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 《罪与罚》与“复调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r company slogan
“罪”与“罚”的多义性
索尼娅,我杀人的时候,需要的主要不是钱,而 是别的东西……这一切我现在都清楚了……我想弄 清楚另一件事,另一件事在怂恿我:那时我想弄清 楚,我跟大家一样是虱子呢,还是人?我能不能跨 过障碍?我敢不敢弯下腰去拾取权力,我是个发抖 的畜生呢,还是我有权……” 罪:表面上,迫于贫穷;劫富济贫 实际上,超人哲学及社会思潮中的“拿破仑 崇拜” 罚:被流放——肉体惩罚 自我弃绝、自我搏斗挣扎——精神惩罚
Your company slogan
“复调性”内涵
第一,人物形象的平等——地位层面: 人物意识不为作家所限,彼此之间具有平等地位; 第二,人物意识的对话——观念层面: 人物相互之间争论,形成全面的对话性; 第三,作家与人物的平等——主体层面: 作家的声音作为观点之一,进入小说情节和对话, 与作品的人物构成不同声部,互相对话;
“复调性”之二:人物意识的对话
写小说离不开对话,因为对话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 的重要手段,但对话描写并不等同于‚对话性‛。 传统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是在作者意志主宰下的对话, 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意识,因此具有单声道的特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对话却表现为不同意识、 不同思想之间的争论,即使是在独白之中,也暗含着 形成争论的另一方。
《罪与罚》与“复调性”
核心问题
把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思想 把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特色 了解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及《罪与罚》的 复调性与对话性
Your company slogan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与创作(1821-1881)
1821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医生家庭,母亲是虔诚的东 正教信徒,父亲工作于玛利亚贫民医院;早年患有癫痫病 1845年,写出处女作书信体中篇小说《穷人》(涅克拉索 夫、别林斯基) 《穷人》瓦尔瓦拉、杰符什金:心地善良、安分守己,以真 诚之心爱人,也盼人亦尊重他,但他贫贱的处境,使他丧失 了人的尊严,被人视为“破抹布”。 1846年,发表中篇小说《双重人格》 《双重人格》高略特金:善良温顺、贫穷低贱、怯懦自卑和惶 恐不安的虫相。他发觉自己被当做抹布后,向往着另一个自 我。这个自我胆大包天、为所欲为、拍马奉承、投机取巧、 不择手段,毫无廉耻。这个自我是高略特金在现实中人格失 落的心理补偿,他向往兽相的自我,又不敢接受它,虫相的 自我又令他恐惧,于是他发疯了。
其人格中的主导面终于在精神折磨和肉体煎熬中占了优 势,并推动他最后否定自己的“理论”,向圣女索尼娅
靠拢。
Your company slogan
“复调”与“复调性”
作为音乐术语,‚复调‛(polyphony)与‚主调‛ (homophony)相对; ‚复调‛由两组以上同时进行的旋律组成,各 个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彼此形成和声关系,和谐 统一成整体; ‚复调‛从本质上排斥单声调,拒斥一言堂, 提倡对话性。
Your company slogan
40年代后期发表《女房东》(1847) 《白夜》(1848)等 1846年,陀氏参加彼特拉舍夫斯基小 组 1849年被捕,被判死刑,后改判流放 1849-1859年,流放西伯利亚,思想 转变,笃信宗教,反对暴力;提出”土 壤派“理论 人民才是俄罗斯的根基(”土壤“), 知识分子学习人民的坚韧、温顺和笃信 宗教 1861年,发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死屋手记》 1864年,完成《地下室手记》
Your company slogan
人是兽?
《双重人格》高略特金的两个自我 《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兽相的自我从想象 中走向了现实。平凡的人只是不平凡的人的工具, 不平凡的人则是世界的主宰;不平凡的人为了达到 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为。他为了证明 自己是英雄而不是虱子,杀死了老太婆。但事后平 凡的人的自我又从人道的角度竭力否定不平凡的人 的自我的合理性。 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使《罪与罚》更具有形而 上的哲学思辨色彩
Your company slogan
《罪与罚》章节安排
第一章写“罪” 谁犯罪? 犯何罪? 为何犯罪? 由谁定罪? 从第二章到尾声写“罚” 如何惩罚? 谁来惩罚? 谁有资格惩罚? 怎样惩罚? 重心在于“罚”,“罪“与”罚” 内涵的多重性。
Your company slogan
为何犯罪?
“人是不是虱子?——那,在我看来,人当然不是虱子,然而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想过这问题,而且干脆什么问题也不想的 人,人就是虱子……如果说我苦恼了这么多天:拿破仑会不 会去做这件事?那是因为我清清楚楚地感到:我不是拿破 仑……我忍受了这一切空谈的全部痛苦,索尼娅,我早想从 肩上卸掉这个痛苦的包袱了:我毫不诡辩地去杀人,为了我 自己去杀人,为了我自己一个人!关于这件事,我甚至对自 己也不愿撒谎,我杀人,并不是为了要养活母亲——那是瞎 话!我杀人,也不是为了取得财富和权力以后成为人类的恩 主。那也是瞎话!我只不过是杀人罢了。我杀人是为了我自 己,为了我自己一个人!至于将来我能不能变成恩主,还是 一辈子像蜘蛛似的,把所有的人捕捉到网里,从大家身上敲 骨吸髓,到那时候,这对我来说反正一样!……
Your company slogan
人是上帝?
《卡拉马佐夫兄弟》:兽相的自我与上帝的自我之间的冲突 德米特里、伊凡;老卡拉马佐夫、阿辽沙 陀氏希望人不是虫,不是兽,而是上帝 人是什么?陀氏在这个问题上是一直自我矛盾的,到了他创 作晚期的70年代,依旧陷于矛盾困惑中难以自拔。他一会儿 说:”人只要不丧失在世界上生活的能力,他们是可以成为 美好的和幸福的。我不愿意也不能相信恶是人的一种正常状 态。“一会儿又说:”隐匿在人类之中的恶远比包治百病的 社会主义者所想象的要深刻得多,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无法 避免恶……“
Your company slogan
内心意识的对话
“如果只不过是我觉得好像是这样呢?如果这是幻象,如果我 全弄错了,如果是由于我没有经验而发火,如果是我演不了这 个卑鄙的角色呢?也许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图吧?他们的话都 很普通,不过其中有某种含意……这些话随时都可以说,不过 有某种含意。为什么他直截了当地说‘在她那儿’?为什么扎 苗托夫补充说,我说得巧妙?为什么他们用这样的语气说话? 对了……语气……拉祖米欣也坐在这儿,为什么他什么也没察 觉呢?这个天真的傻瓜永远什么也不会察觉!(自我怀疑) 又发热病了!……刚才波尔菲里对我眨眼了,还是没有呢?大 概,没有这回事;他为什么要眨眼呢?是想刺激我的神经,还 是在戏弄我?要么一切都是幻象,要么是他们知道!……就连 扎苗托夫也很无礼……扎苗托夫是不是无礼呢?扎苗托夫一夜 之间改变了看法。我就预感到他会改变看法!他在这儿像在家 里一样,可还是第一次来这里。波尔菲里不把他当作客人,背 对着他坐着。他们勾搭上了!一定是为了我勾搭上的!我们来 以前,他们一定是在谈论我!(自我辩解)
“我对自己抱有信心。人就是谜。谜是需 要破译的。即使因此而耗费一生,也不要 以为是浪费时间。我就是在解谜,因为我 想做人。” “我们心灵的生活,我们意识里的生活 难道就不是现实?难道就不是最实在的东 西?”
——尤· 谢列兹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由于病态心理,他既可以用健康人的 目光观察病态世界,又可以用变态人物的 眼光来观察世界。由于变态心理,他能够 同时观察两个相反的世界,因此,他比一 般人更知道人生的奥秘。”
Your company slogan
内心意识的对话
各种想法在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脑子里像旋风样飞速旋转。他 气得要命。 “主要的,是他们毫不掩饰,也不想客气!如果你根本不知 道我,为什么要和尼科季姆· 福米奇谈起我呢?可见他们不想 隐瞒,像群狗一样在跟踪我!这样毫无顾忌,这样瞧不起 我!‛(间接发问) 他气得发抖。 ‚好吧,要打,就对准了打,可别玩猫逗老鼠的游戏。这可 是不礼貌的。波尔菲里· 彼特罗维奇,要知道,也许我还不允 许这样!……我会站起来,对着你们把实情全都说出来;您会 看到,我是多么瞧不起你们!……”(直接对话) 他困难地喘了口气。
Your company slogan
“复调性”之一:人物形象的平等
常让各种人物汇合在一起,对同一问题发表自己 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观点千差万别,甚至互相对立。 但作者让人物平等对话,自己不作评论,只做客观 的描述,形成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平等 对话关系。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巴赫金的“复调”
“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 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 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 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 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如果非说个 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 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 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 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Your company slogan
我是谁,人是什么:人是“虫”?
《穷人》杰符什金:心地善良、安分守己,却被人视为 ‚破抹布‛——怀疑自己,不像一个人,讨厌自己;又觉 得内心善良,自己应该是个人——惶恐不安 《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我是虱子‛‚人是虱子‛ 悖谬现象:越是保持善良天性和遵奉人道原则的人,对 社会越不具有破坏力;而越是对社会不具有破坏力的人, 就往往越不被社会当人看。 陀氏接受别林斯基的赞誉后又感到不满:他不明白‚为 什么这篇小说的哲学主旨却未能被接受‛ 人的‚虫‛相及对自我的怀疑,使人物内心矛盾、痛苦, 为摆脱虫相,不惜使自己现出兽相
——陀氏1876年和1877年的《作家日记》
陀氏与托氏都真诚执着探索人性/人生的奥秘
Your company slogan
《罪与罚》
创作由来: 《罪与罚》给作者带来世界性声誉,取材于《时代》杂志连载的 一个案例,一位法国青年拉谢尼耶夫因杀害了一个老年妇女而入 狱。 主要人物: 拉斯柯尔尼科夫——穷大学生,杀人犯; 冬尼娅——拉斯柯尔尼科夫至妹,为了哥哥被迫嫁给卢仁; 马美拉多夫——城市贫民,失业,酗酒,车祸而死; 索尼娅——马美拉多夫之女,为全家生计,被迫卖身; 波尔菲里——警察,用逻辑推理与心理暗示方法,认定凶手
“超人哲学”理论(即关于“平凡人”与“不平凡人”的观
点),在肯定与否定之间游移。
Your company slogan
拉斯科尔尼科夫形象
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如果甘愿做逆来顺受的“平 凡的人”,那么等待他的是穷苦大众们的悲惨结局; 如果去做一个不顾一切道德准则的“人类主宰者”,那
就会与为非作歹者同流合污;
Your company slogan
60年代后期先后完成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 《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气质:粗野卑鄙、贪财好色、放纵畸 形的性格 老卡拉马佐夫、德米特里、伊凡、阿辽沙、私生 子斯麦尔佳科夫 格鲁申卡
Your company slogan
他,终身试图解剖人性之谜
Your company slogan
拉斯科尔尼科夫形象
拉斯科尔尼科夫具有典型的双重人格,其姓氏来源于动词
“расколоть”(劈开,拆开,分裂),暗含着“分裂”、
“混乱”之意;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又是一个
性格阴郁、孤僻、带有神经质的双面人;
“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 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主人公不断地动摇于自己的
Your company slogan
“复调性”之三:作家与人物的平等源自复调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 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主人 公的意识,在这里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 人的意识;可同时它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 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作家意识以人物形象方式融入小说,成为小说思 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构成众多意识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