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案例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工业园案例及分析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1001班曹婉婷
摘要: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计划好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工业体系,它寻求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从生态工业园的萌芽阶段到创建阶段,到现在的示范推广阶段,通过分析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以及日照生态工业园区等国内外知名生态产业园在规划建设、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合理做法和成功经验,探讨最新的关于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成果,为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和借鉴资源。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典型案例
1引言
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背负了沉重的环境资源负担。
而生态工业园遵循的是“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节约资源的特点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发
糖浆 废酒精
蔗 蒸 渣 汽
和 蒸汽 糖 飞灰 渣 蒸 汽
白色沉淀
图1 中国贵糖集团生态工业园共生关系
2.2.2 日照生态工业园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大项目带动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
日照生态工业园位于日照市的东南端,区位条件优越并且环境极佳。
区内现有钢铁生产以及沥青储运加工等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循环协调发展,日照政府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
开发区按照“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积极引导同类优势产业向园区聚集,重点培育了浆纸、机械装置、粮油食品、纺织服装、热电、生物化工六大特色生态产业体系。
点、线、面共同推进,构建了稳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开发区从企业内部小循环(“点”)入手,逐步构建企业间的循环链接(“线”),完善全社会大循环(“面”),形成了产业间横向耦合、资源共享的生态链接体系。
电力
下脚料
废木屑 煤渣
白泥
酿酒
厂 化肥
厂
发
纸造水
制
市
市
造纸木浆 造纸 印刷 包装
脱水污
有机
锅炉
建材
柠檬
图2 浆纸生态产业链条
2.2.3 青岛新天地生态工业园
青岛新天地生态工业园位于青岛莱西市姜山镇,是在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园区按照功能分为研究区、实验区、服务区、生产区4个功能区和1个预留区。
主要功能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新天地生态工业园区的主体。
新天地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极低,为企业和城市运行提供环境服务、固体废物资源化等服务。
目前主要开展了废气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废旧汽车拆解和综合利用项目、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项目、废矿物油再生项目、废塑料再生利用项目、废旧机电产品分选与再利用项目,还有废玻璃、废日光灯管、易拉罐、废硒鼓、废墨盒、废纸、废纸板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项目,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项目。
废电器
可利用资源
废旧汽车
人工综合
焚烧
制冷风力
磁力分机械登记查验外拆除电放净
拆除易总体再修复件 检验
可用件 报废件 先拆总成件
再拆组合件
再拆零部件 作利用、移用 作修复再生 再利用或重熔 油箱、油管等
直接填埋物
稳定产物
飞灰 水
泥 废 废
渣 渣 废 水
其他废水
尾气
达标排放
图5 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路线
2.3 国外典型生态工业园实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园区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的主题方向,并 通过各种实例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综合类的加拿大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静脉产业类的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和美国全新规划园区俄克拉荷马州的Choclaw 生态工业园区都为之后各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建设性的经验及参考价值。
2.3.1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被大家公认的世界上最著名的位于哥本哈根的卡伦堡工业园,是一个拥有太难然深水港的城市。
截至2000年,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主要由6家大型企业和十余家小型企业组成,它们通过“废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工业共生系统。
卡伦堡其系统的主要组成有:阿斯内斯火力发电站,斯塔托伊尔炼油厂,诺沃诺迪斯科只要和工业酶加工厂,吉普洛克石膏板材厂,A/S Bioteknisk Jordrens 土壤修复公司,卡伦堡市区。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以能源、水和物质的流动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
卡伦堡共生系统的成员组成在能源、生产原料和副产物的流动上非常的合适,形成了自发的过程,它的高效率、低耗费生态链促进了产业发展。
距离近这方面也减少了管道输送能源和材料不便的可能性。
而企业间交流的开放性和信任程度高,也方便了合作和决策。
暂
安全填
污水处理
危险综合
焚
稳定化
图6 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系统
2.3.2 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
日本的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位于北九州市响滩地区,占地面积31hm ²,总投资额730亿日元。
该园区始建于1997年,由通商产业省和环境省共同创建。
北九州生态工业园由3个区构成,分别是综合环境联合体、实验研究区和再生资源加工区。
通过完善园区的技术研发体系及各企业间的生态产业链,不断提高废物的循环利用率。
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个过功能的载体,有着充足的可再生废物供应和完善的废物回收体系,而广阔的再生资源销售市场也是北九州能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日本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设定了的法律法规也为北九州生态工业园进行了政策扶持,而在北九州的建设中,它的融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政府给予补助和设立建设补助金,已经将环境未来税用于产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而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也为北九州生态工业园提供了技术支持,最主要的一点则是环境安全保障促进规模的加大和技术的先进。
Statoil 精炼厂1961 Kemira
原Tis
卡伦Asnaes 电厂
1950
HDS
FGD Asnases
Alaberg Portlan Novo Nordisk (酶,胰岛素) WWT 煤
海水 Gyp
为
1000
德国
水硫
生物处理废水进入
沸腾炉
蒸汽水
燃料气人口水 热量 燃料气 1972
生物
海水 (用于冷却)
石膏1993
水
(用过的和处理过的) 烟道
水
废
飞尘 1979
冷
热量 (热海水)
1989
淤泥
图7 北九州生态工业园物质流分析
2.3.3 俄克拉荷马州Choctaw 生态工业园区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Choctaw 是一个典型的全新规划型园区,该地区以印第安文化著称,俄克拉荷马州的传统的产业为农业和采矿业,但同时拥有大量的汽车废旧轮胎。
采用高温分解技术将废轮胎资源化可得到炭黑、塑化剂和废热等产品,进一步可以衍生出不同的产品链。
这些产品链与辅助的废水处理系统一起构成一张工业生态系统的失误网。
采用“绿色的”废物资源化技术构造出系统核心工业生态链,进一步扩展成工业生态网。
目前,Choctaw 成立了经济发展委员会,并且东俄克拉荷马县技术中心也位于该地区,给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
资
源能源化石燃 自然资 CO 2排放量
2300t
碳 工业废水:蒸发:9265t 再生资源:69669t
市外:49490t
残渣:7354t 水:燃可再生利
用废物: 76921t
电力:北
九州生态园内的资
源再利
用企
业内部合作:738t
向环境
图8 Choctaw 生态工业园共生关系
2 结 论
21世纪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新世纪,而发展必需满足当地及地区经济的资源特征和需求,我们在开发生态工业园时更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主张及时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生态工业建设方面的最新经验并吸取教训,在建设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时更应该结合各自园区的特点来寻找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地制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线。
中国的生态工业园区更应该高瞻远瞩,看清当前有利局势,把原有的工业园区改造成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一二五所说的生态型社会的建设,并运用生态工业园区所提倡的系统化、一体化的思想从整体高度审视资源的利用,使环境管理体系更富有成效性,推动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由于目前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和严重性及竞争的急速加剧,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创新性地开发一个适合本地区及其生态系统的生态工业园。
而同时,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会,带来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发展的综合利益体系,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工业园意义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震,石磊,徐毅,胡聃.我国环境政策中生态工业园区内涵误区的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
轮
轮胎硬橡
墨盒
炭污
花
园塑
绞
碎废废
炭
塑
轮小型净
废
空城市墨塑料塑塑料新
花
术,2009, 32(11):196.
[2]段宁,孙启宏,傅泽强,等.我国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4):29-36.
[3]林健,吴妍妍.日本生态工业园探析——以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工业园区为例[J].华东森林经理,2008,22(1):53-57.
[4]青岛新天地生态工业园规划.
[5]岳思羽,王军,刘赞,等.北九州生态园对我国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启示[J].环境科技,2009,22(5):71-74.
[6]日照经济开发区生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回归性评价报告.
[7]耿勇,武春友.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评述[J].NUEP产业与环境,2003,113.
[8]何沙,朱胜军.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08(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