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生平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耐庵(1296-1370),本名施子安,一说施耳,又名施肇瑞,学名施惠,字彦端,一字君承,号耐庵(以号行),原籍江苏省苏州阊门外施家巷人,后迁居海陵县白驹场(今大丰市白驹镇)。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的施之常的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中国元末明初著名小说作家,诗人。
自幼聪明好学,及长能诗擅文,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元·至大元年(1308年)13岁入苏州附近的浒墅关读书,延祐元年(1914年)19岁中秀才。至治三年(1323年)28岁中举人,到当时的京城大都(今北京市)会试落第。因国子监司业刘本善的推荐,到山东郓城县任训导,得以遍搜梁山泊宋江英雄遗事,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至顺二年(1331年)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3年,因不满元朝统治者荒淫腐败,人民生灵涂炭,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愤然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参加了张部的军事活动。张士诚据苏以后,又在其幕下参与谋划,和其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士诚贪享逸乐,不纳忠言,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鲁渊、刘亮与其相别时,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遂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游学,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县祝堂(今祝塘镇)大户
徐麟宅坐馆,为其作塾师。刘伯温做了朱元璋军师后,打听到其隐居在祝堂,连忙向朱元璋推荐。朱元璋特派刘伯温前来召请。因无意仕途,婉辞不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冬,朱元璋与张士诚交战,为避战乱,迁到白驹场西18里的海陵县白驹场隐居不出。有感时政衰败,根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作长篇白话小说《江湖豪客传》寄托心意,后感到书名太浅露,依据《诗经》“古公禀公,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诗句,改为《水浒传》,对中国的白话文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又与弟子罗贯中合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晚年为避明廷征召,潜居淮安。
明·洪武三年(1370年)染病而殁,终年74岁,就地安葬。著有《志馀》、《水浒传》等传世。
施耐庵殁后数十年后,其长孙施文昱(字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施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1595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600多年来,《水浒传》不但风行海内,而且流传世界。
【施耐庵轶事、趣闻】
〖定居白驹〗
施耐庵当初为了寻找隐居之地,想到了先后做过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这时顾逖已辞官回到兴化老家。如今回到兴化后,在顾逖的帮助下,他先在兴化城里住了两个月,后来为了潜心著述,还是再往海边小镇去。一天,施耐庵忽然高高兴兴地来到好友顾逖家:“顾兄,快备舟,我要出去寻找一块宝地。兴化城的四周水网密布,船出东门,经过得胜湖,小阳山,施耐庵便同艄公攀谈起来。艄公讲了得胜湖上曾有梁山好汉张荣来此结水寨,大败金兵的故事。又讲张士诚当年驻扎小阳山操练水军的事迹,施耐庵听得入了神。船儿在芦苇荡中向东北前行好几十里,忽见一座小岛,施耐庵忙叫船夫将船靠下,细细察看起来:只见两条港汊直对小岛,活象两只狮子在盘绣球,便轻声赞道:“好地方!”他又登岸望去,四周七湾八汊,芦草繁茂,鱼虾成群,水鸟低飞。他面对景物,想着要写的水泊梁山,默默地说:“找到了,找到了,就数这地方好!”小船回到兴化之后,施耐庵立即去找顾逖说:“顾兄,我要到小岛那里去安家。”
顾逖告之施耐庵说,范公堤上的白驹场,别名藿场、场藿,取《诗经》句而得名:“皎皎白驹,食我场藿。”耐庵高兴地说:“好啊,
在我则白驹得水,神驰千里!”当年的白驹场这个地方,东边是海市蜃楼式的山海镇,西边是恬静素裹的永宁镇,中间的白驹场,地基高高突出,东、南、北三面环水,西临串场大河,树木葱茏,风景宜人,施耐庵看中了这个地方,便在这里安了家。施耐庵的表兄弟卞元亨一人继续沿范公堤北上,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便仓。他把策马的马鞭子朝门前一插,谁知过不多久,这根枯枝竟然复活,开出鲜艳的牡丹花。直到现在,每年的谷雨前后,四面八方的乡民还去便仓观赏枯枝牡丹呢。关于白驹场,施耐庵有五首七绝诗吟咏:山海永宁白驹场,荒野芦苇好风光。金风吼吼暮景凉,吹落桂花满地香。
串场河水千江月,待等物格换新装。一生南北东西走,迈衰故里白驹场。
拈笔为续唤世眠,楚汉风霜苦熬煎。岁活古稀半旬年,绝食疾病鸣呼先。
似醒犹待萌芽状,过度人间五百年。隐埋黄泉丘一冢,渺茫是非亦了然。
正义豪雄名千古,普贤道德换世风。
有朝一日真红照,天翻地覆转颜容。
〖巧骂恶少〗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
有一次,施耐庵带着书童从浙江青田乘船顺瓯江而下,前往白鹿城(温州)。在路过温溪码头时,因船漏水,只好上码头稍事休息。这时,施耐庵见码头上停靠着一条朱漆雕花的舫舟,船头还悬挂着一面大旗,上书一斗方“秦”字。听码头上的人说,这是白鹿城有名的富豪秦一彪的儿子秦小虎的船,是从石门洞游览返家,路过此地的。事有凑巧,施耐庵船上的船老大张成正好认识秦府船上的船老大李洪,张成托李洪征得秦公子同意,让施耐庵主仆二人登上秦家大船,同去白鹿城。此刻秦小虎正在船舱内和几个花花公子一起饮酒取乐,见上船的人服饰平常,像个落魄书生,心里便大为不悦。他气势汹汹地说:“何处来的穷书生?坐到船后梢去。”说罢,船舱里几个恶少挤眉弄眼地哈哈大笑起来。施耐庵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火,加上在船后梢被太阳晒得火辣辣的十分难受,便信口吟诗一首:岳王一失千秋恨,利剑当年未斩秦。
留下奸雄无赖种,风波江上辱诗人。
秦小虎在舱内听了,不禁大吃一惊:“诗人?难道他是诗人?”于是,走出船舱,皮笑肉不笑地上前问道:“请问客官尊姓大名?”施耐庵答道:“不敢惊动秦公子,我乃淮上施耐庵。”施耐庵?谁不知道他是当今才子?他曾出任钱塘(今杭州),后弃官归里,闭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