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连杆胀断系统设计

汽车发动机连杆胀断系统设计
汽车发动机连杆胀断系统设计

摘要

汽车发动机连杆胀断系统

连杆胀断工艺是国际上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连杆加工新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连杆加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整体发动机的生产技术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在对胀断工艺原理、胀断主机、装配螺栓及工件自动化传送装置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胀断生产线的控制系统。

文中,首先确定了系统的电气控制方案并进行了必要的论证。根据电气控制方案,对具体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做了具体的说明。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是按胀断工艺的技术特点而确定,通过制定整体技术方案、合理确定胀断主机的结构与主要技术参数、研究并设计胀断自动化生产装备的液压、电气及微机控制系统,全面满足连杆胀断技术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精益生产要求。

关键词:连杆胀断工艺,可编程控制器

Abstract

The bloated and broken technology of engine connecting rod of the automobile is a new kind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connecting rod which develop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in the world. it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 of connecting rod fundamentally, and it improves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engine by a large margin .It has very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

This text firstly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bloated disconnected craft, the bloated disconnected host machine and the automatic assembling line in detail,then the text mainly stud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the production line.

In the text, we give the electrical control of the system and carrie on an essential demonstration. According to control method,the text designed the hardware circuit in detail, and gave the concrete explanation.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this text and technological circuit are fixed according to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aft .By making the whole technological scheme, confirm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bloated disconnected host machine and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we study and design the hydraulic pressure,electrical an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of the bloated disconnected automatic eqippment.The design meet the requests of high-accuracy, high quality, high-efficiency for the the bloated disconnected production line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 the bloated disconnected technology of engine connecting rod,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1.1 引言................................................................................................................. - 1 -

1.2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

1.3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2 - 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 3 -

2.1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 - 3 -

2.2 PLC的特点 ........................................................................................................ - 4 -

2.3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语言设计............................................................................. - 6 -

2.4 S7-200系列PLC的指令系统.......................................................................... - 7 -

2.6 MCGS组态软件................................................................................................ - 12 - 第三章设计论证..................................................................................................... - 14 - 3.1 系统控制流程概述....................................................................................... - 14 - 3.2 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 14 - 3.2.1 胀断主机的原理与结构设计........................................................... - 15 -

3.2.2 定扭矩装配螺栓装置的原理与结构设计....................................... - 15 -

3.2.3 自动化传送装置的原理与结构设计............................................... - 15 -

3.2.4 步进梁机械手夹持定位精度与纵、横项运动精度 ....................... - 15 -

3.2.5 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制定与设计................................................... - 15 -

3.2.6 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16 - 3.3 电动机的启动................................................................................................ - 16 - 第四章系统硬件设计........................................................................................... - 19 -

4.1 系统硬件总述................................................................................................. - 19 -

胀断实验装置由机械,液压,电控三部分组成;胀断主机共有10个液压缸,按连杆胀断工艺要求,先后顺序动作,完成胀断任务。..................................... - 19 -

4.3 CPM1A的特点.................................................................................................. - 20 -

4.2 CPM1A的I/O规格.......................................................................................... - 23 - 第五章 PLC软件系统设计............................................................................................ - 25 -

5.1 CPM1A软件基础.............................................................................................. - 25 -

5.1.1 CPM1A的继电器区.............................................................................. - 25 -

5.1.2 CX-Programmer软件.......................................................................... - 26 -

5.1.3 CPM1A与上位机的连接...................................................................... - 27 -

5.2PLC的I/O分配 ........................................................................................ - 28 -

5.2 PLC程序.......................................................................................................... - 29 -

5.2.1 开机启动程序..................................................................................... - 29 - 总结 ................................................................................................................................ - 31 - 致谢 (33)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与国际竞争的激化,零部件及其设计制造过程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已成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唯一途径。拘泥于传统、落后的加工技术的生产模式早已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加工技术的变革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许多新的工艺打破常规,以构思新颖、操作经济、效益显著为特点应运而生。

连杆是发动机上的关键零部件,在高频率疲劳载荷下工作,对强度有较高的要求。就制造工艺而言,连杆属于较难锻造与加工的一种零件。对其制造方法与技术,国内外都给与极大的关注。连杆胀断供依旧是国际上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连杆加工方法,是对传统连杆加工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大幅提高了整体发动机的生产技术水平。

1.2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该项新技术在国外发展极为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美国的福特公司、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德国的宝马汽车公司、德国的大众公司、法国的雷诺汽车公司等多家汽车生产厂商采用了该种新技术。日本的研究机构与汽车生产厂商也对此项新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开发,即将在多种车型上应用。而国内汽车工业、发动机行业的连杆生产厂家目前仍旧沿用落后的传统杆、盖分体加工方法,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动机行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入世”后的挑战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缩短我国和国外在汽车、发动机制造业上的差距,在短时间内实现发动机制造关键技术的跨越,迅速开展发动机连杆胀断加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是刻不容缓。

本项目的目的是自行研究开发连杆胀断新工艺及其关键技术装备。为国内连杆生产企业提供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脸杆胀断加工成套技术,使该项连杆制造加工的追新技术在国内得以实施、应用于推广,从根本上

改变我国目前仍沿用的加工工艺与方法。

本项目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动机行业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改变行业技术结构、促进传统产结构升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外同类产品的进口、填补国内空白、节约大量的外汇和资金。1.3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1. 设计连杆胀断液压系统。液压系统部分设计主要包括液压泵电机的参数选择及控制电路,液压油温度的测量及显示电路以及必要的报警电路。

2. 连杆胀断部分设计。胀断部分通过控制液压阀来控制油路,使各机械部分产生运动,机械部分的运动起始信号由接近开关标志,并且能向PLC 发出信号。

本文第二章对PLC控制的原理进行了叙述,以作为后文叙述的基础。

在本文的第三章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叙述,作为硬件设计的指导。

第四章是硬件的具体设计,包括各个硬件的参数选择,硬件电路设计的详细说明。

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2.1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

可编程控制器是以自动控制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目前它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早期的可编段控制器只能进行计数、定时以及对开关量的逻辑控制。因此,它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koller),简称PLC。后来,可编程控制器采用微处理器作为其控制核心,它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逻辑控制的范畴,于是人们又将其称为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也常简称PC,为了避免混淆,可编程控制器仍被称为PLC。

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可编程控制器国际标准草案第三稿中,对可编程控制器定义如下:可编被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了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按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

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个整体、易于扩允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汽车制造业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其生产线必须随之频繁地变史。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对频繁变动的生产线很不适应。自然,人们对控制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经济、可靠、通用、易变、易修。首先提出PLC 概念的是美国最人的汽车制造厂家通用汽车公司(GM)。1968年,该公司提出用一种新型控制装置替代继电器控制,这种控制装置要把计算机的通用、灵活、功能完备等优点与继电器控制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结合起来,而且要使那些不很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根据这种设想,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

PLC,并在美国GM公司的汽事自动装配生产线上试用获得成功。

由于PLC优越的性能,其问世后发展极为迅速。1971年,日本引进了这项技术并开始生产PLC。1973年,原西德和法国也研制出自己的PLC。70年代中期,欧美及日本的一些生产厂家,其PLC产品中多以微处理器及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为其核心部件,使PLc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并且有了自诊断功能,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80年代中期,PLC的处理速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不仅增加了多种特殊功能,而且体积进一步缩小,成本大幅度下降。到90年代中期之后,PLC几乎完全计算机化,其速度更快、功能更强,PLC的各种智能化模块不断被开发出来,一些厂家还推出了PLC的计算机辅助编程软件,使得许多小型PLC 的性能也不可小视。

目前世界上—些著名电器生产厂家几乎都在生产PLC,产品功能日趋完善、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为了进一步扩大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范围,适应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需要,PLC产品大致向两个方向发展:小型PLC向体积缩小、功能加强、速度加快、价格低廉的方向发展,使之能更加广泛地取代继电器控制更便于实现机电一体化;大中型PLC向高可靠性、高速度、多功能、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将PLC系统控制功能和信息管理功能融为一体,使之能对大规模和复杂的系统进行综合性的自动控制。

2.2 PLC的特点

PLC优越的性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性和通用性强

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要使用大量的控制电器,需要通过人工布线、焊接、组装来完成电路的连接。其致命的缺点是,如果工艺要求稍有改变,控制电路必须随之做相应的变动,耗时且费力。PLC是利用存储在机内的程序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的,因此PLC控制的系统中,当控制功能改变时只需修改程序即可,PLC外部接线改动极少,甚至可不必改动。一台PLC可以用于不同的控制系统中,只不过改变了其中的程序罢了。其灵活

(最新版)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摘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厂大修特修,不单得付出一笔可观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数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呢?本文从汽车理论知识出发,为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的基础知识。 目录 关键词 (2)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2) 1.1曲柄连杆机构 (3) 1.2配气机构 (3) 1.3燃料供给系 (3) 1.4冷却系 (3) 1.5润滑系 (3) 1.6点火系 (4) 1.7起动系 (4)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 (4) 三.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5)

3.1发动机故障八大主要因素 (5) 3.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8) 3.3发动机简单维护 (9) 四.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10) 4.1车辆保养识常 (10) 五.结束语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致谢词 (14)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引言】汽车在现在的生活中是不可多得的交通工具,所以对于汽车的保养是要非常值得注意的,一般汽车每行驶5000公里到10000公里或以上都需要去维修店进行不同的保养,所说的汽车保养,主要是从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的工作。其实它的内容更广,包括汽车美容护理等知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车体保养、车内保养、车体翻新 【正文】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

第三章_EA888发动机连杆胀断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第三章_EA888发动机连杆胀断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第三章 EA888发动机连杆胀断工艺存在的问题 3.1 锻造前存在的问题 3.1.1 锻造加热温度的确定 锻造温度范围是指合理的始锻温度与合理的终锻温度之间的一段温度区间,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是热锻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合理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的意义在于:1)保证锻件获得良好的内部组织和机械性能,也就是使钢在变形时具有良好的塑性,不产生加工硬化及残余应力;锻后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2)减少变形力。3)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4)节省能源,降低劳动强度。EA888采用了世界上最新的易切削非调质钢36MnVS4含硫、含钒量较高材料,这种材料是目前最先进的用于胀断连杆的材料,在国内,白城中一尚属首例。为此,我们在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做了大量的工艺实验,由于加热温度的确定和锻后冷却控制是相关联的,二者结合在一起即决定了连杆的内部质量。 3.1.2 锻造加热温度不稳定 锻造加热温度的范围一般在30?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连杆的内 在组织和机械性能,导致锻件不合格。所以加热温度的控制在锻造过程中尤为重要。产生加热温度不稳定的原因有: 1(部分国产加热炉未安装自动上料装置,采用人工摆料的方式,这种摆料方式有时会出现间断、不连续现象,导致坯料加热温度不稳定,忽高忽低。 2(新旧料混在一起加热。坯料加热过程中,部分未达到温度要求的坯料需要进行重新加热再使用,如果加热过的坯料与未加热过的坯料混在一起加热,也会导致加热温度不稳定。 3.1.3 辊坯质量不合格

存在辊坯大头抓伤、辊坯拉伤,辊坯有飞刺、折叠等缺陷。辊坯大头抓伤的形成原因:在辊锻过程中,送料钳爪长期接触高温坯料,会粘结坯料外层的氧化皮,氧化皮粘结在钳爪上形成很硬的积瘤,再接触坯料时,积瘤就会划伤坯料表面,形成抓痕,经过模锻,这种抓痕就会在锻件上形成折叠缺陷。 辊坯拉伤的形成原因:在辊锻过程中,辊锻模长时间接触高温坯料,也会粘结坯料外层脱落的氧化皮,氧化皮粘结在辊锻模具型腔中,会形成很硬的积瘤,积瘤就会划伤坯料表面,在辊坯上形成拉伤。 辊坯飞刺、折叠的形成原因:1)辊锻模设计不合理,辊锻模各道次型腔不匹配,辊锻后在辊坯上就很容易形成飞刺。2)辊锻机机械手翻转不到位移动量不稳,这种情况下,坯料无法达到完全在辊锻模型腔中辊锻成形,辊坯就会出现飞刺、折叠等缺陷。 3.2 锻造中存在的问题 3.2.1 折纹返工率高 折纹是锻造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其中,连杆的工字梁结构是最易产生折叠的,折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靠近接触面ab附近的金属沿着水平方向较大量地外流,同时带着ac和bd附近的金属一起外流,使已氧化过的表面金属汇合一起而形成的,如图5所示。这里包含着折叠产生和三个条件;一是靠近接触面ab附近的金属要有流动;二是必须沿水平方向外流;三是由中间部分排出的金属量较大。当 L/T较大,筋与腹板的圆角半径过小,润滑剂过多或变形太快时,较易产生这种缺陷。 EA888连杆属于高筋低腹板的工字梁结构,筋部与腹板厚度差大,筋部厚 14mm,腹板2.5mm,而且筋部和腹板过渡处圆角也比较小,仅为R3。所以,锻打过程中产生折纹的几率比其它连杆更高。白城中一刚开始生产此产品时,折纹返工率

汽车发动机连杆螺栓热处理工艺设计分析解析

金属材料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40Mn发动机连杆螺栓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部: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摘要 综述了发动机连杆螺栓的工作环境,使用性能,失效形式,连杆螺栓材料的选择,热处理工艺等。主要就连杆螺栓的热处理工艺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连杆螺栓材料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图等资料。分别对球化退火、淬火、回火过程中组织、硬度的的变化做了分析。并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连杆螺栓热处理;等温退火;淬火;回火;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I 前言. (1) 1 连杆螺栓的使用性能 (1) 2 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 (1) 2.1.螺栓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2) 2.2材料的选择 (2) 3 热处理工艺及目的 (3) 3.1退火 (3) 3.2正火 (3) 3.3淬火 (4) 3.4回火 (4) 4 设计说明 (4) 4.1失效形式 (4) 4.2工作要求 (4) 4.3结构钢40M N的化学成分 (5) 4.3.1 主要特性 (5) 4.3.2 材料分析 (5) 4.3.3 力学性能要求 (6) 4.3.4 基于材料的零件设计 (6) 4.5热处理工艺说明 (7) 5 设计方案 (8) 5.1正火 (8) 5.2调质处理 (8) 5.3回火的制定 (9) 6 螺栓的热处理质量检测 (9) 6.1硬度计 (9) 6.2外观检测与金相组织检验 (9) 7 螺栓热处理回火缺陷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10) 参考文献 (11)

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盖性能校核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发动机盖(罩)性能校核规范模板

发动机盖(罩)性能校核规范 1范围 本规范定义了发动机盖性能设计校核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轿车、SUV等新车型开发的发动机盖性能设计校核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2003/102/EC 欧洲行人碰撞保护技术指令 3对于产品设计的校核要求 3.1 结构性能 3.1.1 模态频率 图1 发动机盖一阶模态图2 发动机盖二阶模态 边界条件 ——自由,无约束。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一阶自由模态≥20Hz。 3.1.2 扭转刚度

图3 扭转刚度约束条件图4 扭转刚度分析结果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120 N.m/° 3.1.3 横向刚度 图5 横向刚度约束条件图6 横向刚度分析结果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150 N/mm。 3.1.4 铰链安装点刚度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引言 (3) 第一章发动机总成大修 (4) 第一节发动机大修的条件 (4) 1.1.1 现代发动机大修送修标准 (4) 第二节发动机大修工艺 (6) 1.2.1发动机修理工艺流程 (6) 第三节发动机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7) 1.3.1 清洗发动机外部 (7) 1.3.2 发动机从车架上的拆卸 (7) 第四节发动机总成的维修 (9) 1.4.1发动的解体 (9) 1.4.2 发动机部主要零件检查 (12) 第五节发动机大修验收标准 (22) 第二章发动机故障诊断与分析 (23) 第一节发动机故障诊断 (24) 2.1.1 故障成因 (24) 2.1.2 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常见故障 (26) 第二节具体维修案例 (28)

2.2.1 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现象 (28) 2.2.3 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30) 第三章其他故障分析 (33) 第一节发动机失速故障 (33) 第二节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 (35) 第三节加速不良故障 (38) 第四章检测与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41) 第一节电控发动机维修要点 (41) 第二节电控燃油系统检查要点 (42) 致谢 (43) 参考文献 (44)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修车技术也在随着进步。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维修工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拥有一套理念的发动机大修工艺流程不是每个维修工所能做到的。它代表着精湛的修车技艺和丰富的理论知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熟悉传统的大修工艺和以零件修复为主的作业容还要精通跨入机电一体化、检测诊断和维修一条龙的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本文将从传统维修工艺以及现代维修检测两个方面简单的谈一下发动机的维修技术。 所谓的传统诊断,就是不用任何的表、设备,对车辆故障进行人工诊断的方法。在汽车维修中最常用的直接诊断方法有“看、闻、听、问、试”,这些方法在国汽车维修方面积累的经验比较丰富。高级轿车保有量虽正大幅度增加,但部分维修的仪器及检测设备尚不能监测到位,给车辆故障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以至于造成误判。因此,充分利用成熟的维修经验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汽车发展机电一体化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更多是靠专用的故障诊断仪器,但一些特殊故障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维修技术人员靠传统维修手段来判断故障,未来的汽车维修人员不仅仅需有外语基础,电脑常识等高科技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传统维修技术。

涨断连杆工艺

---------------------------------------------------------------最新资料推荐------------------------------------------------------ 涨断连杆工艺 连杆分离面的涨断工艺(CRACKING TECHNOLOGY)是把连杆盖从连杆本体上断裂而分离开来。 它不是用铣、锯或拉这类传统切削加工方法,而是对连杆大头孔的断裂线处先加工出两条应力集中槽子(或在毛坯时就做出沟槽)然後带楔形的压头往下移动进入连杆大头孔,,连杆大头孔与压头之间还有一对半圆套筒。 当压头往下移动时对连杆大头孔产生径向力,这样就使其在槽子处出现裂缝,在径向力的继续作用下,裂缝也继续扩大,最终把连杆盖从连杆本体上涨断而分离出来。 连杆涨断工艺的实用性取决於其分离面的可装配性。 最理想的连杆及连杆盖涨断後的分离面,是不带任何塑性变形的脆性断裂,使其可装配性达致最佳。 影响其脆性断裂的因素很多,如断裂速度及材料等。 至於连杆采用涨断工艺时对其材料的要求,据德国 KREBSOEGE 公司的研究结果,烧结粉末金属连杆的可涨断性较好,也是连杆涨断工艺首先在粉末金属连杆上推行的原因。 铸铁连杆最适宜的材料是 GTS65-70,锻钢连杆的材料是 70 号钢。 但是,70 号钢锻造连杆在涨裂时,不带塑性变形的脆性断裂以及 70 号钢的切削加工,将是该工艺的难点。 1/ 19

连杆分离面涨断工艺的几个工艺问题 * 断裂槽的加工工艺连杆断裂槽加工有两种工艺:拉削加工和激光加工)。

---------------------------------------------------------------最新资料推荐------------------------------------------------------ 采用拉削方法加工连杆大头孔的两条槽子,由於拉刀随着加工时间长而磨损,被拉削的槽子形状也随之而变化。 槽子形状的变化又影响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 由於被拉削的两个断裂槽形状不一样,在连杆分离面断裂时会出现一个分离面已断开,而另一个分离面尚未完全断开的现象。 采用激光加工连杆大头孔的两条槽子,可保持形状一致,也就保证了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也是一致。 同时,激光加工的柔性好,加工运行的费用也小。 所以,现在很多汽车公司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都倾向采用激光加工连杆断裂槽。 * 断裂槽的槽深德国 ALFING 机床公司的研究表明,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圆度和楔力,与大头孔预加工的槽子深度有关。 由图可知断裂槽的深度大,则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小及涨断时的楔力小。 但是,断裂槽深度不能太深,否则在最後精镗大头孔时会镗不掉,建议为 0.50mm 左右。 * 采用涨断工艺後连杆的装配工艺当连杆分离面断开之後,在分离面上有些金属粉粒未脱落,需要先吹净分离面才装配连杆与连杆盖,装配完毕再松开并第二次吹净其分离面,然後再装配连杆与连杆盖。 所以,采用涨断工艺後的连杆装配工 3/ 19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毕业设计及成形模拟

摘要............................................................. I 绪论 ............................................................... I I 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7]. (3) 1 冲压件的工艺设计 (4) 1.1零件总体分析 (4) 1.2零件材料的选择 (4) 1.3冲压方向的选择 (5) 1.4 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7) 1.6拉延筋的设计[1] (9) 2 拉深件成型工艺CAE分析 (10) 3 拉深模结构与零件设计 (13) 3.2拉深模材料的选择 (14) 3.3冲压设备的选择 (14) 3.3.1拉深力的计算 (14) 3.3.2压料力的计算 (14) 3.3.3冲压设备的选择 (15) 3.4模具操作 (15) 3.5 凹模结构 (16) 3.6凸模结构 (18) 3.8导向部分 (22) 3.9起吊装置 (22) 3.10拉深模的结构和原理说明 (22) 4 总结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文献综述 (26)

通过对某轿车车身覆盖件的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介绍了复杂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流程,研究了复杂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造型设计方法和原则。利用板料成形分析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引擎盖外板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探讨了仿真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如破裂、起皱、变形不足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对拉深模具型面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并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制造加工了合格的拉深件模具。对于复杂型面拉深件的拉深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模具;优化设计;

汽车发动机异响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发动机异响 系别:汽车工程系 学生姓名:杨文生 专业班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二班 学号: 20107320249 指导教师: XXX 2012 年 10 月 21 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要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本文从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原理入手。发动机异响常见故主要在: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中。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汽车发动机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一听,二看,三摸,四测,通过仪器的检测等手段来诊断汽车发动机异响的常见故障。 关键词:发动机异响诊断排除 https://www.360docs.net/doc/b99986167.html,

目录 摘要.................................................................................I 引言 (1) 1 汽车发动机异响的原因 (2) 2 异响的区分与诊断方法 (5) 2.1异响的区分 (5) 2.2异响的诊断方法 (8) 3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异响的诊断、排除 (9) 3.1 组成原理 (9) 3.2 常见异响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0) 4 配气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异响的诊断与排除 (18) 4.1 组成原理 (18) 4.2 常见异响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9) 5 燃烧异响 (26) 6 发动机异响排除实例 (27) 总结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https://www.360docs.net/doc/b99986167.html,合肥防水吧

发动机盖

发动机盖 发盖在汽车碰撞中主要起到两个关键作用:一是吸能,二是行人保护。由这两个作用决定了发盖设计的整体思路:不能太硬。昊锐的发动机盖发动机盖一般有发动机外板、内板、铰链加强板和发盖锁加强板组成。其中,外板是表面覆盖件,主要起到美观的作用;而铰链加强板和锁加强板只是作为局部加强件;内板则是最为关键的发盖件了。发盖内板上一般都会开溃缩槽,以便发盖在撞击中在此处折弯,避免发盖向后切入乘员舱内板则一般是0.8mm的钢板,在设计时会在内部上沿着车身宽度方向开一道溃缩槽,以便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发盖能沿此槽向上折弯变形,在吸收部分能力的同时还以防止发盖受力后向后切入乘员舱。撞击时发盖向上折起吸能的同时有避免发盖向后移动 此外,处于行人保护的目的,发盖内部不能做的太强,特别是在行人保护区域,不能出现硬点,以防止对受到撞击的行人头部造成致命伤害。发盖处于保护行人的角度决定了其本身不能太硬四、笼形车身前面我们说到不论是发生正面碰撞还是后部以及侧面碰撞,除去被各种吸能装置吸收的能量外,剩余的能量都要传递到车身乘员舱上。如果说吸能盒以及纵梁和前防撞梁是可以收缩变形的“软组织”的话,乘员舱则必须是坚固不可变形的“硬组织”。乘员舱一般由

车身立柱、底板总成和车顶总成三部分组成。车身立柱一般汽车车身有三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和后柱(C柱),SUV和MPV等部分车型还有另外一根立柱D柱。这些立柱除了有支撑车身顶盖、保证车身车顶强度的共同作用外,立柱的刚度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身的整体刚度,因此在整个车身结构中,立柱是关键件,它要有很高的刚度。除此之外,在设计上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保证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其截面越大越好!车身3大立柱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之间的斜立柱叫A 柱(又称前柱),前车门和后车门之间的立柱叫B柱(又称中柱),后车门和后挡风玻璃之间的斜立柱叫C柱(又称后柱)。小轿车的A柱、B柱和C柱有不同的功能,但各自又伴随功能有必然的矛盾,比如A柱有视野与刚度之间的矛盾,B柱有刚度与便利性之间的矛盾等。B柱截面的大小会对乘员上下车的方便性产生影响,B柱一般是下粗上细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之间的斜立柱叫A柱。A柱对于汽车安全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强度足够高的A柱能够有效的避免变形,从而能够保证乘员在发生事故后顺利打开车门逃生。而现实中,因为A柱变形导致车门打不开,乘员被困死在车内的例子比比皆是。另外,拥有较高抗剪强度的A柱在轿车追尾大货车车能有效的避免A柱被货车尾部切断,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乘员安全。在轿车追尾大货车

发动机毕业设计

发动机毕业设计 【篇一:汽车发动机毕业设计】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大众帕萨特w8型汽车发动机制 造工艺分析 专业机械设计 学历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韩璐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姚国强 接受任务日期:年月日 完成设计(论文)日期:年月日 学生姓名:韩璐 班级: 10机械设计s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车辆分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车辆的社会化和 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 品型行业向服务型行业过渡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分析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 现状以及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总结出日后汽车维修行业人 才所应具备的能力。而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汽车的核 心部件之一由于高负荷、高参数发动机的工况条件更加苛刻引起发 动机机件的损伤和失效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可靠运行。要认识发动机,首先就要了解发动机的构成,并知道它的生产工艺、生产材料及制 造的方法。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只有先了解发动机,才能更好的 驾驭汽车。 [关键词] 1、发动机的构成 2、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3、加工流程 及其工艺分析 【key words】:1、the consist of engine. 2、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3、analysis of machining processes and process 二、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4 二、w8型汽车发动机的成产过程和工艺过程---------------------------------------7 三、w8型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及其工艺分析----------------------------------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 5 三、毕业设计结束应提交的内容: 四、其他要求: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期限: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指导老师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大众帕萨特w8型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分析 analysis of the volkswagen passat w8 automobile engine manufacturing process (二)毕业设计(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原始数据: 1、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 2、w8型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3、w8型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及其工艺分析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一、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设计-汽车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技术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汽车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 技术规范模板

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定义了零件发动机罩锁总成的技术规范。 它确定了机罩锁在车辆使用寿命期内需保证的最低性能级别。此外,这些性能的认可方案也包含在本文件中。 2 术语与定义 2.1 机罩锁系统 机罩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用于机罩的锁闭。 机罩锁包括与其周边环境的接口件并且包含下面的子系统: ●一个主锁:活动锁舌,固定板(在车身上)+卡爪(棘爪); ●操纵机构:塑料或钢手柄(安全挂钩的操纵); ●锁扣(在机罩上)。 独立于罩锁的安全机构。当锁扣轴下降时,安全挂钩会自动机械地回位。

发动机罩锁 3 基本要求 锁体由远距操纵机构驱动,且从车辆外部无法取用,手柄集成到安全挂钩上。 3.1 本规范定义了定量的,可实现的,可检查的技术规范的全部内容,它说明了可抓取部位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可用来进行零件设计。 3.2 功能图纸中未定义设计,材料,保护和外观的情况下,可由供应商自行确定,但是需经过众泰控股集团的技术部门认可。 3.3 安全钩开启功能通过不同于机罩开启操纵机构的工具(内置或非内置挂钩和集成或非集成式的手柄)。

4 日常使用状况4.1 用于机罩的锁止与解锁 4.2 适配于用户

4.3 适配于外部环境 4.4 适配于操作工

5 装配,可接近性和可维修性 5.1 机罩锁应当是: a)能够与周边环境装备相兼容的,不损伤它们的性能; b)从人体工学角度方便操作工的装配; c)使用项目范围规定的工具可以装配的; d)可装配上车的,同时保证: —装配至机罩和结构上时有工具进出通道; —满足焊装工序要求; —具有安装需要的间隙; —方便定位和调节(如果要求做出调节)。 5.2 机罩锁及其固定件的设计需有利于下述操作工序: a) 机罩锁的拆卸/安装; b) 位于前面罩区域的各种零部件的进出通道。

涨断连杆工艺

连杆分离面的涨断工艺(CRACKING TECHNOLOGY)是把连杆盖从连杆本体上断裂而分离开来。它不是用铣、锯或拉这类传统切削加工方法,而是对连杆大头孔的断裂线处先加工出两条应力集中槽子(或在毛坯时就做出沟槽),然後带楔形的压头往下移动进入连杆大头孔,连杆大头孔与压头之间还有一对半圆套筒。当压头往下移动时对连杆大头孔产生径向力,这样就使其在槽子处出现裂缝,在径向力的继续作用下,裂缝也继续扩大,最终把连杆盖从连杆本体上涨断而分离出来。 连杆涨断工艺的实用性取决於其分离面的可装配性。最理想的连杆及连杆盖涨断後的分离面,是不带任何塑性变形的脆性断裂,使其可装配性达致最佳。影响其脆性断裂的因素很多,如断裂速度及材料等。至於连杆采用涨断工艺时对其材料的要求,据德国KREBSOEGE公司的研究结果,烧结粉末金属连杆的可涨断性较好,也是连杆涨断工艺首先在粉末金属连杆上推行的原因。铸铁连杆最适宜的材料是GTS65-70,锻钢连杆的材料是70号钢。但是,70号钢锻造连杆在涨裂时,不带塑性变形的脆性断裂以及70号钢的切削加工,将是该工艺的难点。 连杆分离面涨断工艺的几个工艺问题 * 断裂槽的加工工艺 连杆断裂槽加工有两种工艺:拉削加工和激光加工)。

采用拉削方法加工连杆大头孔的两条槽子,由於拉刀随着加工时间长而磨损,被拉削的槽子形状也随之而变化。槽子形状的变化又影响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由於被拉削的两个断裂槽形状不一样,在连杆分离面断裂时会出现一个分离面已断开,而另一个分离面尚未完全断开的现象。 采用激光加工连杆大头孔的两条槽子,可保持形状一致,也就保证了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也是一致。同时,激光加工的柔性好,加工运行的费用也小。所以,现在很多汽车公司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都倾向采用激光加工连杆断裂槽。 * 断裂槽的槽深 德国ALFING机床公司的研究表明,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圆度和楔力,与大头孔预加工的槽子深度有关。由图可知断裂槽的深度大,则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小及涨断时的楔力小。但是,断裂槽深度不能太深,否则在最後精镗大头孔时会镗不掉,建议为0.50mm左右。 * 采用涨断工艺後连杆的装配工艺 当连杆分离面断开之後,在分离面上有些金属粉粒未脱落,需要先吹净分离面才装配连杆与连杆盖,装配完毕再松开并第二次吹净其分离面,然後再装配连杆与连杆盖。所以,采用涨断工艺後的连杆装配工

最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毕业论文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系(分院)汽车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汽车电子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浅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摘要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功率的不断提高,对冷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也愈来愈深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如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很高,就会引起发动机其他部件的损坏,使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1 冷却系统的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空调冷凝器通常与其装在一起。 水泵和节温器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目前最先进的水泵是宝马新一代直六发动机上采用的电动水泵,它能精确的控制水泵的转速,并有效的减少了对输出功率的损耗。这些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小循环。 空气的流动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在散热器后面安装风扇强制通风。以前的轿车散热器风扇是由曲轴皮带直接带动的,发动机启动它就要转,不能视发动机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调节散热器的冷却力,要在散热器上装上活动百页窗以控制风力进入。现在已经普遍使用风扇电磁离合器或者电子风扇,当水温比较低时离合器与转轴分离,

汽车车身设计 基于proe的引擎盖建模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proe的引擎盖建模 及有限元分析 班级M10车辆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绪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汽车工业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只要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起步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汽车引擎盖的生产是汽车制造的一个重要生产过程。在板材冲压成形技术中,以汽车覆盖件为代表的大型薄板零件的冲压成形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覆盖件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零件,分为外覆盖件和内覆盖件。外覆盖件指的是汽车车身外部的裸露件,这种零件的特点是涂装后不能再添加其他的装饰层。因此,对于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要求很高。 采用有限元法的数值模拟研究板料成形问题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1年,日本学者Yamada首先将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引入到板料成形模拟中,分析了圆筒形的拉伸问题。同时Hibbitt在Hill有限变形理论基础上采用拉格朗日描述,建立了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在国外,早在90年代以前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厂家和模具生产制造公司用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技术。

第一章引擎盖的特点 1.1表面质量 引擎盖表面上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线的漫反射而损坏外形的美观,因此引擎盖表面不允许有波纹、折皱、凹痕、擦伤、边缘拉痕和其他破坏表面美观的缺陷。引擎盖上的装饰棱线和筋条要求清晰、平滑、左右对称和过度均匀。总之引擎盖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功能要求,更要满足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 1.2制造材料 采用橡胶发泡棉和铝箔材料制造而成,在降低发动机噪音的时候,能够同时隔离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效保护引擎盖表面上的漆面,防止老化。 1.3作用 1、空气导流。对于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物体,气流在运动物体周边产生的空气阻力和扰流会直接影响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通过引擎盖外形可有效调整空气相对汽车运动时的流动方向和对车产生的阻碍力作用,减小气流对车得影响。通过导流,空气阻力可分解成有益力,力高前轮轮胎对地的力量,有利于车的行驶稳定。流线型引擎盖外观基本是依照这个原理设计的。 2、保护发动机及周边管线配件等。引擎盖下,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电路、油路、刹车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等。对车辆至关重要。通过提高引擎盖强度和构造,可充分防止冲击、腐蚀、雨水、及电干扰等不利影响,充分保护车辆的正常工作。 3、美观。车辆外观设计是车辆价值的一个直观体现,引擎盖作为整体外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赏心悦目,体现整体汽车的概念。 4 、辅助驾驶视觉。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前方视线和自然光的反射对驾驶员正确判断路面和前方状况至关重要,通过引擎盖的外形可有效调整反射光线方向和形式,从而降低光线对驾驶员的影响。 5 、防止意外。引擎工作在高温高压易燃环境下,存在由于过热或者是原件意外损坏而发生爆炸或者是燃烧、泄露等事故,引擎盖可有效阻挡因爆炸引起的伤害,起到防护盾作用。有效阻隔空气和阻止火焰的蔓延,降低燃烧风险和损失。 6、特殊用途平台。特种车辆中,有利用高强度引擎盖作为工作平台,起到支撑作用。

涨断连杆工艺

论述涨断连杆与切开连杆的工艺比较 连杆分离面的涨断工艺是把连杆盖从连杆本体上断裂而分离开来。它不是用铣、锯或拉这类传统切削加工方法,而是对连杆大头孔的断裂线处先加工出两条应力集中槽子(或在毛坯时就做出沟槽),然後带楔形的压头往下移动进入连杆大头孔,连杆大头孔与压头之间还有一对半圆套筒。当压头往下移动时对连杆大头孔产生径向力,这样就使其在槽子处出现裂缝,在径向力的继续作用下,裂缝也继续扩大,最终把连杆盖从连杆本体上涨断而分离出来。 连杆涨断工艺的实用性取决於其分离面的可装配性。最理想的连杆及连杆盖涨断後的分离面,是不带任何塑性变形的脆性断裂,使其可装配性达致最佳。影响其脆性断裂的因素很多,如断裂速度及材料等。铸铁连杆最适宜的材料是GTS65-70,锻钢连杆的材料是70号钢。但是,70号钢锻造连杆在涨裂时,不带塑性变形的脆性断裂以及70号钢的切削加工,将是该工艺的难点。 连杆分离面涨断工艺的几个工艺问题 * 断裂槽的加工工艺 连杆断裂槽加工有两种工艺:拉削加工和激光加工)。 采用拉削方法加工连杆大头孔的两条槽子,由於拉刀随着加工时间长而磨损,被拉削的槽子形状也随之而变化。槽子形状的变化又影响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由於被拉削的两个断裂槽形状不一样,在连杆分离面断裂时会出现一个分离面已断开,而另一个分离面尚未完

全断开的现象。 采用激光加工连杆大头孔的两条槽子,可保持形状一致,也就保证了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也是一致。同时,激光加工的柔性好,加工运行的费用也小。所以,现在很多汽车公司如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都倾向采用激光加工连杆断裂槽。 * 断裂槽的槽深 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圆度和楔力,与大头孔预加工的槽子深度有关。由图可知断裂槽的深度大,则连杆大头孔在涨断後的变形小及涨断时的楔力小。但是,断裂槽深度不能太深,否则在最後精镗大头孔时会镗不掉,建议为0.50mm左右。 * 采用涨断工艺後连杆的装配工艺 当连杆分离面断开之後,在分离面上有些金属粉粒未脱落,需要先吹净分离面才装配连杆与连杆盖,装配完毕再松开并第二次吹净其分离面,然後再装配连杆与连杆盖。所以,采用涨断工艺後的连杆装配工艺比传统工艺要复杂。 * 连杆涨断工艺流程 连杆采用涨断工艺之後,其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与传统工艺流程有了明显的变化。 连杆分离面涨断工艺的优点 * 简化了连杆及连杆盖的设计要求 连杆分离面采用涨断工艺後,连杆与连杆盖的分离面完全啮合,这就改善了连杆盖与连杆分离面的结合质量,所以它们的分离面不需进行

图解汽车机盖之下的东西

图解机盖之下 打开发动机盖,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个是4A13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让洁净的空气进入发动机,这对发动机的寿命和正常工作很重要。空滤吸附的灰尘杂质多了就会堵塞,影响发动机工作,所以必须定期更换。如果在灰尘较大的地方开车,比如有沙尘暴的地方,更换空滤的周期还要缩短。 蓄电池:不必多说,就是储存电能的。一般是铅蓄电池,电解液是稀硫酸。 制动液:就平常说的刹车油。现在小汽车的制动一般都为液压的,就是以制动液为介质将刹车踏板的力传递到制动盘上。 点火线圈:将低电压转变为高电压,通过它下面的火花塞放电产生电火花,点燃油气混合物燃烧做功。 机油:这个也不必多说,起润滑密封作用的矿物油或合成油。发动机如果缺少了机油的润滑就会产生拉缸、抱瓦等严重问题。 助力转向油:现在小汽车的转向助力一般还是传统的液压助力,既然是液压的相应的就需要油液介质了。当然有些车已开始使用电动助力了,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防冻液:在散热器和发动机缸体内的通道循环,用于冷却发动机的液体介质,主要是水和添加剂,因为有防冻的功能,就叫防冻液了。 玻璃水:地球人都知道,擦玻璃用的。 机油尺:检测机油量的尺子。用的时候发动机先熄火,拔出机油尺,用一块干净纸巾擦干净上面的油,然后再插入再拔出,看机油的油位,必须在尺子上的两个上下限刻度之间,不能多也不能少。 保险盒:里面有很多电气设备的保险丝,还有继电器。小F一共有两个保险盒,另一个在驾驶室司机左下方。具体看随车说明书。 进气口:发动机进气的入口,这个是优化后的,位置已经提高很多,老款车的进气口位置比较低,涉水时发动机容易进水。进气口的位置是汽车涉水深度的极限,绝对不可以超过。发动机一旦进水,后果很严重~!

涨断连杆成品外观缺陷通用验收标准

涨断连杆成品外观缺陷通用验收标准 (第一版) 1.概述 1.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奇瑞汽车发动机公司所有现生产涨断连杆成品的外观缺陷验收 1.2检验方法 按要求100%进行目测检查。检验项目主要有:表面缺陷、损伤和形状缺陷等; 评价结果有:零件可以使用 零件可以返修 零件报废 1.3缺陷描述 如没有特别偏差定义,缺陷允许的原则性限制(尤其是气孔和缩孔): ――缺陷必须有一个可见的基底,深度不可以大于1mm。 ――每个方向上不可以大于3mm。 ――两个缺陷位置之间的最小间距5mm。 ――缺陷的聚集(凹穴/气孔群)是废品;所有连续的可见的空腔都称为气孔群,圆和非圆的缺陷尺寸是指在最大长度方向的尺寸。 ――所有的锻造裂纹、疏松,贯穿的冷隔等不允许使用。 在螺纹孔中: --在螺纹的头四扣之内不允许存在缺陷。 --缺陷在螺纹的头四扣之外,有可见基底,直径在0.5mm以下可以使用,周向不超过螺纹的1/4圈,长度不能超过一扣。 ――每个螺纹孔缺陷数不允许超过1个。 按重要性,对连杆各加工面进行分级,大小头摩擦面为A级,大小头平面为B级,大端侧面和大头凸台为C级,见下文要求 2 返修 以下情况可以进行返修:

――打码错误或打码不清晰(但返修后要保证清晰正确); ――有飞边毛刺; ――非加工面有锈蚀,且锈蚀面积不超过5平方厘米; ――清洁度不合格; 没有定义的返修必须经过工艺\质保\产品\使用部门评审确认,并共同制定返修标准; 所有的返修工作都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熟练工人按照返工/返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3 涨断连杆举例 见图1 图1:涨断连杆 4 验收条件和评价 4.1 连杆图示断面位置 见图2 2:涨断连杆 4.2 连杆大小头的摩擦面和平面(A级B级) 图18 图4-7 图3 图8-17,19 图20,21

轿车发动机盖抗凹性分析

Altair 2009 HyperWorks 技术大会论文集
轿车发动机盖抗凹性分析
肖介平 张立玲 郁向东 叶子青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 CAE 技术部门
-1-

Altair 2009 HyperWorks 技术大会论文集
轿车发动机盖抗凹性分析 Outer Panel Denting Analysis of Car Hood
肖介平 张立玲 郁向东 叶子青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 CAE 技术部门 北京 100021)

要:轿车外覆盖件的抗凹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外观品质。本文借助于 HyperMesh 前处理平台建立了某
轿车发动机盖的有限元模型,采用 ABAQUS 求解器对发动机盖的指压和罐压两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 析,给出了相关评价标准,对轿车发动机盖的抗凹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HyperWorks,HyperMesh,发动机盖,抗凹性,指压,罐压 Abstract: The out panel's dent resistance ability could directly affect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whole
car. The FEM model of a car hood was built using HyperMesh, and hood’s dent resistance including the dimpling and oil-canning denting was analyzed using ABAQUS solver. The analysis method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s in denting simulation could have some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the design of the car hood denting.
Key words: HyperWorks, Hood, Denting, Dimpling, Oil-canning
1 概述
发动机盖抗凹性分析是评价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如手指触摸按压,罐状物体挤压等载荷工况下外板 薄弱区域抵抗凹陷挠曲的能力,即考察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变形情况和局部区域在卸载后的永久变形情况。 轿车发动加盖的抗凹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外观品质,因此在发动机盖设计开发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抗凹性分 析。 本文拟对某轿车的发动机盖的指压和罐压两种工况进行抗凹性分析,指压(Dimpling)分析采用指压 探头,模拟手指按压外观件的情况。罐压(Oil-canning)分析采用罐压探头模拟较大表面物体按压外观件 的情况, 基于 HyperMesh 前处理平台创建发动机盖有限元模型, 采用 ABAQUS 进行准静态非线性分析, 考察外板局部区域受外力作用时的弹性恢复性能,及外力卸载后的残余变形。
2 有限元建模
2.1 发动机盖
进行发动机盖抗凹分析需要建立发动机盖和铰链的有限元模型,选用壳单元,基本网格尺寸 10mm, 发动机盖受压部位使用 2mm 标准进行网格局部细化。单元质量的控制从两方面把握: (1)发动机盖几何 对称部分应保持网格对称,关键部位孔的周围不允许有三角形单元 ,需进行自由边(Edges) 、重复节点 和法向检查; (2)单元质量根据图 2 所示网格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控制,发动机盖的有限元网格模型见图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