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 根本 浚 治 下 当 神器 斯 崇 极天 峻 休
使….稳固 根 疏通 稳定太平 最、极 掌管、主持 帝位 这 推崇 至高无上的皇权 高峻 美好、福祉
之 助词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的 以 动词,用、行 连词,表目的,来
二、研读文本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必固其根本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 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必浚其泉源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虽在下愚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欲流之远者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虽在下愚 人君当神器之重 戒奢以俭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将崇极天之峻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 种德行,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 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 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 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传播他们 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们的忠诚; 文臣武将一齐任用,(皇上)垂衣拱手 (就能治理好天下。为什么一定要使自己 劳神费思,代管理百官的职事呢?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 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 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 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 (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 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 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 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 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 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克 能够 盖 副词表推测
凡百 所有的 景 大
总十思 宏九德 简能任 择善从
智尽谋 勇竭力 仁播惠 信效忠
文武用 垂拱治 何劳苦 代百司
谏太宗十思疏
为何思
人君当思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思什么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 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 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殷 深切 傲 轻视 行路 路人 董 督责
既 已经 苟 苟且 惟 只、只是 宜 应该 以 连词,表修饰,地 介词,用、拿 而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第二段译文: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 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善终的很少。难道是 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因为处在深重忧 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 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 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 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 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 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皇上的) 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 在有多大,可怕的只有民众(的力量); (人民 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使船只颠覆,这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宏兹九德 宏:使……弘扬。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疲劳,苦:使……辛苦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思考题: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 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 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 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 宜深慎。
善始繁 取易
克终寡 守难
殷忧 竭诚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 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 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 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 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 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 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 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 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 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 疏进谏,连进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 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些 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
自读课文 1.标注生词读音 2.注意正确断句 3.找到具体阐述“十思” 的段落。
自读课文1段 1.参注释翻译文段 2.勾划特殊词句 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 论证的?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 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 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 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谦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以(之)为; 把(它)当作。 今义:认为。
二、词类活用 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心:在内心。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 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环境。危:危险的可能。
作 兴建 谦冲 谦虚 牧 约束、修养 盘游 游猎 三驱从三面驱赶猎物,留一面放生。 敬 谨慎 壅蔽 被堵塞蒙蔽 黜 排斥 谬 错误地 兹 这 简 选拔 驰 奔波效劳 化 教化 司 管理 道 政策、方法
安 下 乐 忧 虚 正 恶 能 善
形容词使动 名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词意动 形容词词意动 形容词使动 形容词使动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名词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 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 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 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 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 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 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 起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 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一、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 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 “骄傲”; 今义,尽情。
思考题: 1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泉源
类 比
思国安 积德义 德不厚 思国安
源不深 望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反
第一段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 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 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 (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 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 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 戒除奢侈而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 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长远啊。
生 活 修 养
工 作
戒奢侈 恤百姓 戒焦躁 不自满 不放纵 不懈怠 纳忠言 远小人 克喜怒 明赏罚
顺民意 得民心 安民生 养性情 增智慧 强能力 通言路 清朝堂 重理性 明法度 稳帝位
树正气
立国威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见欲 将作 念危 惧溢 乐游 忧怠 虑蔽 惧邪 恩加 罚及 知足自戒 知止安人 谦冲自牧 江海下川 三驱为度 慎始敬终 虚心纳下 正身黜恶 因喜谬赏 以怒滥刑
使……安定 居于……之下 以….为乐,喜爱 以….为忧,担心 使……虚 使……端正 恶人、品质不良的人 贤能的人 好的意见
其 语气副词,表反问、推测等 诚 表假设,相当于“果真” 以 连词,表目的,来 介词,把、拿 连词,表因果 而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因果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修饰
第三段译文: 如果能够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 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 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 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害怕会骄傲自满, 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居于百川之下;喜爱狩猎, 就想到用三面捕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 赶尽杀绝),以此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 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受蒙蔽,就想 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 想到使自己的品德端正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 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 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 滥用刑罚。
谏太宗十思疏
正反类比 积德安国 分析历史 善始善终 道理论证 竭诚待人
居戒 安奢 思以 危俭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凡元首 承天命
善始繁
取易
克终寡 守难 殷忧 竭诚一体 ……吴越一体 得志 纵情 行路 ……骨肉行路 董以严刑 免不怀仁 虽 终 振以威怒 恭不心服
怨不在大 人
可畏惟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载
自读课文3段 1.参注释翻译文段 2.勾划特殊词句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提出了“十 思”,他认为理想的政治境界是 什么?
吴越一体
得志 傲物
分 析 历 史
骨肉行路 道 理 载舟 覆舟 论 证 深 慎
翻译以下句子: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 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伐根 求木茂 比 不念居安思危 塞源 欲流长 戒奢以俭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源泉 源不深 望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思国安 积义
德不厚 思国安
臣知不可 而况明哲
伐根 求 木茂 塞源 欲 流长
亦
人君当重 居大 不念安危 奢俭
自读课文2段 1.参注释翻译文段 2.勾划特殊词句 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 论证的?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谏太宗十思疏
一、文学常识 (一)、疏 1.古代臣属向皇帝分条陈述奏议。 2.指奏章上达。 (二)、魏征(580—643)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 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 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 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 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 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 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 死后赠司空,谥文贞。留有《魏郑公文集》等。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 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魏徵,字玄成, 唐代政治家、文 学家、史学家。 曾任谏议大夫, 封郑国公。以直 言敢谏著称,史 称“诤臣”。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 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 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 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 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 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 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 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