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与社会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与社会变迁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变。
在社会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大众传媒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其中?新闻工作者应该怎样定位自己在这一变迁中的角色?这是值得中国传媒及其工作者反复思量的一个根本问题。
在关于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及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的研究中,有几类不尽相同的研究视角和代表性的观点。
一类是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的变迁来追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有学者通过对新闻从业者如何期待及建构专业名望人手,研究了专业主义话语形成过程如何反映出中国新闻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和张力。
也有海外华人学者通过对中国“小报”的研究,透视中国大众报刊形态的演变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关系,并通过小报对富人、下岗工人、流动民工和农民等社会群体的报道的分析,解读中国小报所建构与展示的意义世界及其对社会分化的理解。
此外,随着互联网强大的舆论功能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新闻法制的角度研究关于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以及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
还有一类研究视角建立在党的新闻思想的基础上,强调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为主、维持社会稳定的功能。
如有研究者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研究大众传媒的功能和规制。
以上几类研究多属宏观视角,还缺少基于典型个案的经验研究。
因此,本文拟以凤凰卫视《冷暖人生》为例,深入剖析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如何以普通人物的命运或经历来记录社会的深刻变化。
本文认为,社会历史的深刻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人物中,而且体现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因此,平民视角是大众传媒参与社会历史变迁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
从2021年1月开播至今,《冷暖人生》栏目已由默默无闻迅速成长为凤凰卫视的一个黄金栏目,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它的许多报道不仅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吸引了港澳台
及全球华人的关注,拉近了全球华人心灵上的距离。
作为一档社会纪实栏目,《冷暖人生》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凤凰卫视是一家香港媒体的特殊身份,更重要的在于它成功找到了电视媒体切人社会和时代巨变的一个关键点,即用人物命运来记录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人物命运与社会和时代是一种什么关系?电视媒介如何去记录和表现社会及时代的巨变?本质上,《冷暖人生》的成功正是源于栏目对这些问题的本体性思考和实践,很好地处理和回答了电视媒体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
《冷暖人生》的成功符合大众传播的基本规律,值得学界研究总结和业界借鉴。
本文尝试从栏目定位、选题、报道风格等方面,对《冷暖人生》栏目做一全方位的解读。
一、栏目定位:小人物,大历史
一个电视栏目要取得成功必然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即用什么样的内容去满足观众的需求。
《冷暖人生》栏目这样阐述自己的定位:“冷”是寒冷、饥饿和黑暗,“暖”是底层人物顽强的生命力与他们心中那一抹希望;社会边缘多故事,芙蓉王特约冷暖人生传递人间不同的温度,让观众感受人生热度。
这些文学性的语言并未将《冷暖人生》的定位阐述得非常透彻,只是相对感性地告诉观众它关注的是底层民众的命运故事。
然而,从其报道实践和栏目相关人员在其他场合的表述来看,《冷暖人生》的栏目定位远不止仅仅是报道底层人物的故事那么简单。
其实,对《冷暖人生》栏目来说,底层人物的命运故事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目的是指底层人物的命运故事是该栏目的主要内容;手段是指个体的人物命运故事具有标本的意义,故事不仅昭示了人物的个人命运,更是一个群体的命运,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命运。
《冷暖人生》栏目主持人陈晓楠在谈到《灰姑娘》节目中的一个人物小红时就说:“我实际上最喜欢小红的故事。
除了她非常真实以外,还在于她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小姐’这个群体的特征,而是还带出了同时期中国社会某一个断面的特征”,小红的人生经历反映出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农村传统道德观念的解体。
记录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正是《冷暖人生》栏目的主旨,即以小见大,以小人物命运挖掘
出大时代的关键特征。
“小人物,大历史”,这一独特的定位为《冷暖人生》带来巨大的成功。
不仅因为人物故事具有感人的情节,更因为人物的命运和遭遇镌刻着社会和时代的印记。
人们可以从人物的种种遭遇中看到社会的进步及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乞丐、灰姑娘、葬身工厂大火的花季少女……这些底层人物为了生存的挣扎、痛苦以及种种不幸,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遇,更折射出我们的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底层人物的命运史,也是我们时代和社会发展史的一部分。
“单个人的历史绝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
个人的发展史与宏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而作为社会的观察者和守望者,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在于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
正是基于这种关注和记录,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成果才能有效地融入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力量潮流中去;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永远是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单”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优秀的新闻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揭示这一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和“问题单子”,深刻地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其成果。
《冷暖人生》定位的成功,恰恰在于将人物命运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素和“问题单子”联系在了一起,记录了底层民众在现实社会环境中的生存困境和智慧以及在生存中折射出的人性的力量。
正如陈晓楠所说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要用摄像机画一张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清明上河图。
”
将栏目定位于底层人物的命运故事,也能增强《冷暖人生》栏目人文关怀的色彩,彰显传媒的社会责任感。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断裂、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心理失衡等。
很多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改革的浪潮冲刷到社会的边缘角落,成为社会的弱势人群。
他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徘徊中艰难前行的生存历程,展示的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是一种人性美的力量。
这种生存的意志和力量能激起国人的共鸣。
因为底层民众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孕育者,无论是富人还是中产阶层,都曾经是底层群体
中的一员。
因此,底层民众的困难能在社会上激起广泛的同情心理,让人们记起曾经有过的艰难岁月,从而使全社
会更加关注和关心我们现在存在的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的问题。
二、栏目选题:时代特征与人性之美
定位是电视栏目确定宗旨的过程,是宏观的战略决策。
它确定了电视栏目大致的报道范围和内容。
栏目选题是一种微观的战术决策,是栏目定位的具体操作化。
栏目选题受栏目定位的制约,并服从于栏目的总体定位。
小人物,大历史,以人物命运来揭示时代变迁的栏目定位,决定了《冷暖人生》栏目报道人物故事时必须有所选择。
综合其报道实践来看,《冷暖人生》选择的人物故事有两大特点。
第一,人物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在历史和现实条件约束下前进的过程。
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必然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而所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是对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的逐步解决的过程。
社会上的各个阶层的人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这种历史进程中,并以自己的生命历程折射出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烙印。
《冷暖人生》报道的很多人物故事,便折射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矛盾和问题。
比如《花祭》、《苦力大军》、《华山独臂挑夫》等人物故事,便间接反映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村人口过剩和贫困、社会医疗保障的不健全、社会的教育不公、农民工劳动保障体制不健全等等问题。
这些报道中的人物所遭遇的制度困境,正是这些年国家重点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而这些节目以记录人物遭遇和命运的方式,切入到社会和时代的宏观巨变当中,达到了新闻媒体作为时代和历史的记录者的使命。
正如该栏目主持人陈晓楠在谈到栏目宗旨的时候指出,我们一般会做比较有标本意义的人生,简单的一些困苦艰难没有直接表达的价值,而是背后一定要有一些深意和代表性,让观众从一个小的人生上面折射出人生的大背景、历史的大背景、时代的大背景。
第二,人物故事能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气质。
关注大的事件和历史背景中人们的内心世界,揭示时代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内心的矛盾、
执着和温情,这是《冷暖人生》栏目的最大特色之一。
所以,在《离婚七年》中,节目报道了一对恩爱夫妻为了合法收养一个体弱多病的弃婴,协议离婚,在非法同居七年后再度复婚的故事;在《家有丑女》中,节目报道了一个被大火烧伤毁容的父亲,为了照顾先天外貌有缺陷的女儿并为女儿整容,在两次离婚后依然跟女儿不离不弃的故事;在《我的兄弟姐妹》中,节目报道了一个11岁的姐姐在父母双双去世之后,与妹妹和弟弟相依为命,艰难求生的故事……这许许多多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父女亲情、姐妹亲情等价值理念,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些人物故事展现了底层人物顽强的生命力和超越物质欲望之外的种种精神追求,能唤醒我们现代社会中麻木的心灵。
《冷暖人生》还报道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
在《生死时速》中,节目记录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一步一步将自己推向死亡,又通过自身努力和别人帮助把自己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并重新回到正常社会生活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在将儒家的“中庸之道”奉为经典的中国社会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显得格外特立独行。
三、报道风格:纪实性,故事性
栏目定位决定了报道主题和内容的选择,并对报道风格的形成具有制约作用。
报道的方式和风格是栏目定位和报道主题的外在表现,即在栏目定位和主题选择的双重制约下,节目制作者必须找到一种最适合表现栏目定位和报道主题的节目形态。
为了表现“小人物,大历史”的栏目定位和记录人物故事的栏目选题,《冷暖人生》以纪实性专访作为其主要的报道方式,主要通过与采访对象交谈的画面和语言来展示节目主题。
这种报道方式在表现《冷暖人生》的栏目定位和主题选择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纪实性访谈有利于人物故事的展开,达到主题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思想化的目标。
与一般报道事件的电视节目不同,《冷暖人生》以人物故事为其报道的中心,它关注人物的经历和情感,并期望透过人物的故事进行人性的思考和心灵探幽,并以人物来反映时
代的特征。
然而人物的经历和故事具有历史性和不可再现性,通过电视纪实性的画面无法还原人物的生命历程。
而语言叙事具有调度时空的创造力,通过采访对象的叙述,能将人物过往的经历重新组织再现出来。
而且,在节目中既有采访对象的语言,又有画外音和主持人的解说,多重声音构成多个视角和多个信息传递的渠道,使人物故事的背景介绍、事件经过的回忆、情感的表达和氛围的营造等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这样的全知叙事能使故事变得更富有悬念,更有戏剧性和冲突性,使节目更加生动感人而且通俗易懂。
而节目主题也在人物跌宕起伏的经历中得以表达出来。
比如在《华山独臂挑夫》中,节目开头就通过画外音和采访对象一句话“我是被逼上华山的,只能走这条路了,再没有别的选择了”,使故事顿时悬念丛生:一个残疾人为什么会被逼上华山做挑夫呢?于是故事就围绕着主人翁何天武如何被一步一步逼上华山而展开。
通过主持人的解说、画外音和采访对象的语言,节目讲述了一个农民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却遭遇一系列的挫折,最后被逼上华山做挑夫的命运故事。
节目对造成人物多灾多难的命运的社会因素的间接披露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一个勤劳、善良、有孝心和家庭责任心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无法找到生存空间,人物命运和现实环境的冲突能激起我们对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的反思。
此外,这个人物的命运具有典型性,他只不过是中国众多农民工中的一位,他的遭遇或许其他许多农民工也遭遇过,造成他悲惨遭遇的社会因素也许对其他农民工造成过或正在造成其他各种各样的不幸。
至此,节目的主题得以升华并引起观众反思。
此外,纪实性访谈中真实的细节、真实的环境等因素使得节目的主题表现更加有力,情感表现更加具有冲击力。
《冷暖人生》的访谈大多都是在采访对象工作或生活的现实环境中,采访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面对着镜头讲述他(或她)的经历,人物的身份、表情、声调和体态等都是唯一的和具体的,有着珍贵的纪录价值。
这些元素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和贴近性,是其他手法难以达到的。
在特殊环境中展示特殊个体,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的手法,因为只有揭示出社会整体联系中
个人的命运,才能达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避免主观性和抽象性。
比如在《苦力大军》中,一个在西安街头卸水泥的农民工,为儿子读书到城市中从事艰苦而收入微薄的工作,却没一点抱怨,依然面对着镜头乐呵呵地谈笑风生。
寒夜、街灯、穿着破烂肮脏的衣服、面色疲惫苍老的“苦力”,这些构成了节目中冰冷凄凉的画面;而采访对象的笑声、流露出的父子亲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又给节目增添了一股温暖的色调,让人看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人性之美。
这种个体生存状态的细节独特、鲜活,因此极具感染力,能使观众带着同情和理解看待某些人和事,从而触及现实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因为,人们在看过节目之后,也许还会思考一
些其他问题,比如农民工问题或者城乡矛盾等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入城市,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城乡居民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和排斥,中国的城市没有预留他们的生存空间。
四、结语:社会转型期媒介的人文关怀和专业主义精神
我们正处于一个立体而鲜活的时代,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善良与丑恶的东西都并存着。
新闻媒介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这种历史潮流的转变中?新闻记者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职业行为?《冷暖人生》的报道实践告诉我们,在社会转型期,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应该具有人文关怀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人文关怀,是指“通过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它主要表现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
新闻报道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为人们的需要而发展,有责任倡导人文关怀。
《冷暖人生》关注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生存感受,无论报道对象是乞丐、卖淫女还是艾滋病人,节目都以一种同情、理解和关怀的态度去报道他们,探寻造成他们命运的心理根源、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并思考和寻找可能的解
决问题的路径。
节目透露的一个信念就是每一个渺小的生命并不卑微,却依旧庄重、严肃而深刻。
正是这种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生命的尊重,才使《冷暖人生》节目有一种精神的力量:让绝望者重生、让哭泣者欢欣、让徘徊者前行!
“所谓新闻人的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是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是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是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本质上,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新闻人对事实的尊重和对真相的探求。
理论上,新闻应该超越权力和利益,只对事实负责,只对真相负责。
这是新闻人理想意义上的专业主义,是新闻人的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
《冷暖人生》虽然不以揭黑、打黑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在很多报道中,人物命运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制度上的缺陷和不公,观众一目了然。
《冷暖人生》的报道不是标枪和匕首,更像一种无声的呐喊。
对一个个人物命运遭遇的社会制度困境和环境困境的真实而客观的展示,使人震撼和深思,给人一种“大音希声”的感觉。
传媒人的人文关怀和专业主义精神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正是基于深切的人文关怀,才促使传媒人去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底层人物的命运和不幸遭遇怀有深切的关怀和同情,从而迫使新闻人去不断地追寻事实的真相。
对真相的追寻使传媒人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冷暖人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光是栏目的定位、选题和报道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报道者的职业理念和精神境界。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造就一篇好新闻的,绝不仅仅是漂亮的文字、敏锐的嗅觉和机巧的处理,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
毕竟,从业者的职业理念决定着栏目的定位、选题和报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