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修订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萃取和

分液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

殷铁新

一、课标要求

?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

二、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⒈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

?

⒉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别,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使用分液漏斗。

?

⒊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

?

⒋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

(二)过程与方法

?

在化学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渐形成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

三、重点和难点

?

(一)教学重点:分液、萃取

?

(二)教学难点:萃取

?

四、设计思路

?

教材“萃取”这部分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实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以往我们都是按照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经常混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也不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现改为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先学习分液,再学习萃取,最后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这样就使得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实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实验上升到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每个知识点。

?

五、仪器、药品

?

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

?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4、分液

⑴适用范围: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如油水混合物。

⑵仪器:分液漏斗

⑶操作要点:

①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静置;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

④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5、萃取

⑴定义:

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别,用溶解度叫大的溶剂把溶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操作叫萃取。

⑵萃取剂的要求

①与原溶剂互不溶;

②与溶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常用萃取剂:四氯化碳、苯、汽油、煤油

6、从碘水中提取碘实验设计

碘水→萃取→分液→碘的溶液四氯化碳溶液→蒸馏→碘

?

八、教学反思

?

我觉得学生其实并不笨,只不过由于有些知识点过于集中,在呈现方式上也是沿用过去的方式——先介绍概念、理论,再学习、实验。如果我们能将教材稍作处理,分解难点,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另外应相信学生,其实学生最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中获得主动权,他们希望用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更加有趣。当然给学生主动权,也不是“天高任鸟飞”。

?

本节课由于学生自主活动较多,花时较长,因此需要严格把握学生的活动进度。同样这也使得本节课不能安排一些必要的巩固习题,在以后的习题课中应安排这方面的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