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中间神经元
• 位于脊髓传人纤维和传出纤维之间 • (1)兴奋性 • (2)抑制性 • 主要功能:介导传人与传出信号,并将传人信
号整合为新的,不同模式的输出,使其赋予新 的功能意义。
• 3.感觉神经元
• 感受触、压、冷、温、热和痛等感觉
(二)脊髓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产生 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躯体在空间的姿势, 这种反射称为姿势反射。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主讲人:于秋芬
• (1)反射性运动:主要指不受主观意识控制, 运动形式固定,反应快捷的运动,如伤害性刺 激所引起的肢体快速回缩反射。
• (2)形式化运动:此种运动主观意识只控制 运动的起始与终止,而运动期间多可自动完成, 此类运动形式固定,具有节律性与连续性,如 步行、跑步等。
•网状结构:在脑干广大的区域中,神经细胞和神经 纤维交织在一起呈网状。
①抑制区:抑制肌紧张 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 抑制区(范围较小);
②易化区: 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 区域,称为易化区(范围 较大)。
• 去大脑僵直:若在脑干以上的部位切除大脑和小脑, 网状结构的下行抑制作用就会明显地减弱。如在实验 动物中脑四叠体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此时动物 表现出全身伸肌紧张性亢进、四肢僵直,颈背肌肉过 度紧张,以致头与尾部均向背后弯曲呈背弓反张的现 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脊髓能完成的姿势反射有牵张反射和屈肌反射等。
1.牵张反射
• 概念:当骨骼肌 受到牵拉时会产 生反射性收缩
• 特点:感受器和 效应器都是在同 一块肌肉中
• 类型: 腱反射 肌紧张
• 意义:在于维持 身体姿势,增强 肌肉力量。
2.屈肌反射
• 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刺激时,引起 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速回撤,这一反 射为屈肌反射。
• 可分为状态反射、翻正反射、旋转运动反射、 直线运动反射等。
1.状态反射
• 概念: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 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迷路紧张反射和 颈紧张反射)
• 例如,有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在快速骑车时,做出 头后仰而身体前倾的姿势。
2.翻正反射
• 概念: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 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
中央有神经元胞体与神经纤维交错排列成网状 的区域组成脑干网状结构。 • 其间分布着行走方向不同的纤维,还有许多重 要的神经核团,既接受来自脊髓各节段的传入 信息,同时也发出下行纤维组成传导束,调节 和控制脊髓的活动。
(一)脑干对肌紧张的调控
•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的基础,其反射活动的初级 中枢在脊髓,正常状况下,经常受到上位中枢的调 控。
• (3)意向性运动:这种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 性,运动全过程均受主观意识支配,运动形式 较为复杂,一般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随 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运动技巧日渐完善。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一)脊髓神经元 1.运动神经元
脊髓运动神经元分为α、β、γ三类 α运动神经元支配快肌纤维 β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 r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分散在α运动神经元之间 其胞体较运动神经元为小。它的轴突离开脊髓后 支配骨骼肌肉的梭内肌纤维。
小结
• 1.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将躯体运动 分为反射性、形式化、意向性三种运动形式。
• 2.脊髓反射活动经常接受高位中枢指令调控。 • 3.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是有节律性的,并通
过不同的姿势反射完成机体状态动作。
思考题
• 在运动实践中如何应用状态反射规律促进运动 技能的形成?
• 例如:在弯道上跑步时,身体向左侧倾斜,将 反射地引起躯体右侧肌张力增加。
4.直线运动反射
• 概念:直线运动发射是指人体在主动或被动地 进行直线加速或减少运动时,即发生肌张力重 新调配恢复常态现象。它包括升降反射和着地 反射两种形式。
• 例如,人从体操器械掉下来时用手撑地就是一 个明显的例子。但这种着地姿势容易引起尺骨 鹰嘴骨折,因而在体育运动中应克服这种先天 的非条件反射,即当身体从高处落下时做滚翻 动作,才能起保护作用而避免出现伤害事故。
人 类 去 大 脑 僵 直
• (二)脑干对节律性运动的调控
• 节律性运动指运动一旦启动,不需要意识的参 与,能够自动地、以固定的模式重复进行,如 行走、奔跑等形式化运动。
• (三)姿势反射
• 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 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 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总称为 姿势反射。
• 特点: (1)有中间神经元介入 (2)多突触参与 (3)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
的肌肉。
(三)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的调控
• 在正常情况下,脊髓反射活动是经常接受高位 中枢下行指令的调控,高位中枢发出的运动指 令能够在脊髓内通过对感觉传入纤维末梢、中 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三部分进行控制。
• 脊休克是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 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的无反射状态。
• 表现: 肌紧张降低或消失 发汗反射消失 血压下降 大小便潴留
(以后反射可恢复)
Baidu Nhomakorabea
脊休克的产生机制
由于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 枢对其控制。
高位中枢下行纤维与α运 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影响脊髓反射的强度。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 脑干中除有一些脑神经核与上下行纤维束外,
• 例如,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 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然后下半身, 使动作优美、协调且迅速。以及猫从高空坠落。
• 翻正反射特点:先转头,再转身。 • 特点:先转头,再转身。
3.旋转运动反射
• 概念:旋转运动反射是指人体在进行主动或被 动旋转运动时,为了恢复正常体位而产生的一 种反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