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创作的转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9-15
[作者简介]高翠英(1976-),女,山东莒南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莫言小说创作的转型
高翠英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文系,山东东营257000)
[摘 要] 莫言是一位极具活力的作家,他的小说美丑并存,苦乐相依,生死循环,在一片混乱的场景中开
创了诡异的艺术奇观。

他的早期作品有意师法著名/荷花派0作家孙犁,形成了明丽柔美的风格;中期大规模地借鉴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手法,形成自由不羁、肆虐狂欢的小说世界;后期创作更偏重于在本土汲取创作源泉,小说创作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0、/中国气派0和/民族底色0。

这种自/西0向/东0的回归,内蕴作家生命经验的转向,同时也意味当代文学在90年代后整体的转型。

[关键词] 莫言;小说创作;转型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35(2010)04-0042-03
莫言是一位极具活力的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鬼才0。

其作品融乡野传奇、家族演义、情色想象于一炉,语言上天马行空、磅礴瑰丽、恣肆汪洋,洋溢着浓重的色彩。

其创作中美丑并存,苦乐相依,生死循环,在一片混乱的场景中开创了诡异的艺术奇观。

但莫言的创作风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本文拟按照时间的变化来分析莫言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型。

莫言无疑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从开始创作到现在,莫言有百篇以上的中短篇小说和十多部长篇小说。

莫言小说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81年开始创作到1984年秋考入军艺,第二个时期是从1984年秋至2000年,第三个时期是新世纪以后。

早期的作品主要描写军营生活和乡土社会的凡人琐事,风格柔美清新;中期作品深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以高密东北乡为原型,构造出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后期,莫言进入新的探索期,创作风格上开始/有意识地大踏步地撤退0,在继承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将童年记忆、个人体验和现代派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诡异而绚丽的艺术风格。

一、莫言早期的作品
莫言的创作始于1981年,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
以短篇小说为主,如5春夜雨霏霏6、5丑兵6、5为了孩子6、5售棉大路6、5民间音乐6等。

莫言追仿当时的
文学潮流,有意师法著名/荷花派0作家孙犁,语言柔美清新,描绘景物、刻画人物带有深厚的感情,偏重明丽的色彩。

作品情感细腻动人,婉约而充满诗意,从中我们可以轻松地捕捉到荷花派的影子。

莫言的早期作品如5春雨夜霏霏6、5岛上的风6等多集中于军旅题材,没有涉及他最熟悉的乡土社会,对此莫言说:/当时我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我的小说必须从对故乡的记忆里不断地汲取营养。

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一直采取着回避故乡的态度,我写海浪、写山峦、写兵营,但实际上,我在一步步地、不自觉地走回故乡。

0[1]所以在稍后的5民间音乐6、5售棉大道6等小说中,开始出现了乡村场景,在对凡人小事的描写中,体现出作家乡村生活的丰厚积淀。

但这一时期由于作者写作态度的功利性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备,导致了该时期的作品恪守传统的文学观念,某些作品主题先行,从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公式化、模式化痕迹。

二、莫言中期的作品
这一时期是莫言创作的高峰期,共发表长篇小说7部,中篇小说近30部,短篇小说及散文近百篇。

4
f
f
该时期莫言的创作风格陡然变化,将过去柔美的感情和写实的格调一扫而光,大胆地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复调小说、意识流和狂欢化的语言揉为一体,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辉煌瑰丽的小说世界。

莫言自己也坦言:/八十年代初,我接触了西方文学,读了福克纳的5喧哗与骚动6、马尔克斯的5百年孤独6、卡夫卡的5变形记6、川端康成的5雪国6等许多作品,感到如梦初醒,我想不到小说竟然可以这样写。

0[2]从这一时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文学思潮对他的影响。

(一)莫言小说的魔幻之风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是上世纪中期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把现实投放至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

莫言的许多作品都体现出浓重的魔幻风格,如5透明的红萝卜6中似真似幻的红萝卜意象; 5十三步6中所描绘的方富贵在塞进冰柜后死而复生,整容师李玉蝉把方富贵改容成自己的丈夫张赤球;5幽默与趣味6中大学教授王三在生活工作的种种压力下最终变成一只猴子;5酒国6中的小妖精是一个长到14岁后褪下身上的层层鱼鳞又回到2岁身体的孩子;5红高粱6中一泡尿让高粱酒变得更加醇香。

这一系列怪诞的意象和情节,使其作品显得光怪陆离,奇诡怪异,令人恍惚迷离进入融合东方民族文化的魔幻之境。

(二)莫言小说的狂欢情结
在该时期的作品中,狂欢化俯拾即是。

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语言到结构,还是从表象到内在经验,莫言以其狂欢化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小丑、傻瓜等被官方文化所贬低的边缘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民间的粗鄙语言和独白式/高雅0语言交织,挖掘出藏污纳垢的乡土民间中的狂欢精神。

在5丰乳肥臀6中,上官鲁氏的男人没有生育能力,为了延续上官家的香火,上官鲁氏借种生子,作家利用上官鲁氏的婚外生育的狂欢叙事完成了对中国传统的宗法家族和血缘体制的解构。

5食草家族6里四老爷主持的祭蝗典礼,/天0与/地0对食草家族实施的奇异刑罚,种种奇异怪诞的意象、荒诞离奇的事件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莫言作品的狂欢化风格。

这种狂欢使神圣与粗俗、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明智与愚蠢等接近起来,消泯了二者的界限,从而形成了作品自由的表现形式和天马行空般的言说方式。

(三)莫言小说中的复调特征
复调本是音乐专业术语,被借用到文学中,意为小说的/多声部0,小说中有几个声音在/诉说0,作品中的每一种声音都是独立的、平等的。

小说的人物之间、结构的所有成分之间,都存在着对话关系,作品也由此成为众多个性鲜明的声音争鸣的舞台。

小说5红高粱家族6中故事与故事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思想与思想之间都充满多元对话的声音,呈现出明显的复调特征。

莫言一方面设置了爷爷和奶奶这种民间的江湖人物,另一方面又设置了冷麻子代表的国民党势力和江小脚代表的共产党一方,三方为了自己的利益明争暗斗。

在作品这个舞台上,他们无视作者的存在,各按自己的理想、信念行事,事件、人物都各有归属。

作品在叙述结构上虽然迂回曲折,却又脉络清晰,读者与作者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期待在叙述过程中难以与故事相吻合,体现出战争、事件及人物的复杂性。

因而,/复调小说0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这种/复调思维0、/众声喧哗0的矛盾性、对话性和开放性。

这种复调特征在小说5透明的红萝卜6、5牛6中也同样存在。

(四)莫言小说中意识流的运用
意识流是最先来到新时期文坛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潮流之一。

它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新时期小说的创作类型,而且促使新时期小说在审美观念上发生变迁。

在这一变迁过程中,王蒙、莫言的小说创作可谓代表。

在小说5透明的红萝卜6中,缺少爱、缺少温暖、整天沉默寡言的黑孩,在成人冷漠的世界里,将自己封闭起来,徜徉于内心对自然界爱和美的寻求之中。

5金发婴儿6中紫荆感受大公鸡的心理状态的描述,烘托出紫荆的心理萌动状态:/这是一只少见的漂亮大公鸡,遍身火红色的羽毛,像一团燃烧的火苗子。

脖子上的细毛像剪开的丝绸条条,柔软又顺溜地垂下来。

尾巴是一簇高挑着的绿翎毛。

公鸡望着她,使她的皮肤灼热起来。

她简直不敢跟它对视,它金黄色的眼珠子中间有一个漆黑的亮点。

公鸡傲慢地歪着脖子看她,金色眼睛里的神情既轻蔑又狡黠,意味深长,充满神秘色彩。

0[3]莫言用细腻的语言将内心独白、感官印象和梦境幻觉糅合使用,细致地剖析出人物潜意识中的感觉波动。

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以及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手法的运用,使莫言本时期的小说
43
高翠英:莫言小说创作的转型
具有了早期创作所没有的/现代0因子。

这种变化形成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作家到军艺学习后知识结构的扩充,激发了创作主体更丰沛的创作潜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国门洞开,国外的各种文艺思潮纷至沓来,使得长期处于精神饥渴而又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广泛汲取西方文艺思潮和哲学思潮,尤其是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如黑色幽默、意识流、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这些文艺思潮无疑也给莫言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作家内心迫切地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因而急于追求创作风格变化,这是莫言创作风格发生变化的内在驱动力。

进入军艺后,和他一同入学的还有当时已经全国小有名气的李存葆、宋学武、钱钢、李荃等,这给莫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个别同学对我很蔑视,经常嘲弄我。

我心中不服气,觉得自己能写出很好的东西来,但写什么,怎样写,我也不知道。

0[4]这使得莫言在阅读的同时思考自己创作的出路。

正是这内外双重因素,使他的创作风格在这一阶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找到了他的/血地0高密东北乡,并在乡土题材的外壳中植入了西方现代派的精神,最终形成了自由不羁、奇异瑰丽的小说世界。

三、莫言后期的作品
莫言在借鉴西方创作手法的同时,一直在探索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融合,尤其到了2000年以后,他的小说创作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0,越来越多的/中国气派0和/民族底色0。

莫言对民间资源的运用在这一时期更加淋漓尽致,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民间俗话、俚语、地方土语、儿歌民谣、地方戏曲、粗口辱骂、滑稽道白等。

小说5檀香刑6全篇自始至终贯穿着悲怆凄厉的猫腔小调,猫腔是莫言家乡的一种地方小戏,其语言多来自于民间俗语、俚语以及民谚等,莫言以猫腔的戏文语言进行文本叙述,从而使5檀香刑6的文字带有鲜明的民间说唱色彩。

在结构上,小说采用了传统民间叙事通常采用的/凤头0、/猪肚0和/豹尾0的叙述格局,这种对中国传统小说形式的大胆移植和对民间文化资源的借鉴,是莫言对中国传统审美叙事形式一次遥远的呼应和继承。

莫言在5檀香刑#后记6中写道:/为了保持比较多的民间气息,为了比较纯粹的中国风格,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牺牲。

0[5]517/5檀香刑6是我的创作过程上的一个有意识的大踏步撤退。

0[5]518意指其创作从/对西方文学的借鉴0撤退到/对民间文学的继承0。

长篇小说5生死疲劳6开篇即是西门闹多行不义,家破人亡,显然是借用了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作品5金瓶梅6的模式。

在作品主题上,作品充分体现传统小说常见的土地观念、六道轮回观念等等。

在艺术结构的选择上,小说巧妙地运用了章回体小说的构架,将全书分为5部,共53章,每章都有独立的小标题。

对此,作者说:/从深层考虑,是想恢复古典小说中说书人的传统。

0[6]评论家李敬泽也认为:/5生死疲劳6是一部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

这不仅指它的形式、它对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的忠诚,也是指它想像世界的根本方式。

0[6]
从莫言近30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的小说创作风格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织中发展变化的,莫言的小说创作经历了早期的探索、中期西方化的和后期的回归本土,这种自/西0向/东0的回归内蕴作家生命经验的某种转向,/作为个体,这其中也许有生命经验的某种-衰变.,一个人到了中年,在艺术思想、经验方式和美学观念方面会更认同旧的东西,认同传统。

0[7]这是基于年龄和生理方面的原因,同时这种转向也是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一个整体的调整和转向,余华的5活者6、5许三观卖血记6、5兄弟6等抛弃了先锋的精神,堕入/世俗0的层面;王安忆的5长恨歌6、贾平凹的5秦腔6、格非的5人面桃花6等小说中,也都能隐约看出这种回归传统的本土化叙事。

这表明,长篇小说写作正在经历新文学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变化,正在悄然产生一个美学的转型和/复辟0。

而莫言的创作在经过大规模的借鉴、选择性的继承之后,最终糅合传统文学,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现代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孔范今.莫言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25.
[2]莫言.恐惧与希望[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162-163.
[3]莫言.莫言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94.
[4]术术.2003年度杰出成就奖:莫言[N].新京报,2004-04-18
(C13).
[5]莫言.檀香刑#后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
[6]曹雪萍.莫言VS李敬泽: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N].新京报,
2005-01-29(C11).
[7]张清华.天马的缰绳[J].当代作家评论,2006(6):37.
[责任编辑]谭爱兰
第24卷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