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英语语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得 词 汇 是 较 为切 实 可 行 的 习 得 途 径 。 因 此 . 内 的词 汇 附 带 国
习 得 研 究 大 多集 中于 阅 读 领域 。 三、 阅读 教 学 中的 词 汇 附 带 习得 研 究
语 义 编 码方 面 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g ,Hema ay r n和 An e s n在 研 究 儿 童 学 习母 语 词 汇 d ro 时 最 先 提 出“ 汇附 带 习 得” 词 一词 。 国 内也 有 学 者专 门研 究 了 中 国学 生 的词 汇 附 带 习 得 。结 果 发 现 , 汇 量 大 的 学 习 者 附 词 带 习得 的词 汇 更 持久 。也 有 学者 把 词 汇 的 附 带 习得 与有 意 学
习 任务 时 , 阅读 文 章 、 英 文 歌 曲等 , 带 习 得 了单 词 。 这 如 听 附 可 能不 是 该 词 的全 部 知 识 , 如 , 譬 只记 住 了拼 写 形 式 , 只 知 或 道 了词 性 . 等 , 多 次 遇 见 后 , 星 星点 点 的 知 识 积 累 起 来 等 但 将
Re ma d n的 研究 侧 重 词 汇 记忆 的重 复有 效 性 ; a a i ta.的 S rg 1 e
儿 童 学 习母 语 词 汇 的基 础 上 , 出 了词 汇 附 带 习 得 的 概 念 。 提 他 们 认 为 广 泛 阅 读对 于词 汇增 长 很 有 帮 助 , 师 应 该 鼓 励 学 教 生 大 量 阅 读 . 是 词 汇 量 快 速 增 长 的 最 佳 途 径 。国 外 在 对 词 这 汇 附 带 习 得 的研 究 中 , 关 阅 读 促 成 词 汇 附带 习 得 的 研 究 最 有 多 。 由此 可 见 , 阅读 对 词 汇 附 带 习得 的重 要作 用 。另 外 . 合 结
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现状与发展

一、核心主题
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现状与发展
二、背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绍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其他语言任务时,如阅读、听力等, 附带地习得第二语言词汇。这一概念最早由Henriksen提出,他认为第二语言 词汇附带习得是学习者无意识地习得词汇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 国内外语言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不断发展,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也逐 渐受到重视。
谢谢观看
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现状与 发展
01 一、核心主题
目录
02 二、背景介绍
03 三、研究现状
04 四、问题探讨
05 五、发展趋势
06 六、结论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首先,我们 将简要介绍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和历史演变;其次,分析目前国内的 研究现状,包括学者们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接着,我们将探讨研究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如研究范围过窄、研究方法不全面等;最后,预测国内第二语 言词汇附带习得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总结本次演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最后,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和创新。随着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相 关学科的发展,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将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 合,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以推动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六、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现状与发展的分析,指出了当 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预测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第二语言词汇附 带习得作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促 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力度,深入探讨 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以便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 指导和支持。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

922020年36期总第528期ENGLISH ON CAMPUS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文/张晓芳引言威尔金斯(Wilkins,1972)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什么都不能传达。
近年来,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许多东西方研究者对词汇习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第一次由海军和赫尔曼在1985年提出,根据劳夫(Laufer,2003),IVA可以定义为任何阅读或听力活动的副产品。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词汇附带习得理论。
他们发现,学生在从事其他学习任务时能够附带习得词汇。
大量研究者已经证实,附带词汇习得是词汇学习的主要途径。
一些研究者对中国大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
基于阅读促进词汇学习的概念,Laufer和Hultijn(2001)提出了涉入负荷假说,认为高涉入指数的任务比低涉入指数的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有更好的影响。
本研究以“投入负荷假说”(Laufer and Hultijn,2001)为理论基础,旨在完成以下目标。
首先,本研究旨在验证英语专业学生是否可以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
其次,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附带阅读对学习者词汇学习的一些教学启示。
第三,不同的阅读目的导致词汇学习效果的不同。
这三个研究问题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实验分为五个步骤:初步研究、词汇水平测试、即时词汇测试、延迟词汇测试和半结构化访谈。
本研究以西安某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目标词为阅读材料。
实验分为五个步骤:初步研究、词汇水平测试、即时词汇测试、延迟词汇测试和半结构化访谈。
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受试者分成两组,他们接受不同的阅读任务来阅读同一篇文章。
第一组的任务是完成阅读和回答多项选择题,而第二组接受了阅读和写总结的任务。
一、文献综述“IVA”一词最早由纳吉(Nagy)赫尔曼(Herman),安德森(Anderson)(1985)提出。
他们在研究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提出了附带词汇习得假说。
分析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词汇附带性习得的现状与发展

分析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词汇附带性习得的现状与发展引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词汇附带性得是指学生在研究英语课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得并扩展了其它学科的词汇。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教育界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分析小学生英语研究中的词汇附带性得的现状与发展,为小学英语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现状分析词汇附带性得的定义词汇附带性得是指在研究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其它学科的词汇。
这些词汇可能是通过阅读科学、历史或其他学科的教材而学到的,也可能是通过教师在其他学科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而得的。
这种得方式不同于有意识地研究某个学科的词汇,而是通过英语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其他学科的词汇。
现状概述在小学生英语研究中,词汇附带性得的现状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小学生英语课程通常是以词汇和基础语法的研究为主,他们通过阅读英语教材、听力训练以及课堂交流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英语词汇。
而在研究其他学科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许多英语研究中所掌握的词汇和其他学科的词汇有很高的重合度,从而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词汇量。
词汇附带性得的优势词汇附带性得在小学生英语研究中具有以下优势:1. 增强词汇收获: 通过词汇附带性得,小学生能够在研究英语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得其他学科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自己的词汇量。
增强词汇收获: 通过词汇附带性习得,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习得其他学科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自己的词汇量。
2. 提高学科研究效果: 由于小学生在英语研究中已经掌握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词汇,他们在研究其他学科时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
提高学科学习效果: 由于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词汇,他们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
3. 促进跨学科能力发展: 词汇附带性得培养了小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能力,对于培养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的发展非常有益。
促进跨学科能力发展: 词汇附带性习得培养了小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能力,对于培养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的发展非常有益。
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

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揭示语言学习的秘密一、引言词汇附带习得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其他任务时,如阅读、听力等,偶然间习得了一些词汇。
这个现象在二、三十年前开始受到广泛,研究者们纷纷投身于探索这种现象的规律和影响。
本文将概述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1、词汇附带习得的规律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在阅读或听力过程中,对词汇的附带习得是一个自然、无意识的过程。
这种过程在学习者处理语言信息时发生,例如在阅读文章、观看电影或者听讲座等活动中。
研究还发现,附带习得的词汇往往与学习者的兴趣和语境相关,具有高度的语境依赖性。
2、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兴趣、阅读或听力材料的难度、上下文语境等。
其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上下文语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研究表明,语言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更容易附带习得词汇,而上下文语境则能提供更多的语境线索,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新词汇。
3、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研究发现,通过阅读、听力等语言活动,学习者可以附带习得大量词汇。
这些词汇不仅包括高频词,也包括一些低频词和外来词。
同时,附带习得的词汇比刻意学习掌握得更扎实、更长久。
附带习得词汇的方式也被认为是一种更为自然、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总结词汇附带习得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语言学习的秘密。
研究表明,附带习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学习现象,它依赖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上下文语境等多重因素。
通过阅读、听力等语言活动,学习者可以附带习得大量词汇,这种方式比刻意学习更为自然、高效。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以促进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研究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在词汇附带习得方面的差异和特点,以便为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和资源。
四、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
不同注释方式对大学生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研究中期报告

不同注释方式对大学生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
研究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注释方式对大学生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
在进行实验前,首先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讨论和修正,最终决定采用两个注释方式:单语注释和双语注释,并将双语注释分为
字面翻译和意译两种方式。
实验对象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年龄在18-24岁之间。
实验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词汇量测试,测试结果用于确定每个实验组的词汇
范围。
第二阶段为阅读实验,实验材料为一篇500词的英文文章。
实验
组分为四个:单语注释组、字面翻译组、意译组和无注释对照组。
在实验进行中,我们记录了参与者的阅读时间、阅读速度以及词汇
识别准确率。
初步结果显示,双语注释组的参与者在阅读时间、阅读速
度和词汇识别准确率上表现最好,单语注释组次之,无注释对照组表现
最差。
在双语注释组中,字面翻译组的参与者表现稍微优于意译组,但
二者之间差别不大。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注释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是否有不
同的作用,以及长期使用双语注释是否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注释而不积
极探究未知词汇的含义。
我们将在后续实验中加以探究。
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对于英语阅读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
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时常常遇到词汇困难,无法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采用有效的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掌握词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有效的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量,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度。
本文将探讨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效果,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掌握丰富的词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通过研究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进而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本,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学生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时往往会产生阅读障碍,影响阅读理解的流畅性。
通过运用词汇附带习得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自信,更加顺畅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2. 正文2.1 词汇附带习得方法概述词汇附带习得方法是一种通过阅读和听力等语言输入方式,自然而然地习得新词汇的方法。
这一方法源自于心理学家斯蒂芬·克拉舍(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
根据这一假设,人们可以通过接触大量语言输入,尤其是在意义清晰的语境中接触语言输入,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在词汇附带习得方法中,学习者在阅读或听力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理解词汇的意义,并逐渐积累起来。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还能够提高语言运用的流畅度和准确度。
深入探讨幼儿英语学习中的词汇附带性习得的现状与发展

深入探讨幼儿英语学习中的词汇附带性习得的现状与发展1. 引言幼儿英语研究是目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而词汇附带性得作为幼儿英语研究的一种常见现象,对幼儿英语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愈发受到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英语研究中的词汇附带性得的现状与发展,希望能够为幼儿英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 词汇附带性得的定义和特点词汇附带性得是指在语言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无意识地掌握一些没有被明确教授的词汇。
这些词汇可能是随着语言输入而不断积累的,也可能是通过上下文和语境中的相关信息而推测得出的。
词汇附带性得具有以下特点:- 得过程无意识:研究者在接触到语言输入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掌握并使用一些词汇。
- 大量积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词汇量会逐渐增加。
- 上下文引导:研究者通过上下文和语境中的信息来推测和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3. 词汇附带性得的现状在幼儿英语研究中,词汇附带性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幼儿在接触到英语输入的过程中,会不经意间掌握许多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这些词汇可能来自于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也可能来自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触。
通过与英语环境的互动,幼儿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并在语言运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词汇附带性得对幼儿英语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能够让研究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同时,词汇附带性得还能够激发幼儿对英语研究的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研究。
4. 词汇附带性得的发展策略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英语研究中的词汇附带性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创设英语研究环境提供一个浸入式的英语研究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英语输入。
可以通过播放英语儿歌、英语故事、英语动画片等方式,激发幼儿对英语研究的兴趣,帮助他们积累词汇。
(2) 注重上下文引导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上下文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上下文中的信息推测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通过图片配对、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幼儿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使用词汇。
不同阅读任务对中职生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研究

不同阅读任务对中职生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研究阅读任务在语言习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的词汇习得。
本文将探讨不同阅读任务对中职生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研究。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词汇附带习得。
词汇附带习得是指通过阅读或听力等语言输入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或听一段对话的能够在未经过教学的情况下习得一些新的词汇。
这种习得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与教学活动无关。
1. 填空任务:填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填写空缺的单词。
这种任务类型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帮助他们识别并理解上下文中的词汇,并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正确的单词。
这种任务类型对于中职生词汇习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他们的词汇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判断正误任务:判断正误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给定的句子是正确还是错误。
这种任务类型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仔细理解文章,从而使他们对文章中的词汇更加敏感。
对于中职生来说,这种任务类型的词汇习得效果可能较低,因为他们可能过于专注于句子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其中的词汇。
3. 选择题任务:选择题任务要求学生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与文章内容相符的答案。
这种任务类型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帮助他们在辨认词汇的同时理解文章的主旨。
相比于其他任务类型,选择题任务对于中职生的词汇习得效果可能更好,因为它能够引导学生在选择答案的过程中思考和推理。
不同的阅读任务类型对中职生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阅读任务,以提高中职生的词汇习得效果。
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和活动,如词汇游戏和课堂讨论等,进一步促进中职生的词汇习得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简述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 166-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简述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卓【摘要】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期刊的基础上围绕词汇附带习得进行概述。
主要介绍了词汇附带习得、影响因素和不足之处三个方面。
着重介绍了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因素以及词汇附带习得的不足之处。
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语篇因素、词汇因素、学习者因素和语境因素这四个方面。
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忽视最小词汇量、对“附带”因素的控制、忽视听、说、写方面的研究、忽视突显度低的生词、缺乏语境线索和理解不深刻、全面这六个方面。
【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 投入量假设 影响因素 不足之处一、词汇附带习得简介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二语方面的研究者致力于对词汇附带习得(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来说并没有那么深入与全面,所以致力于附带词汇习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在语音、语法、词汇这三者学习英语的基本要素中,词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词汇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基础,语言的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词汇的习得,词汇可以说是每一个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首先需要学习并且掌握的内容。
目前尚未得出对词汇附带习得这一概念的统一的定义,相对地,Laufer 的定义受到了更多的接纳。
Laufer 认为,词汇附带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习得,而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学得。
“习得”一词可以说是人们将Chomsky 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研究而产生的术语。
关于学得与习得的区分是Krashen 监控理论的出发点和焦点。
他主张学得强调语言学习是一个正式而又有意识的过程,也就是在课上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记忆、练习等活动,使学生达到对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和所学语言的认识。
就像学习第二语言,就很有必要进行有意识的识记,是一种正式的、非自然的、明确的、课堂教育的、有意识的活动。
习得则强调语言学习是一个非正式且是在潜意识之下的过程,就像幼儿学母语,在母语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语言。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与商务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词汇习得过程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在词汇习得中面临的挑战。
英语词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词汇时遇到各种困难。
首先,学生需要学习抽象词汇,如"dedication"(奉献)和"discrimination"(歧视),以及具有多义性的词汇,如"set"(设置;集合)。
其次,学生还需要了解和运用英语的各种短语动词,如"look forward to"(期待)和"give up"(放弃)。
此外,学生还需面对词汇的拼写、发音和语法运用等问题。
在词汇习得中,英语专业学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来提高词汇水平。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报纸、期刊和杂志来丰富词汇量。
阅读时,学生可以用笔标注生词、词组和重要句型,并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其次,学生可以参加词汇学习班或英语角等课外活动,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此外,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展了一系列与词汇习得相关的实证研究。
其中,一项研究表明,词汇记忆和认知记忆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记忆力强的学生在词汇习得中表现更出色。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通过使用词汇学习软件和在线词汇学习平台,学生的词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这表明,新的技术手段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习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然而,词汇习得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坚持不懈地进行词汇学习。
此外,学校和教师也应提供更多的词汇学习资源和支持,如词汇学习软件、电子词典和专业词汇教学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词汇。
二语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和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语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和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二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采取不同的元认知策略来促进自己的阅读效果。
而词汇附带习得是指通过对阅读材料中未知词汇的预测、猜测、推理等各种方式来获取词汇知识。
这两个方面在二语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语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和词汇附带习得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者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问题
1. 二语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与词汇附带习得是否具有相关性?
2. 二语阅读中哪些因素影响了元认知策略的采用和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
三、研究目的
1. 探究二语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与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
2. 分析影响二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采用和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因素;
3. 提出针对二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和词汇附带习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问卷调查将对具有二语阅读经验的学习者进行,探讨其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元认知策略和词汇附带习得的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其行为的因素。
实验将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反应时实验、阅读理解测试等方式来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元认知策略采用和词汇附带习得效果,以验证问卷调查中的结果。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二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为二语阅读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此外,该研究成果还可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有用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中国少儿英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中国少儿英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研究(Learner Vocabulary and Acquisition Studies for Chinese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中国少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研究一直是英语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快,英语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变得更加明确,中国少儿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研究也变得更加受重视。
研究者们一直关注这一领域,从语言习得理论和教学实践等多方面探讨少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机制,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英语词汇量。
首先,研究者们讨论了少儿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理论,以及其对他们的词汇习得的影响。
他们指出,语言习得理论背后的原理非常重要,必须考虑到这些原理,才能有效地指导少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常见的语言习得理论包括复述模型,接受模型,记忆模型,行为主义模型,建构主义模型,全局模型以及认知计算模型等。
其次,研究者们探究了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如何帮助少儿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词汇量。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对话-建议性教学和主动参与式教学(如小组活动和词汇博物馆),以及以听力-说话为中心的活动(如播客活动、看图说话活动、同伴对话活动等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在不同语言习得环境中有效辅助少儿英语学习者构建英语词汇量。
最后,学者也针对少儿英语学习者不同语言能力程度提出了适宜的改善策略,他们提出了定向性行动计划、词汇句式复习以及可定制性的教学策略等,以帮助学生适应实际语言环境中的英语词汇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研究者探讨了中国少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理论以及其它多方面的话题,包括改善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改进少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技巧以及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少儿英语学习者建立英语语言知识和词汇理解能力,并获得更好的语言习得体验。
Research on th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of Chinese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has been a main focus in English Education studies. Especiall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common languages,The motiv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has become more clear, as has th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Chinese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Researchers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is area, exploring th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mechanisms of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and how to help them better buildtheir English vocabularie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such as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and teaching practices.Firstly, researchers discuss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of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vocabularies acquisition. They point out that the principles behind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are very important and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vocabularies acquisition of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Common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include repetition models, receptive models, memory models, behaviorism models, constructivism models, whole-word models and cognitive-computation models.Secondly, researchers explored how to help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vocabularies with the use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Common teaching methods include conversational-suggestive teaching and engaging activities such as group works and word museums, as well as activities centered 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uch as podcasting, picture-talk activities and peer conversations. These teaching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the buildingof English vocabularies of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in different language acquisition environment.Finally, scholars also proposed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vocabularies of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 of language abilities. They proposed English directed action plans, vocabulary-phrase review and customizabl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help the students adapt to their English vocabularies learning needs in their practical communicating environment.Above all, researchers have explored topics related to th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of Chinese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such as the efficiency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f vocabularies, the improvement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skills of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and the use of better teaching methods. Thereby, we can more effectively help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to build up their English vocabularies and gain better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s.。
语篇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进展

一
、
引言
工 ( lb r tv r c s i g ea o a ie po es n )理 论 。该 理论 认 为 ,要 将 信
词 汇 附 带 习 得 是 语 篇 阅读 时 形 成 的 关 于 语 篇 非 熟 悉 单 息 转 变 为长 时 记 忆 , 必 须 进 行 精 加 工 , 仅 仅 进 行 语 义 编 码 词 的 加 工 和 记 忆 活 动 , 它 能 帮 助 读 者 在 无 意 学 习 中 习 得 和 是 不 够 的 , 因而 , 必 须 对 一 个 非 熟 悉 单 词 进 行 全 面 系 统 的 储 备 更 多 的 词 汇 , 因 其 对 读 者 阅读 过 程 中语 篇 意 义 理 解 的 加 工 , 包 括 对 单 词 的 发 音 、 拼 写 、 语 法 范 畴 、 语 境 及 其 纵
三 、词 汇 附 带 习 得相 关理 论
通 过 背 诵 词 汇 表 或 者 进 行 词 汇 练 习来 识 记 单 词 ; 而 附 带 习 度 、词 汇 量 大 小 、 非 熟 悉 词 汇 在 语 篇 中 出现 的 频 率 、 学 习 得 则 是 指 学 生 在 完 成 其 他 学 习任 务 ( 阅 读 文 章 、 听 英 文 者 词 汇 推 理 能 力 、 阅 读 目的 以及 不 同 的 阅 读 任 务 等 诸 多 如
语篇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进展 口王 Nhomakorabea摘
震
高 峰
要 :词汇 附带 习得这一概念 自2 世 纪8年代提 出以来,得 到国 内外研 究者 的高度 关注。研 究者针对词 汇 0 0
附带 习得及 其影 响因素开展 了诸 多研究 ,取得 了许 多重要研 究成果 。本 文在阐释词汇 附带 习得相 关理论 的基础 上 ,着 重回顾 了有 关词 汇附带习得 的实证研 究成 果,分析 了这一领域仍待研究的一些 问题 ,并进而指 出其对 外语
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题目: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背景和动机:
阅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词汇,此时学习者通过注释的方式获取词汇意义。
然而,注释形式的不同可能会对词汇的习得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研究问题:
1. 不同的注释方式对阅读中词汇的认知效果是否存在差异?
2. 学习者在不同注释方式下词汇的运用能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注释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词汇的习得产生影响?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实验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进行研究。
具体地,将研究对象分为初、中、高三个水平等级,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的方式,将学习者分别分配到“文字注释组”、“图像注释组”和“文字+图像注释组”中进行阅读任务,比较三种注释方式下学习者对词汇的认知效果和运用能力的差异。
另外,还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学习者对不同注释方式的认知和评价。
预期结果:
1. 经过实验比较,不同注释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2. 高水平学习者对注释方式的选择和利用更为灵活和有效。
3. 学习者对文字+图像注释方式的认知和评价较为积极,这种注释方式更有助于词汇的习得。
意义:
本研究对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改善词汇教学的方法、探究学习者个体差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

对于词汇附带习得,Laufer和Hulstijn J.觉得,词汇附带习得与“刻意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 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不用刻意背诵或记忆,也能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附带习得了一些新的词汇。
Laufer指出,词汇附带习得,也就是学习者在完成阅读指定任务时,其注意力无需放在单词记背上,也附带习得了单词,这是相对于有意学习而言的。
一、国内外对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回顾“词汇附带习得”一词的定义最先由Nagy(1987)提出,其意思是学习者在完成某项特定的学习任务时,虽然其注意力主要不在词汇上,但却无意附带习得了其中的词汇。
在2004年以前,词汇量的大小及性质是国内研究的主要方面,也就是通过测量学习者所掌握的单词的数量来预测他的该门语言的词汇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
对某一学院理学科的大四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进行了全程跟踪调查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此之后的研究重点则逐渐转向了研究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习得和对词汇使用的能力。
对大学生进行词汇知识和能力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由于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不同,词汇量对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的预测力和影响模式也不同。
同时,还有研究者指出了词汇能力的研究范畴主要是研究学习者对词汇的运用和提取能力, 例如:一部分研究者试图通过采取实证调查研究来描述探索学习者词汇习得的过程和特征(例如:刘绍龙,2001)。
二、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两类:一是学习者自身的主体因素; 二是基于阅读材料的客体因素。
(一)学习者自身的主体因素 1.词汇知识Meara提出,学习者已掌握的词汇量决定着一次阅读过程中词汇附带习得的词的数量,已掌握的词汇量越大,其在一次阅读过程中能够附带习得的词汇知识就越多。
除了词形知识,词汇量作为词汇知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学生英语知识的一个首要标准。
研究表明,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普通阅读者,他们的认知词汇一般在20000左右。
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综述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作为一种有效的词汇习得方式,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专家的青睐,自提出以来研究成果累累。
通过研究近十年来有关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文献,对词汇附带习得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简单梳理。
阅读词汇附带习得实证词汇附带习得是近20年来出现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内的新名词。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第二语言中的绝大多数词汇是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偶然习得的。
本文献综述笔者拟从词汇附带习得的定义出发,就近几十年来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做以简单的回顾。
一、词汇附带习得的定义附带习得的词汇知识是一种副产品。
joe(1998)和nation(1998,引自黄川眉、刘珍,2005)认为,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其他方面,尤其是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而不是对词汇进行专门学习。
laufer(2001)对词汇附带习得则有更详尽的表述,其指出:词汇附带习得是相对于刻意学习而言的,刻意学习指学生刻意地背记单词,如通过背词汇表,或者做词汇练习来记忆单词;而附带习得则是学生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时,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记单词上,却附带习得了单词,这可能不是该词的全部知识,譬如,记住了拼写形式,知道了词性等等,但是所有一切积累起来就很可观了(转盖淑华,2003)。
附带习得与有意习得的区别在于是否事先告诉学习者在学习任务结束后对其知识进行测试(eysenck,1982:198,转周浩,2007),而不关注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时的注意力是否放在词汇上。
二、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论背景1.词汇附带习得假说“附带习得”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实验心理学研究文献中,之后nagy,herman和anderson(1985)在研究儿童母语词汇习得的基础上提出了附带词汇学习假说,他们认为,大多数的母语词汇不是通过刻意学习习得的,而很可能是附带习得的。
此后,该假说被许多语言学家证明同样适用于二语词汇学习。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与有意学习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与有意学习对比研
究的开题报告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之一,对于专业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中国英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词汇习得和学习是其中之一。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习得和有意学习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中,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语料库分析法,对参与研究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
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习得情况
在此部分,将利用词汇测试和听力测试等方法,探究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习得情况。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在词汇掌握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探究影响学生词汇习得的因素。
2.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有意学习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有意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学生在有意词汇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探究影响学生有意词汇学习的因素。
3. 词汇习得与有意学习的对比研究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将对词汇习得和有意学习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学生在有意学习中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词汇习得,以及有哪些因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习得和有意学习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英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同时,该研究也可以为其他专业的英语学生提供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最基础的部分,词汇习得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词汇附带习得是一种在无特定意识的学习中完成词汇习得的过程,最大的特点是附带习得不具备主观意识。
本文将主要研究怎样提高词汇附带习得的效率,通过分析词汇附带习得的原因以及习得过程,并研究阅读量,阅读时间,学习环境不同因素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旨在对语言学习者学习词汇提供一种直接,简单,高效的方法,同时对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词汇习得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词汇的掌握量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词汇贯穿到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的全过程,词汇对其语言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词汇学习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类词汇学习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不完美,学习者对这些方法并
不感兴趣最终的词汇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直到1985年的研
究中提出了的词汇附带习得假说。
研究表明:学习者在自由阅读中可以无意识地习得词汇。
词汇附带习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
词汇附带习得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怎样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旨在为二語词汇习得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学习方法。
词汇附带习得
词汇的附带习得的概念最初由Nagy和Herman提出的。
但对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研究学者对其的认识为:学习者在阅读中没有刻意学习词汇的意识但在最后阅读完成后无意习
得了词汇的过程,词汇附带习得的鲜明特点是无刻意意识的习得词汇,是在完成其他任务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词汇习得的方法。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所以怎样提高词汇附带习得的效率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有很多,之前的研究者已经进行一系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不完整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将继续对怎样提高词汇附带习得的效率进行进一步研究,旨在分析词汇附带习得的原因和过程,并最终提出一种直接,简单,高效的方法使词汇的学习不在枯燥无味。
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
阅读量。
学习者的阅读量直接关系到词汇附带习得的效率,之前人们关于阅读量的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大部分人都认为阅读量大会有更多的词汇附带习得。
我们对西藏大学旅外学院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一系类的词汇附带习得相关实验,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我们选取本学院大二学生和相同的阅读进行试验。
关于阅读量的测试我们分批次选取相同的阅读对测试者进行测试,并且每批次的阅读量不同,最后检验测试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的效率。
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阅读时间相同的学习环境中,达到最优的词汇附带习得的阅读量因人而异,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
认知水平,如果过多的阅读,学习者在劳累、烦恼的状态下阅读并不能带来最优的词汇的附带习得。
阅读时间。
同理,我们进行阅读时间的测试,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可对比性,我们选取相同的阅读在不同班级进行不同阅读时间的测试,最后统一检验测试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效率。
通过对比不同班级的实验结果研究发现,对于相同的阅读量相同的阅读环境,投入更多的阅读时间,测试者对于阅读的内容能够不断的深入了解,不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只有在对阅读内容有足够了解的条件下,才能够获得更高的词汇附带习得的效率。
学习环境。
关于学习环境的测试。
我们对相关的测试者在不同的测试地点进行测试,分别选取图书馆,上课教室,宿舍三种不同环境进行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测试。
通过最后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上三种学习环境的词汇附带习得效率呈现递减规律,研究发现在相同的阅读量相同的阅读时间在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测试者更容易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当中,从而更容易获得词汇的附带习得。
本文对词汇附带习得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对阅读量,阅读时间,学习环境这些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阅读量过多过少都不能达到最优效率,阅读量需因人而异;阅读时间研究显示,更多的投入量会相应更多的词汇附带习得;学习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学习者在安静,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时会有更多的词汇附带习得。
本文旨在对语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提供一种直接,简单,高效的方法同时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词汇的习得有积极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1.西藏大学;2.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