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口腔修复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口腔修复医学实习报告

口腔修复医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口腔修复医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牙齿缺失、牙列不齐、牙齿咬合不正等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将口腔修复医学作为实习的重点。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总结。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地点:XX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口腔修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等。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和参加科室讲座,我对口腔修复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临床实践(1)病例观察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参与了多例口腔修复病例的观察。

通过对病例的详细了解,我学会了如何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口腔检查和辅助检查,并掌握了口腔修复疾病的诊断方法。

(2)治疗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以下口腔修复治疗操作:1)牙列缺失修复:包括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和种植义齿的修复。

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并掌握了义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技巧。

2)牙列不齐修复:包括正畸和牙齿美容。

我了解了正畸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如何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正畸方案。

3)牙齿咬合不正修复:包括咬合重建和咬合治疗。

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咬合重建和咬合治疗改善患者的牙齿咬合状况。

(3)术后护理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口腔修复术后护理的知识,包括口腔卫生指导、义齿的清洁和保养等。

3. 科研活动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导师的一项关于口腔修复材料的研究项目。

通过查阅文献、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我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口腔修复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口腔修复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和手术操作,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心得体会 口腔修复科学习心得

心得体会 口腔修复科学习心得

口腔修复科学习心得口腔修复科学习心得口腔护理心得体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人口出现了寿命延长和老年人比例增多的趋势,口腔科的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老年从生理意义上讲,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走向衰退的一个阶段。

口腔组织和身体的其它组织一样,明显地随着衰老而变化,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强,修复能力下降,身体某些全身疾患等,都是影响口腔健康的不利因素,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一点有关老年人口腔护理的经验,报告如下。

1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老年人最突出的口腔问题是龋齿后遗症和牙周病,牙体组织的增龄化变化主要是咬合磨损,牙齿颜色逐步变暗,牙釉质较弱易碎,髓腔和根管小而细,牙髓质不断新生,牙龈组织逐渐萎缩,牙槽骨发生生理性萎缩和弹性降低,在各种疾病的某些阶段老年患者常常会出现免疫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口腔并发症。

2老年人口腔护理2.1经常保持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嘱老年患者经常性漱口,饭后涮牙,或用一些温水和消毒性药液,一定浓度的双氧水、洗必泰溶液等,为老年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饮食营养调整,对于保持口腔健康极为重要。

2.2清除牙周刺激物清除包括龈上结垢,齿下刮根面平整及牙周袋的药物处理,手法要轻,清洁要彻底。

2.3口腔门诊健康教育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要有科学规律,避免烟酒并尽量少吃有刺激性食物,如有牙病及时就医,平时要坚持叩齿运动和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功能和抵抗力,定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可延缓口腔老龄化,使牙龄与寿命大致相等,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认为,正确指导老年人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有利于创造出对老年人身心有利的诊疗环境。

口腔护理心得体会(2):白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有发热、脱水等,使口腔唾液浓缩、变稠,口腔黏膜清洁作用丧失,自洁能力下降,细菌迅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使堆积于齿缘软垢及嵌塞于牙间隙和龋齿内的食物发酵腐败,产生吲哚、硫氢基和氨类物质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引起口腔肿胀、溃疡、糜烂。

口腔不良修复体: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口腔不良修复体: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口腔不良修复体: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在临床上常常遇到患者口内有设计不科学、制作工艺差、材料应用不合理的固定活动修复体,并对口腔软硬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即为不良修复体,其给患者以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对于不良修复体的处理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1-2]。

病例报告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75岁,于2013年12月3日主诉因“左上后牙疼痛伴牙床不适1月余”求治我院。

患者2年前在外院行上下颌“活动-固定义齿”修复,1月前左上后牙开始疼痛并伴有整个牙床不适,近日加重,故来我科就诊。

临床检查:活动-固定不良修复体(如图1),26-27牙叩(+),冠边缘密合性一般,肩台过深,牙龈红肿,17-13牙、23-25牙、37牙、41牙、47牙缺失,34-35牙、44-46牙楔状缺损,探诊敏感,36牙根分叉处已暴露,II°-III°松动,叩(+),余留牙牙根部分暴露,均不同程度磨耗。

全颌数字化曲面断层片示(如图2):12-11、21-22、26-27基牙未行RCT治疗,根尖可见轻度低密度暗影。

36牙根尖可见大面积低密度暗影。

诊断:1上下颌牙列缺损。

2上颌不良修复体。

312-11牙、21-22牙、26-27牙、36牙根尖周炎。

434-35牙、44-46牙楔状缺损。

5牙周炎。

治疗计划:拆除不良修复体后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讨论2.1 不良修复体的类型:①结扎类:通过结扎钢丝或卡环固定在两侧基牙,用自凝树脂恢复缺牙区牙齿形态,不能摘戴。

②固定冠桥类:修复体边缘悬突、肩台或桥体不密合。

③桩冠类:用钢丝拧成麻花状,相当于桩核,插入根管内,再用自凝塑料粘固塑形[4]。

2.2 不良修复体的危害:①引起牙齿松动:假牙若设计不当,如不能分散咬合力,会使天然牙负荷过大或出现应力集中,超过基牙及牙周膜的代偿能力,就会迅速引起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

②造成牙齿龋坏、根尖周炎:由于冠边缘密合性较差或邻接不良会导致细菌堆积从而引起继发龋或根尖周病变。

口腔修复总结反思报告模板

口腔修复总结反思报告模板

口腔修复总结反思报告模板1. 概述这份报告旨在总结和反思本次口腔修复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将来能够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本次修复主要涉及以下方面:•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操作•总体效果2. 诊断在诊断阶段,我们需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全面检查口腔情况、制作口腔模型和影像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口腔结构,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本次修复中,我们使用了现代影像诊断技术(如CT、MRI等),同时结合传统的口腔模型和影像等资料评估了患者的口腔状态。

这些检查结果对我们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操作都有重要参考意义。

3. 治疗方案选择基于诊断结果,我们制定了治疗方案。

由于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口腔基础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案。

在本次修复中,我们选择了:•瓷贴面修复•活动义齿这些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恢复口腔功能,同时也有美容效果。

4. 手术操作制定治疗方案后,我们开始进行手术操作。

在手术操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学标准操作,尽可能保证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

在本次修复中,我们在手术操作中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精准地施行了瓷贴面修复和活动义齿手术。

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导患者配合操作和术后恢复。

5. 总体效果本次修复后,患者恢复了口腔功能,拥有了美丽的笑容。

同时,整体效果和治疗前的构想相符。

6. 反思和建议在本次修复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反思并汲取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以下是我们的反思和建议:•在治疗方案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口腔基础条件。

•在手术操作中,需要注意医疗器械的消毒和污染防护等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感受,给予必要的关怀和疏导。

7. 结论总的来说,本次口腔修复是一项大型专业治疗,我们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同时,也希望本次修复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经验和启示,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口腔修复学 教案

口腔修复学 教案

口腔修复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范围。

2、使学生掌握常见口腔修复体的种类、设计原则和制作工艺。

3、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口腔修复方案。

4、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口腔修复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各类修复体(如烤瓷牙、活动义齿、种植牙等)的特点和适应证。

口腔修复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2、难点口腔修复体的设计和力学分析。

口腔修复过程中的咬合调整和美学处理。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方式,系统讲解口腔修复学的理论知识。

2、实验教学:在实验室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熟悉修复体的制作流程。

3、病例讨论:结合临床病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临床见习:安排学生到口腔修复科进行见习,观察实际的诊疗过程。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口腔修复前后的对比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口腔修复学的主题。

提问学生对口腔修复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2、理论讲授(约 60 分钟)口腔修复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介绍口腔修复学的定义,强调其在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方面的重要性。

简述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历史,从传统的修复方法到现代的先进技术。

口腔修复的生理基础讲解口腔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如牙齿、牙槽骨、颞下颌关节等。

强调口腔生理功能对修复治疗的影响。

口腔修复的基本原则介绍固位、稳定、支持、美观、舒适等基本原则。

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在修复设计中遵循这些原则。

常见口腔修复体的种类和特点详细介绍烤瓷牙、全瓷牙、活动义齿、种植牙等修复体。

比较它们的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

3、实验教学(约 90 分钟)模型制备学生在模型上进行牙体预备,如磨牙、开髓等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修复体制作学生根据模型,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简单的修复体,如烤瓷冠。

儿牙病例讨论

儿牙病例讨论

精选2021版课件
30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10-9/L,KOH涂片检查 可见菌丝和孢子;棉拭子培养可见白色念珠 菌。
❖ 诊断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精选2021版课件
31
❖ 诊断: ❖ 鹅口疮。
❖ 诊断依据:患者为婴儿;

黏膜广泛充血水肿;

有白色斑片状伪膜,并可揭去;

实验室检查有白色念珠菌。
❖ 治疗计划
精选2021版课件
21
治疗计划
❖ 应做根管治疗。 ❖ 急性期处理:开髓引流, CP开放。
❖ 全身给予抗感染治疗,口服抗生素。
❖ 症状缓解后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冠修复。
精选2021版课件
22
精选2021版课件
23
精选2021版课件
24
精选2021版课件
25
乳牙根尖周病特点
❖ 1、牙髓可有活力。
髓孔的大小和出血多少常与牙髓炎症程度呈 正相关。 ❖ 广泛的牙髓炎症可有叩痛。
精选2021版课件
16
病例3
❖ 患儿,张某某、男,7岁。 ❖ 主诉:发现左下后牙有洞1周,要求治疗。
❖ 现病史:1周前在学校体检时发现右下后牙龋坏,故 来就诊。患儿以前曾有过左下后牙进食痛及自发痛, 后自行缓解,具体时间不详。未曾治疗。现除食物嵌 塞外无其他不适。
❖ RCT
精选2021版课件
18
精选2021版课件
19
病例4
❖ 患儿,女, 6岁。 ❖ 主诉:左下后牙疼痛3天。
❖ 现病史:近1个月来左下后牙龋洞食物嵌塞痛,去 除食物后疼痛缓解。近3天来出现自发痛,夜间加 重,并有咬物痛,未曾治疗。
❖ 既往史: 3岁时曾患肺炎,痊愈。

口腔科病例讨论

口腔科病例讨论

口腔科病例讨论在口腔科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类型的病例。

这些病例涉及口腔健康的不同方面,包括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等。

通过讨论这些病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口腔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口腔科病例,并讨论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例一:龋齿患者来诊时主要抱怨牙痛,并且在咀嚼食物时感到不适。

经过口腔检查,发现患者有一颗龋齿,龋坏较为严重。

治疗方案为清除龋坏组织,并进行修复。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牙髓,防止感染和疼痛的发生。

修复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牙齿的位置、功能要求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病例二:牙周炎患者来诊时主要抱怨牙龈肿胀、出血和口臭。

经过口腔检查,发现患者有牙龈红肿、牙石积聚以及牙周袋形成。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洁牙和牙周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培养患者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洁牙,并配合医生进行牙周治疗。

对于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病例三:口腔溃疡患者来诊时主要抱怨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并且伴有疼痛和不适感。

经过口腔检查,发现患者口腔黏膜有溃疡性损伤。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局部药物治疗和营养调理。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改善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并使用口腔溃疡专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

对于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病例四:牙髓炎患者来诊时主要抱怨牙痛,并且牙痛发作时会加重。

经过口腔检查,发现患者有一颗龋齿,龋坏已经达到牙髓。

治疗方案为清除龋坏组织,并进行根管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彻底清除龋齿和感染组织,并填充根管,以防止感染的再次发生。

在治疗后,还需要对修复的牙齿进行定期检查和观察。

以上是几个典型的口腔科病例,每个病例都有其特定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口腔科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口腔检查结果,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在治疗后进行口腔卫生的维护和定期复查。

通过讨论口腔科病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口腔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prosthodontics》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prosthodontics》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prosthodontics》执笔人:李伟编写日期2017-7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100401382.课程性质/类别:专业方向课/必修课3.学时/学分:112学时/7学分4.适用专业: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是以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科学。

其临床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疾患、颞下颌关节疾患及牙合异常的预防和修复治疗。

要求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绪论(2学时)1.主要内容:(1)口腔修复学的概念(2)口腔修复学的主要内容,2.基本要求(1)掌握口腔修复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3.自学内容:了解其发展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4.课外实践:(二)临床接诊(4学时)1.主要内容:(1)初诊:初诊医师的主要任务、初诊准备及初诊顺序、主诉的概念及内容(2)临床检查:一般检查、X线检查、模型检查(3)诊断及治疗计划(4)修复前准备及处理(5)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6)医生与技工的交流2.基本要求(1)掌握主诉的概念及内容。

(2)掌握一般检查。

(3)熟悉了解牙矫正治疗、咬合调整与选磨、口腔粘膜疾患的治疗。

3.自学内容:修复前外科处理。

4.课外实践: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完成一份完整病历。

(三)牙体缺损的修复(20学时)1.主要内容:(1)概述:牙体缺损的病因、掌握牙体缺损的影响(2)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3)人造冠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4)铸造金属全冠:铸造全冠的适应证、设计、固位原理及牙体预备(5)烤瓷熔附金属全冠:适应证、禁忌证及优缺点、牙体预备要求及特点(6)全瓷冠:瓷全冠的特点、适应证、禁忌证及牙体预备(7)嵌体与部分冠:嵌体优缺点、种类、适应证及禁忌证、牙体预备的特点(8)桩冠、桩核冠:适应证、禁忌证、固位形与抗力形的要求、牙体预备特点(9)全冠的粘固与完成(10)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11)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2.基本要求(1)掌握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牙体预备要求及特点。

口腔外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口腔外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口腔外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1、患者,女,19岁。

主诉:上前牙外伤3小时现病史:3小时前奔跑时与他人相撞,当时感觉上前牙痛,触碰时加重,牙松动,有伸长感,牙龈出血,上唇肿胀。

检查:上唇肿胀,并逐渐加重,右上中切牙处可见粘膜下淤血。

11龈沟出血,叩痛(++),松动I度,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牙无明显的移位。

X线片示:11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无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脱位②上唇粘膜挫伤(2)诊断依据①局部外伤史②上唇肿胀,黏膜下淤血③11叩痛(++),松动I度;X线片示:牙周膜增宽(3)鉴别诊断牙槽突骨折:如为骨折,检查患牙时,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4)治疗设计:①上唇冷敷。

②11固定3~4周。

③确定牙髓坏死后行根管治疗。

2、患者,男,18岁主诉:上前牙外伤后牙齿变短半小时现病史: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嘴唇先着地,发现牙齿变短,但不松动。

既往史: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合。

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8、48地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病例分析:(1):诊断?(2):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21嵌入性脱位;上唇挫裂伤。

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38,48冠周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牙合。

②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③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8,48低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一前牙美容修复病例

一前牙美容修复病例

医学信 息
2 1年 5 第2 卷 第5 0O 月 3 期
临床报 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

前 牙 美 容 修 复 病 例
【 章编 号] o 6 1 5 ( 0 0 0 — 0 2 文 1 o — 992 1 )5 1 3— 0 1
李兴权 李基花 赵 成文
【 图分 类号] 8 中 R7 3
1 3 治疗 及转 归 : 8 川崎 病 6 . 6例 6例早 期 ( 程 l d内)静 脉应 用 病 O 人 血丙 种 球蛋 白 (V G) ~ 2 / g 于 8 1 h I I l g k , ~ 2 缓慢 输 入 ; 例 由于 就诊 时 2 发 热 已经 超过 1 O天 , 分别 于 1 d和 2 d才得 以规 范治 疗 , 均重 复 使 而 2 0 且 用 I G ( g k ) 次 。 8 均 口服 阿司 匹林 3 ~ 5 / g 热退 后逐 渐 VI 2 / g 1 6 例 0 0mg k , 减 量至 3~ 5 / g 顿服 , 持 2 月 , mgk , 维 个 有冠 脉病 变 者 , 长 使用 阿 司匹 延 林 至冠 脉恢 复 正 常后 3个 月 ; 血小 板 升 高者 联合 使 用 双 嘧达 莫 ; 症 支 对 持 治疗 给予 能量 合 剂 、 维生 索 E和 保护 心肌 、 纠正 心律 失 常等 处 理 。 脉 静 点 滴治 疗 中未见 人 血丙种 球 蛋 白明显 毒 副作 用 。 例 冠 脉损 害 者 , 1例 6 除 冠 脉瘤 形成 于 1年后 恢复 外 , 其余 5 冠脉 病变 在 2~ 3 月 内消失 。 例 个 出 院后 按 照 1 3 6 1 、 4 月分 别 给予 体格 检查 、 电 图检 查 和超 声 心 动 、 、 、2 2 个 心 图检 查 追踪 近 3年未 见复 发 病例及 死 亡病 例 。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不良影响及处理方法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不良影响及处理方法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不良影响及处理方法不良修复体产生原因,对口腔软硬组织的不良影响。

用去冠器、窝轮机、持针器等去除方法。

不良修复体不适合生理解剖,导致软硬组织的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不良修复体;不良影响;去除方法在我县周边的一些乡镇集市上及个体牙科诊所,经常会出现一种以快速镶牙,即刻种牙为宣传手段的游医。

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并且不具备消毒设施,很容易引起各种口腔腔疾病和造成交叉感染。

不良修复给口腔疾病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已收治患者136例。

男60例,年龄50岁~75岁,女76例,年龄48~80岁。

2不良修复体对口腔软硬组织的不良影响的主要表现2.1牙体牙周组织的损伤不良修复体是设计不合理和工艺水平不理想所形成的,特别是小的口腔诊所和游医所设计的修复体都存在问题,没有掌握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

对于咬颌关系的设计存在不合理倾向。

咬合力量过于集中不能分散,会使固定于某个牙齿的负荷过人引起牙槽骨吸收,使牙齿松动。

选用细钢丝捆在缺牙两侧的健康牙齿上,充填用劣质的材料,不能取下进行刷洗,牙套引起邻牙的局部龋坏等,劣质的材料损伤口腔粘膜,充填体和邻牙之间存在细微的缝隙,局部食物残留引起龋坏甚至导致牙髓炎及根尖周围炎的发生。

由于不良修复体的存在,口腔组织的损伤,卞要症状有牙龋出血、肿胀、退缩,口腔异味,粘膜病等。

2.2审美影响不良修复体的材料可以影响口腔局部美观,特别是门齿的镶嵌部位。

如果选择了自凝塑料这种材料,有可能导致变色或着色,长期可以导致假牙的变黑、变黄,影响关观。

2.3上下咬颌关系的紊乱不良修复体可导致局部咬颌关系的紊乱,口腔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咬颌状态,会引起颗下领关节弹响、疼痛等症,如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和纠正,可进一步引起下颌关节的不可逆性损害。

2.4口腔粘膜影响不良修复材料长期刺激口腔颊舌粘膜,引起相应部位的粘膜发生创伤性溃疡,粘膜粗糙久而久之甚至诱发扁平苔癣等病变。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病例分析题(课堂讨论)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病例分析题(课堂讨论)

病例一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上放置RPI卡环,上放置三臂卡固位体。

1.间接固位体(支托)的最佳位置为A.面近中B.舌隆突C.舌隆突D.面近中E.面近中2.如果采用附加卡环做间接固位体,最好放置在A.,卡臂尖向近中B.,卡臂尖向近中C.,卡臂尖向远中D.,卡臂尖向近中E.,卡臂尖向远中答案:1.D 2.C病例二一患者,缺失。

1.其肯氏分类为A.第一类第一亚类B.第一类第二亚类C.第二类第一亚类D.第二类第二亚类E.第三类第一亚类2.义齿的支点线形式为A.直线式B.斜线式C.横线式D.纵线式E.平面式答案:1.D 2.E病例三一患者缺失。

铸造支架式义齿,RPI卡环,舌杆大连接体。

义齿戴用一周后,主诉义齿压痛、基牙咬合痛。

口腔内检查发现:舌系带根部小溃疡,叩痛(+),义齿各部分密合,咬合高。

1.舌系带根部溃疡的原因是A.义齿前后翘动B.义齿摘戴困难C.义齿下沉D.舌杆位置过低E.舌杆未缓冲2.基牙疼痛的原因是A.根尖周炎B.受力过大C.牙周病D.牙本质过敏E.咬合干扰3.基牙疼痛的处理措施是A.牙髓失活B.根管治疗C.牙周治疗D.调E.人工牙减径或减数答案:1.D 2.B 3.E病例四一患者下颌左567右5678缺失,左下8 HE面2度龋、近中舌向倾斜、不松动,余留牙牙石2度,左侧下颌隆凸明显、倒凹大,舌侧前部牙槽骨为斜坡型,口底深,上颌牙完全正常。

76.患者在开始修复治疗前需进行哪些口腔处理A.拔除左下8B.拔除左下8,牙周洁治剩余牙C.充填左下8合面龋坏,牙周洁治剩余牙D.拔除左下8,牙周洁治剩余牙,手术去除左侧下颌隆凸E.充填左下8合面龋坏,牙周洁治余留牙,手术去除左侧下颌隆凸正确答案:76.E;77.根据Kennedy分类法,此患者属A.第一类B.第一类一亚类C.第一类二亚类D.第二类E.第二类一亚类正确答案:77.E;78.需要增加辅助固位卡环的最佳位置是A.右下3B.左下3C.左下5D.左下6E.左下7正确答案:78A;79.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持类型为A.牙支持式B.牙槽骨支持式C.粘膜支持式D.混合支持式E.游离端支持式正确答案:79.D;80.为了减小右下4所受的扭力,可设计A.延伸卡环B.对半卡环C.圈形卡环D.RPI卡环E.联合卡环正确答案:80.D;81.如果右下4颊侧有组织倒凹,可采用A.二型卡环B.圈形卡环C.RPA卡环D.RBI卡环E.RPI卡环正确答案:81.C;82.左下8如果设计铸造圈形卡环时,卡臂尖应位于A.颊面远中B.颊面近中C.远中面D.舌面远中E.舌面近中正确答案:82.E;83.左下8铸造圈形卡环的牙合支托位于A.牙合面近中边缘嵴B.牙合面远中边缘嵴C.牙合面近、远中边缘嵴D.牙合面近中边缘嵴和颊沟E.牙合面远中边缘嵴和颊沟正确答案:83.C;84.如果采用舌杆做大连接体,连接体与舌侧粘膜的关系是A.轻轻接触B.密切接触C.离开粘膜O.3~O.4mmD.离开粘膜O.5~1.0mm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84.A;若前牙区缺牙、牙槽嵴吸收、支持面积不大或HE力较重,舌杆安放要注意什么?目的?何时用舌板?用什么材料?放哪里?85.为了减小右下4所受的扭力,防止义齿翘动,使基牙和牙槽嵴合理分担负荷,可采取以下措施,除了A.取解剖式印模B.扩大游离端基托伸展范围C.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D.减小人工牙的近、远中径或减数E.设计近中HE支托正确答案:85.A;86.此患者需如何确定颌位关系A.在石膏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直接确定B.用蜡合记录确定C.用蜡堤确定正中合位D.用蜡堤确定正中合位,并重新确定垂直距离E.以上方法都可以正确答案:86.C病例五一患者上颌左128右1238缺失,前部牙槽嵴欠丰满,组织倒凹明显87.此患者的牙列缺损分类为A.Kennedy第一类一亚类B.Kennedy第一类二亚类C.Kennedy第四类D.Kennedy第四类二亚类E.Kennedy第四类三亚类正确答案:87.A;88.确定义齿就位道时,模型应A.向前倾斜B.向后倾斜C.向左倾斜D.向右倾斜E.向左、前倾斜正确答案:88.B病例六一患者上颌左128右1238缺失,前部牙槽嵴欠丰满,组织倒凹明显,右上67无接触点、食物嵌塞89.此患者的牙列缺损分类为A.Kennedy第一类一亚类B.Kennedy第一类二亚类C.Kennedy第三类一亚类D.Kennedy第四类一亚类E.Kennedy第四类三亚类正确答案:89.A;90.模型向后倾斜使就位道为从前下向后上有以下作用,除了A.减小牙槽嵴唇侧倒凹B.减小人工牙与余留牙之间的间隙C.使就位道与脱位方向不一致,从而获得制锁作用D.增大左右上7颊侧远中倒凹E.便于义齿的就位正确答案:90.E;91.模型向后倾斜使左上7颊侧形成A.Ⅰ型观测线,卡臂尖应向近中B.Ⅰ型观测线,卡臂尖应向远中C.Ⅱ型观测线,卡臂尖应向近中D.Ⅱ型观测线,卡臂尖应向远中E.Ⅲ型观测线,卡臂尖应向近中正确答案:91.D;92.义齿左后方固位体宜采用A.右上7三臂卡环(卡臂尖向近中)加近中牙合支托B.右上7圈形卡环C.右上67延伸卡环D.右上67联合卡环E.右上7隙卡正确答案:92.D病例七下颌左5678右5678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下左右4采用RPI卡环组93.下左右4基牙预备时应备出A.近中合支托凹、远中合支托凹B.近中合支托凹、舌侧导平面C.近中合支托凹、远中导平面D.近中合支托凹、颊侧导平面E.远中合支托凹、远中导平面正确答案:93.C;94.RPI卡环的Ⅰ杆一般止于A.舌面稍偏近中B.舌面稍偏远中C.远中面D.颊面稍偏远中E.颊面稍偏近中正确答案:94.E;95.如果用RPA卡环组代替RPI卡环组,基牙颊侧圆环形卡环臂的坚硬部分应位于A.颊侧近中,观测线上方的非倒凹区B.颊侧近中,观测线下方的倒凹区C.颊侧远中,观测线上方的非倒凹区D.颊侧远中,观测线上缘E.颊侧远中,观测线上方的非倒凹区正确答案:95.D;96.如果大连接体采用舌杆,间接固位体可选A.下左右3舌支托B.切支托C.下左右3附加卡环D.前牙舌隆突上的连续卡环E.以上均可正确答案:96.D;97.假如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6mm,大连接体可采用A.舌杆B.连续卡环C.舌杆与连续卡环D.舌板E.舌板与连续卡环正确答案:97.D。

口腔修复工艺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修复工艺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修复工艺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口腔修复工艺作为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美化人们的口腔形态、恢复口腔功能、改善口腔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此可见,口腔修复工艺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口腔修复工艺人才培养方案,以期为这一领域所需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

一、培养目标本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口腔修复工艺实践的高素质、应用性强、多能型人才,具有以下能力:1、掌握扎实的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等基础理论,了解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生理学等相关知识;2、掌握口腔修复工艺所需的各种材料特性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材料;3、掌握口腔修复工艺中的各种修复技术和操作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制作和修复各种常见口腔修复病例;4、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修复方案;5、具备一定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与医生、护士、患者等各种人员协作工作,遵照职业道德、规范、法规和程序开展工作。

二、培养计划该方案建议对口腔修复工艺人才进行本科或专科教育,学制3-5年,具体学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而定。

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2、基础技术课程:包括口腔模型制作、合模、烤模、砂模、模压等基本技术,以及模型修复、粘合、抛光等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3、修复技术课程:包括全口义齿修复技术、局部义齿修复技术、固定式修复技术、移动式修复技术、种植修复技术等实用技术,培养学生对口腔修复工艺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4、临床课程:包括疾病诊断、治疗计划设计、临床操作等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掌握技能、提高操作水平;5、职业素养课程:包括医患沟通、职业道德、规范、法规和程序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三、实践教学方法1、模拟实践:模拟实践是口腔修复工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口腔修复学教研活动记录(3篇)

口腔修复学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口腔修复学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和研究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口腔修复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我校口腔医学院于2021年10月15日举办了口腔修复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病例分析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技能。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上午9:00-12:00活动地点:口腔医学院多功能厅三、活动流程1. 开幕式口腔医学院院长发表讲话,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进行阐述,并对参会教师提出期望和要求。

2. 专家讲座邀请国内知名口腔修复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口腔修复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3. 教学研讨分组进行教学研讨,针对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改进措施。

4. 病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提高教师的临床诊疗能力。

5. 总结与闭幕式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成果,对参会教师进行表彰,并宣布活动闭幕。

四、活动内容1. 开幕式口腔医学院院长在开幕式上表示,口腔修复学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口腔修复学教学质量,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专家讲座(1)讲座主题:口腔修复学新进展及临床应用讲座内容:专家从口腔修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2)讲座主题: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与应用讲座内容:专家介绍了口腔修复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以及临床应用,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3. 教学研讨分组进行教学研讨,针对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水平;(2)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临床操作机会;(3)结合实际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技能。

口腔修复病例范文

口腔修复病例范文

口腔修复病例范文引言口腔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治疗方法和技术,恢复和重建口腔的功能和美观。

随着现代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病患可以通过口腔修复来改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口腔修复病例,并讨论其中的治疗方案和技术。

病例描述患者是一位42岁的女性,抱怨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不佳,牙齿有多处龋齿和失落,导致咀嚼功能受限,并对自己的笑容不满意。

经过口腔检查和诊断,发现患者存在以下问题:1.多颗牙齿有龋齿或旧充填物松动,需要进行牙齿修复。

2.丧失了若干颗牙齿,需要考虑进行种植修复。

3.牙齿排列不齐,影响了患者的美观。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口腔问题和期望,我们提出了以下治疗方案:1.针对有龋齿或旧充填物松动的牙齿,我们计划进行局部修复治疗。

对于轻度龋齿,可以选择局部充填或修复;对于严重龋齿或故障的填充物,需要考虑进行根管治疗和冠修复。

2.对于丧失的牙齿,我们建议进行种植修复。

种植体可以恢复缺失的牙齿,并提供稳固的支持,使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

在种植体安装后,我们将使用牙冠把种植体与周围的牙齿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牙列。

3.对于牙齿排列不齐的问题,我们建议进行牙齿矫正治疗。

通过使用牙套或隐形矫正器,可以逐步改变牙齿的位置和排列,使其达到理想的美观和功能。

治疗过程以下是对患者口腔修复治疗的具体步骤和过程:1.第一次就诊:进行口腔检查和拍摄X射线照片,评估口腔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计划。

和患者详细讨论治疗方案,并解答其疑问。

2.第二次就诊:针对有龋齿或旧充填物松动的牙齿进行局部修复治疗,包括清除龋齿、填充术和修复术。

3.第三次就诊:进行种植修复手术。

首先,进行口腔CT扫描以评估种植区域的骨量和质量。

然后,进行种植体安装手术,将人工种植体植入缺失牙齿的位置。

种植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愈合。

4.第四次就诊:对种植体进行牙冠修复。

牙冠是一种人工牙齿,会通过螺纹连接到种植体上。

完成牙冠修复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和美观笑容。

口腔修复学 教案

口腔修复学 教案

口腔修复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范围。

2、让学生掌握常见口腔修复体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4、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口腔修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各类固定修复体(如烤瓷冠、全瓷冠等)和活动修复体(如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等)的设计与制作。

口腔修复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2、难点咬合关系的调整和重建。

复杂病例的修复方案制定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展示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2、实验教学:在实验室中让学生进行模型操作,熟悉修复体的制作过程。

3、临床见习:安排学生到口腔修复科进行临床观察和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口腔修复前后的对比图片或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口腔修复学的主题。

2、知识讲解介绍口腔修复学的定义、范畴和发展简史,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详细讲解口腔修复的基本原则,如生物力学原则、美学原则、机械学原则等。

分别阐述各类口腔修复体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制作方法,包括固定修复体(如烤瓷冠、全瓷冠、桩核冠等)和活动修复体(如局部义齿、全口义齿、附着体义齿等)。

3、实验操作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模型制备、蜡型制作、烤瓷熔附等实验操作,亲身体验修复体的制作过程。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临床见习组织学生到口腔医院或诊所的修复科进行见习,观察医生的临床工作流程,包括患者的接诊、检查、诊断、方案制定和修复体的安装等环节。

让学生有机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5、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复杂病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引导学生从患者的口腔状况、全身健康情况、经济条件等多方面考虑,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口腔牙冠修复病历书写范文

口腔牙冠修复病历书写范文

口腔牙冠修复病历书写范文英文回答:Title: Dental Crown Restoration Case Report.Introduction:I am writing this case report to document a dental crown restoration procedure that I recently performed on a patient.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damaged tooth that required a crown to restore its function and aesthetics.Case Presentation:The patient, a 45-year-old male, visited our dental clinic complaining of a broken tooth. Upon examination, I observed a large fracture on the tooth, compromising its structural integrity. After discussing the treatment options with the patient, we decided that a dental crown would be the most suitable solution.Treatment Plan:To begin the treatment, I first explained the procedure to the patient in detail, ensuring that he understood the process and potential outcomes. I then proceeded to administer local anesthesia to ensure a pain-free experience during the procedure.Next, I prepared the damaged tooth by removing the decayed and damaged portions. This involved shaping the tooth to accommodate the dental crown. I carefully removed any sharp edges or rough surfaces to ensure a comfortable fit for the crown.After the tooth preparation, I took impressions of the prepared tooth using dental putty. These impressions were then sent to the dental laboratory, where a custom-made crown was fabricated to match the patient's natural tooth color and shape.During the waiting period for the crown fabrication, Iplaced a temporary crown on the prepared tooth to protect it and maintain its appearance. This temporary crown was made from a temporary crown material that allowed the patient to chew comfortably while waiting for the permanent crown.Once the permanent crown was ready, the patient returned for its placement. I carefully removed the temporary crown and checked the fit and appearance of the permanent crown. After ensuring a perfect fit, I bonded the crown to the tooth using dental cement. I made sure to remove any excess cement and adjusted the bite to ensure proper occlusion.Post-Operative Care:Following the crown placement, I provided the patient with detailed instructions on post-operative care. This included proper oral hygiene practices, such as regular brushing and flossing, as well as avoiding hard and sticky foods that could damage the crown.Follow-Up:The patient was scheduled for a follow-up appointment after one week to evaluate the healing process and check the stabil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 crown. During this visit, I ensured that the patient was satisfied with the outcome and addressed any concerns or discomfort he may have experienced.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dental crown restoration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 in restoring the function and aesthetics of the patient's damaged tooth. The patient was pleased with the outcome and reported no complications or discomfort.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treatment planning, patient education, and post-operative care in achieving successful dental crown restorations.中文回答:标题,口腔牙冠修复病历书写范文。

口腔修复教研室活动记录(3篇)

口腔修复教研室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口腔修复教研室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口腔修复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研讨会四、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口腔修复教研室主任张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他指出,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口腔修复领域的新技术及临床应用,提高教研室的教学水平和临床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专题讲座(1)专家讲座一:《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主讲人:李教授(口腔修复科主任)李教授从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的起源、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他强调,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具有精度高、效率快、舒适度好等优点,是口腔修复领域的一大突破。

他还结合临床案例,展示了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在牙体牙列缺损、牙齿美学修复等领域的应用。

(2)专家讲座二:《口腔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主讲人:王教授(口腔修复材料专家)王教授介绍了口腔修复材料的分类、性能、应用等方面。

他重点讲解了新型口腔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如纳米复合树脂、陶瓷材料等,以及这些材料在临床修复中的应用。

(3)专家讲座三:《口腔修复临床病例分享》主讲人:刘教授(口腔修复科主治医师)刘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包括复杂病例、疑难病例等。

他详细介绍了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为与会同仁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3. 互动交流在专家讲座结束后,与会同仁就口腔修复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很大帮助。

4. 总结发言口腔修复教研室主任张教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他希望各位同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口腔修复服务。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研室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了学术视野;2. 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术氛围的形成;3. 为口腔修复领域的新技术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讨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RPA卡环组:
近中牙合支托 远中邻面板 Aker卡环臂
适应证: ① 远中游离缺失 ② 患者口腔前庭的深度不够 ③ 基牙下有较大的软硬组织倒凹
病例五
• 一患者下颌8765︱567缺失, ︱8 牙合面中龋、近中 舌向倾斜、不松动,余留牙牙石Ⅱ度,左侧下颌隆突明显、
倒凹大,舌侧前部牙槽骨为斜坡型,口底深,上颌牙完全 正常。
若放在倒凹区,应做缓冲
病例六 • 患者,男,56岁,曾先后戴用三副上颌全口义齿,每次在
使用两年左右均出现上总义齿正中折裂。此次戴用第四副 全口义齿,使用一年后,再次折裂。 • 检查:上颌牙列缺失,牙槽嵴吸收中等,黏膜正常,下颌 为天然牙,不松动。义齿固位一般,咬合关系正常。 • 问题: 1.上颌总义齿正中折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此次重新制作义齿,要采用什么措施避免正中裂?
关系尚可。旧义齿情况: 7654 ︱ 567活动义齿摘戴顺利, 7654 ︱ 人工牙偏舌侧,义齿基托边缘短而薄。
• 问题 1.诊断
1.下颌牙列缺损(87654 ︱ 5678缺失) 2.不良修复体
2.旧义齿存在哪些问题?
3.制作新义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制作新义齿时应注意: 1. 排牙在牙槽嵴顶上,适当减小人工牙颊舌径 2. 基托充分伸展,边缘圆顿 3. 选磨调牙合,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
1.本病例中,基牙的牙周膜面积显然小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 导致基牙负担过重,另外,由于桥体过长,桥体挠曲变形 产生的杠杆力可加重对基牙的损伤。因此,可以认为基牙 负担过重是修复后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主要原因。
2.一般情况下,本病例应选择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3.对于不能适应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 运用种植技术,现在第一磨牙处植入人工种植体,成功后, 利用8643|为基牙制作复合固定桥。
病例四
• 患者,男,60岁。一周前在我院戴入下颌可摘局部义齿。 咀嚼食物时︱4 基牙疼痛,摘下义齿疼痛消失。
• 检查:6521 ︱15678缺失,余留牙无龋坏,牙周正常, 不松动,义齿戴入顺利,基托与黏膜密合,74 ︱4设计为 三臂卡环,与基牙密贴,咬合关系正常,但咬合时︱4基 牙有痛感
• 问题
第二类第二亚类
回力卡环/反回力卡环 • 游离缺失的基牙,双尖牙或尖牙,牙冠较短或呈锥形 • 应力中断作用,基牙负担减轻。 • 回力卡环:固位臂位于颊侧,上颌 • 反回力卡环:固位臂位于舌侧,适用于向舌侧严重倾斜的下
颌基牙。
RPI卡环组:
常用于远中游离端缺失 R 近中牙合支托, P 远中邻面板, I 颊侧I杆
病例三
• 患者,男,56岁。下颌两侧后牙缺失1年余。半年前曾于 某医院制作活动义齿,因咀嚼食物时有压痛,经多次修改 仍未改善而放弃使用。来我院求治。
• 检查:87654 ︱ 5678缺失,牙槽嵴高度、宽度一般,黏 膜中等厚度,颜色正常,口内余留牙无缺损,不松动,叩
诊(-),牙龈正常, 876 ︱ 678略伸长,上下前牙咬合
7.左下8铸造圈形卡环的牙合支托位于
A.牙合面近中边缘嵴
B.牙合面远中边缘嵴
C.牙合面近、远中边缘嵴
D.牙合面近中边缘嵴和颊沟
E.牙合面远中边缘嵴和颊沟
圈形卡环:
多用于远中孤立的近中颊倾或近中舌倾的磨牙 卡臂尖放在倒凹大侧
8.如果采用舌杆做大连接体,连接体与舌侧粘膜的关系是 A.轻轻接触 B.密切接触 C.离开粘膜0.3~0.5mm D.离开粘膜0.5~1.0mm E.以上都不对
口腔修复病例讨论
病例一
• 患者,男,60岁.自述右下后牙习惯性食物嵌塞严重。2个 月前曾做金属冠修复,嵌塞现象一度消除,现又经常嵌塞, 不敢用患侧咀嚼,遂来诊。
• 口腔检查:47为2个月前所作金属冠,46为原有金属冠,
48缺如。46、47之间接触点稍差,龈乳头萎缩。 46、47
牙合面不均匀磨耗。 • 问题:
1.肯氏分类?
2.基牙疼痛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3.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卡环过紧 基牙负荷重
4. ︱4上的应如何设计卡环?
4. ︱4上的应如何设计卡环?(多选) A.回力卡环 B.反回力卡环 C.RPI卡环组 D.RPA卡环组 E.对半卡环
基牙条件差,牙槽嵴条件好——近中牙合支托 基牙条件好,牙槽嵴条件差——远中牙合支托
1.肯氏分类
第二类第一亚类
2.患者在开始修复治疗前需进行哪些口腔处理?
3.请为该患者设计RPD
• 支持方式 • 连接形式、连接体 • 基牙选择
•左下8龋坏充填 •余留牙牙周洁治 •手术去除左侧下颌隆突
• 固位体
3.设计RPD • 支持方式:混合支持式义齿 • 连接形式:双侧设计, 连接体:舌杆 • 基牙选择:43 ︱ 48 • 固位体:
9.为了减小右下4所受的扭力,防止义齿翘动,使基牙和牙 槽嵴合理分担负荷,可采取以下措施,除了 A.取解剖式印模 B.扩大游离端基托伸展范围 C.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 D.减小人工牙的近、远中径或减数 E.设计近中HE支托
舌杆
要求龈缘距口底至少7mm
舌侧牙槽嵴形态-舌杆与粘膜的关系:
垂直型——与粘膜平行接触; 斜坡型——离开黏膜0.3-0.5mm 倒凹型——放在倒凹以上
受力不平衡
• 1 .龈乳头萎缩是如何造成的?
• 2 .为什么修复后2个月又逐渐出现嵌塞现象?
• 3 .可采用什么方式彻底解决食物作用 联冠
• 铸瓷高嵌体牙合面受力分析,调整到只有向近中方向的咬 合力
病例二 • 患者,女,33岁,2年前在牙科诊所修复固定假牙,自述
4.为了减小右下4所受的扭力,可设计
A.延伸卡环 B.对半卡环 C.圈形卡环
D.RPI卡环 E.联合卡环
5.如果右下4颊侧有组织倒凹,可采用
A.二型卡环 B.圈形卡环 C.RPA卡环
D.RBI卡环 E.RPI卡环
6.左下8如果设计铸造圈形卡环时,卡臂尖应位于
A.颊面远中 B.颊面近中 C.远中面
D.舌面远中 E.舌面近中
修复前曾做去髓治疗,修复后常感不适,用力咀嚼时有疼 痛感,近来越发严重,前来就诊。 • 口腔检查:765|缺失,以843|为基牙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 43|叩诊(-),牙龈正常,8|叩痛明显,轻微松动,舌侧 龈红肿,有瘘道。 • 辅助检查:拍X线片显示8|为双根,根较短,未做根管治 疗,根尖及根分叉区有较大范围透影区。 • 问题: 1.造成8|慢性牙周及根尖疾患的原因是什么? 2.一般情况下,应该如何修复设计? 3.如果欲进行固定修复,请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修复方案。 4.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