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公开课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 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二、过程与方法

1.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文修养。

2. 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三、知识与技能

1. 回忆汉乐府的相关知识。

2. 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诗言志,歌言情,他们常借山川景物抒情言志。当打了胜仗的曹操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时,他又有怎样的情感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歌《观沧海》。板书: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划)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安徽亳bo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补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划)代表诗作:《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等。

(补充)他的诗歌散文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三、背景简介

(想要很好地理解一首诗歌,需要了解它的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紧接着北征乌桓,在胜利回师途中经过碣石山。此时的曹操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歌。透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这种胸怀和抱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四、整体感知

1.一读:教师泛读。(解决生字词、讲停顿,四言诗)

2.二读:学生自读,找代表读。(注意评价)

3.掌握大意。(出示重点字词,学生结合资料了解诗歌大意,学生小组讨论,挑代表回答)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起伏荡漾,海中的山岛高耸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海岛上树木丛生在一起,百草长得丰盛茂密。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的秋风吹过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像出自浩瀚的大海之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灿烂的银河,也像从大海里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啊,用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情怀吧。

4. 三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

5. 四读:学生体会读。

五、研读诗文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展开,并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登山所见所想。

2、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结合课件讲解。在辽阔苍茫的大海上,波浪起伏,拍打海岸,山岛耸立,旺盛茂密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显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

3、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若这是诗人的想象

这几句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显示出一种极其开阔

博大的境界!

4. 实景是壮阔、生机勃勃的美丽秋景,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写作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袁绍残部和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点拨:诗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大海壮丽的秋景,实际上是在赞美祖国壮丽的河山。江山如此多娇,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博大胸怀。

六、概括诗歌主旨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七、学生齐读,读出感情

八、随堂练习

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 、 合称为“三曹”。

2、《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 ;

。 观 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秋风 洪波 日月 星汉 澹澹 丛生

丰茂 萧瑟 涌起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竦峙 虚 景

辽阔壮观 欣欣向荣 波澜壮阔 统领全篇 想象

3、《观沧海》一诗以字统领全篇,先写景,然后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胸怀,抒发了诗人远大抱负。

3.本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答:①借抒,托言。②虚结,动静结合。补充:乐府

九、板书设计(略)

十、布置作业

1.背。

2.默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