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生态思想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生态思想研究
作者:陈文君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第09期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上的大变革推动世界历史进入现代文明的发展阶段,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本文对于马克思思想较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资本论》中蕴含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等多个角度具体阐释资本主义生产下的生态危机,在《资本论》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中找到理论源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期更进一步在《资本论》中寻求解答这些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的理论启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资本论》;当代价值
《资本论》创作于19世纪60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快速发展的阶段。

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生态问题虽没有发展成为突出问题,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向人们正确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与内在矛盾的同时,敏锐探析出资本主义社会所带来的生态问题,资本不断增值的欲望使得资本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激发了现代科学的生产性应用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

一、《资本论》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一书中指出:马克思唯物主义具有自然观与历史观二重结构,其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基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范畴内立足于唯物主义自然观铺陈开来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生态关怀,通过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去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经济运行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社会变革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思维是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确证,有力的揭示出他的以实践为导向的生态世界观。

1.自然的先天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商品开始分析问题。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先于人类历史产生的,人类本身是自然的产物,也是作为自然力的一部分存在。

在商品一节中,马克思强调“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

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

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
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

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自人类产生以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建立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先决性条件上的。

2.人类劳动的主动性
劳动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和自然发生物质交换关系的中介与纽带。

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

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人本身具有天然的自然力,即身体的劳动能力,当人类把这种自然力作用于其他自然物质并且对外在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时,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过程。

人们通过劳动为中介,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

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有别于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同时,也将自然界置于自己改造范围,将自然刻上人类的烙印。

(二)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一种生态维度和社会维度二者辩证统一的全新历史观,马克思从“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视域出发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形成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另一方面人们在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而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是最重要的核心。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在马克思看來,自然不是“一切存在物之总和”其外延是“人本身的自然”和“人周围的自然”,其核心是二者之间否定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自然生态维度与人类社会维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总体辩证的思维方法,对于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整体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这种审视和反思自然与历史的总体辩证思维方法,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基本形成。

马克思明确地提出要坚持“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坚持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是从自然生态维度和人类社会维度共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必须结果。

二、《资本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一)物质变换的生态批判主线
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思想是《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然”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行生态批判的核心概念。

从人类的产生、生存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关系都始终在场。

但进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时,人与自然间的物
质变换关系从人有条件的改造自然、不断演变到人对自然的剥夺和异化,马克思敏锐的以人的生产劳动为视角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物质变换过程的断裂及根源。

(二)物质变换的断裂及其根源
1.物质变换的断裂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类借助于劳动资料作用于自然物从而使人与自然发生物质变换关系,由此人不仅改变了外在自然,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的内在自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断裂的分析从“人的周围自然”异化方面来看,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成的城乡对立、工业和农业对立;从“人的内在自然”异化方面来看,表现为人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从而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异化。

2.物质变换断裂的根源
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关系的断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局限性造成的必然结果。

自然的人化经由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演变为自然的异化。

正是这种异化使“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

(三)私有制下资本的无限扩张性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中一针见血的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

”,“支配”从而从根本上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所造成的困局。

最终,这种所有制关系也必然会“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一个国家,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

马克思指出,这个前提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

资本越发展,相应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与现存资本主义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经常的矛盾越尖锐。

这个经常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固有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源于私有制下资本的无限扩张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发展的鼎峰,同时也是私有制的最后阶段。

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资本能够实现自我增值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盲目扩张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破坏了人和自然传统和谐的“新陈代谢”,这种内在局限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必然是以资本家对“人的内部自然”——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和“对外部自然的掠夺、污染和毁灭”为生产实践的反生态特征。

这种在大工业发展下的生产方式推动了资本扩张,激化了生产异化、劳动异化、消费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危机正如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一样是在它自有的生产方式内部和依靠它本身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

(四)资本逻辑对自然的破坏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不再是仅仅获得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获得利润,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而自然并非这种生产关系的归宿。

在资本的无限积累过程中,自然物作为生产资料被无限地索取,生产力也推动了资本对自
然的索取程度,缩短了索取时间,尤其是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中产生了大量废物,造成自然环境的大量破坏:森林、湖泊、空气和土地等资源被过度掠夺,导致土地肥力降低,森林覆盖率减少,江河湖海水资源被污染,人类的索取力度超过了自然本身的自我恢复能力。

除此之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对人的自身造成一定的破坏。

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和自然建立关系,对物质资料实现占有,而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是有一定的时间范围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他人的劳动成果,而另一部分人在失去生产资料以后,成为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自身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的雇佣工人,以英国的“羊吃人”圈地运动为例,它破坏了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人从土地中索取的物质资料不能回归到土地中,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另一方面迫使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增加城市的人口负担,破坏城市生态环境。

而资本家为获取更大利润,迫使工人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同时为了节省成本,不惜牺牲工人的身体健康,迫使工人在高度集中化的工厂中劳作,生产空间充斥着各种物质原料气味,高温,人口密集,噪声和空气污染,甚至剥夺工人本该享有的阳光、空气和空间资源。

三、未来社会的生态文明
“资本主义生产通过破坏这种物质变换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同时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的建立起来。

”这样的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被抛弃和必然灭亡积聚了历史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实现人的充分而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够使这种断裂得到系统恢复的未来高级社会形态或生产方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进步呈现出鲜明的生产所追逐的利润最大化性、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性、对劳动者基本权利的践踏性等一系列的反生态与反人道的资本本性出发,提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打破,人们必须摈弃大量索取,大量生产,大量浪费的习惯,重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重新绘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蓝图。

(一)循环经济是维持物质变换永续的经济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断裂的批判基础上,论述了关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通过对生产排泄物和生活排泄物的循環再利用方面的论述中表达了关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思想。

“我们指的是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

”马克思把循环经济看作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而生并发展起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他指出:“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

” 循环经济是“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

”“是大规模社会劳动的结果。

”同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循环经济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
在马克思看来,循环经济的实质是资源再生和废物利用。

“我们所说的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

生产排泄物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变成具有各种用途的新的生产要素。

因此,他提出:“生产废料再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

”马克思这种对资源再生和废物利用的循环经济可以说是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思想萌芽。

综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生态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因此合理地调节物质变换,必须打破资本主义的发展桎梏,建立新的生产方式,由此马克思提出了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方案,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分裂、对抗和冲突。

通过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由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这样,马克思从人类社会维度和自然生态维度的分析论证,最终聚焦于一点: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这对实现可持续性的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筑绿色幸福生活,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同时在自然生态环境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困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而是影响到地球整体生态系统,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马克思虽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权利这一观点,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揭露从某种程度上是生态权利的一种强力论述。

工人的劳动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回报,这种回报并不只是劳动报酬,还应当包括劳动者的生存环境包括外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补偿。

对环境的付费补偿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在当前全球环境治理的背景下,这种生态公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也为解决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为全球环境治理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权责划分提供了一种依据,也有助于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剑雄《生态的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6-57、208、215、212、58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2014.12重印):120
[4]王福生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自然观[J]. 2011年12月第43卷12月号学术月刊
[5]资本论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19、95、116-117、95 926 -9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