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作文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
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世碧
目前我国的作文教学是怎样的一个现状,大家是清楚的。
我们需要把视野拨宽,看一看国外的作文教学,进行现状对比分析,就会明显发现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不足和缺失。
当然中外教育背景不同,基础不同,母语特点不同,教育哲学不同。
中国语文教育自有优势,自有传统,只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
(一)作文教学理念对比
1、美国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
他认为如能达到下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1)运用学生的经验。
(2)激励儿童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
(3)通过阅读典范的文艺作品,发展儿童对优美词语的语感.教会他们从构思、语言和风格方面将自己的作文同典范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
(4)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
(5)教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
(6)应该使儿童的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Stephen D Krasken),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观点:1.增加作文训练的次数只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有益,但对发展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熟练程度帮助不大; 2.学生自发的课外兴趣阅读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3.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作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4.学生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其他因素教不会;
5.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
6.语法教学指导对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帮助;
7.学生中优秀写作者作文时大多花较多时间构思、复读和修改;
8.学生作文总是“受题目的束缚”,很少花时间考虑自己文章的读者,应像专业作家一样,花较多时间考虑所写东西对读者的影响,即怎样把自己观点传送给读者,读者需要怎样的背景知识才能读懂,什么东西能引起读者兴趣等问题。
2、俄罗斯
•维果茨基的研究。
维果茨基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书面语言作为特殊信号活动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
•从心理学角度看,书面语言同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有根本的区别,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形成物。
书面语言的特点在于它是在交谈者不在场的条件下发挥作用的。
同
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相比,它可以更加充分地表达交际的内容,并且是由不同的动
机所引起,也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和自觉性。
•维果茨基指出要把书面语言看成是形成一种确实是新的、复杂的语言活动。
这是维果茨基研究书面语言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根据书面语言的特点.维果茨基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书面语言的教学原理。
建议要设法激发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动机,向他们提出特殊的任务。
让儿童形成相应动机的
一个方法是激励(不是布置!)他们去写“能引起内心激动的题材”。
•书面语言是以许多复杂的心理形成物作为基础的。
这些形成物有内部语言、抽象能力、语言过程的随意性和自觉性等。
因此在发展书面语言的教学大纲中首先必须规定书面语言形成的专门条件。
•儿童掌握书面语言必须“从画物体过渡到画语言”。
十分重要的是,要引导儿童去发现“绘画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语言。
”维果茨基的思想是进一步研究小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它总要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技能,但是,良好的心理能力则是掌握语文能力的心理学前提。
心理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为1~10年级的学生精心设计了500道作文题。
这些命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遵循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1~3年级都是形象描绘的题目,如“当太阳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我的金鱼缸”等。
4年级则有“假如我是一个隐身人”、“最美的和最丑的”等理想性和比较性的题目。
5年级有“从一滴水看太阳”、“给国外的同年龄儿童写一封信(读了报纸上的记载以后)”等涉
及从个别到一般和放眼世界的题目。
6年级有“早秋也有一个短暂而美妙的时
刻……(丘特切夫的诗句)”这样的题目,以引起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
7年级安排了“在我们今天还有变色龙式的人物吗(读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以后)”的题目。
8年级的题目有“没有目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印度格言)”。
9年级的题目是“在我们今天父与子的矛盾是什么性质的(读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父与子》后写)”。
10年级的题目有“俄罗斯离开我们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生活,我们中的每一个人离开俄罗斯就不能生活(屠格涅夫语,写在即将开始劳动生活的前夕)”。
看得出,这些作文题依次安排,从思维水平说,是由浅显向纵深发展,思想感情是由幼稚走向成熟,作文题型设计的阶梯与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尽可能做到同步。
以心理能力的发展作为安排作文训练的理论基础,这是国外作文教学序列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3、日本
日本教育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
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从定义上看,“生活作文”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的主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主体。
小川太郎在他的《生活作文与教育》一书中对生活作文的本质作了如下的整理,①表达真实的自由,②依据事实的现实主义,③人道主义,④集体主义教育。
6、我国
我国大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这些论述,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习作教师评改等弊端提出来的,具体阐明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
(二)作文教学内容对比(中、美对比)
•美国学生写作的生活材料很丰富,作文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余地。
中国作文取材要求要来源于生活,其真实性使得中国学生作文取材范围更多的来自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可能接
触到的社会。
•美国的作文重叙事,中国的作文重情感。
美国作文往往是在搜集整理,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如《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纳粹
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些个话题是没有定论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写法上没有规定,关键
是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美国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想像力的培养,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评论想像中的一场音乐会》等,因为大家都没有经历过,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想像,海阔天空,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中国作文就不一样,如《我了解的XX人》、《我的故乡》等,则更多地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经历的人或事如实地记录下来,要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要尊重事实,而缺乏丰富多彩的想像。
1、中国小学生作文教育中有明显的“道德判断”,在美国小学生作文中难觅踪迹。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道德教育,所谓“制礼作乐以摄取社会势力,倡人格教育以羁縻士学”。
再如孔子《论语》所言“学以四教:文、行、忠、信”、“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我们的母语教学自然负载着德育教育的重任,“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是我们多年来作文教学的主要的德育目标,这是值得肯定
的。
值得研究的是在这样目标的指引下,我们的作文大多是一些渗透着“德育”意
识的选题,诸如《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尊敬的人》《责任》等等,•如有一作文题是这样的:老师给了一幅图画,进行看图作文(画面上是天下着大雨,一名小女孩在雨中跑,另一小男孩在拿着一把雨伞在后面追)。
这位学生是这样写的:“老天不作美,竟下起大雨来。
丽丽和明明因一点小事而打起来,丽丽冲进了雨中,明明拿着一把伞做‘武器’,丽丽边跑边朝紧追不舍的明明喊道:别打了,别打了!”
结果,这位学生也因思想内容不健康被挂了“红灯”。
经过老师的指点,这位学生
才恍然大悟,应该要写好人好事,如小男孩雨中给小女孩送伞。
由此可见我们的作
文必须去写道德观念允许、大家普遍认同的东西,才能换取较高的分数。
•就是阅卷评分的老师相互间的道德标准也相差甚大。
譬如,某年中考的作文题目是“变了”,有个考生为此写道,他在路边骑车,不小心撞倒一棵小树苗,本想一走
了之,后来还是停下来,扶正了树苗,又将也被人撞倒的绿化宣传牌重新插好。
对
于这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最低等的评价,认为题目是“变了”,而全文却
找不到一个“变”字,明显文不对题!但在复评时,这篇作文被判为优等,理由是,小作者没有单纯地就“变”写“变”,意蕴深长,是难得的一篇佳作。
试想,连判
卷的老师都有如此相佐的“道德”观,学生对此该有多大的困惑!
•而我们看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却发现另有一道风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谁对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等等,用疑问的形式显示你个人的价值判断,开放性的作文题目让人少了许多“道德标准”的束缚。
主题的确定、研究视角的选择、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也均有很大的灵活度。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谁是谁非,孰优孰劣,没有公理论断,任凭你个人的理解与判断。
只要言之成理,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就能得到老师的高度认可。
其评价标准也不
可不谓“多元性”。
开放性的选题与多元性的评价给了小作者广阔的思维空间。
2、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重“研究性”写作,中国小学生的作文则重自身的情感与体悟。
•美国是崇尚研究性学习的国家,作文教学中也极力地主张学生进行研究性写作。
《我心目中的美国》《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谁对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这些作文题从宏观出发,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特别关注与
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论。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也曾为自己的儿子所折服。
儿子矿矿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搞“研究”了,他才刚能读点稍厚的书,能写出由几个长句子拼凑
成的所谓文章。
有一天他从学校图书馆带回来十几本参考资料,说要做关于蓝鲸的
研究。
看着儿子带回来的全是关于蓝鲸和鲸鱼的书籍,作者也不禁觉得美国的作文
教学不可理喻。
谁料到,没过几天,儿子竟将由三张活页纸订成的研究报告呈现于
爸爸面前,而且还煞有介事地在封面上清楚地写道,论文包括4个小题目:1.介绍;
2.蓝鲸吃什么;
3.蓝鲸怎么吃东西;
4.蓝鲸的非凡之处。
有模有样的“研究成果”
不得不令爸爸叹服。
从确定问题到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材料、分析资料、取
得结论、语言的表达等一系列过程,儿子都始终处于一种独立工作的状态。
几年下
来,孩子的信息处理能力、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已大大增强。
一粒沙
子见世界。
因此美国学生的作文需利用很长的时间去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选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去收集材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等等,最后才能下笔成文。
即使写一个人物,学生也惯于去观察,得出第一手的材料才去写作。
由此可见,美国小学生的作文侧重于收集资料、独立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而我们中国小学生的作文却截然相反,从微观入手,侧重于日常生活的经历与自身作文的体验。
试以XX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作文题为例,一学期写的作文是:《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童年趣事》《写一份发言稿》《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缩写一篇文章》《写一个熟悉的人》《自由想象作文》。
这些作文题都是写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和人,写自身情感的体验与感悟,说明某一个哲理。
毋庸查阅资料,也毋需探究问题,只要将自己真切的感受记叙下来就行。
显然,我国小学生的作文与美国小学生的作文有着很大的差别。
(三)作文教学命题对比(中、美对比)
•中美小学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文是大不相同的,这从下列作文题目就可窥见一斑:•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你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么生活?”再如“任选一个州,介绍这个州的风土人情”,《我心目中的美国》《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谁对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才能结束战争》《你的未来的职业是什么》(写一份
报告)等等;
•中国小学生的作文题,如《一个最熟悉的人》《一件最难忘的事》《我的爸爸(妈妈)》《向大家介绍我》《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等等,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的。
•我们的教师在作文命题中,一直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放在重要位置,像《暑假的一天》,也希望学生能通过暑假的所见所闻,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人情的冷暖等。
把文章
的立意是文章成败的关键,过分追求立意的结果,导致了学生无谓的拔高,空话连
篇。
•例如:98年高考题《战胜脆弱》与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对比。
•对于同一篇作文题目,不同学生构思各异,中国教师常常偏爱构思独特新颖的文章。
美国的作文不讲究这一点,重在让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和主张。
作文命题也很广,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社会和现实生活联
系紧密,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
•如同题写《我的父亲》,美国教师要求一周内交稿,要求孩子们去采访父母亲、亲戚、邻居和父母的同事,要求孩子们从多侧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父亲,一篇生动而
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就这样完成了。
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让孩子们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今后在工作上也能派上
用场。
我国则要求当堂完成,按照写“父亲的外貌—事例—表现的品质”模式进行,容易造成孩子的作文说假话,千篇一律,同一模式。
•例如美国的一位女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一道作文题是:“我们来找出自己以后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并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去访问一个真正从事
该行业的人。
”这道作文题,使那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
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
别小看这样一篇作文,它起码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五种能
力:一、抉择能力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二、思维能力如何确定职业种类,如何从现在起为实现未来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三、写作能力即写一份“针对未来的职业”的文字报
告;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习如何去访问一位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陌
生人;五、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作条理清晰的口头报告。
这样的作文形式,便把学生的做、写、说、想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从《我心目中的美国》《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等作文题已充分可见美国学生的自主空间很大,这些作文题目在中国的小学教师看来,一定是大得
没有边了。
奇怪的是,美国的小学生面对着这些“宏大”作文,不仅毫无难色,而
且兴致勃勃,他们到图书馆去查阅大量的参考书、权威工具书,然后信心百倍地作
着大文章。
实际上,是知识性、趣味性的作文题唤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他们是在满足心理欲求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写作这一工具。
相比较,当我们中国的小学生面对着小而具体的作文题目时,却是个个愁眉苦脸且毫无兴趣。
写这些作文是用不着学新知识的,需要的只是把生活中的人物写得光辉灿烂,把生活中的事物写得丰富多彩,把生活中的经历写得曲折动人。
小孩子的生活原本是简单的,而中国孩子的生活尤其是枯燥单一的,尽管他们竭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仔细观察生活,由于缺乏具体的生活体验,怎么观察也达不到老师要求的程度,只好痛苦地生编硬造以完成作业了事,这样的作文过程自然是令人望而却步的。
对比中美两国的作文题目,发现美国的作文题多侧重生活事件及历史事件的评价,而中国的作文题则侧重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及道德问题的评判,各有侧重和所长。
作文的内容无疑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手段,美国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命运方面的世界性问题,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意识、想象力及生存技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中国的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上,这无非可议;但是不能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对写作能力之外的能力是不太关心的。
导致中国孩子不爱写作文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作文题目缺乏趣味性和求知的广泛性,使学生在作文时只能进行文字的排列组合,而不能进行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排列组合。
(三)作文教学形式对比
•国外给“口头作文”以应有地位。
美国是一个作文教学多样化的国家,有其自身的特点。
现在,普遍重视“口头作文”。
他们不仅把用文字写的叫作文,而且把用口
头表达的也称为作文,并不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截然分开,异样对待,而是把二者视为相辅相成的作文统一体。
所以,在美国的小学,甚至中学,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具有同等的地位,人们没有厚此薄彼的想法和做法。
无论是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在作文教学中都一脉相承地注重“口头作文”训练。
他们十分强凋口头作文的重要性,把口头作文的训练贯穿在多种写作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每进行一种写作能力训练,首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他们认为,作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写”,而目先要让学生学会“怎样说”。
因此,有些作文的题目,只要求学生口头作文,不要求书面作文,有些作文的题目则先让学生口头作文,再在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进行书面作文。
显然,他们把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把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得益彰的做法,应该说是十分可取的。
法国的语文老师还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把口头作文提到首要地位。
他们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教者应该特别注意交际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书面表达是建立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之上的,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人们为了某种交际需要才说话和写作的,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去为学生营造各种客观需要,促进学生的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
因此他们进行了多种训练,把口头作文提高到了重要地位。
•德国由忽视说话训练到重视说话训练。
近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口头作文”进行了探索,他们曾发行一本语文教学袖珍手册,比较系统地安排了生动活泼的口头表达练习。
如:
讲述练习。
让学生从生活中,或从书报中搜集故事,然后在上课时讲述,并且要求弄清重点和高潮,确定讲述顺序,做到言之有序,重点突出,能吸引人。
比如提供一则书面材料,描写一个学生是怎样机智勇敢地抓住小偷的,让学生阅读之后集体讲述。
讨论练习。
让学生按规定的题目和要求,事先搜集资料,拟好提纲,然后在小组会上口头发表。
比如就某一事件,让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情况,发表意见,在讨论中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看图说话练习。
让学生看单幅图画,然后口头描述该画的场面;或让学生看多幅连环画,然后再按顺序讲述,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比如有这样一组幽默画:要求学生看过画面后思考下列问题:①猎人朝哪儿开枪?猎狗带回了什么?②故事中包含着幽默笑料,怎样讲述才能逗人发笑?在思考之后,让学生口头发表意见。
新加坡强调说写结合,以说带写等等。
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口头作文”,但已与之密切相关。
事实证明:“口头作文” 在国外的作文教学中已受到普遍重视,并以方兴未艾的势头向前发展,层次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之中。
由此可见,“口头作文”,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考虑表达中心,选择材料,安排顺序.又要推敲词语,思维活动是十分复杂、十分紧张的。
这种训练要求速度快——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要求条理清楚——可以锻炼思维的条理性;要求紧扣中心——可以锻炼思维的目的性;要求表达准确——可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坚持长期的口头作文训练,不仅有助于写好书面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修订稿)首次在教学目标里列出了“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口语交际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