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思考与练习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 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 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f1d246964bcf84b8d57b1f.png)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第一章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1.略2.蘑菇属于生物、枯叶、钟乳石和机器狗不具有生长、繁殖、呼吸、排泄等生命活动,它们属于生物。
3.海带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藻体褐色、革职、一般长2—4m,基部有叉状分枝的固着器,可固着在海底岩石上,可养殖。
海带可供食用和药用。
丹顶鹤生活在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
丹顶鹤的羽毛表面有油脂,趾间有蹼等特点适于其水生环境;具有鸟类的特征又可以在陆地生活和繁殖。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植株矮小,叶片退化成刺状,茎肥厚,适于贮存水分。
长颈鹿生活在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
长颈鹿具有长颈和长腿,可以取食高处的植物枝叶。
第一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1.略2.(1)√(2)×(3)×(4)√第二章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林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达尔文生物分类系统哈维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沃森和克里克血液循环第二章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2.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用一句话可以表述为: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
3.不同意。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对照实验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实验仪器和材料:新鲜的肉、带盖的罐头瓶子、高温高压灭菌锅。
方法步骤:①将新鲜的肉块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放置在苍蝇可能出没的地方一段时间。
②将两个罐头瓶洗净,做好标记A和B,分别将一肉块放入其中,都盖好盖子。
③将A瓶连同里面装的肉块一起,放在灭菌锅内,灭菌30mim后取出,凉至室温。
④将A、B两个罐头瓶一起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观察两瓶中肉块的变化。
可能观察到的结果:一段时间后,A瓶中的肉块没有生出蛆,也没有腐烂。
B瓶中的肉块生出蛆,发出难闻的气味,且腐烂了。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腐肉生蛆,是因为肉被苍蝇接触,苍蝇将卵产在肉上。
高温灭菌后,将苍蝇的卵以及其他腐败细菌都杀死了。
第七八章决策会计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七八章决策会计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4876b25c52cc58bd6be1e.png)
第七章决策会计练习思考题1.某企业一有生产能力40 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生不产能力剩余,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产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2)如果新产品丙的年市场需要量为5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使企业边际利润最大?2.胜利工厂每年生产A产品20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单位固定成本为4元,销售单价为20元。
如果进一步将A产品加工成B产品的,销售单价可提高到30元,但需要追加单位变动成本6元,专属固定成本40 000元。
要求:做出A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3.曙光机械厂生产甲产品,正常销售单价为80元/件,年初接到全年订货量为1 000件,其平均单位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4元直接人工12元50元(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制造费用14元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5元2月份一客户要求该厂为他们生产甲产品200件,订货价格为50元/件。
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的方案做出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1)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 2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追加订货也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
(2)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 16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也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
(3)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 200件,剩余生产能力仍无法转移,但追加订货要求特别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 800元。
(4)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 180件,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若对外出租,可获租金净收入200元,同时追加订货需为此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 100元。
4.宏发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乙两种产品是盈利产品,丙产品是亏损产品。
它们的销售及成本资料如下:单位:元要求:(1)做出丙产品是否应停产的决策分析。
(2)如果丙产品停产后,其生产设备可以出租给别的工厂,预计每年可获得租金净收入2 000元,那么丙产品是否应停产?5.某一项目的投资建设期为5年,资金在每年年初投入10万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7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7章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50cc8be53a580216fcfe5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是AA. 马克思B. 马克思和恩格斯C. 恩格斯D. 列宁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CA.推翻三座大山B.实现经济发展C.实现共产主义D.人民当家作主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剖析(B )中阐发展望未来社会的A.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B.资本主义的矛盾中C.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D.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中4、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DA.按需分配B.按劳分配C.按资分配D.各尽其能,按需分配5、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不复存在的原因是DA.人们的向往B.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束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消灭6、国家的消灭指的是CA.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B.阶级统治的消灭C.政治国家的消灭D.社会组织的消灭7、因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就有了AA.社会关系实现高度和谐B.生产关系实现高度和谐C.政治关系实现高度和谐D.国家关系实现高度和谐8、( )是能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BA.培训时间的大大延长B.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C.教育时间的大大延长D.活动时间的大大延长9、未来社会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完全取决于CA.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实际环境B.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D.未来社会的具体特征10、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DA.谋生手段B.教育的必备C.生活的爱好D.生活的第一需要11、共产主义里的分工是DA.自觉的新式的分工B.旧式分工的消除C.脑力与劳力分工D.生产者全面发展的分工12、下列提法正确的是B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13、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 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D.两种不同的理想16、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1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B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18、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9、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思考与练习_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第3版)_[共2页]
![思考与练习_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第3版)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2dce610576a20029bc642d23.png)
第7章 RFID 电感耦合方式的射频前端174电容负载调制的特性如下。
• 在电阻负载调制中,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在工作频率下都处于谐振状态;而在电容负载调制中,由于接入了电容mod C ,电子标签回路失谐,又由于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耦合作用,导致读写器也失谐。
• 开关S 的通断控制电容mod C 按数据流的时钟接通和断开,使电子标签的谐振频率在两个频率之间转换。
• 通过定性分析可以知道,电容mod C 的接入使电子标签电感线圈上的电压下降。
• 由于电子标签电感线圈上的电压下降,使读写器电感线圈上的电压上升。
• 电容负载调制的波形变化,与电阻负载调制的波形变化相似,但此时读写器电感线圈上电压不仅发生振幅的变化,也发生相位的变化,相位变化应尽量减小。
7.5 本章小结低频和高频RFID 是采用电感耦合方式进行工作的。
在这种工作方式中,线圈形式的天线相当于电感,线圈产生的电感与电容组合在一起,形成谐振电路,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射频前端都采用谐振电路。
同时,电感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读写器天线与电子标签天线之间相互耦合,构成了电感耦合方式的能量传输和数据传输。
电感有自感和互感两种,读写器线圈、电子标签线圈分别都有自感,同时读写器线圈与电子标签线圈之间形成互感。
RFID 读写器的射频前端采用串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可以使读写器天线上的电流最大,使读写器线圈产生最大的磁通,能最大程度地输出读写器的能量。
RFID 电子标签的射频前端常采用并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可以使电子标签天线上感应的电压最大,使电子标签线圈输出最大的电压,使电子标签最大程度地耦合来自读写器的能量。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有电感耦合。
读写器通过电感耦合给电子标签提供能量,并通过整流电路可以产生电子标签芯片工作的直流电压。
负载调制是电子标签经常使用的向读写器传输数据的方法,电子标签负载调制技术主要有电阻负载调制和电容负载调制两种方式。
7.6 思考与练习7.1 磁通是怎么定义的?线圈的自感与磁通有什么关系?两个线圈的互感与磁通有什么关系?7.2 RFID 读写器的射频前端常采用哪种谐振电路,为什么?7.3 串联谐振时,电感和电容的储能一样吗?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是什么?什么是串联谐振电路的频带宽度?频带宽度与品质因数有什么关系?7.4 某高频RFID 工作频率为6.78MHz ,采用串联谐振的射频前端电路,若线圈天线。
互联网金融基础第7章习题-课后思考(答案与解析)
![互联网金融基础第7章习题-课后思考(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0597d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e.png)
第7章1.简述云计算的五大特征。
2.简述中国银联云平台的主要成果。
3.以西太银行的邮件系统管理为例,简述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实现。
4.简述云计算的三大服务类型。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金融。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 简述云计算的五大特征。
按需自助服务。
消费者可以单方面部署资源,例如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资源是按需自动部署而不需要与服务供应商进行人工交互。
通过互联网获取。
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并可以通过标准方式(如浏览器)访问,例如通过瘦客户端或富客户端(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工作站等)。
资源池化。
供应商的资源被池化,以便以多用户租用模式被不同客户使用,例如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可根据客户需求动态分配和重新分配。
客户一般无法控制或知道资源的确切位置,但可能得知抽象的上层地址信息(比如国家、城市、数据中心)。
这些资源包括存储、处理器、内存、网络带宽。
快速伸缩。
资源可以弹性地部署和释放,有时是自动化地,以便能够迅速地按需扩大和缩小规模。
对客户来说,可以获取的资源看起未似乎是无限的,并且可在任何时间购买任何数量的资源。
可计量。
云计算系统自动控制和优化资源使用,通过使用一些与服务种类(例如存储、计算、带宽、激活的用户账号)对应的抽象信息提供计量能力(通常在此基础上实现按使用付费)。
资源使用能被监控、控制、报告,以便提供服务消耗对服务商和客户的透明度。
2. 简述中国银联云平台的主要成果。
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建设方面,以虚拟化平台和云安全技术为核心构建了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建设了上千台服务器、PB级存储容量规模的基础平台,实现与银联原有IT基础设施的互通;建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能对全平台基础设施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的资源管理平台,自主设计系统高可用技术以及资源自动伸缩技术。
在PaaS(平台即服务)建设方面,建成具备应用生命周期集中管理服务能力的云集成开发平台,完成覆盖主流的Android、IOS系统和机型的移动编程引擎的研发。
第7章 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7章 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50058d49649b6649d74737.png)
第7章 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C )。
A. 组间SS >组内SSB. 组内组间总MS MS MS +=C. 总ss=组间SS +组内SSD. 组内组间MS MS >E. 组间组内νν> 2. 定量资料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采用( D )。
A. t 检验B.F 检验C. Bonferroni 检验D. t 检验与F 检验均可E. LSD 检验3. 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相比,( C )。
A. t 检验结果更为准确B. 方差分析结果更为准确C. 完全等价且F t =D. 完全等价且t F =E. 两者结果可能出现矛盾4. 若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01.021ννF F >,则统计推断是( D )。
A.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B.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C.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D.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E.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5.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组间均方表示( C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B. 处理效应的大小C. 处理效应和抽样误差综合结果D. N 个数据的离散程度E. 随机因素的效应大小 6. 多样本定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应选择( D )。
A. 方差分析B. t 检验C. Z 检验D. Kruskal-Wallis 检验E. Wilcoxon 检验 7. 多组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检验中,当相同秩次较多时,如果用H 值而不用校正后的c H 值,则会( C )。
A . 提高检验的灵敏度B .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推断成有差别 C. 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推断成无差别D.Ⅰ、Ⅱ类错误概率不变E. 以上说法均不对二、思考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是什么?答: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不同设计的方差分析,其思想都一样,即均将处理间平均变异与误差平均变异比较。
《经济法基础(第2版)》习题与参考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2版)》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e7fef19e8b8f67c1cb9a8.png)
经济法(第二版)练习参考答案第1章思考与练习一、基本该念二、判断题【正确答案】1.× 2.× 3.× 4.× 5.√三、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1.C 2.D 3.B 4.B 5.C 6.C四、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1. ABCD2. ABD3. ABCD4. ABCD五、问答题1.试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经济关系。
1)宏观调控关系把国家引导和促进的经济关系称为宏观调控关系,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划关系、产业结构关系、财政税收关系、金融调控关系和价格关系。
(2)市场监管关系。
(3)国有资产参与关系,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关系、国有资产运营关系和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关系等。
(4)涉外经济管制关系,主要涉及外商投资管制关系、对外投资管制关系、涉外金融关系、对外贸易关系和涉外税收关系等。
2)市场主体调控关系是指国家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在对市场主体的组织和行为进行必要干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如因市场准入、企业形态的设立、设权、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价格限制、利润分配、资产评估、租赁、承包、财务管理、审计、检查监督以及因法律责任而发生的关系。
3)市场秩序调控关系经济法调整的市场关系主要有反垄断关系、反不正当竞争关系、产品质量关系、广告关系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等。
4)社会保障关系建立起多层次性的、强制实施、互济互助、社会化管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2.经济法有哪些特征?1)国家干预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公平、平等和自由的经济秩序,但是影响甚至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却时有发生。
国家必须以经济立法的手段来调控和管理市场经济秩序,对违法经济行为进行惩治,以此实现国家的管理职能。
2)经济性经济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的存在与发展直接决定着经济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审计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完整版-第七章 风险应对
![审计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完整版-第七章 风险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c420019755270722192ef7a3.png)
第七章思考与练习答案解析目录一、思考题 (1)二、案例分析题 (4)【答案】 (4)【答案】 (5)【答案】 (6)一、思考题1.【解答】(1)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2)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或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2.【解答】(1)风险的重要性。
风险的重要性是指风险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的后果越严重,就越需要注册会计师关注和重视,越需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2)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同样越需要注册会计师精心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3)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不同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产生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也会存在差异,适用的审计程序也有差别,需要注册会计师区别对待,并设计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予以应对。
(4)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
不同性质的控制(尤其是人工控制还是自动化控制)对注册会计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具有重要影响。
(5)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预期内部控制运行有效,随后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就必须包括控制测试,且实质性程序自然会受到之前控制测试结果的影响。
3.【解答】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
其中,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通过实施控制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4.【解答】(1)在拟信赖期间,被审计单位执行控制的频率。
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2)在所审计期间,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
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不同,在该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控制活动次数也不同。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第7章思考题答案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第7章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382d9ff46527d3250ce0ba.png)
思考与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根据石膏中结晶水含量不同,可将石膏分为无水石膏、天然石膏和半水石膏。
2.纸面石膏板主要分为普通纸面石膏板、耐水纸面石膏板、耐火纸面石膏板和耐水耐火纸面石膏板四大类。
3.为了延缓石膏的凝结时间,可掺入适量的缓凝剂。
4.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和强度。
二、判断题1.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2.建筑石膏硬化后体积会收缩。
(×)3.建筑石膏板强度高,所以可用于潮湿环境的建筑装饰工程中。
(×)三、简答题1.建筑石膏及其制品为什么只适用于室内使用,而不适用于室外使用?答:建筑石膏及其制品适用于室内装修,主要是由于建筑石膏及其制品在凝结硬化后具有以下的优良性质:1)石膏表面光滑饱满,颜色洁白,质地细腻,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加入颜料后,可具有各种色彩。
建筑石膏在凝结硬化时产生微膨胀,硬化时不容易产生裂缝。
2)硬化后的建筑石膏中存在大量的微孔,故其保温性、吸声性好。
3)硬化后石膏的主要成分是二水石膏,在遇到火烧时会脱出21%左右的结晶水,结晶水蒸发时能吸收热量并在石膏表面生成具有良好绝热性的无水物,能起到阻止火焰蔓延和温度升高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防火性。
4)建筑石膏制品还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一定的吸湿性,故可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室内的小气候。
在室外使用建筑石膏制品时,必然要受到雨水冰冻等的作用,由于硬化石膏的强度来自于晶体粒子间的黏结力,遇水后粒子间连接点的黏结力会下降,因此建筑石膏硬化后的耐水性较差,所以不适用于室外。
2.叙述纸面石膏板的特性和应用。
答:纸面石膏板具有生产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保温隔热、防火性能好、抗弯和抗冲击性高、质量轻、装饰效果好、绿色环保、节省空间等一系列优点,还具有可锯、可钉、可刨等良好的可加工性,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轻质板材之一。
纸面石膏板适用于办公楼、影剧院、饭店、宾馆、候车室、候机楼、住宅等建筑的室内吊顶、墙面、隔断、内隔墙等的装饰。
第七章相关回归分析思考题及练习题
![第七章相关回归分析思考题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fa452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3.png)
第七章相关回归分析思考题及练习题第七章思考题及练习题(⼀) 填空题1、 1、在相关关系中,把具有因果关系相互联系的两个变量中起影响作⽤的变量称为_______,把另⼀个说明观察结果的变量称为________。
2、 2、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有________相关、-________相关和_______相关;按相关的⽅向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按相关的形式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有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
3、 3、对现象之间变量关系的研究中,对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研究,称为_______;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程式,根据给定的变量数值以推断另⼀变量的可能值,则称为_______。
4、 4、完全相关即是________关系,其相关系数为________。
5、 5、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6、 6、相关系数是在________相关条件下⽤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________的统计分析指标。
7、 7、相关系数的变动范围介于_______与_______之间,其绝对值愈接近于_______,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愈⾼;愈接近于_______,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愈低。
当_______时表⽰两变量正相关;_______时表⽰两变量负相关。
8、 8、当变量x 值增加,变量y 值也增加,这是________相关关系;当变量x 值减少,变量y 值也减少,这是________相关关系。
9、 9、在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紧密程度时,主要⽤_______进⾏⼀般性判断,⽤_______进⾏数量上的说明。
10、 10、在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变量,⾃变量是_______量。
11、 11、已知1360))((=----∑y y x x ,14400)(2=--∑x x ,14900)(2=-∑-y y ,那么,x 和y 的相关系数r 是_______。
第7章思考练习与解答
![第7章思考练习与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d032749ad51f01dc281f1f3.png)
第7章 思考与练习参考解答7.1. 通常称统计量的分布为抽样分布。
7.2. 由中心极限定理,在大样本条件下,样本均值X 与样本比例p 的渐近分布均为正态分布。
设12,,,n X X X 为来自于任意总体X 的一个随机样本,并且X 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均存在,记2(),()E X Var X μσ==。
则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211(,)n i i X X N n nσμ==∑近似,(1)(,)p N n πππ-近似 其中π为与p 对应的总体比例。
7.3. (1)(2)是统计量,(3)不是统计量。
7.4. 样本均值611 3.14100i i i x x n ===∑, 样本方差62211() 2.12161001i i i s x n x ==-=-∑ 样本二阶矩62211 2.1004100i i i b x n ===∑ 7.5. 2~(,)~(0,1)X X N N μμσσ-⇒。
由于12,,,n X X X 是来自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故~(0,1),1,2,,i i X Z N i n μσ-==⋅⋅⋅ 由抽样分布定理,2222221111()()~()n n n i i i i i i X ZX n μχμχσσ===-===-∑∑∑。
7.6.由抽样分布定理,62221~(6)i i Z χχ==∑。
查2χ分布的临界值表,得到621(12.5916)0.05i i P Z =>=∑,故12.5916c =。
7.7. 设1i 0i i X ⎧=⎨⎩第个学生第个学占用水龙头占用水龙头生不 依题意(1,0.1)i X b ,1,2,,500i =,5001i i X X ==∑为同时使用的水龙头数量。
由第二章的讨论,5001~i i X Xb ==∑(500,0.1), 从而()5000.150E X np ==⨯=,()5000.10.945Var X npq ==⨯⨯=, 设同时占用一个水龙头的数量为m ,则有中心极限定理()Φ62≤=≤≈⇒≈P X m P m 即至少需要安装62个水龙头。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思维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ab967267f5335a8102d220bf.png)
第七章-思维一、单选题1.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B.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像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木身之间的区别是 ( )。
A.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3.概念形成的策略中,( )是更有效的策略。
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4.在下述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因而所有A都是CB.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是C,因此所有A都不是CC.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因而所有A都是CD.有些A是B,有些B是C,因此,有些A是C5.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 "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 )的认识。
A.直接具体B.常规抽象C.概括间接D.直接概括7.为研究概念的形成,人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对 ( )进行了研究。
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自然概念D.人工概念8.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 )。
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9.在概念的层次网络模型中,每个概念结点上贮存的是 ( )。
A.该概念的独有特征B.本级概念共有的特征C.该概念的功能性特征D.该概念的所有特征10.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 ( )。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1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A经验B知识C客体D表象12、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发展的表现。
《营养与膳食》第三版课后思考与练习
![《营养与膳食》第三版课后思考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c1449a669dc5022abea0001.png)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一、A1型题1.味觉减退或有异食症可能是由于缺乏A.钙 B.铁 C.锌 D.硒 E.碘2.我国成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A.45%以下B.45%-54%C.55%-65%D.65%-79%E.80%以上3.微量元素是指A.人体需要量很少的元素B.自然界含量很少的元素C.人体吸收率很低的元素D.人体利用率很低的元素E.人体难以吸收的元素4.米、面制作中加碱或者油炸使营养素损失最大的是A.硫铵素B.维生素B2C.烟酸D.维生素CE.蛋白质5.下列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是A.维生素DB.乳糖C.氨基酸D.充足的蛋白质E.脂肪酸二、A2型题1.某山区居民终年食用玉米,皮炎、舌炎、腹泻及周围神经炎病人较多,痴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
从营养角度分析,该地饮食可能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D.维生素PPE.维生素2.某在校男生,15岁,2年来身高增长迅速,最近出现视物不清且逐渐加重,全身皮肤干燥并脱屑。
该生需高度怀疑缺乏A.钙B.维生素AC.维生素B2D.维生素PPE.维生素C3.AI是下列哪个概念的英文缩写A.推荐摄入量B.适宜摄入量C.参考摄入量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E.最高允许限量4.某山区居民常年以玉米为主食,此地区的居民易发生A.脂溢性皮炎B.癞皮病C.脚气病D.佝偻病E.白内障5.为保护铅作业人员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临床上常使用A.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B.维生素A1、维生素D和维生素E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PPD.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KE.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6.维生素C的功能备受重视,维生素C可以防止下列哪种化合物的合成A.N-亚硝基化合物B.杂环胺C.多环芳烃D.黄曲霉毒素E.苯并芘7.某山区居民常以素食为主,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A.谷氨酸B.组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E.色氨酸8.谷类是我国居民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谷类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形式是A.葡萄糖B.麦芽糖C.淀粉D.多聚糖E.纤维素9.2岁男童,生长发育迟缓,精神不佳,体重过轻,下肢轻度水肿,患儿可能缺乏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CB.钙C.必需脂肪酸D.碳水化合物E.蛋白质10.某44岁男子日平均摄入蛋白质88g、脂肪100g和碳水化合物320g,其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日均净供能分别是A.1469KJ、3780KJ、5376KJB.84.5KJ、216KJ、307.2KJC.352KJ、900KJ、1280KJD.303.8KJ、645KJ、1582KJE.72KJ、155KJ、379.8KJ11.某壮年男子,每日热能供给量为2400Kcal,若以碳水化合物占60%计,每日应摄取碳水化合物的总数是A.240gB.300gC.360gD.420gE.480g12.某工程师近半年来一直忙于软件开发,长时间工作于电脑前,经常以方便面或甜点代替正餐。
应用回归分析-第7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应用回归分析-第7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512409a58da0116d174954.png)
第7章 岭回归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7.1 岭回归估计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答:当自变量间存在复共线性时,|X’X |≈0,回归系数估计的方差就很大, 估计值就很不稳定,为解决多重共线性,并使回归得到合理的结果,70年代提出了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简记为RR)。
7.2岭回归的定义及统计思想是什么?答:岭回归法就是以引入偏误为代价减小参数估计量的方差的一种回归方法,其统计思想是对于(X ’X )-1为奇异时,给X’X 加上一个正常数矩阵D, 那么X’X+D接近奇异的程度就会比X ′X 接近奇异的程度小得多,从而完成回归。
但是这样的回归必定丢失了信息,不满足blue 。
但这样的代价有时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可以获得与专业知识相一致的结果。
7.3 选择岭参数k 有哪几种方法?答:最优k 是依赖于未知参数β和2σ的,几种常见的选择方法是:○1岭迹法:选择0k 的点能使各岭估计基本稳定,岭估计符号合理,回归系数没有不合乎经济意义的绝对值,且残差平方和增大不太多; ○2方差扩大因子法:11()()()c k X X kI X X X X kI --'''=++,其对角线元()jj c k 是岭估计的方差扩大因子。
要让()10jj c k ≤;○3残差平方和:满足()SSE k cSSE <成立的最大的k 值。
7.4 用岭回归方法选择自变量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岭回归选择变量通常的原则是:1. 在岭回归的计算中,我们通常假定涉及矩阵已经中心化和标准化了,这样可以直接比较标准化岭回归系数的大小。
我们可以剔除掉标准化岭回归系数比较稳定且绝对值很小的自变量;2. 当k 值较小时,标准化岭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并不很小,但是不稳定,随着k的增加迅速趋近于零。
像这样岭回归系数不稳定、震动趋于零的自变量,我们也可以予以剔除;3.去掉标准化岭回归系数很不稳定的自变量。
如果有若干个岭回归系数不稳定,究竟去掉几个,去掉那几个,要根据去掉某个变量后重新进行岭回归分析的效果来确定。
思考与练习答案(预测)汇总
![思考与练习答案(预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e99e37f3b3567ec102d8af3.png)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1.预测是指什么?举例说明预测的作用。
答: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特定的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状态做出科学的推测与判断。
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未来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基础。
如在产品的销售方面,通过对顾客类型、市场占有份额、物价变动趋势、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预测,可以对市场销售起促进作用。
又如在生产方面,通过对原材料需求量、材料成本及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以及材料与劳动力的可用量的变动趋势等方面的预测,便于企业对生产和库存进行计划,并在合理的成本上满足销售的需求2.预测有哪些基本原理?预测有什么特点?影响预测精确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预测的精确度?答:预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性原理、连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性原理、概率推断原理。
预测的特点: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利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因此预测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随机性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等原因,因此不存在绝对准确的预测。
影响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预测资料的分析和预处理,预测问题的分析与认识、预测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预测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等。
因此,要提高预测的精确度,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认真对待,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未来信息。
3.叙述预测的基本步骤。
答:预测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建立预测模型;(5)评价预测模型;(6)利用模型进行预测;(7)分析预测结果。
4.为什么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预处理?如何鉴别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应如何处理?答:在预测工作中,所收集的资料是进行预测的基础,相关资料的缺少或数据的异常都会导致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不准确,从而直接影响到预测的结果,所以需要对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鉴别与分析。
鉴别异常数据可采用图形观察法有统计滤波法。
异常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剔除法、还原法、拉平法、比例法等。
《统计学》-第7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7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23d132cc58bd63086bd64.png)
第七章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1 •答:函数关系是两变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即当一个变量取一定数值时,另一个变量有确定值与之相对应;而相关关系表示的是两变量之间的一种不确定性关系,具体表示为当一个变量取一定数值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变量的数值虽然不确定,但它仍按某种规律在定的范围内变化。
2•答:相关和回归都是研究现象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但不能确定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回归分析则可以找到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并可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一个回归方程,并根据这个回归方程从已知量推测未知量。
3•答:单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总体相关系数二样本相关系数,「一】。
复相关系数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度量因变量与其它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它是方程的判定系数R2的正的平方根。
偏相关系数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度量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变量之间真实相关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在消除其他变量影响的条件下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4.答:回归模型假定总体上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函数关系,可表示为Y^ 11X t u t,这就是总体回归函数,其中u t是随机误差项,可以反映未考虑的其他各种因素对Y的影响。
根据样本数据拟合的方程,就是样本回归函数,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样本回归函数为例可表示为:Y?=耳+弭x t。
总体回归函数事实上是未知的,需要利用样本的信息对其进行估计,样本回归函数是对总体回归函数的近似反映。
两者的区别主要包括:第一,总体回归直线是未知的,它只有一条;而样本回归直线则是根据样本数据拟合的,每抽取一组样本,便可以拟合一条样本回归直线。
第二,总体回归函数中的-0和-1是未知的参数,表现为常数;而样本回归直线中的'?Q和?i是随机变量,其具体数值随所抽取的样本观测值不同而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假设检验
【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
1 •解释零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含义。
2 •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3. 比较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
4•解释I型错误、II型错误和检验效能,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5.简述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估计的联系。
二、案例辨析题
为了比较非洛地平与常规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差异,现已知常规药能使高
血压患者的血压平均下降20 mmHg,某医生随机抽取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患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前后的血压差值,计算得其X 21.5 mmHg,
S 8.0mmHg。
该医生进行了t检验,零假设是,备择假设是,检验水准0.05。
计算得t 1.875,按=100查t界值表,得P 0.10,故接受H o,认为非洛地平与常规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无差别。
你认为该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三、最佳选择题
1. 比较两药疗效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作单侧检验
A .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 .已知A药与B药均无效
C.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D .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
E.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2. 假设检验的步骤是
A .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
B .建立无效假设、建立备择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C.建立无效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P值
D •确定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选择t检验或Z检验、估计I型错误概率和II型错误概率
E •建立检验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P值并作出统计推断3.假设检验时,下列关于检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P值小于0.05,贝U不拒绝H o,此时可能犯II型错误
B .若P值小于0.05,贝U拒绝H o,此时可能犯II型错误
C •若P值小于0.05,贝U不拒绝H。
,此时可能犯I型错误
D .若P值大于0.05,贝加绝H。
,此时可能犯I型错误
E.若P值大于0.05,贝U不拒绝H。
,此时可能犯II型错误
4. 假设检验时,取以下何种检验水准时可能犯II 型错误的概率最小
A. 0.025
B. 0.01
C. 0.05
D . 0.10
E. 0.20
5. 下列有关检验统计量t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t越大,说明总体参数差别越大
B . t越大,说明总体参数差别越小
C. t越大,说明样本统计量差别越大
D . t越大,说明样本统计量差别越小
E. t越大,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参数不等
6 .在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t 3.24, t°.05/2, 2.086 , t0.01/ 2, 2.845,按检验水准0.05,正确的结论是
A .可认为此样本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不同
B .可认为此样本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差异很大
C.可认为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异很大
D .可认为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相同
E.可认为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不同7.下列关于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单侧检验更好
B •采用双侧检验更好
C.采用单、双侧检验都无所谓
D •根据专业知识确定采用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
E •根据检验统计量的计算结果确定采用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
8.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t 检验时,P 值越小说明
A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别越小
B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D .越有理由认为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不同
9.下列关于I型错误概率和II型错误概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样本量确定时,越小,越大
B .当样本量确定时,越大,越小
C.欲减小犯I型错误的概率,可取较小
D .欲减小犯II型错误的概率,可取较大
E.若样本含量足够大,可同时避免犯这两型错误
四、综合分析题
1. 已知服用某种营养素一个疗程后,受试者某项生化指标平均增加52 个单位。
一家研究所对该营养素进行改进后,随机抽取服用新产品一个疗程的受试者36 名,测得该生化指标平均增加了5
2.75个单位,标准差为2.0 个单位。
问该营养素新产品是否比旧产品的效果好?
2. 经研究显示,汉族正常成年男性无名指长度的均数为10.1cm。
某医生记录了某地区12名汉族正常成年男性无名指长度(cm)资料如下:
10.05 10.33 10.49 10.00 9.89 10.15 9.52 10.33 10.16 10.37 10.11 10.27 问该地区正常成年男性无名指长度是否大于一般汉族成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