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学课件人畜共患)3-6流行性乙型脑炎

合集下载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瘫痪或肢体扭转痉挛
-精神异常
-反复癫痫发作
经过积极康复治疗可有不同程度恢复
2021/8/17
19
六临床表现
(五)临床分型(根据体温和病情轻重分) 轻型:体温〈 390C 普通型:体温390C—400C 重型:体温〉400C 极重型:体温〉400C 、深昏迷、反复抽

2021/8/17
20
2021/8/17
24
九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夏秋季、居住农村有猪瘟流行。 年龄10岁以下儿童。 未进行过预防接种。
(二)临床表现
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 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阳性
2021/8/17
25
九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
确诊
血清(脑脊液)乙脑病毒特异性抗体 IgM(+)
2021/8/17
26
十鉴别诊断
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骤、脑水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迷
-中毒性休克突出 -脑膜刺激征常为阴性 -肛拭或冷盐水灌肠镜检可见红、白细胞
结核性脑膜脑炎
-起病缓慢 -伴结核中毒症状 -脑脊液中蛋白质明显增多,氯化物下降 -结核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
发热 体温1~2天内升至390~400C
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差、嗜睡 等感染中毒症状
2021/8/17
13
六临床表现
(二) 极期 第4~10天,中枢神经感染期
1持续高热
-体温400C以上 -其程度与病情成正比
2意识障碍
-谵妄 嗜睡 浅昏迷 深昏迷 -其程度与病情成正比
2021/8/17
14

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精品推荐ppt课件

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精品推荐ppt课件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Major Clinical Categories of Arboviral Disease
n No clinical illness. n Febrile systemic illness.
节肢动物媒介 Arthropod Vectors
nMosquitoes 〔蚊〕
nJapanese encephalitis, dengue, yellow fever, St. Louis encephalitis, etc. nTicks 〔蜱〕
n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arious tick-borne encephalitis etc. nSandflies 〔白蛉〕
登革病毒dengueviruses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typeencephalitisvirus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encephalitisvirus球形2060nm个别达100nm有包膜ssrna基因组有感染性只有一个读码框编码一个大前体蛋白切割后分成结构和调节蛋白核心由c蛋白和rna构成二十面体立称核衣壳包膜上有病毒编码的m和e蛋白其中e蛋白具有血凝素作用能凝集鸡红细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对节肢动物不致病但通过叮咬传染给脊椎动物和人类引起自然疫源性的人畜共患疾病
动物宿主〔Reservoirs〕
In many cases, the actual reservoir is not known. The following animals are implicated as reservoirs

《流行乙型脑炎》PPT课件

《流行乙型脑炎》PPT课件
猪发病特点:六月龄以内,发病后死亡率 不高,能康复,开始时,较多猪发病,以后 几年很少的猪发病。
2021/3/8
5
症状
高热稽留,表现沉郁,嗜眠,减食, 渴欲增加,有的呈现明显的神经症状,磨 牙、空嚼、口吐白沫。向前冲撞,转圈运 动.最后麻痹死亡。
怀孕母猪流产,未到产期胎儿,死胎 或木乃伊胎,到预产期的猪,有的正常, 有的四肢不能行走,有的体质差,不几天 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
又称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脑病毒引 起的人畜共患病,家畜中感染有症状的:猪、马。
人、马属动物发病时,表现为中枢神经机能 紊乱。
妊娠猪发生流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 该病通过蚊虫传播。
2021/3/8
1
病原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30nm, 20面体对称, RNA为单股,有囊膜及囊膜突起,囊膜突起上 有血凝活性能,能凝集鹅、鸽及绵羊的红细胞。
②防蚊,灭蚊。
③发病期间,加强饲管。
④药物预防:大青叶、板兰根;马:半斤中草药, 猪稍减,每一周服一次。
2021/3/8
21
治疗
退热,强心,镇静,抗菌,无特异疗法。
利尿:40%乌络托品50ml,一次注射,每天 一次。
马:降低颅肉压,重症或兴奋狂暴从颈静 脉放血1000 ~ 2000ml,静脉注射25%山梨醇或 20%甘露醇,每次用量按每千克体重1 ~ 2g汁 露,隔8~12小时再注射一次,如无上述醇时可 注10 ~ 25%高渗葡萄糖500 ~ 1000ml。
2021/3/8
22
公共卫生
流行性乙脑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流行于夏 秋季,高热,意识障碍,抽痉,脑膜刺激症为特 征,重症常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治愈后,可能 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大多数人为隐性感染。6个 月至12岁儿童及来自非流行区的人群,应于流行 期1 ~ 2个月前,用鼠肾细菌培养的灭活疫苗进行 注射,免疫期一年。同时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兽医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

兽医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
月份,東北8-9月達到高峰。 ➢ 熱帶地區,本病全年發生。
四、症狀
豬: 感染率高,發病率低20-30%,死亡率低。
➢ 一般症狀:高熱稽留、精神不好、食欲下降; ➢ 有的豬後肢輕度麻痹、步態不穩,關節腫大、跛行。 ➢ 個別病豬出現神經症狀,視力障礙、擺頭,亂沖亂
撞,後肢麻痹,倒地死亡。
妊娠母豬: ➢ 流產或早產,
3、特點 ➢ 自然疫源性疾病 ➢ 多種動物感染; ➢ 人、馬、猴等表現為腦炎症狀,病死率高; ➢ 豬:感染率高、發病率低為20-30%,死亡率低,
妊娠母豬表現為高熱、流產、死胎、木乃伊胎, 公豬表現為睾丸炎; ➢ 其他家畜和家禽表現為隱性經過。
4、分佈及危害
❖ 主要分佈於亞洲各國。
❖ 我國是乙腦多發區,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 期全國曾發生大流行,70年代以後隨著大範圍接 種乙腦疫苗,乙腦發病率明顯下降。
公豬: ➢ 一般症狀; ➢ 發生睾丸炎,單側或雙側睾丸腫大半倍至一倍,
觸摸有熱痛感,2-3d後開始消退,失去配種能力。
五、病變
腦:腦脊液增多,腦膜和腦實質充血、出血、水腫。 脊髓:脊膜或脊髓充血; 子宮:子宮內膜充血、水腫,表面覆蓋著粘稠的分
泌物,粘膜表面有小出血點。 流產胎兒:腦水腫、皮下水腫,腹水增多、漿膜點
流行性乙型腦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一、概述
1、定義 ➢ 流行性乙型腦炎又稱日本乙型腦炎,簡稱為乙
腦, ➢ 由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一種蚊媒性人獸
共患傳染病。
2、為什麼叫日本乙型腦炎?
➢ 人的乙型腦炎1871年最先發生於日本,發生於 夏秋季節;
➢ 當時冬春季節還流行一種昏睡性腦炎,為了區 別起見,將發生於冬春季節的腦炎稱為流行性 甲型腦炎,將流行於夏秋季節的腦炎稱為流行 性乙型腦炎。

人畜共患病PPT课件

人畜共患病PPT课件
45预防注意自身防控保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减少感染几率严禁私自徒手剖猪病死猪处理要有专人操作要防护好自己带手套口罩穿胶鞋等避免被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食新鲜牛奶一定要煮沸后饮用涮羊肉不易杀死布菌定期检查猪群的带毒情况销毁剔除阳性猪避免污染环境46牧原股份兽医部丹毒47牧原股份兽医部猪丹毒病原学1革兰氏阳性菌兼性厌氧2无运动性无芽孢无鞭毛3传代培养有长丝状的倾向4有26个血清型5对不利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耐干燥6能在腌制烟熏的火腿中存活几个月7可在猪粪和鱼的表面黏液中存活16个月8能在冻肉腐败的尸体干燥的血液和鱼粉中长期存活48牧原股份兽医部猪丹毒病原学9容易被普通消毒剂杀死10对青霉素高度敏感11对多黏菌素b新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对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49牧原股份兽医部猪丹毒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粪尿唾液和鼻分泌2传播途径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皮肤创伤感染蚊蝇叮咬3易感动物3月龄到3年的猪4诱因环境和应激50牧原股份兽医部猪丹毒临床症状1急性型败血型食欲减退或废绝架子猪和老龄猪粪便干燥而小猪表现为腹泻
▪ 传染源:病死猪。目前没有发现人—人的传染 ▪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病死猪、猪肉(宰杀、切割、清洗) 尤其是手部皮肤有损伤的人员 ▪ 易感人群:屠夫、宰杀自家病死猪的农民,洗切病 死猪肉的人员
据J.R.Walton报告,每10万从事兽医工作的人 员中,15个科学或实验室人员及27名辅助人员罹患 猪链球菌感染。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人感染猪链球菌---临床表现
▪ 普通型:起病较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 全身不适、乏力,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表现,无休克、昏迷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 胞升高。
▪ 休克型: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头昏、全身不适、 乏力,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出现 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末梢循环障 碍。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动物疫病防治课件)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播。三带喙库蚊是优势蚊 种之一,嗜吸畜(猪、牛、马)血和人血,感染阈低(小 剂量即能感染),传染性强,病毒能在蚊体内繁殖和越冬, 且可经卵传至后代,带毒越冬蚊能成为次年感染人畜的传 染源,因此蚊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贮存宿主。某 些带毒的野鸟在传播本病方面的作用亦不应忽视。
传染源
多种动物和人感染后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在本 病流行地区,畜禽的隐性感染率均很高,国内很多 地区的猪、马、牛等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在90%以上, 特别是猪的感染最为普遍。
猪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的时间较长,血中的病毒含 量较高,媒介蚊又嗜其血,而且猪的饲养数量大, 更新快,容易通过猪--蚊--猪等的循环,扩大病毒 的传播,所以猪是本病毒的主要增殖宿主和传染源。
病理变化
猪:肉眼病变主要在脑、脊髓、睾丸和子宫。脑的病变与马相似。肿胀 的睾丸实质充血、出血和坏死灶。流产胎儿常见脑水肿,腹水增多,皮 下有血样浸润。胎儿大小不等,有的呈木乃伊化。
牛、羊、鹿的脑组织学检查,均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
死产胎儿脑内积水
死产胎儿脑缺损
脑组织内的血管周围细胞浸润呈袖套现象
病毒 分离
在本病流行初期,采取濒死期脑组织或发热期血液,立即进 行鸡胚卵黄囊接种或1-5日龄乳鼠脑内接种,可分离到病毒, 但分离率不高。
血清 学诊 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是常用的实验室诊 断方法。抗体在病的初期效价较低,且隐性感染或免疫接种 过的人、畜血清中都可出现这些抗体,因此均以双份血清抗 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作为诊断标准。只能用于疾病回顾性诊 断或流行病学调查,无早期诊断价值。
人乙脑症状
人感染后从隐性到急性致死性脑炎,潜伏期一般为7~14d。患者大多数为儿 童,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8月份,其次是9月和7月。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1、 对症治疗 〔1〕高热 〔2〕惊厥或抽 〔3〕呼吸衰竭 〔4〕颅内压增高
2、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3、其他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1、 体温过高 2、 意识障碍 3、有受伤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
病毒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 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广泛炎症损害.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典型的 临床经过分为3个期,部分病人可有后遗症及并发症.
1、血常现 2、脑脊液 3、血清学检查 4、病毒分离
流行性乙型脑炎
内科护理教研室 RNA病毒,抵抗力不强,不耐 热,对乙醚、酸等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
1、传染源: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人畜共患病》课件

《人畜共患病》课件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1 危害人类健康
人畜共患病可能导致人 类患上严重的疾病,甚 至死亡。
2 危害农牧业生产
人畜共患病对农牧业生 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 动物生病和死亡,影响 农业发展。
3 危害经济发展
人畜共患病对经济造成 损失,增加医疗费用和 Nhomakorabea物防疫成本。
预防与控制措施
宣传教育
加强人们对人畜共患病的认识,提高防范意 识。
《人畜共患病》PPT课件
人畜共患病是指能够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本课件将介绍人畜共患 病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
什么是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是能够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途 径传播。
人畜共患病的种类
疫源性人畜共患病
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如猪流感、禽流感等。
人畜共通传染病
同时感染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如牛病毒性腹泻、沙门菌病和炭疽病等。
常见的人畜共患病
猪流感
由猪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冒。
禽流感
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 冒。
牛病毒性腹泻
同时感染牛和人类的肠道传染 病。
沙门菌病
由食物和水传播的细菌性感染 病。
炭疽病
由土壤和动物体内的孢子传播 的细菌性感染病。
加强科技支持
加大研究力度,开发疫苗和治疗方法。
强化监管管理
加强对动物饲养、屠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 监管。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人 畜共患病。
结论
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和经济造成的危害极大,因此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非常重 要。只有通过合理的防控措施,才能减少疾病的传播,保障人类和动物的健 康。

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共45张PPT】

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共45张PPT】

三、流行病学
㈠ 传染源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人:隐性感染,显性发病血中病毒数量
少,病毒血症时间短,做为传染源意义 不大。 家畜或禽(主要):猪(最重要)、马 、驴、牛和狗、鸭、鹅、鸡、蝙蝠等。
(二) 传播途径
1、蚊虫叮咬、吸血而传播。 传播蚊种为:库蚊、三带喙库蚊(最强) 、伊蚊和按蚊。
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
白细胞计数:50- 500×lO6/L
抽搐惊厥: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 ②与免疫性损伤有关病理改变
重点在于功能锻炼
3、中和试验:2个月后效价最高,持续5—15年,仅用作流行病学调查。
压舌板以防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 起病急,高热、头痛、嗜睡、食欲不振、呕吐、颈强直及抽搐,神志尚清。
4、其它:脑型疟疾、中暑及各种急性传 染病 等所致中毒性脑病(钩体脑)
八、预后
本病病死率在10%以下,但后遗症发生 率 高 , 死亡病例均发生在极期,主要因 呼吸衰竭所致,存活者可有程度不等的 后遗症。
九、治疗
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除应用抗病 毒药物外,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 竭等危重症状,即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 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病人能否顺 利痊愈的关键。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积极进行 康复治疗。
2、垂直传播:母亲经胎盘将乙脑病毒传 播给胎儿。
3、其它昆虫:福建、广东、台湾的蠛蠓 也可传播乙脑病毒。
越冬蚊 蚊
易感者
仔猪
(三)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
显性发病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1000-2000,感染
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为少见。 发 病
者大多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最多。

《人兽共患疾病》课件

《人兽共患疾病》课件

采取措施减少病毒、细菌的传播,如消毒 、灭鼠、灭蚊等。
保护易感人群
完善法律法规
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和预防接种,提高其 免疫力。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人兽共患 疾病的防治与控制工作。
05
人兽共患疾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成果
全球范围内人兽共患疾病的分布情况
01
全球各地均有人兽共患疾病的报道,其中某些地区由于地理、
分类与分布
分类
人兽共患疾病可以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类。直接传播是指病原体在人类 和动物之间直接接触传播,如狂犬病、炭疽等。间接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环境 、媒介等途径传播,如禽流感、鼠疫等。
分布
人兽共患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但不同疾病的分布区域和流行程度存在 差异。一些疾病在某些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如非洲的埃博拉出血热、北美的莱 姆病等。
未来各国需要加强在人兽共患疾 病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的挑战。
创新防控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 的新技术应用于人兽共患疾病的 防控中,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
等。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人兽共患疾病防控知识的宣 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
意识和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抗病毒治疗
针对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采取抗病毒 治疗。
支持治疗
提供必要的营养、休息和护理,帮助患者康 复。
疫苗接种
对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预 防疾病发生。
控制策略与措施
隔离与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及时隔离患者和疑似病例,追踪并管理接 触者。
02
人兽共患疾病的流行病学

动物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动物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PPT课件
病理变化:
神经细胞病变 细胞浸润,胶质细胞
增生 血管套 血管病变 脑实质及脑
膜血管充血扩张,渗出, 形成脑水肿
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7~14天) 典型临床症状
初期 极期: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恢复期 后遗症
临床表现
初期
急起高热 头痛、恶心、呕吐 倦怠、嗜睡 少数病人颈项强直、抽搐
病原学
病原学
乙脑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二十面体结构,球形,φ40-50nm 单链单股RNA , 脂蛋白包膜,表面有刺
突 储存宿主:动物(猪,马,狗)、鸟类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临床表现
极期
持续稽留热:体温高、热程长→病情重 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 惊厥,抽搐: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呼吸衰竭:可导致死亡,中枢性和外周性 其它神经症状、体征:第一周内达高峰,浅反射消失,
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常出现脑膜刺激征,深昏迷者 可有膀胱直肠麻痹.
临床表现
极期
以上,有高滴度的病毒血症 蝙蝠带毒越冬,病毒血症长达6天,也可作为
传染源和带毒越冬的长期储存宿主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储存宿主
传媒
流行病学
传媒
库蚊
流行病学
福建台湾从蠛蠓及库蠓中也分离出病毒 也可传播乙脑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流行特征
地区 季节
流行病学
2005年全国发病5097人,死亡214人 2015年全国发病624人,死亡19人 普遍易感,少数发病,多数为隐性感染 显性隐性感染之比为1:2000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人畜共患)3-6流行性乙型脑炎宣讲培训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人畜共患)3-6流行性乙型脑炎宣讲培训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 疫苗接种
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是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的主要措施。
2 蚊虫防控
采取有效的蚊虫防控 措施,如使用蚊帐和 驱蚊剂。
3 加强监测
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 的监测,及时发现和 报告病例,采取有效 的控制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 测手段
病例调查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毒传播的相关情况。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人畜 共患)3-6流行性乙型脑炎 宣讲培训
欢迎参加我们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宣讲培训。本培训将为您提供有关流行性乙 型脑炎的定义、基本知识、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信息。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森林野生动物
森林野生动物也可能是乙型 脑炎病毒的潜在宿主和传播 者。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 法
1
早期症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症状包括发
神经系统症状
2
热、头痛、乏力和恶心等。
临床上表现为脑膜炎、脑炎和脑脊
髓炎等神经系统症状。
3
诊断方法
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通常通过临床 症状、实验室检测和神经影像学等 方法进行。
乙型脑炎病毒的特点
乙型脑炎病毒属于病毒科,是一种RNA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害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蚊子传播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叮 咬带有乙型脑炎病毒的蚊子 传播给人类。
畜牧动物感染
畜牧动物如猪也可感染乙型 脑炎病毒,成为病毒的潜在 传播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诊须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等特异性诊断。 ➢ 病毒分离:小白鼠年龄越小,越易死亡,通常
1~3周龄经4~10天潜伏期发病,24小时死亡,脑 中含毒量最多。8~9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36℃ 48小时鸡胚脑中含毒量多。 ➢ 血清学诊断:HI、ELISA、LAT等。 ➢ 鉴别诊断:注意与猪布鲁氏菌病、细小病毒感染 以及伪狂犬病的区别。
2020/7/21
传播媒介为蚊虫,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 主要存在亚洲地区各国。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有发
生,发病数占世界总发病数的80%以上。 人最敏感的年龄段是2~15岁的儿童,2~6岁儿童
发病率最高。表现发热、头疼、呕吐和嗜睡等症 状。约30%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2020/7/21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人群的年发病率。
性浸润,胸腔积液,腹水增多。
2020/7/21
2020/7/21
脑积水
脑液化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套),主要为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020/7/21
卫星现象
2020/7/21
卫星现象。
2020/7/21
软化灶形成(筛网状结构)。
2020/7/21
胶质0/7/21
2020/7/21
患者高度散发,60个病例分散在运城9个县市的50多个
村庄;年龄偏大,患者年龄最大的80岁。
2020/7/21
2. 病 原
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 病毒属。
为 单 股 正 链 RNA 病 毒 , 基 因 组 为 11KB, 编 码 3 个结构 蛋 白,7个非结构蛋白。
早于人乙脑流行,猪的数量多,更新快,总是 保持着大量新的易感猪群。 ➢ 蚊子是乙脑病毒的长期贮存宿主。病毒能在蚊 体内繁殖和越冬,且能经卵传给后代。
2020/7/21
传播途径:
2020/7/21
4.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为: ➢ 妊娠母猪流产和产死胎。 ➢ 公猪发生睾丸炎。 ➢ 育肥猪持续高热、跛行。 ➢ 新生仔猪脑炎。
2020/7/21
流行季节: ➢ 在热带地区无明显的季节性。 ➢ 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则有严格的季节性,有
90%的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内。我国流行 高峰是南方6~7月,北方7~8月,东北8~9月。 ➢ 发病形式具有高度散发的特点,但局部地区的 大流行也时有发生。
2020/7/21
传播媒介:
具有血凝特性。
5 ’ UT R
2020/7/21
C M E NS1 2a 2b NS3 4a 4b NS5
3’UTR
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
2020/7/21
3. 流行病学
分布:主要存 在于亚洲地区 各国,我国大 部分地区时有 发生。
2020/7/21
2020/7/21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2020/7/21
免疫接种: ➢ 猪用乙脑疫苗主要有两种:
灭活疫苗:鼠脑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人乙脑活疫苗毒株用原代地鼠 肾细胞生产猪用乙脑活疫苗,效果良好。
➢ 乙脑流行地区推荐:蚊子开始活动前1个月时,4 月龄~2岁龄的公、母猪注射疫苗,半年后加注1 次,以后每年注射1次。
2020/7/21
2020/7/21
患病公猪于高温后常常发生睾丸肿胀, 大多数患病 公猪2~3天后肿胀消失,逐渐恢复正常。
2020/7/21
发高烧烧


头痛
呕吐
人最敏感的年龄段是2~15岁的儿童,表现发热、
2020/7/21
头疼、呕吐和嗜睡等症状。
5. 病理变化
脑和脊髓可见充血、出血、水肿。 睾丸有充血、出血和坏死。 子宫内膜充血、水肿,黏膜覆有黏稠的分泌物。 胎盘呈炎性浸润。 流产或早产的胎儿常见脑水肿,皮下水肿,有血
2020/7/21
乙型脑炎和布氏杆菌的鉴别诊断
2020/7/21
7. 综合防制
对症治疗: ➢ 脱水疗法: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0%的
甘露醇、25%的山梨醇、10%的葡萄糖等。 ➢ 镇静疗法:氯丙嗪。 ➢ 退热镇痛疗法:安乃近、安替比林。
防蚊灭蚊: ➢ 药物法。 ➢ 生物学。 ➢ 生态学灭蚊法。
➢ 蚊虫感染乙脑后终生带毒,病
按蚊
毒能在蚊体内增殖和越冬,成
为次年的传染源。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带毒蚊
库蚊
种,它嗜吸人及动物血液,特
别是猪血。
伊蚊
2020/7/21
按蚊
库蚊
伊蚊
2020/7/21
三带喙库蚊
成虫深棕色,喙灰黑色,中部有一圈显著的白环。
2020/7/21
增殖宿主和贮存宿主: ➢ 猪是主要增殖宿主和传染源。猪自然感染高峰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人畜共患)3-6 流行性乙型脑炎
1.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由 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2020/7/21
在人和马呈现脑炎症状。 妊娠猪表现流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 其它家畜和家禽大多呈隐性感染。
主要经济损失是妊娠母猪发生繁殖障碍
2020/7/21
妊娠母猪感染症状:突发性流产或早产,流产的胎 儿有死胎、木乃伊胎或弱胎,但多为死胎。
2020/7/21
妊娠母猪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的流产
2020/7/21
死胎和木乃伊胎。
妊娠母猪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的流产
2020/7/21
死胎和木乃伊胎。
患病母猪异常分娩的特征之一是同胎流产的胎儿大小不 等,小的如人的拇指,大的与正常胎儿无多大差别。 流产后母猪症状很快减轻,体温和食欲逐渐恢复正常。
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猪乙型脑炎活疫苗获得国家 新兽药证书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2020/7/21
2020/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