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NDIA 马图拉与犍陀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RINDIA 马图拉与犍陀罗

质疑“曹衣出水”

提起“曹衣出水”,人们都说是指北齐曹仲达。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上介绍:“曹仲达,本曹国人也,北齐最称工,能画梵像,官至朝散大夫。僧悰云:‘曹师于袁,冰寒于水,外国佛像,亡兢于时。’”说明北齐(550—577年)画家曹仲达来自曹国,即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久已汉化,擅长画外国佛像(梵像)。可惜曹仲达作品不存,我们今天无法欣赏。但是说起中亚佛像,当为犍陀罗佛像。众所周知,印度佛像艺术就源于中亚犍陀罗佛像,大约出现在1世纪末2世纪初。差不多与此同时或稍晚,印度南亚次大陆马图拉(北印度)和阿玛拉瓦提(南印度)也相继出现了佛像。而这三大佛像艺术出现,标志了印度佛教美术史上第一个高潮的到来。犍陀罗艺术公元前5—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印度佛教美术史始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1—3世纪贵霜帝国时出现了第一个高峰,上述三大佛像出现。4—6世纪笈多王朝时出现第二个高峰,以马图拉(后期)和鹿野苑(萨尔纳特)为代表。7世纪印度教及其美术兴起,8—12世纪巴拉王朝密教美术是印度佛教美术史上的尾声。

犍陀罗佛教美术流行于西北印度(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

东部一带)和中亚地区,形成于公元1世纪﹐3世纪极盛,5世纪以后衰微。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前356—前323年)东征,前锋打到印度河流域,给犍陀罗地区带来了古希腊文化。犍陀罗地区原为印度次大陆古代十六列国之一﹐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时传入佛教。公元1世纪时犍陀罗地区成为贵霜帝国(1—5 世纪)中心地区﹐因其地处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的枢纽﹐又受希腊和希腊化的

大夏(巴克特里亚)等长期统治﹐希腊文化影响较大﹐古希腊文化与当地(中亚与西北印度)文化融合,以古希腊写实手法表现佛教题材,创作出犍陀罗佛像,犍陀罗佛教艺术兼有印度、中亚和希腊风格﹐故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犍陀罗艺术形成后﹐对印度南亚次大陆及周边地区的佛教艺

术都有很大影响。后来犍陀罗艺术传到我国新疆、甘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佛教美术也产生很大影响。

犍陀罗佛像,3 世纪,巴基斯坦

鹿野苑佛像,5 世纪,笈多王朝,北印度萨尔纳特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创佛像。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末兴起后﹐数百年间无佛像﹐早期佛教反对偶像崇拜,凡需出现佛本人形象之处﹐皆以脚印﹑宝座﹑菩提树﹑佛塔、法轮等象征。1 世纪后﹐随着大乘佛教的流行﹐受古希腊偶像崇拜影响,佛教徒也开始崇拜偶像﹐于是佛像的创立便应运而生。犍陀罗佛像的制作以希腊人为模特,很像古希腊神像,

佛的脸型﹑头发、衣衫皆有浓厚的希腊特色﹐但佛头部有光轮以显示其神圣,神态慈悲肃穆﹐颇具佛教精神。公元二三世纪是犍陀罗佛像制作的成熟期﹐这时已成功地融汇印度

﹑希腊风格于一炉﹐形成独具一格的犍陀罗风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从前额到鼻头呈一条直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有时且带胡须。佛像身披希腊式披风﹐足登凉鞋;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厚实繁密,稠叠紧窄,衣纹写实,厚重下垂,不贴身,不宽松,绝非“出水”。贵霜帝国首都富楼沙城址(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与呾叉始罗城址(今巴基斯坦塔克西拉,离伊斯兰堡不远)出土的佛像和浮雕﹐就是这种风格。(3 世纪后犍陀罗艺术逐渐向贵霜统治下的阿富汗东部发展﹐5

世纪时犍陀罗本部因贵霜帝国的瓦解而衰微﹐但阿富汗的佛教艺术却一直繁荣到7世纪﹐此即后期犍陀罗艺术或称巴米扬艺术。巴米扬艺术除继承犍陀罗艺术固有风格外﹐还吸收了印度本土的传统﹐佛像脸形趋圆﹐衣衫变薄。)中亚与中国同在北温带,中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沙漠,昼夜温差大,人们穿衣多,厚实,不像南亚印度是热带气候,终年炎热,人们穿衣少,衣薄透体,如同出水。综上所述,“曹衣出水”绝非来自中亚的曹仲达,而应该是来自南亚印度的马图拉佛像。

马图拉艺术马图拉佛教艺术是贵霜帝国(1—5 世纪)时三

大佛教艺术之一(另外两种即犍陀罗和阿玛拉瓦提)。马图拉位于印度新德里南面,地处连接北印度和西北印度的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商业发达,宗教发达。马图拉历经波斯帝国、孔雀王朝、大夏(巴克特里亚)、贵霜帝国、笈多王朝统治,文化交流广泛,艺术也很发达。马图拉艺术西北受犍陀罗影响,2世纪出现佛像,东南受山奇、巴卢特等印度民族传统艺术影响,富有印度本土风格,尤其是人体丰腴,非常优美。马图拉佛像将犍陀罗希腊人佛像改造成马图拉印度人佛像。马图拉佛像粗壮浑圆,朴实热烈,不像犍陀罗那么安静肃穆。马图拉佛像衣薄透体,如同出水,衣纹有韵律感,有装饰性。犍陀罗与马图拉相距一千公里左右,二者互相影响,早期犍陀罗影响马图拉,以后马图拉影响犍陀罗。马图拉艺术与犍陀罗艺术互相学习,同步发展,共同将印度佛教艺术推向高潮。马图拉艺术直接影响了笈多艺术,使笈多时的后期马图拉佛像更加成熟完美,衣纹如同出水,鹿野苑(萨尔纳特)佛像更加简洁,衣薄透体,如同裸体。马图拉佛像和笈多佛像都在恒河流域,顺流而下,从恒河河口(加尔各答一带)出海,经东南亚、东南海路,传入中国南部(主要是江南,六朝首都南京)、东部(主要是山东)。中国人将马图拉风格的印度人佛像改造成中国人佛像(南方人秀骨清像),将印度衣薄透体变成中国褒衣博带,但衣纹出水,有韵律感不变,而且更加宽松,更加富有装饰性,更加中国化,

这就是所谓的“曹衣出水”。由此可见“曹衣出水”源于北印度马图拉,而非中亚犍陀罗,更与曹仲达无关。

马图拉佛像,5世纪后期既然“曹衣出水”的“曹”不是曹仲达,那么应该是指谁呢?笔者认为应该是指曹不兴。

曹不(弗)兴,三国时东吴著名画家,吴兴(浙江湖州)人,师从印度高僧康僧会。他擅画佛教人物,他画壁画人物(佛像)得心应手,操笔立就,人体各部,互相配合,不失尺度。此外他还画龙、马、兽等。曹不兴画的佛像应为中国“佛画之祖”,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上影响深远。陆探微叹服其妙,谢赫赞他名不虚传,名列第一品(第一品共有5人,除曹不兴外,都是他的徒子[卫协]徒孙[陆探微、张墨、荀冒]),张彦远也大致同意这个评价。美术史上将曹不兴与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除张僧繇外,曹不兴及其徒孙顾恺之、陆探微一脉相承,实为一派,实为一样),可惜其画不存。

曹不兴的老师康僧会是印度高僧,虽然祖籍康居(中亚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但是世居天竺(印度,南亚次大陆),因其父经商,后又移居交趾(河内,越南北方)。他从印度,经东南亚,到中国,走的是东南海路。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 年)时康僧会来到东吴首都建业(南京),“设像行道”,并向孙权宣传佛教,孙权为之建建初寺,是为江南佛寺之始。康僧会除翻译佛经外,还将印度佛画传入中国,这是最早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