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学会以诚待人,学会做事要持之以恒刘玄德三顾茅庐,借崔州平等人的言论风采,借卧龙岗的山林景色、第二次出访时的风雪,张飞的粗暴和急躁等重重烘托,形象刻画了刘备求贤的真诚、谦恭和诸葛亮的高洁品格、绝世才能。最后,刘备以自己的诚心请出了诸葛亮。

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却恭恭敬敬的等在台阶下等着。你想,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一些什么,

参考:他会想:待会儿见了面该怎么说话呢,我怎样才能让诸葛亮相信我的诚心诚意,帮助我完成大业呢,我已经来过三次了,诸葛亮这回该跟我走了吧?

三顾茅庐已传为佳话,广为传颂。我们今天学了《刘玄德三顾茅庐》后,对大家有什么启发呢,请联系生活大胆回答。

参考:请人帮助,心诚则灵。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任何人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罗贯中其人。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是没什么疑义的,但罗贯中的生平却不见史传,一些零星记载,互相抵牾,尤其是他的籍贯争议颇多。现在一般根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等书提供的材料,认为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太原,流寓杭州,并推断他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明人王圻说他是“有志图王者”(《稗史汇编》),胡应麟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少室山房笔丛》),都不知是否可靠。他的《三国演义》大约成书于明初,当然还有好多其他说法。

罗贯中的生平事迹虽多不可考,但他的著作甚丰。《录鬼簿续编》著录他有杂剧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小说除代表作《三国演义》之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五种。 3、《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系统。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万历、天启年间,有《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120则合并为120回,目录回目由单句变为双句,但正文回目还是单句。有眉批、总批,评语是明末人叶昼假托李卓吾之名所作,故后人称“伪李评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综岗父子以李评本为基础,对回目和正文作了较大的修改和增删,并作了详细评点,正统的道德色彩更加浓厚,但艺术上有较大提高,评点也多有精辟见解,所以成为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关于它的主题,“文化大革命”前就提出了“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等观点。之后,又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主要有:“歌颂理想英雄”说、“赞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悲剧”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宣扬用兵之道”说、“人才学教科书”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总结历史经验”说,等等。这些观点,各有根据,各有道理,但又似乎很难从根本上否定其他说法。对一部书的看法分歧如此之大,只能说明这部书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且都各有充足论据。因此,有人不赞成去研究主题,还有人干脆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主题。

我们觉得,一部作品,还是应该有主题;研究一部作品的主题,还是有助于对作品的总体把握。但是,并不宜企图用几个字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好,否则,就难

免挂一漏万,把本来很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单一化和简单化了。《三国演义》的主题,可以这样概括:小说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一)明君贤臣理想

1、推崇“仁政”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仁”是道德观念的核心;“仁政”是理想社会的蓝图。孟子认为,一国之中,“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要想作为一国之君,必须首先懂得如何顺民意、得人心,力行“仁政王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能否得人心,关键在于能否行“仁政”。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作者极力赞扬的一个力行“仁政”、堪称“仁君”的形象。

刘备是“织席贩履”出身,没大读过书,也没刻意练过武,文墨既不高,武艺也不强。刘备仁厚爱民,常常体恤百姓;

可他却能由当初的一方小吏,终于成为后来的一国之君,不靠文,不靠武,主要靠的是“仁民爱物”。为了寄托作者的“仁政”理想,小说在描述“桃园三结义”时,特别突出了他们“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铮铮誓言;之后,便渐次展示了刘备一生“仁德及人”的系列情节:当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因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理政新野,安抚百姓,待民如子,因而流传“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的歌谣;刘军火烧新野,遭到曹军疯狂反扑,不得已弃樊城、走襄阳,刘备带着十万百姓慷慨赴难。在前头大军日行仅仅十几里,后面却有曹兵紧急追赶的危急情势下,诸葛亮劝他:“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可刘备却说:“举大事者

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因而感动得两岸百姓,“莫不失声痛哭”。到了西川,刘备军队仍是“秋毫无犯”,因而那里百姓“焚香礼拜”、虔诚地欢迎他们进城,从而取得了稳固的根据地,由当初既没地盘,又没势力,四面投靠、八方流离的区区小吏,一跃成为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的蜀汉英主。另外,“仁义”不仅是刘备争取民心的手段,而且是他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对外交往的准则。他处友以诚,待人以宽。宁失一左右手,不强徐庶之所难;置幼子安危于不顾,而唯恐赵云有失。他胸怀大志,躬行仁义,不乘危以邀利,不凭诈力以求功。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亦不忍取。所有这些,正是儒家“内圣外王”品格的生动体现。

刘备本人之外,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赵云就明确表示

过:“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卷2)诸葛亮在临终前,还手书遗表教后主“清心寡欲,薄己爱民;遵孝道于先君,布仁义于寰海”(卷21)。这都寄托着作者仁政爱民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