心,形成众镇拱卫的态势。 西宁市市域形成三大城镇经济区:西宁市—鲁沙尔—甘河滩—多巴,形成环状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区,范围包括西宁市区、湟中与平安两县,以商贸、旅游、康体休闲、工业、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工业为主;以大通桥头为中心北部次级城

青岛西海岸新区

青岛西海岸新区 2019年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指南 一、2019年新生招生文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二)《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 (三)《青岛市教育局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的通知(青教通字〔2014〕17号) 二、申请小学一年级学位须具备的条件和提供的证件材料 必须年满六周岁(2013年8月31日前出生)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以下条件的非本区户籍适龄儿童。 (一)本区户籍适龄儿童 西海岸新区户籍(原开发区户籍和原胶南户籍)且必须年满六周岁(2013年8月31日前出生)。 需提供证明: 1.儿童随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户、同住(提供祖父母、外祖父母房产的,需祖孙三代同户籍且需提供房产交易大厅出具的儿童及其父母在我区内无房的证明)的户籍卡; 2.与户籍情况一致的住房产权人的住宅房产证; 3.儿童医学出生证明。 (二)非本区户籍适龄儿童 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父母至少一方与我区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办

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在我区务工一年以上; 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公安部门核发的“山东省居住证”,并在务工地有稳定的住所(有自有住所或办理正式租住手续的住所); 3.符合我区规定的入学年龄。 需同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父母一方在本区劳动合同、社保卡(同时提交由合同单位为其在我区缴纳的一年以上的社保明细)或工商营业执照(一年以上); 2.父母一方在本区居住证; 3.父母一方在本区住宅房屋产权证或正式房屋租赁证明; 4.学生及其父母在原籍户口簿; 5.学生的医学出生证明; 6.非西海岸新区户籍但户籍属于青岛地区的,不再需要办理“山东省居住证”。 三、新生的学位类型 根据学生户籍和监护人住房情况将我区新生学位类型分为5类,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如下: (一)学位类型1:本区户籍,且自有住宅房产和户籍地址一致,均在学校片区内。 (二)学位类型2:本区户籍、自有住宅房产和户籍地址不一致,但自有住宅房产在学校片区内。 (三)学位类型3:本区户籍集体户或空挂户,落户地

青岛产业发展以及青岛胶州和西海岸新区的产业发展特点与未来方向研究

11.4 青岛产业发展以及青岛胶州和西海岸新区的产业发展特点与未来方向研究 一、青岛的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特点-----青岛要成为区域性科技 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科技发展中心。 对于青岛城市的未来定位,在国务院批复的青岛2011-2020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以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将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可以说是充分考虑到青岛自身的城市特点,量身打造的发展目标。 作者建议青岛要围绕高科技产业为核心,以海洋科技为重点,打造我国东部高科技城市。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青岛地处中日韩经济联系的前沿地带,与日韩隔海相望,距离比天津更近,且拥有天然优良的深水岸线和港口,未来可“变身”国际航运中心,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枢纽型城市,在港口和区位上更具优势。 智能制造 近年来,物联网、机器人、三维打印、石墨烯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20%。去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今年,青岛将推动30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滚动推进150个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培育壮大机器人、三维打印、虚拟现实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全国率先提出互联网工业的城市,青岛正加快以“互联网+”引领推动青岛全面转向“智造”的速度,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全面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新型产业生态等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 创新领域发展 过去五年,青岛围绕创新规划建设“三个千万平米”工程和“千帆计划”,青岛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二位。 青岛创新有4个支撑系,即“高校系、央企系、中科系、国际系”。和24所国内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青岛建设研究院或研究生院。同时,“央企系”在青岛设立相关研究机构。“中科系”是指中国科学院的创新资源,目前在青岛形成“两所八基地一中心一园一城”格局。“国际系”,从而吸引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向青岛聚集。这些创新力量,将为青岛未来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海洋科技 中国的海洋研究起步于青岛。上世纪20年代末,青岛建成了水族馆和海滨生物研究所,青岛观象台还专门设立了海洋科,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近年来,我们重点打造了以海洋科技创新为特色的“蓝谷”,吸引了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政府投资项目 管理办法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政府投资项目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和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和《青岛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由政府直接出资建设或用补助资金建设以及财政性投融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是指对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备选、决策审批、资金使用、建设实施、验收移交、稽察监督等进行的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政府财政性资金来源为:区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建设资金;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和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按照规定用于建设的资金;上级专项补助的建设资金;区属国有投资公司承担政府投资项目

的融资建设资金;区本级财政承诺借贷或者偿还债务的政府性融资建设资金。 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安排应当遵循量入为出、适度超前、综合平衡、保障重点的原则,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放大作用。 第四条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一)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禁止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二)坚持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 (三)实行专家咨询制、工程质量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责任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 (四)政府参与投资的经营性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实行代建制。项目法人和代建单位通过政府成立或招标选择等方式确定。 不具备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或者代建制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主管部门责任制。 (五)符合集中建设条件的项目应当依据规定和确定的分工实行集中建设。 (六)坚持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健全跟踪问责机制。

长春市未来十年总体规划(2011-2020)

概要: 目录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2、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与要求 二、规划重点 三、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目标 2、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4、区域协调发展 5、市域城镇发展 6、规划区发展规划 7、中心城区结构调整与优化 8、公共设施规划 9、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划 10、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1、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2、综合交通规划 13、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4、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规划 15、近期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长春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处我国京哈与图乌两条交通线交汇处,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春市现辖四县(市)六区,包括榆树市、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市、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长春市全境面积2060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16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756.5万人,占吉林省总人口的27.8%。其中市区人口362.3万人。 近年来,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09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8.6亿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迅速,截止2009年末,长春市市区城镇建设用地达到402.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达到299平方公里。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在5年时间内就增长约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周边组团发展迅速,其中合心、兰家、英俊、西新等四个周边组团工业企业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轨道客车产业园区、轻工业产业园区以及物流产业园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随着“退二进三”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城市生活和服务中心;净月、富锋、兴隆等三个组团分别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以及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带动下,形成以教

青海省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报告.doc

致全市人民的公丵开信 亲爱的市民朋友: 西宁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围绕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兰新二线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西宁市在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依照“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则,坚持“国际视野、国内前沿、西部一流”理念,牢牢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层面审视了西宁发展问题,认真分析了西宁、兰州两地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了城市职能分工、区域性重大设施协调布局、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网络统筹构建等问题,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确定未来西宁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合理预测了城市规模,确定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了西宁作为东部城市群“极核”的功能和作用。 本次规划将提升区域地位、强化服务功能、突出高原特色、建设宜居城市作为重点,将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加强与兰州和海东区域协作以及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格局重构方面,力求通过努力,到规划期末,把西宁建成带动区域发展的西北经济高地,自然人文有机融合的区域服务中心,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原旅游名城,宜居宜业、保障完善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 各位市民,本次规划对于保证未来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敢懈怠。恳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 青西新管任〔2019〕1号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赵英民等工作人员任免职的通知 各大功能区管委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管区,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驻区各单位: 现将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19年1月17日决定任免的人员名单公布如下:任命: 赵英民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发展和改革局(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园区统筹办公室)局长(主任); —1—

于瑞泳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谢龙目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 王延军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 余红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局长; 王军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局长; 丰彦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局长(主任); 李巍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城市管理局(水务局)局长; 曲艳阳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海洋发展局局长; 孙晓辉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商务局局长; 徐玉洁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文化和旅游局(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局)局长; 薛立群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卫生健康局(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薛英俊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胡英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局长(主任); 孙博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孟庆波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医疗保障局局长; 殷宝勇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信访局局长。 免去: 唐晓城的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商务局局长职务。 —2—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报批稿)目 录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2、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与要求 二、规划重点 三、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目标 2、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4、区域协调发展 5、市域城镇发展 6、规划区发展规划 7、中心城区结构调整与优化 8、公共设施规划 9、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划 10、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1、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2、综合交通规划 13、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4、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规划 15、近期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长春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处我国京哈与图乌两条交通线交汇处,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春市现辖四县(市)六区,包括榆树市、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市、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长春市全境面积2060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16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752.5万人,占吉林省总人口的27.8%。其中市区人口360.8万人。 近年来,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08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1.9亿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迅速,截止2008年末,长春市市区城镇建设用地达到376.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达到299平方公里。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在5年时间内就增长约5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周边组团发展迅速,其中合心、兰家、英俊、西新等四个周边组团工业企业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轨道客车产业园区、轻工业产业园区以及物流产业园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随着“退二进三”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城市生活和服务中心;净月、富锋、兴隆等三个组团分别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以及长春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带动下,形成以教育研发、汽车产业、食品加工为主的三大城市组团。 2、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与要求 近年来,国家、省级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为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等为长春市在区域协调、空间结构、产业发展、职能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伴随东北地区和吉林省中部地区合作的不断增强,必将对长春市的城市结构、交通及基础设施布局等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从经济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春市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1995-2008年间,长春市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4.9%,特别是近几年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最高时接近1/2。经济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产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93860804.html,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360docs.net/doc/b93860804.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93860804.html,

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93860804.html, 州作为西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对人口的吸引力,努力将兰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富有活力、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兰州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 发挥兰州新区产业转移承接大平台、综合交通运输大枢纽、西向南向开放大门户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大数据、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及国际产能合作、生产加工贸易、服务外包等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人才集聚、资源集聚、要素集聚,打造支撑兰州—西宁城市群乃至甘青两省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和服务“一带一路”及中新南向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平台。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产业、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以科技体制改革、产业品质提升、人才资源集聚、产业合作发展为重点,实施重大创新工程,深化与中科院系统在兰院所和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支持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工程等国家战略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大科学工程民用领域装置开发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创建,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摘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当前,吉林省的城市化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吉林省区域发展的新背景,针对其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完善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增强城镇轴带集聚能力、促进长吉都市整合区的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东西部城市化、促进边境口岸城市职能的优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吉林省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经济;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9.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7-0067-04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必然较高。吉林省的城市化水平在国家计划投资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改革开放以来,受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吉林省城市化水平虚高、城市化速度滞缓、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限制着城市化对区域发展支撑与载体作用的发挥。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下,选择科学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充

分发挥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成为吉林省的重要战略之一。 一、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背景 (一)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省经济总量由2001年的2 120.35亿元增至2010年的8 577.06亿元,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6.8%。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吉林省具有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质的特产资源、广阔的省内外市场及全新的发展政策等方面的优势,随着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其经济总量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也将稳步提升。因此,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要求及时调整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路径。 (二)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转型 在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背景下,吉林省的工业正在以交通设备制造、石化产业等为支柱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向新型工业化模式转变;从资源驱动、资本驱动的工业化转向知识驱动、技术驱动的工业化转变。按照《东北振兴规划》要求,吉林省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应是建设交通装备制造业

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摘要: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全市辖城东、城中、城北、城西四区,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湟源三县,总面积7665.2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2000年市域总人口202万人,市区户籍人口71.17万人,总人口共95.8万。 城市景观轴:城市的主要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商务博览、民俗表演、市民活动,都集中在这条轴线上。 滨河景观带:主要通过“软质景观”体现城市自然风貌,结合带状城市特色,利用“三河六岸”,形成十字轴自然景观游览带,串联永久性生态绿地。城市开敞空间的创造:包括城市街道空间、广场空间、绿色空间和水空间。城市视线走廊的控制:通过对建筑高度的控制,在城郊公园—城市景观至高点之间,形成通透的视线走廊。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全市辖城东、城中、城北、城西四区,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湟源三县,总面积7665.2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2000年市域总人口202万人,市区户籍人口71.17万人,总人口共95.8万。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市区平均海拔2100米,气压低,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0%。 西宁市既是进出高原和省内联系的必经之地,又处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这里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是典型的黄土地貌景观。境内多发生暴雨,历时短、强度大。暴雨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水土流失严重。市区紧邻的南北山地区多次发生崩滑、泥石流灾害。山岳挟持盆地的特殊的地形塑造了“错位十字”的特殊城市结构。 通过对青海省的区域特征、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总规”明确了西宁市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模式。通过对主要经济活动流向的研究,确定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和格局。 为进行全面、准确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总规”分析整个西宁盆地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特征,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在立足区域水文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建议。 特殊的地形条件使西宁在冬季的静风频率高达64%(1998年)。大气污染问题是西宁市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规”立足于区域发展的视角,与相关专业部门多次沟通,提出“建设西宁到张掖铁路,形成西宁市第二条外出铁路通道”的设想,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认可。这条第二通道不仅大大提升了西宁的区域地位,也起到了加强了青海省的对外交通联系、完善欧亚大陆桥铁路通道功能的作用。 在本轮规划前,西宁市仅辖大通一县,出于明确区域城镇职能,提升西宁整体竞争力的考虑。“总规”建议将平安、互助作为西宁附属县整体考虑。 依据市域城镇分布特征,规划形成西宁市——总寨——鲁沙尔——甘河滩——多巴环状综合经济区。这种“大西宁”的结构有利于消除主城区“十”字结构的缺陷,加强城镇间的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促进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

青岛西海岸新区招商引资项目

青岛西海岸新区招商引资项目 推进管理暂行办法 青西新管办发〔2015〕41 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招商项目质量,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新区建设步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招商引资项目是指通过招商引资行为或通过招投标落户新区的社会类投资项目(不含住宅地产项目)。 第三条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坚持明确责任、突出节点、加强督办、提高时效的原则。 第二章准入选址 第四条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入驻准入评审制度。凡新引进申请建设用地的项目、新增土地扩建的项目以及特许经营项目,须纳入准入评审程序。 第五条准入评审及选址由区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和各大功能区按照《关于加强招商资源统筹和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青西新发〔2015〕1号)要求办理。区领导小组统筹全区项目布局,原则上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项目准入评审及选址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拟落户各大功能区启动区(转型区)内的项目,由各大功能区自行组织评审,评审通过的项目结果应于会后 2 个工作日内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通过准入评审并明确选址的项目,6 个月内无明显进展的,不再保留项目用地选址;同一选址有多个项目申请的,优先保证质量高、进展快的项目。 第七条为提高引进项目成功率,各招商责任单位对引进项目质量严格把关,充分论证。有关投资协议要需明确项目注册、开工、竣工、投产时间节点、投资规模及投资强度、经济社会贡献、扶持政策和扶持节点、违约责任等。 第三章土地供给 第八条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用地联合审查制度。通过区领导小组及大功能区准入评审的项目,纳入供地计划。用地指标安排方案由区国土资源房管局会同发改局、投资促进办等单位提出,报区政府批准。用地指标优先保证区级以上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