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音乐与戏剧表演)普契尼及其歌剧_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早期歌剧的特征: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又加入历史题 材。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为吟唱的宣叙调 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有少量的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2.来源:
(1)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 的根源。
(2)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 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 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 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2)代表人物及作品: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人物A.斯卡拉 蒂(Alemandro Scarlatti,1660~1725)在声乐抒情 调的基础上创作自由发展的咏叹调(aria),给予美声演 唱以广阔施展的天地。代表作为《泰奥多拉》。
(3)特点(也是正歌剧的特点):
① 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 喜剧相对。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 谱写诗歌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 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这是穿插在当时喜 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 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2.普赛尔及早期歌剧的特点: 布罗(John Blow,1649~1708)于1684年作的《维纳斯和 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 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于1689年创作的《迪 多与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 这两部歌剧都受到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
(5)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 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Bardi )和柯尔西(Corsi )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 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 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 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诗歌中,还可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 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poi la na--ve bian--ca en-tre nel por---to , 那 只 白 色的 军 舰 慢 慢 驶进了 港 湾
rom--bail suo sa--lu--to , Ve--di? E ve--nu--to !
舰
上 礼 炮 齐 鸣 , 看 它? 已 靠近 岸 边!
Io non gli scen-doin-con-tro,Io no,Mi met-to la sul ci-glio del col-le, 但 我 不 前 去 迎 接 ,我 不 ,我 静 静地 站 在 小 山 坡 上 面 ,
i no-mi che mi da-va al suo ve--ni-- re, 他 亲 切 的 声 音 荡 漾 在 我 耳 边,
Tu--tto que--sto av-ver-ra te lo pro--met--to。
终于 实
现 了 他 过 去 的 诺 言。
Tien--ti la tua pa-u-ra,io con si--cu--ra fe--de la--spet--to ! 我 再 也 不 必 挂 牵, 满 怀 着 忠 诚 信 念 再 想 见 !
sav-via per la col--li-na, 正 急 忙 走 向 这 边,
Chi sa-ra? Chi sa-ra? E co-me sa-ra gun-to, 他 是 谁? 他 是 谁? 当 他 来 到 家 门 前,
Che di-ra? Che di-ra? Chia-me-ra "But-ter-fly" dal-la lon-ta-na, 他 将 会? 说 什 么? 他 会 把 小 蝴 蝶 一 声 声 召 唤,
2.罗马歌剧
(1)代表人物及作品: 罗马作曲家卡瓦莱里
(E.Cavalieri,约1550~1602)创作的《灵魂与肉体 的体现》(La rappresentazione di Anima,edi Corpo)于1600年2月上演,该剧为罗马歌剧奠定了 基础。《灵与肉的体现》实际上被史学界视为清唱剧, 具有歌剧的雏形,内容涉及宗教道德方面。(DVD01《灵与肉的体现》)
② 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 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Intremezzo,在舞 台口表演)。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 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 唱,也不用舞蹈。
③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 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 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 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
咏叹调
(Aria)
咏叹调(Aria)
一个声部或是几个声部的歌曲, 现专指独唱曲。歌剧中的咏叹调一 般为主角的独唱。表现出人物特征, 往往是最精彩的唱段,结构完整, 需要演员掌握高度的演唱技巧。
dre
stre
rrei
re
un
un bel di ve - dre mo, le - var - - si un fil di fu - mo, sul-lestre-mo con-fin de ma -re , E poi - - la na-veap pa - re,
④ 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 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da capo, 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并在结尾处标记Fine (意为结束)。
三、法国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及代表人 物
1.形成与发展: 法国歌剧无论在语言或乐曲的表现上均有
别于意大利歌剧。1659年诞生了法国的第一部 歌剧,是由R.康贝尔(R.Cambert,1628~ 1677)创作的在巴黎上演的《波莫纳》,这部 作品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歌曲组成的具喜剧风味 的田园剧。17世纪时,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 法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歌剧,这是一 种把宣叙、歌唱、芭蕾融为一体的称为“抒情 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普契尼
普契尼,1858年12月22日-1924年11月29日,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有《波希米亚人》、 《托斯卡》与《蝴蝶夫人》等歌剧,也是世界 上最常演出的歌剧之一。
歌剧
歌剧是将音 乐、戏剧、文学、 舞蹈、美术等融 为一体的综合性 艺术。它以歌唱 为主。
音乐包括声 乐Io sen-za dar ri-spo-sta me-ne sta-ro na--sco-sta, 但 我 却 默 不 作 声 悄 悄 地 躲 在 一 边,
un po per ce-lia,eun po per non mo-ri--real pri-moin-con-tro。 让 他 来 寻 找,使我 们 这次 会 见 更 加 激 动 心 弦。
2.抒情悲剧的特征: (1)歌剧题材一般选自历史、神话。 (2)歌剧序曲由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的
风格改为“慢-快-慢”的法国式序曲形式。 (3)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
不突出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 (4)歌剧中插入芭蕾舞场面,使歌唱与芭蕾艺术融
为一体,并重视合唱及管弦乐的作用。 (5)歌剧旋律由于受到舞曲的影响,音域窄,乐句
(2)特征: 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加入了华丽
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 舞蹈结束。
3.威尼斯歌剧
(1)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 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的 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诺,使歌剧从贵族沙龙和 宫廷走向市民阶层。
(2)代表人物及作品:1607年,威尼斯歌剧作曲家 蒙特威尔第完成了歌剧《奥菲欧》的创作,歌剧题材 与利努契尼的《优丽狄茜》相似。在剧中,蒙特威尔 第凭借他在牧歌和宗教音乐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结 合运用16世纪音乐宝库中的各种手段,使《奥菲欧》 成为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DVD-8-2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
un
bel di ve - dre mo, le -
var - - siun fil di fu - mo, sul-le-
这里旋律、情绪、力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旋律相似、下行密集、情绪激动、力度渐强 渐弱;宣泄了内心的期盼之情!
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
音乐情绪愈加激动, 连续三连音促使蝴蝶夫人信念更坚定了!
二、意大利早期歌剧的发展及特征
1.佛罗伦萨歌剧 (1)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
《达芙尼》(Dafne),由于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所以人们通 常又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 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Euridice)作为最早的一部歌剧。
(3)特点:在歌剧中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 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 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 现力。
4、那不勒斯歌剧
(1)朝正歌剧方向发展: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 最后一个城市,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定型为正歌 剧(Opera seria),这种歌剧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了 19世纪。它常以虚构的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而且 由于对美声的追求,使那些既具有男性的强有力肺活 量又带有女性柔美明亮音色的“阉人”歌手盛行起来。
ea-spet-to,ea-spet-to gram tem-po,e non mi pe-sa,la lun-gaat-te-sa 等 待 他, 我 耐 心 地 等 待,等 待 着 和 他,幸 福 地 想 见
E u--sci--to dal-la fol-la cit-ta-di-na,un uo-moun pic-ciol pun-to, 那 山 下 熙 熙 攘 攘的 人 群 里 面, 有 一 个 身 影 出 现,
方整,音响华丽。 (6)不用阉人歌手。
3.抒情悲剧代表人物: 作曲家吕利(Lully, 1632~1687)
四、德国早期歌剧--歌唱剧(Singspiel)的简况
1.德国第一部歌剧和第一座歌剧院: (1)1644年由哈斯多夫(G.Harsdoffer)撰写脚本,斯
塔登作曲(S.T.Stden,1607~1655)的《西勒维希》 (Seelewig)被史学家认为是德国现存最早的歌剧。 (2)1678年在汉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座歌剧院,于是德 国的歌剧艺术事业以汉堡为中心就此展开。
↓
内容
形式
un bel di ve-der-mo, le-var-siun fil di fu-mo , 当 晴 朗 的 一 天,在 那 遥 远的海 面 ,
sul---le--stre--mo con--fin del ma--re ,E poi--la na--vea pa--re 。 悠 然 地 升 起 一 缕 青 烟 ,有 一 只 军 舰 出 现 。
2.代表人物及其歌剧创作的特征: 代表人物为凯泽(R.Keiser,1674~1739),他从
1695年起担任汉堡歌剧院的首席作曲家,创作了100 多部歌剧,取材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或生活喜剧。 他的歌剧受法国和意大利的影响,
五、英国的假面剧和早期歌剧的发展
1.假面剧的简况:假面剧因演出时戴假面具而得名,其形式 为歌唱、说白、舞蹈、合唱、器乐和朗诵调等,舞蹈是剧 中最重要的成分,其次是布景,最后才是脚本与音乐,剧 情常用对白形式。“假面剧”流行于16世纪的英国,是 宫廷内一种娱乐性的话剧,题材多具神秘性和寓言性。 1656年类似于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才在英国产生,英国歌 剧作品不多,大多参照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作。
ed e-gil alquanto in pe-na chia-me-ra,chia-me-ra,
他焦急 不
安 地 连 声 呼 唤, 呼 唤 着,
“Pic--ci-na,moglet-ti-na,o-lez-zo,di ver-be-na”! 我 亲 爱 的 小 蝴 蝶, 好 妻 子 ,快 来 想 见 !
2.来源:
(1)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 的根源。
(2)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 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 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 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2)代表人物及作品: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人物A.斯卡拉 蒂(Alemandro Scarlatti,1660~1725)在声乐抒情 调的基础上创作自由发展的咏叹调(aria),给予美声演 唱以广阔施展的天地。代表作为《泰奥多拉》。
(3)特点(也是正歌剧的特点):
① 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 喜剧相对。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 谱写诗歌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 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这是穿插在当时喜 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 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2.普赛尔及早期歌剧的特点: 布罗(John Blow,1649~1708)于1684年作的《维纳斯和 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 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于1689年创作的《迪 多与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 这两部歌剧都受到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
(5)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 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Bardi )和柯尔西(Corsi )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 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 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 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诗歌中,还可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 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poi la na--ve bian--ca en-tre nel por---to , 那 只 白 色的 军 舰 慢 慢 驶进了 港 湾
rom--bail suo sa--lu--to , Ve--di? E ve--nu--to !
舰
上 礼 炮 齐 鸣 , 看 它? 已 靠近 岸 边!
Io non gli scen-doin-con-tro,Io no,Mi met-to la sul ci-glio del col-le, 但 我 不 前 去 迎 接 ,我 不 ,我 静 静地 站 在 小 山 坡 上 面 ,
i no-mi che mi da-va al suo ve--ni-- re, 他 亲 切 的 声 音 荡 漾 在 我 耳 边,
Tu--tto que--sto av-ver-ra te lo pro--met--to。
终于 实
现 了 他 过 去 的 诺 言。
Tien--ti la tua pa-u-ra,io con si--cu--ra fe--de la--spet--to ! 我 再 也 不 必 挂 牵, 满 怀 着 忠 诚 信 念 再 想 见 !
sav-via per la col--li-na, 正 急 忙 走 向 这 边,
Chi sa-ra? Chi sa-ra? E co-me sa-ra gun-to, 他 是 谁? 他 是 谁? 当 他 来 到 家 门 前,
Che di-ra? Che di-ra? Chia-me-ra "But-ter-fly" dal-la lon-ta-na, 他 将 会? 说 什 么? 他 会 把 小 蝴 蝶 一 声 声 召 唤,
2.罗马歌剧
(1)代表人物及作品: 罗马作曲家卡瓦莱里
(E.Cavalieri,约1550~1602)创作的《灵魂与肉体 的体现》(La rappresentazione di Anima,edi Corpo)于1600年2月上演,该剧为罗马歌剧奠定了 基础。《灵与肉的体现》实际上被史学界视为清唱剧, 具有歌剧的雏形,内容涉及宗教道德方面。(DVD01《灵与肉的体现》)
② 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 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Intremezzo,在舞 台口表演)。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 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 唱,也不用舞蹈。
③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 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 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 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
咏叹调
(Aria)
咏叹调(Aria)
一个声部或是几个声部的歌曲, 现专指独唱曲。歌剧中的咏叹调一 般为主角的独唱。表现出人物特征, 往往是最精彩的唱段,结构完整, 需要演员掌握高度的演唱技巧。
dre
stre
rrei
re
un
un bel di ve - dre mo, le - var - - si un fil di fu - mo, sul-lestre-mo con-fin de ma -re , E poi - - la na-veap pa - re,
④ 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 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da capo, 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并在结尾处标记Fine (意为结束)。
三、法国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及代表人 物
1.形成与发展: 法国歌剧无论在语言或乐曲的表现上均有
别于意大利歌剧。1659年诞生了法国的第一部 歌剧,是由R.康贝尔(R.Cambert,1628~ 1677)创作的在巴黎上演的《波莫纳》,这部 作品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歌曲组成的具喜剧风味 的田园剧。17世纪时,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 法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歌剧,这是一 种把宣叙、歌唱、芭蕾融为一体的称为“抒情 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普契尼
普契尼,1858年12月22日-1924年11月29日,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有《波希米亚人》、 《托斯卡》与《蝴蝶夫人》等歌剧,也是世界 上最常演出的歌剧之一。
歌剧
歌剧是将音 乐、戏剧、文学、 舞蹈、美术等融 为一体的综合性 艺术。它以歌唱 为主。
音乐包括声 乐Io sen-za dar ri-spo-sta me-ne sta-ro na--sco-sta, 但 我 却 默 不 作 声 悄 悄 地 躲 在 一 边,
un po per ce-lia,eun po per non mo-ri--real pri-moin-con-tro。 让 他 来 寻 找,使我 们 这次 会 见 更 加 激 动 心 弦。
2.抒情悲剧的特征: (1)歌剧题材一般选自历史、神话。 (2)歌剧序曲由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的
风格改为“慢-快-慢”的法国式序曲形式。 (3)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
不突出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 (4)歌剧中插入芭蕾舞场面,使歌唱与芭蕾艺术融
为一体,并重视合唱及管弦乐的作用。 (5)歌剧旋律由于受到舞曲的影响,音域窄,乐句
(2)特征: 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加入了华丽
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 舞蹈结束。
3.威尼斯歌剧
(1)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 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的 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诺,使歌剧从贵族沙龙和 宫廷走向市民阶层。
(2)代表人物及作品:1607年,威尼斯歌剧作曲家 蒙特威尔第完成了歌剧《奥菲欧》的创作,歌剧题材 与利努契尼的《优丽狄茜》相似。在剧中,蒙特威尔 第凭借他在牧歌和宗教音乐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结 合运用16世纪音乐宝库中的各种手段,使《奥菲欧》 成为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DVD-8-2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
un
bel di ve - dre mo, le -
var - - siun fil di fu - mo, sul-le-
这里旋律、情绪、力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旋律相似、下行密集、情绪激动、力度渐强 渐弱;宣泄了内心的期盼之情!
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
音乐情绪愈加激动, 连续三连音促使蝴蝶夫人信念更坚定了!
二、意大利早期歌剧的发展及特征
1.佛罗伦萨歌剧 (1)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
《达芙尼》(Dafne),由于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所以人们通 常又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 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Euridice)作为最早的一部歌剧。
(3)特点:在歌剧中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 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 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 现力。
4、那不勒斯歌剧
(1)朝正歌剧方向发展: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 最后一个城市,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定型为正歌 剧(Opera seria),这种歌剧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了 19世纪。它常以虚构的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而且 由于对美声的追求,使那些既具有男性的强有力肺活 量又带有女性柔美明亮音色的“阉人”歌手盛行起来。
ea-spet-to,ea-spet-to gram tem-po,e non mi pe-sa,la lun-gaat-te-sa 等 待 他, 我 耐 心 地 等 待,等 待 着 和 他,幸 福 地 想 见
E u--sci--to dal-la fol-la cit-ta-di-na,un uo-moun pic-ciol pun-to, 那 山 下 熙 熙 攘 攘的 人 群 里 面, 有 一 个 身 影 出 现,
方整,音响华丽。 (6)不用阉人歌手。
3.抒情悲剧代表人物: 作曲家吕利(Lully, 1632~1687)
四、德国早期歌剧--歌唱剧(Singspiel)的简况
1.德国第一部歌剧和第一座歌剧院: (1)1644年由哈斯多夫(G.Harsdoffer)撰写脚本,斯
塔登作曲(S.T.Stden,1607~1655)的《西勒维希》 (Seelewig)被史学家认为是德国现存最早的歌剧。 (2)1678年在汉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座歌剧院,于是德 国的歌剧艺术事业以汉堡为中心就此展开。
↓
内容
形式
un bel di ve-der-mo, le-var-siun fil di fu-mo , 当 晴 朗 的 一 天,在 那 遥 远的海 面 ,
sul---le--stre--mo con--fin del ma--re ,E poi--la na--vea pa--re 。 悠 然 地 升 起 一 缕 青 烟 ,有 一 只 军 舰 出 现 。
2.代表人物及其歌剧创作的特征: 代表人物为凯泽(R.Keiser,1674~1739),他从
1695年起担任汉堡歌剧院的首席作曲家,创作了100 多部歌剧,取材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或生活喜剧。 他的歌剧受法国和意大利的影响,
五、英国的假面剧和早期歌剧的发展
1.假面剧的简况:假面剧因演出时戴假面具而得名,其形式 为歌唱、说白、舞蹈、合唱、器乐和朗诵调等,舞蹈是剧 中最重要的成分,其次是布景,最后才是脚本与音乐,剧 情常用对白形式。“假面剧”流行于16世纪的英国,是 宫廷内一种娱乐性的话剧,题材多具神秘性和寓言性。 1656年类似于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才在英国产生,英国歌 剧作品不多,大多参照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作。
ed e-gil alquanto in pe-na chia-me-ra,chia-me-ra,
他焦急 不
安 地 连 声 呼 唤, 呼 唤 着,
“Pic--ci-na,moglet-ti-na,o-lez-zo,di ver-be-na”! 我 亲 爱 的 小 蝴 蝶, 好 妻 子 ,快 来 想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