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康复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康复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9T14:54:44.7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谭新美邹文花吴红彩李云华骆爱萍

[导读] 女性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盆底神经及肌肉受损情况,其中又以经阴道分娩为重。

清远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 511518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妇女分娩后盆底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分娩后单以Kegel训练进行干预;观察组包含50例,分娩后早期给予盆底康复治疗。详细记录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盆底肌力0级、Ⅰ级率显著低于参照组,Ⅳ级、Ⅳ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字】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女性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盆底神经及肌肉受损情况,其中又以经阴道分娩为重,严重时还会引发尿失禁情况[1],因此进行早期及时的干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收集本科室接收的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分娩后早期给予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本科室接收的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纳入标准:(1)均属于单胎;(2)盆底肌力均≤Ⅳ级;(3)均未行阴道助产;(4)均无合并泌尿系统感染、阴道炎者;(5)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平均年龄(26.51±6.41)岁;平均孕龄(39.42±1.19)周;平均体重(62.24±6.17)kg。观察组共有50例,平均年龄(26.84±7.09)岁;平均孕龄(39.62±1.03)周;平均体重(62.57±5.62)kg。两组的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存在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参照组产妇分娩后单以Kegel训练[2]进行干预;观察组产妇于其分娩后6~7周时评估其盆底肌力状况,再按照评估结果行盆底康复治疗,通过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上的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方法,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程度不一的电刺激类型、低频频率、波型、强度、脉宽及治疗时间等,逐渐提高其盆底肌肉张力,尽量经治疗恢复盆底肌力到5级。每周接受2次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经GRRUG(手测会阴肌肉收缩法)[3]对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进行评估:①0级:没有收缩;②Ⅰ级:阴道肌肉颤动能保持为1s,1次收缩;③Ⅱ级:收缩不完全且保持为2 s,2次收缩;④Ⅲ级:收缩完全且无对抗,保持为3 s,3次收缩;⑤Ⅳ级:收缩完全且存在轻度对抗,保持为4 s,4次收缩;⑥Ⅳ级:收缩完全且有持续的抵抗,保持≥5 s,收缩≥5次。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在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法分析,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分析,(P<0.05)代表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盆底肌力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盆底肌力0级、Ⅰ级率显著低于参照组,Ⅳ级、Ⅳ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如下表1:

3 讨论

妊娠与分娩时,因受到孕期体重加重、羊水较多、巨大儿及产程较长等因素的影响,产妇的盆底肌肉易遭到损伤,主要呈盆腔器官脱垂等表现,部分患者甚至会伴发压力性尿失禁,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早期给予产妇科学有效的盆底肌训练干预能够提高其产后的性生活质量,且预防尿失禁的出现[4]。但由于大部分女性缺乏相关的认识,且因盆底部位较为隐私,故待产妇分娩后发生相应症状后也不愿入院检查就诊,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应于产妇分娩后进行早期及时的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康复治疗共包括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等,能够将患者受损的盆底神经肌唤醒,进而提高产妇盆底肌的弹性和肌力,促进盆底肌功能的缓慢恢复。此外,经电刺激还能够对盆底肌进行被动锻炼,避免肌肉萎缩,从而有效改善神经功能[5]。本研究可见,观察组干预后的盆底肌力0级、Ⅰ级率显著低于参照组,Ⅳ级、Ⅳ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旻,王少为,魏风华等.418例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5):78-82.

[2]张春梅,杨志英,李磊等.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763-765.

[3]闫志强,于春玲,莫培晖等.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2):205-207.

[4]李玲玉.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6):737-738.

[5]刘丽,滕惠芳.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9):1091-1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