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理论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会计理论及其发展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谈会计理论及其发展,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1.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

1.1西方会计理论

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3大阶段。一是簿记理论发展为会计理论阶段;二是规范会计理论阶段;三是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并存阶段。

首先,簿记理论的形成于约16世纪之前,当时贸易的兴起与发展、合伙企业的出现、有关会计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货币计量单位的应用,所有这些,为复式簿记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即为簿记理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正式描述复式簿记制度,为我们提供会计记录论据的第一本著作,是1494年威尼斯的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i)所著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尽管巴其阿勒不是复式簿记的创始人,但他进一步完善,并从理论上总结了复式簿记。这本书的出版,是会计发展史上、也是会计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就是说,到了巴其阿勒这个时代,簿记理论开始形成。

到了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金融危机、高级职员参与股票投机,造成美国经济秩序十分混乱。当时,会计人员伪造财务数据,假账丛生,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无数企业破产,使美国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20世纪末和30年代初

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对会计实务进行规范的需要。简而言之,在这一阶段会计环境变化,要求会计实务规范化,而会计规范的需要,则又促进规范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规范性理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先设定会计假设或目标,进行逻辑推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导致良好会计实务。这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渐渐地把实证法引入会计研究,而形成了实证会计理论。它的代表成果是1986年瓦茨.齐默尔曼著的《实证会计理论》,这本书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把实证会计理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并且逐渐开始了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并存的阶段,开拓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它对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存下去。

1.2我国会计理论

我国会计理论落后,同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相吻合。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为特征;人们没有价值观念,货币关系没有充分展开。以商品经济为客观环境的现代会计,因没有成长的土壤、阳光和水分,当然得不到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文革结束,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一个极为地下的地步,没有系统的概念。文革结束后,会计理论工作者对许多重大会计理论问题,比如会计定义、职能、对象、性质、方法等进行了重新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取得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会计理论研究逐渐走上健康、正常的道路。从1988年到现在的这个时期,会计理论研究是以会

计准则的研究和建立为主。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和等效,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共39项,这套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是会计理论不断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走向国际化,会计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几种重要的现代会计理论观点

2.1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出现于会计早期阶段,公司制的产生和发展也促使这种观点成为一时的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的主要理论观点是:提供会计信息用于反映履行受托义务的情况,强调了对委托方的责任的理念,受托责任的实质是产权的责任,产权必须公正,可核查,以维护产权所有者的利益,所以对会计信息可靠性更加重视,历史成本是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选择的基础,为了准确,及时地反映受托责任,会计信息应尽量准确。

2.2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是在资本市场逐渐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决策,所以相比传统的历史会计信息,投资者更关注的是未来会计信息,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能为投资决策服务。决策有用观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会计要以提供决策所用的信息为目标,会计更关心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能否起到为决策服务的作用,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只求信息的数量越多越好,不太关注会计信息的主观程度。提倡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选用,特殊情况下还可使用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不太在意会计信息的准确度。

2.3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这是基于企业是社会人的假设和利他主义原则的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强调企业应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社会利益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根据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应同时考虑社会效益,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应有的责任。即不只是从企业角度去计算和衡量经济效益,而是要站在社会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打破传统会计体系局限,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3.新兴的会计理论---绿色会计理论

3.1绿色会计含义

绿色会计(Greenaccountant)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而绿色会计理论便是系统理性认识绿色会计的知识体系。绿色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3.2绿色会计理论特征

核算内容的特征具有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以及环境经济业务

具有的综合性和长期性;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需要涉及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报告形式的特性包括环境会计报告既应揭示财务信息,也应揭示非财务信息等。

3.3充分认识建立中国绿色会计理论的必要性

一是中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膨胀,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而日趋耗竭,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会计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三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

4.会计理论研究的意义

4.1会计理论具有信息传递与经验总结功能

会计理论,包含关于现实存在会计实务的信息知识和对该项实务活动的描述,起信息收集传播和经验归纳总结的效用。

4.2会计理论具有解释和评价功能

所谓解释就是指会计理论为现存的会计实务说明其理由。这是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的具体体现,人们之所以要讲究会计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现存的会计实务做出合理的解释,以说明对某项交易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和程序,而不是采用其他的方法和程序的理由,解释其原因,为现存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