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如梦令》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 起 一 滩 鸥 鹭 。
争 渡 , 争 渡 ,
误 入 藕 花 深 处 。
兴 尽 晚 回 舟 ,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
常 记 溪 李 亭 清 日 照 暮 , / /
如 梦 令
wenku.baidu.com/ /
/ /
/ /
/ /
常记:时常记起。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 不早了。 沉醉:大醉。 归路:回来的路。 兴尽:兴致得到满足。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试问卷帘人”一句中谁在问? 问什么?卷帘人如何回答的? 2.你能从“绿肥红瘦”一句中体 会出词人对枯萎消瘦的海棠花 抱有什么样的感情? 3.请你给我们描述词中所表现的 情景。 4.请你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词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 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àn)溪, 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 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 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 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 密之处的失误。
①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②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 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③卷帘人:侍女。 ④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 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 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 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 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 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 茂,红花凋零。
有趣,值得回味
地点: 溪亭
常
记
时间: 日暮
情节:沉醉 回舟 误入
事件: 醉归
惊起
诗 情
彩亭 碧水 红荷 画 景致: 银鸥 白鹭 晚霞 意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词人回忆了一
次愉快的郊游情 景,因醉在归途 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 吓飞了。表现了 作者早期生活的 情趣和心境。
争渡,争渡。
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 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 渡)”。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 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 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 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快速 地划,快速地划,惊动满滩的水鸟, 都飞起来了。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 么事? 词人的一次郊游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 事吗? 不是,“常记”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 节? 夏天,“藕花深处” (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不是,“争渡” (5)为什么会误入? “沉醉”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 这件事呢?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 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 和韵脚。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 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 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宋词有
“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 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丈夫 赵明诚都是当时的学者。她早年过着平静、优 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金兵南下,北宋 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诗词多表现哀伤。她 的作品被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 词》。“漱玉”二字反映李清照作品的风格: 口吐珠玑,如清泉翠玉,剔透玲珑,晶莹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