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第六、七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7分)
1.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其中,幼儿园环境所发挥的应当是指()。
2.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和()的总和。
3.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精神氛围、()等。
4.幼儿园的心理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教育性、()、()和复杂性。
5.教师对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表现为支持学前儿童()和()。
6.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和()。
7.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和导向作用是指()
A.指导作用
B.制约作用
C.激励作用
D.启迪作用
2.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
A.平等教育
B.差异教育
C.全面教育
D.赏识教育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配合性原则
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
A.开放式
B.区隔式
C.秧田式
D.封闭式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
B.游戏
C.环境
D.教法
6.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
A.一般项目课前技术过程描述课后反思
B.课前技术一般项目过程描述课后反思
C.课前技术课后反思一般项目过程描述
D.一般项目过程描述课前技术课后反思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幼儿园物理环境
2.幼儿园心理环境
答: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
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3.教历研究
4.反思日记
5.案例教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2.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3.简述教师作为“指导者”角色的具体要求。
4.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
5.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1、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减少干扰的环境
2、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
3、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材料
4、创设开放、多元化的无班界活动区,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2.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答:幼儿园的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标准很多,列举四条:(1)教师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4)教师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
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事项教育的最优化。反之,不良的心理环境,
则会使孩子和教师处于压抑中,使孩子情绪消极,缺乏安全感,以致产生不良情绪、思想及行为表现。
如,工作中我们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十分重要。在一帮孩子中,有的漂亮有的稍逊,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家庭富有有的贫穷,有的家长为官有的百姓,有的身体健康有的体弱多病,等等,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同时,给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以更多的关爱。
3.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无论在幼儿园、小学或中学,总有些孩子显得不那么合群,不能顺利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当今社会对人的社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心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然而,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很多,若要帮助孩子,必须先了解不合群的原因。
导致孩子不合群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适应环境变化,一般发生在入托、入学或转校时。家长应在孩子刚进入新环境时给予充分引导,帮助孩子认识、熟悉新环境中的人和物。
其次,有些孩子不与同龄人玩的原因是不自信,比如觉得自己比别人丑、不如其他孩子聪明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称赞孩子,让他发现自身优点。如果孩子明确地感到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不足,那么最好帮助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来培养自信。
与缺乏自信相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是另一些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多注意他人优点,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特别是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发表瞧不起他人的言论。
如果孩子不合群的情况突然发生,我们还要警惕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比如父母关系突然变得紧张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家长还可以通过老师、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进行间接的交流,从而及时发现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