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精选ppt
4
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 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 是:(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 度;(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 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 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 创造和改进工具。
精选ppt
5
他还以制针业中手工工场的例子来说明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根 据当时的情况,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 一个粗工每天连一根针也制造不出来。 而在分工的情况下,十个人每天可制造 48000根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了几千倍。因此,他认为在生产要素 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分工劳动生产率可 以得到提高。
第二章 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 易理论
第四节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学说介评
精选ppt
1
国际贸易学说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
一。国际贸易问题也经常是经济理论中争 论得最为激烈的问题。早在16世纪,西 欧重商主义者就开始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
了探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贸易 理论研究工作在18-19世纪日益发展。古 典经济学的最重要代表亚当·斯密、大 卫·李嘉图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 理论基础。在他们之后,经过其他经济学
由于这个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 国际分工,所以,他的分工理论又叫地域分工说 (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ur) 或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Cost)。
精选ppt
13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 的经济学家,是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 的思想家。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 及赋税原理》。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机会成本递减
W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递减,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减,此时PPC凸 向原点。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 C,所必须放弃W的数 量逐渐递减。
C
图1-4 机会成本递减
三、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假设商品价格等于成本,则小麦(对布匹)的相对价 格(Pw/Pc)=小麦的机会成本( ΔC / ΔW) 。
案例
单位劳动投入 产品 大米 小麦 棉布 钢铁 中国aLi 10 10 20 20 美国 a′Li 10 5 4 2 相对劳动生产率
a′Li/aLi1 0.5 0.2 源自.1第三节相互需求原理
约翰· 穆勒是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他提出的相互需求原理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重要 的说明和补充。 互惠贸易的范围——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贸易条件的决定——相互需求程度 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条件
案例
国家 美国 法国 中国 泰国 布aLc 2 5 9 8 小麦aLw 0.5 2 6 8 布的相对成本aLc /aLw 4 2.5 1.5 1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
假设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但有许多种产品:M种,分别用1 ,2……M表示。
中国和美国都能生产也需要消费这M种产品,那么按照比较优势,中国和美国各自应该
一、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 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 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 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 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 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 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 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占 比逐渐提高,传统服务贸易占比相对 下降。
自由化面临的挑战
服务贸易壁垒仍然存在
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服务业发展,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限 制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明显优势,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导 致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国际服 务贸易理论
目录
CONTENTS
•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应用 •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应用 •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与措施 •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 进行的,以提供或接受服务为标 的的国际交易活动。
谢谢
THANKS
鼓励企业加强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
加强服务贸易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 的国际竞争力。
ABCD
深化服务贸易开放
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准入,降低服务贸易壁垒,吸引更 多外资进入我国服务市场。
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制定和谈判,维护我国利益 和发展空间。
产业内贸易理论
理论概述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同一产业内具有相似要素密集度或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品之间的贸易。该理论认为,产业内 贸易的产生是由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引起的。
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往往具有同时性,且服务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因此服务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较为普 遍。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关注服务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内 贸易的发展。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课件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课件

相互需求理论
定义
内容
意义
相互需求理论是由John Stuart Mill 提出的,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 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具有优势, 但这种产品的生产也依赖于其他国家 的产品。因此,两国之间可以通过相 互需求理论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相互需求理论的核心是相互依赖性。 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依赖于其他 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而这种相互依赖 关系可以通过贸易得到解决。因此, 两国之间可以通过相互需求理论进行 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卖家和买家都只能接受市场价 格,无法通过自己的行动对市场价格产生实质影响,市 场价格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这种假设有助于我们分析市场均衡和贸易利益,但在现 实世界中,完全竞争市场并不常见,许多市场都存在一 定程度的垄断或竞争不足的情况。
规模报酬不变
01
规模报酬不变是指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保 持不变。
VS
启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需要不断适应现实经济的发展和变 化。未来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理论元素、考 虑复杂因素等途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传 统国际贸易理论。同时,也需要加强实证 研究,不断检验和完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05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 性
假设条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具有简洁明了、逻辑严谨和易于操作等特点,它强调了国家间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成本等 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贸易格局和利益分配的影响。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背景
0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
越来越紧密。在这个时期,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开始萌芽。
品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的生产策略。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作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贸总协 定所倡导的开放贸易体制最重要的理论 基础。(可对照教材进一步了解)
要素禀赋论—H-O定理
Eil Heckscher,1879-1952
Bertil Ohlin ,1899-1979
• 1913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1879~1952)发表了 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作用:18世纪初,在重商主义的保护下,使英国率 先进入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资本主 义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自由贸易(Free Trade)理论
➢时期:18世纪初——20世纪初。 ➢代表人物与著作:
英国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 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
保护 贸易 政策
增加货币财富、保持 贸易出超、促进资本 积累。代表商业资产 阶级利益
1.早期:禁止货币出口 2.晚期:奖出(补贴, 出口退税,减免出口 税,设立特权贸易公 司) 、限入(禁止进口 ,课征保护关税)
重商主义
主 流 18~19世 纪:资本主 义自由竞争 时期 非 主 流
自由 贸易 政策
保护 贸易 政策
时期:产生于19世纪初 背景: • 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粮食进口; • 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 • 既然英国能比他国更便宜地生产粮食,何需进口? •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
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比较成 本”的贸易分工思想。
主 流
自由、 保护 贸易 政策 融合
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通过扶持战略性产业(高 附加值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发展来获得该产业 国际竞争力和垄断利润,增加国民福利

国贸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陈岩第四版)

国贸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陈岩第四版)

• 下面用例子来说明绝对利益学说的理论: •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生产情况如表2-1(a)
所示。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 有利,分工后的生产情况如表2-1(b)所示。分工后,两国均以各 自的绝对优势产品进行交换,即英国用毛呢与葡萄牙的葡萄酒以1: 1的比例向交换,交换后两国拥有产品的情况如表2-1(c)所示。
W1ssily Leontief(1906-1999)
三、里昂惕夫之谜
• 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与事实不符,因而得出了 相反的结论,所以里昂惕夫之谜也叫里昂惕夫反(悖)论。
• 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的对外 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按照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是出 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 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 度。
国际贸易O理h论l与in实(务1(8第949版-1)9陈79岩)
一、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一)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
狭义的赫-俄理论被称作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使用生产要素禀 赋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进出口商品的特点。
广义的赫-俄理论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国际贸易不仅 会使贸易各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而且还会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 相等。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
毛呢产量 (单位)
2.7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190
葡萄牙 2.375
190
--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4版)陈岩
表2-1(c) 交换后拥有产品的情况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动态利益表现为,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贸易国的技 术进步,并改善其素禀赋结构,从而增强该国商 品的国际竞争力。
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1、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投入 (221); 2、自由贸易; 3、劳动国内自由流动,国际禁止流动; 4、完全竞争市场,每种产品国内生产成本固定,各国生
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恩格斯
早期重商主义的实践(英国)
严禁金银出口;
外国人在英国出售货物所得的全部货币不得运 出英国,只能在英国境内使用或购买商品运出 国境;
对外贸易必须在国家指定的市场上进行,以便 于政府集中管理;
国家成立专门的皇家兑换所,统一办理货币兑 换;
成立专门机构,对进口商品和出口羊毛课以重 税,监督商人在国外销售商品时是否将金银运 回国内。
二、绝对优势理论
(一)亚当斯密简介 (二)背景 (三)核心观点 (四)示例 (五)贡献与不足
(一)亚当斯密简介
时间: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 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 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 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 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 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 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工业资 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 映。
Adam Smith (1723-1790)
(三)核心观点
1、国家应该参与国际分工。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主要是通过三个途 径来实现 。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第二节比较优势的新古典解释第三节相互需求论第四节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质疑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比较成本论、相互需求论与资源禀赋论的主要内容2、理解各种传统贸易理论并能联系实际说明问题二、教学重点1、比较成本论2、相互需求论3、资源禀赋论及其拓展定理的主要内容4、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及评价三、教学难点1、比较优势的新古典解释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及评价四、教学时数:4自由贸易理论(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因而主张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对派)国际贸易只对经济发达国有利,对经济落后国不利,甚至会阻碍发展;主张保护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贸易的成因、利益分配、影响因素等。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与现代贸易理论。

第一阶段是从重商主义或绝对成本论开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它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主要分析产业间贸易,属于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国际贸易模型;第二阶段从二战以后至今,称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开始分析产业内贸易,模型力求动态化。

第一节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一、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

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又称《国富论》或《原富》)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绝对成本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Cost),是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源头和基础。

1.内容认为分工导致专业化,分工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社会财富不断增长。

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各国应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样做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

第二章_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_国际贸易理论
(五)保护贸易理论(费里德里希· 李斯特)
理论简评:
1、充分论证了落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必要性、阶 段性、动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确立了贸易保护 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牢固地位。 2、作为一种庸俗国际贸易理论中所含有的非科学成 分——过分强调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忽视了经济生产客观规律的普遍意义;对经济发展 阶段的划分撇开了生产关系因此不能反映社会经济 形态变化的真实性;对生产力的定义模糊。
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 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 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 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 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 商主义两种。
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内容安排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原理 保护贸易理论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 1、产生的背景 2、主要经济思想 早期的主张—重金主义 晚期的主张—重商主义 3、局限性
1、重商主义理论产生的时期及背景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内容安排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5个) 2-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3个) 2-3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6个)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来展开: 国际贸易格局,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及决 定贸易流向的因素; 国际贸易条件,在国际贸易中决定交换比 例或相对价格的因素; 国际贸易收益,国际贸易对交易各方的福 利及整体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
亚当· 斯密主要论点:
国际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由贸易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 贸易之所以发生,基础在于各国成本上存 在绝对差异;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确定绝对优势的方法
〔1〕 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来表示。 〔2〕 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即用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量
来表示。
❖3.实例分析
•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分工前〕 •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分工前〕
•分工前后的世界产量〔全世界投入劳动总量:25〕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二〕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
〔1〕一国应当出口密集利用该国相对丰裕和廉价的要素生 产的商品,进口密集利用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生产 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者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异,即各 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 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 均等化。
每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与劳动量 〔1947年〕
二、里昂惕夫之谜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 1.劳动效率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贸易壁垒的存在 4.自然资源因素被忽略 除此之外,还有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逆转等解释。 〔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评价 当今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居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比较
.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与里昂惕夫之谜
学习 目标
掌握国际分工的含义、影响因素和作用;
掌握国际价值的概念;
掌握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掌握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提供曲线
Y
A
E'
B'
B E

第二章-国际贸易纯理论

第二章-国际贸易纯理论
A国将全部劳动用于生产3个单位的 产品, 不生产 产品;B国用全部劳动生产3个单位的 产 品,不生产 产品。在全部劳动耗费不变的情况 下,与分工前相比,总产量增加了2单位,各国 的消费在保持1单位 产品、1单位 产品时,按照 的比率进行交换,A、B两国和全世界都因此而 获得利益,即消费了更多的商品。
第二章 国际贸易纯理论
•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第一节
•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第二节
•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第三节
第一节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一、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1.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 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 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 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 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 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例题2.1】名词解释:绝对利益
绝对利益是指贸易双方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 生产,然后交换产品而取得的贸易利益。绝对利益是 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用于解释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概念。亚当·斯密认为, 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 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说,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生产的 产品成本比外国低。如果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 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世 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绝对利益理论是 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经典传统理论,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理论第一次从分工协作和交换 的角度阐明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及其利益,有力地 否定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开创了自由贸易的新时代。
【例题2.2】论述与计算 产品用1天,1单位 产 品用2天;B国生产1单位 产品用2天,1单位 产品用1 天。如进行专业化分工,试按绝对利益分析其中的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即国际经济学纯理论1简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即国际经济学纯理论1简
亚当·斯密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指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 国家商品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生产 这些商品所需要的绝对成本。
国际贸易发生的条件 只要两国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出现差异,就存在国际贸易的 基础。 国际间商品相对价格的相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一、国际间的生产函数相同; 二、国际间的要素禀斌(Factors Endowments)相同。 三、国际间的消费型态(Consumption Patterns)相同。 四、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函数(不存在规模经济) 五、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
亚当·斯密认为
– 交换是人类的天性;
– 交换产生分工;
– 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 分工的依据是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的生 产条件
亚当·斯密(Adam·Smith) 1766年在其“ 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中提出了经济 自由主义和国际分工, 创立了绝对利益理论。
到了五十年代,斯密就提出经济自由
主义的基本思想。从1751年开始,斯密 在格拉斯哥大学连续任教十二年,先后 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即社会科学), 颇受学生欢迎。在这段被他称之为“一生 中最幸福的时期”中,斯密参加了政治经 济学俱乐部活动(被称为“俱乐部人”) ,而且,他每年总要到爱丁堡呆上二至
三个月,宣扬他的经济自由思想。他曾 在讲演中说道:“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 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
Y
PX/PY
A YA
0
PA
C1
EA
P1
XA
A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4
◆2、Adam Smith及其经典之作
1723-1790, 经济学之父。 1776年出版《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国民财富 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斯密3岁父亲去世,与母相依为命,终身未 娶。
传记: “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 个天才,正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经济学; 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一名算命先生,少了一 个经济学家”。
国家什么绝对优势都没有,如此理论, 它们就不能参与国际贸易;如果参与能 否获利?这些国家获利的源泉在哪里?
13
第二节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14
1、 David Ricardo
1772-1823 英国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27岁时第一次接触经济学,Smith的著作《国富 论》激励了家资百万的股票经纪人成为一名经 济学家 。他是17个孩子中的老三,14岁时被他 父亲雇用在自己所开股票交易所工作,所以, “他所受到的正规教育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 所受到的最贫乏的教育”。21岁与家庭决裂, 40岁离开商界,1817年出版了的主要代表作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9
三、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一)生产模式
1单位鞋 1单位酒
A国
2小时 4小时
B国
12小时 6小时
20
分工后(专业化生产,总产量增加)


A国
3单位
B国
3单位
21
交换结果(1:1)(在两国劳动总投入不变情况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三)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应用
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运用,可能发生变化。使得在一 国国内表现为不等价交换的非等量劳动相交换,在世 界市场上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即以国际价值为基础的 等量劳动相交换。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实例分析
•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分工前) •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分工前) •分工前后的世界产量(全世界投入劳动总量:29)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 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被视为国际贸易理论不可动摇 的基础。
❖ 存在缺陷:静态分析的局限性;未全面揭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 的原因;未能解释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 际内容。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主要理论观点
❖ 1.按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 2.按比较成本进行分工可增加产量、提高消费水平 ❖ 3.国际分工的原则是比较优势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二)主要内容
❖ 1. 基本假设和确定比较优势的方法 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相同。 确定比较优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 (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 (3)用机会成本来衡量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确定绝对优势的方法
(1) 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来表示。 (2) 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即用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量
来表示。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3.实例分析
•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分工前) •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分工前) •分工前后的世界产量(全世界投入劳动总量:25)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一、 国际分工理论 二、 国际价值学说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 的延伸。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 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 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即 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参与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利,而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 优势的国家能否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能否获利,绝对优势 理论并没有给出答案。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相互需求方程式图形说明
Y B国国内交换比率
B国不交 换区域
两国交换区域
A国国内交换比率
A国不交换区域
X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2. 贸易条件的决定及贸易利益的分配 穆勒认为,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一)主要理论观点
❖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能增加国家财富。
❖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 都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 人都有利。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 论
2020/12/10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与里昂惕夫之谜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 目标
掌握国际分工的含义、影响因素和作用; 掌握国际价值的概念; 掌握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掌握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亚当·斯密认为,一国在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的绝对有利的生 产条件主要来自于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二)主要内容
❖ 1.基本假设
① 2×2×1假设: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
② 要素可在国内自由流动,但不可跨国流动; ③ 商品可在国家之间以无成本自由流动; ④ 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的机会成本不变; ⑤ 规模收益不变; ⑥ 商品市场及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一)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
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自然条件
为国际分工提供了自然基础
3.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改变国际分工的格局
4.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
5.上层建筑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二)国际分工的作用和影响
1.促进作用 (1)促进生产国际化 (2)节约社会劳动 (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
2.不利影响 (1)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分工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 (2)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单一性、脆弱性和依附性。 (3)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二、国际价值学说
(一)商品的国际价值 ✓ 商品的国 Nhomakorabea价值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
的。 ✓ 世界劳动平均单位是指在世界现有的一般生产条件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二、马歇尔的提供曲线 三、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1. 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
的上下限来说明两国贸易利益的范围。 美国与日本投入等量劳动和资本生产棉花和麻布的数量
下,在各国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 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二)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1.劳动强度 国际价值量同劳动强度成正比例的关系。 2.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与世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 3.主要出口国的生产条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由主 要出口国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决定的,出口国生产 商品的劳动耗费同其生产条件有密切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