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部编版
看到这个场景,让人不禁想起《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中所描画的梁启超先生讲课的情景,垂头、顿足、仰天、跺脚、 叹息、争执、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黄老师课堂上肢体表情的 适时添加,同样让课堂精彩不断,幽默不断,笑声不断。
(五)将迁移作为教学的习惯,文言文也 要有课外推举书目
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十年的期许,如果再 相遇,我想我会记得你。
三、教材解析
(一)写景美文集中呈现,篇目选择独具匠心
主题内容为山川美景,文章短小但描写精彩。 格律之美受到青睐,短文多为南北朝骈体文,
诗歌多为唐代律诗。 补白也是律诗知识介绍。
(二)聚焦古诗文,凸显文体教学意识
与七年级相比,八年级强化了文体教学。 聚焦同一种文体——古诗文。 文体集中,便于开展教学,便于教会学生掌
(四)增强文言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 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文言教学应该生动有趣。
董旭午《融通生活,活教活学词类活用》
四种融通方式:与古人的语言表达生活相融通, 与课文提供的语言环境相融通,与学生的生活 积淀相融通,与生活中的词语活用相融通。
借助诵读,感受诗歌之美; 借助注释,猜想诗歌内容; 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意境; 借助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情怀。
(二)把文言诗文当成诗文而不是文言语 料来教,尊重其整体性和文章特点。
文言文常被肢解成一段一段、一句一句、 一个词一个词,一篇文章成了一组组按 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 的混合体。
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四)比较阅读激活思维,在过程中学习语文 知识
文体集中编排有利于比较阅读的开展,比较 阅读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昆明的雨》教材解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昆明的雨》教材解读

《昆明的雨》语言积累与运用1.重点字词:(1)积累重要字词:卦(guà)缅甸(diàn)碟(dié)釉(yòu)避邪(xié)鲜腴(yú)篱笆(líba)吆唤(yāo huàn)密匝匝(zā)语文学科属于工具学科, 有基础性和工具性。

语文基础知识需要积累, 字词的音形属于语文最基础的积累内容。

正确识记汉字读音,虽然只是考查记忆能力,但也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的问题。

正确识记汉字读音,掌握正确的方法, 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A. 避免形声字受声旁影响错读。

如畸(jī)形,读成qí,戏谑(xuè)读成nuè。

B. 避免形近字误读。

如本文中生字甸(diàn)与旬(xún), 如今后要学习的诌(zhōu)、谄(chǎn)、馅(xiàn)、陷(xiàn) 。

C. 避免多音字误读。

一些字义不同,读音也不同,但人们往往不加区别地错读成一个音,如耙bà,是个弄碎土地的农具,用这种农具碎平土地叫"耙地",如读成pá,就是另一种农具,有钉的耙子。

D.避免书面语和口语混淆, 注意读准标准音。

如崖读yá,不能读yái,瑰读guī,不读guì。

E.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区别, 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记忆。

如四川话中的“h、f”要分清, 平翘舌要留心(平舌音较少, 如本文的密匝匝zā), 鼻音边音要记清(鼻音较少), 注意轻声(如本文中的篱笆líba), 记住后鼻韵的生字。

(2)词义:鲜腴: 新鲜肥美。

避邪:即避凶, 指躲避邪恶。

篱笆:又叫栅栏、护栏, 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 一般都是由木头, 棍子, 竹子, 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

吆唤: 大声喊叫、呼唤。

密匝匝: 密密麻麻。

词义的理解积累与掌握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词语释义的方法有:A.拆字组词组合法:如本文的“鲜腴”, 鲜:新鲜;腴:肥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共6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共69张PPT)

2.节奏有张有弛。
江水通过三峡,时而像一群奔腾的野马, 时而如温驯的小鹿,反映到文章上则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文气平和 舒缓;夏水暴涨写的是动势,文气剧变似异峰 突起,前后节奏,反差强烈,一张一弛,扣人 心弦。
3.层次过渡自然。
全文写了四个层次,作者仅用了五个字, 就把全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了。
(2)移步换景法
观察顺序: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从大到小 从东到西 ——空间顺序 从春到冬 从早到晚
从内到外 从近到远
——时间顺序
(二)描写:
即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表现 事物的形、色、声、态、气等方面,运用语言把它 描述出来。
例如: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 了眼 。

)(拟人)(视觉)




yǎn shù
xiào zhǔ

漱啸属
文言文积累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 通“缺”,空隙、缺口。 2.哀转久绝 通“啭”,婉转发声。
二、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绝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从 如果
断绝 极,最 消失
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不以疾也 君有疾在腠理
急湍( tuān ) 泠泠( línɡ ) 鸢飞( yuān ) 经纶( lún )
自学检测: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 窥谷忘反( 通“返”,返回 )
◆古今异义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例句:一百许里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古义:至,到达。 例句:鸢飞戾天者

部编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备课及教学建议

部编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备课及教学建议

部编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备课及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1. 教材概述部编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是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一本教科书。

本册书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强调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教材结构本册书共分为1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2-4篇文章,涵盖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性学习等多种文体。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文学作品,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

3.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书的教与学,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写作和口语交际,提高语文运用能力;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能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备课要点1. 教学内容备课时,要对每个单元的主题、文章内容、教学目标进行详细了解,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情,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建议1. 重视阅读教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强化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关注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沟通技巧。

第一单元 第四课 一着惊海天-【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四课 一着惊海天-【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知识助读•细梳理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本文标题由主标题与副标题组成。

主标题《一着惊海天》中“着”和“惊”是两个动作,“海天”是一个巨大的背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副标题《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补充说明了本文记述的事件,“目击”说明记者亲临现场,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2.写作背景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飞行,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的景象。

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人最佳采访部位一辽宁舰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记者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这一重大事件的全程。

3.知识链接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翔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

它主要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澎湃.(p ài) 桅.杆(w éi) 凛.冽(l ǐn) 浩瀚.(h àn) 揪.着(ji ū) 娴.熟(xi án) 舰艉.(w ěi) 湛.蓝(zh àn) 咆.哮(p áo) 殚.精竭虑(d ān)(z ài)承载(c h à)刹那 载 (z ǎi)记载 刹 (s h ā)刹车(zh u ó)着舰 (t i áo)调整 (zh áo )着凉 调 (d i ào)调换 着 (zh āo )高着儿(zh e)听着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镌刻:雕刻。

3.词语释义娴熟:熟练。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4.词语辨析弹精竭虑——处心积虑课文研析•精解读文本解读文句○详解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蔡年迟蒲海洋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汇总(单元总结+主要内容+重难点)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汇总(单元总结+主要内容+重难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要是战争题材的叙事性文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方法,掌握记叙文六要素。

3、提高默读速度和质量,提高默读能力。

4、认识到非正义战争必败的历史规律,坚信只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光明的前途。

【教学重难点】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想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学情分析】叙事性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形象饱满,事情发展经过完整。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并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情发展经过能有清晰地认识。

同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和思考课文的内容,争取能够在反复阅读的教学方式中开启和提高学生的心智。

【主要内容】1、《新闻二则》了解回顾历史,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报导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反革命战争的节节败退的真实现状。

2、《芦花荡》记叙了人民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展现了“老头子” 那种孤胆英雄形象,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从本文可以了解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3、《蜡烛》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叙述了老夫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塑造南斯拉夫母亲那感人肺腑的形象,从本文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以书信的形式,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强盗行经。

通过本文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与罪恶。

5、《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作者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见闻,再现被惨杀者的场面,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行为。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类型、关键词、引言、主题展开和总结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教材类型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编写的,涵盖了语文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满足八年级学生的需求。

教材包括课文、习题、阅读材料、写作指导和口语交际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关键词本教材的关键词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知识等。

其中,阅读是关键词之一,教材选取了多种文体的课文,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和口语交际也是本教材的重点,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知识则涵盖了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基础。

三、引言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的引言中提到,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生活。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潜力。

四、主题展开本教材的主题展开主要围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知识等方面展开。

在阅读方面,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

在写作方面,通过写作指导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口语交际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语文知识方面,通过课文讲解和专项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基础。

五、总结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选取了多种文体的课文,涵盖了语文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满足八年级学生的需求。

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社会和生活。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四至六单元教材分析全文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四至六单元教材分析全文

春望
杜甫
雁门太守行 李贺
赤壁杜牧渔家傲来自李清照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 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意志 记叙汉文帝巡视细柳军营的故事,展现了周亚夫的“真将 军”风范 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现诗人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描绘了安史之乱中困守长安时所见、所感 描写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 精神
第六单元
单元概览
课题
孟子 二章
富贵不能 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作者
核心内容
主要特点
阅读策略
孟子借批驳景春公的观点,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论辩有力,富有 气势
通过列举事例,论述了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 类比论证,层层
死亡的道理
深入
愚公移山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饮酒(其五) 陶渊明
诗词五 首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 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 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13.背影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把握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难,但是文章的写作年代离学 生生活的时代久远,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文中所写的父亲 奔丧,在家赋闲等生活经历对学生来说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不能很 好的体会文中父亲儿子的心境,并且他们接触到的记叙性散文并不多 ,领会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加上当代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于日 常生活细节中渗透出来的爱,常常熟视无睹,因此抓住散文的线索,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对于爱的思索很 有必要。

2024年度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套课件

2024年度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套课件
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的语境、修辞 、表达方式等,深入理解其含义
和作者的意图。
关键语句作用探讨
关键语句在文章结构中起着承上 启下、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等作 用,对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文
章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3
9
赏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2024/3/23
文章结构赏析
01
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等结构安排,理解作者如何
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
2024/3/23
意象分析
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来 解读诗人的情感。
品味语言
通过赏析诗歌中的语言,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 美和情感美。
12
经典散文名篇解读与欣赏
《岳阳楼记》
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巩固写作基础 。
拓展写作技能
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强化写作训练
提供大量的写作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 作能力。
2024/3/23
20
常见作文类型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和技巧,如如何选材、 如何安排情节等,帮助 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 方法。
2024/3/23
23
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培养
2024/3/23
倾听能力培养
通过听力训练、听取信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包括理解他人观点、捕捉关键信 息、做出合适回应等。
表达能力培养
通过口头作文、情景对话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课件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课件部编版

三、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阅读篇
②还原传主的本质生活与精神光辉
《藤野先生》 鲁迅不断更换学习地点、学习专业,从常理上是不
务实的,同学们怎么看待呢? 仙台学校的职员也为鲁迅食宿操心,为什么鲁迅仅
对藤野先生心存温暖与感激呢?
三、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阅读篇
②还原传主的本质生活与精神光辉
《回忆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村母亲何以能得到如此 高的评价? 《列夫·托尔斯泰》你愿意当托尔斯泰吗,为什么? 《美丽的颜色》前半部分:居里夫人作为女子说自己 “英勇”好吗?后半部分:可以反复朗读揣摩语言,可 以品味词语“溜”,可以想象人物心理、补白“看 哪……看哪”
三、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阅读篇
(2)教学建议:
1.整体教学建议:体现“双线组元”结构。
①人文主题都指向“生活中的回 忆”,而这些回忆是有温度的,有冷有
暖,需要我们从字里行间通过比较与还原的 方法去寻找与体会。
②重视前沿后续,体会传记、回忆性 散文的特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重视
三、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阅读篇
1.整体教学建议:运用比较、还原 的方法。
①同文体不同篇目的比较。 ②原稿与改定稿的比较。 ③同一内容不同作品的比较。
三、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阅读篇
1.整体教学建议:形成统整的意识。
单元阅读与作文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三、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阅读篇
1.整体教学建议: 落实“三位一体”理念
• 《朝花夕拾》 • 《<呐喊>自序》
三、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阅读篇
课时分配
教读课2篇: 《藤野先生》3课时, 《回忆我的母亲》2课时,
自读课文2篇: 《列夫·托尔斯泰》2课时 《美丽的颜色》1课时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一、整体分析部编语文八年级教科书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为依据,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6个单元,包括5个以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为主的阅读单元(与七年级教科书各单元一致)和1个活动探究单元,同时在各单元穿插安排“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内容,并新增“口语交际”专题。

(一)阅读与活动探究单元阅读单元的组织仍然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

各单元的人文主题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板块。

所选主题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容易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和读书的欲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与七年级淡化文体、强调阅读方法不同,八年级教科书比较注重文体特征,以实用性文体(如新闻、传记、演讲词等)的教学为主,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以散文为主的文学作品。

古诗文集中编排在第三、六单元,以内容主题归集,兼顾文体,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欣赏古诗词的能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大致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呈现梯度,并注意前后呼应。

在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选文的经典性与时代性结合、作业系统的结构与基本特点等方面,八年级教科书与七年级教科书保持一致。

本册书安排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形式呈现,各单元任务安排情况列表如下:(二)写作专题八年级教科书中的写作专题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继续培养一般写作能力,如“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二是各类文体写作,如传记、游记、读后感等;三是改编式写作,主要是学习仿写。

与七年级教科书一样,写作题目力求灵活多样,并注重搭建台阶,突出支撑性和指导性。

八年级教科书写作专题安排表如下:(三)口语交际从八年级教科书开始,新增“口语交际”栏目。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说明文教学理所应当成为本册教材的重点。

其次,它体现了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的阅读目标:“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这表明对说明文的阅读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具体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

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下面我就按五个板块加以说明:阅读新教材的一至四册都是30篇课文,五册是25篇课文,估计六册应该也是25篇课文。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

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以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以前教材的重点篇目,在教学时应加以注意。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都有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

第二单元 第九课 美丽的颜色-【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九课 美丽的颜色-【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9美丽的颜色知识助读•细梳理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标题是编者所加。

“美丽的颜色”是指居里夫人与她丈夫发现的镭的颜色,同时还指居里夫妇美丽的心灵,一语双关。

同时,这一题目给人遐想,设下悬念。

2.作者简介艾芙•居里(1904- -2007),居里夫人的次女。

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代表作有传记《居里夫人传》。

3.写作背景1896年,法国的亨利•柏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

居里夫人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柏克勒尔的报告,开始系统地探索除铀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化学元素具有类似的放射性,进而发现了两个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和镭。

于是,居里夫妇在巴黎工业物理化学学校内找到一间上漏下潮的破旧棚子,略加修整后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室”,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课文就记录了他们经过四年的辛勤劳动,对沥青铀矿矿渣进行了无数次的溶解、蒸发、分离和提纯,终于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的氯化镭的过程。

4.知识链接《居里夫人传》这本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涵盖了有关居里夫人求学、爱情、家庭生活和研究工作等各方面的人生经历,以优美的笔触描绘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坚毅、谦逊、无私的人格魅力。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年表,记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以及名誉头衔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份很翔实的个人记录。

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炽.热(ch ì) 沥.青(I ì) 铀.矿(y6u) 骤.雨(zh òu) 猝.至(c ù) 窒.息(zh ì) 吹嘘.(x ū) 搅.动(ji ǎo) 钋.(p ō) 酸渍.(z ī) 踱.(du ó) 轮廓.(ku ò)(l ù)露天(y ān )咽喉 露咽 (y àn )吞咽 (I òu )露怯 (y è)呜咽 (chu àng)创造 (ti āo)挑选 创 挑(chu āng)创伤 (ti ǎo)挑拨2.字形辨识燥(z ào)燥热 渣(zh ā)残渣 躁(z ào)暴躁 碴(ch á) 冰碴 噪(z ào)噪音 喳(z .h ā)叽叽喳喳荧(y íng)荧光 垫(di àn)草垫 茔(y íng)祖茔 挚(zh ì)真挚 莹(y íng)晶莹3.词语释义炽热:温度高,极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基础教材。

本册教材包含课文、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学的精髓。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3.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文学的多样性;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内容结构本册教材包含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同时包括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内容。

具体如下:1.第一单元:自然美景。

包括《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等课文。

2.第二单元:爱与关怀。

包括《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等课文。

3.第三单元:人生智慧。

包括《最苦与最乐》、《短文两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课文。

4.第四单元:科技魅力。

包括《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课文。

5.第五单元:古典名著。

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导读。

6.第六单元:文化传承。

包括《故宫博物院》、《老北京的四合院》、《中国戏园》等课文。

四、知识点分析本册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理解:通过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阅读速度。

2.写作技巧: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

3.口语交际:通过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4.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通过课文和名著导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5.思想教育:通过课文和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部编版

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建议
3.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充实、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
在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讲授”的任务相对减轻,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单元内容“不甚了然”。恰恰相反, 教师既需要掌握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全面掌握与文体相关 的专业知识,特别是与文章的写作过程、应用特性和再创作过程 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传统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中往往不受 重视,甚至还是空白,因此需要更新升级或查漏补缺。
2.综合多种能力,突出语文特色。活动探究单元以语文 学科的基础能力为核心设计学习活动,虽然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势必要运用其他方面的能力,但这些能力对 语文基础能力来说,或是前提,或是辅助,或是伙伴, 或是派生。
活动探究单元的主要特点
活动探究单元的任务群有三点共性:第一,涵盖了 阅读、凝听、书面和口头表达,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基 础能力;第二,“任务一”均为阅读理解,体现了部编 初中语文教材高度重视阅读的核心理念;第三,将对学 习成果的评价嵌入到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而非外在于活 动本身,同时淡化评价的检测、甄别色彩,强调展示、 交流、改进。
什么是活动探究单元?
1.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 2.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 3.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 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会, 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
活动探究单元的主要特点
1.活动探究单元不仅提供教学内容,还将一般情况下隐 藏在教学内容背后的学习方法、活动流程、任务构思、 具体要求等显性化,并固定为基本一致的内容板块。
口语交际训练“有资源”
1.老师是老师,善于讲故事的学生也是老师。 2.评书艺人说书,播音员讲故事,都是资源。 3.纪录片、专题片,大都可作为教学的资源。 4.自己录制音视频搞自媒体,呈现方式丰富。

第五单元 第二十一课 蝉-【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十一课 蝉-【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1蝉知识助读•细梳理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蝉,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俗称知了。

题目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使人一目了然。

2.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

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用了三十年时间将研究所得,陆续写成《昆虫记》十卷。

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地穴.(xué) 金蜣.(qiāng) 隧.道(suì)黏.土(nián) 涂墁.(màn) 罅.隙(xià)蚋.(ruì) 掠.夺(lüè) 孵.化(fū)鳍.(qí) 寻觅.(mì) 钹.声(bó) 储.藏(chǔ) 臃.肿(yōng) 顾忌.(jì)坚韧.(rèn) 隐蔽.(bì) 拯.救(zhěng)(x iān)纤弱(piào)漂亮纤漂(piāo)漂白(q iàn)纤夫(piǎo)漂浮2.字形辨识掘(jué)挖掘辙(zé)车辙崛(jué)崛起澈(chè)清澈喧(xuān)喧嚣竭(jié)竭力渲(xuàn)渲染揭(jiē)揭示3.词语释义罅隙:缝隙。

毫无顾忌:指做事没有什么顾虑。

一无所知:什么都不知道。

匹敌:对等;相当。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嚣,吵闹、喧哗。

腾跃:奔腾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4.词语辨析臃肿——肥胖同二者都有“肥大而笨拙,不灵活”之意。

异“臃肿”指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动不灵;也形容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应用范围广。

“肥胖”指(人体)脂肪多,肉多。

多用于人或动物,应用范围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一、整体分析部编语文八年级教科书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为依据,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6个单元,包括5个以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为主的阅读单元(与七年级教科书各单元一致)和1个活动探究单元,同时在各单元穿插安排“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内容,并新增“口语交际”专题。

(一)阅读与活动探究单元阅读单元的组织仍然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

各单元的人文主题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板块。

所选主题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容易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和读书的欲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与七年级淡化文体、强调阅读方法不同,八年级教科书比较注重文体特征,以实用性文体(如新闻、传记、演讲词等)的教学为主,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以散文为主的文学作品。

古诗文集中编排在第三、六单元,以内容主题归集,兼顾文体,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欣赏古诗词的能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大致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呈现梯度,并注意前后呼应。

在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选文的经典性与时代性结合、作业系统的结构与基本特点等方面,八年级教科书与七年级教科书保持一致。

本册书安排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形式呈现,各单元任务安排情况列表如下:(二)写作专题八年级教科书中的写作专题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继续培养一般写作能力,如“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二是各类文体写作,如传记、游记、读后感等;三是改编式写作,主要是学习仿写。

与七年级教科书一样,写作题目力求灵活多样,并注重搭建台阶,突出支撑性和指导性。

八年级教科书写作专题安排表如下:(三)口语交际从八年级教科书开始,新增“口语交际”栏目。

口语交际专题的设计,体例与写作专题相同,由口语指导和口语实践两部分组成。

口语指导,通过介绍一些精要的程序性知识,帮助学生抓住能力训练要点。

其中举了很多现实生活的例子,学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体会。

口语实践,每个专题设计一至三道题目,提供一定的情境,供学生进行训练。

八年级教科书口语交际专题安排情况如下:(四)综合性学习与七年级教科书一样,八年级教科书每册安排3次综合性学习,每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一个专题展开,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这些活动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文化”专题,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学习活动,紧扣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如“人无信不立”“以和为贵”等。

一类是“语文生活”专题,让语文学习化身为一次次精彩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在活动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与时俱进,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学习,如“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古诗苑漫步”等。

还有一类是“综合实践”专题,突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倡导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较复杂的任务,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如“身边的文化遗产”“倡导低碳生活”等。

八年级教科书共安排综合性学习6次。

框架细目表如下:(五)名著导读与七年级教科书一样,八上教科书安排2次名著导读,每次1部主推荐名著,2部自主阅读名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和兴趣。

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文配合。

与七年级教科书相比,八年级教科书的名著导读更注重介绍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如“纪实作品的阅读”“科普作品的阅读”等。

主推荐名著之外,每次另推荐2部供学生自主阅读的名著,提供简短的导读,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自行安排阅读。

从八年级教科书开始,名著导读不再提供“精彩选篇”。

这既是因为由于八年级课文篇幅较长而教材容量有限,更是因为要突出“整本书阅读”的要求,鼓励学生多读整部著作。

八年级教科书共推荐12部名著。

名著推荐篇目列表如下:(六)课外古诗词诵读与七年级教科书一样,八上教科书安排2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次4首。

所选诗词除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篇目外,另增加若干经典名篇,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背诵,加深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丰富文化积累。

具体安排情况列表如下:(七)补白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八年级教科书延续七年级教材的做法,利用教材空白处设置了十多则知识短文,介绍一些语法修辞知识、阅读写作知识和背景资料。

旨在给学生的课文学习提供一些辅助资料。

八年级教科书补白情况如下表所示:三、主要特点八年级教科书在与七年级教科书在核心理念、整体思路、框架结构等方面保持总体一致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既合乎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又体现了本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也显示出教材编写的创新精神。

1.“文体学习”成为阅读和写作的主线七年级教科书不强调文体,试图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类诗文,对不同的文体都能尝鼎一脔。

八年级教科书阅读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各类文体阅读为核心,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活动探究单元更是要深入研究与文体有关的各种过程性、实践性问题。

在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文体的特点也较为突出。

第三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均为汉魏古诗,与课文《唐诗五首》(均为律诗)形成呼应;第六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均为宋词,且均为小令,使学生通过诵读了解小令的特征,为后面学习篇幅较长的中调做准备。

写作部分也突出了文体写作的重点,除“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这两个培养一般写作能力的专题和“学习仿写”这个改编式写作专题外,其他写作专题(包括活动探究单元的写作部分)均为文体写作。

一般写作能力专题中的“表达要得体”,也基本上围绕着实用类文体展开。

2.活动探究单元改变教科书的单元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以写作为落脚点,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探究单元也试图改变学生以课文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在这里,学习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基本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实践活动,则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去,或实施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赏,或揣摩台词、排演戏剧。

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课文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并自主搜集、整理、建构相关知识。

如八上第一单元,设计了三个任务: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任务一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提供的消息、特写和通讯文本,把握新闻在结构和写作方式上的特点。

任务二设计了一个新闻采访活动,要求学生模拟报社的运作机制,召开新闻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定小组采访方案,并开展采访活动。

实际上,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自主了解很多新闻方面的知识。

任务三落脚在写作上,要求学生将任务二搜集的素材,整理成一篇消息或者通讯。

活动探究单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深化学生对相关文体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口语交际专题为“说”的教学提供了抓手部编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呈现出阶段性安排的特点。

七年级教科书主要将口语交际的内容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等。

八、九年级教科书则以口语交际专题的形式对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讲话、讨论、辩论等常见的口语交际类别进行分项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探究单元中也包含了相对独立的口语交际专题,如八上第一单元的“新闻采访”、八下第四单元的“举办演讲比赛”等。

4.文言文单元呼唤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八年级教科书开始,文言诗文开始成单元出现,其组合依据是内容与文体。

如八上第三单元均为写景短文,八下第三单元均为“记”。

集中编排的文言诗文更需要教师把它们当成诗文而不是文言语料来教,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积极性,要改变那种将文言文教学窄化为文言教学,又将文言教学固化为文言字词语法背记教学的做法。

文言文单元的课后练习暗含着以下两种教学理念:第一,要利用好文言与白话的“异”,让学生通过诵读、比较来体会文言的独特魅力,而不只是急于用“翻译”跨越或消弭这种差异。

第二,要通过学习文言诗文,发现古人与今人在审美、思想等方面的“同”与“通”,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5.对学生自读的要求有所提高经过了七年级的学习,学生理应熟悉了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自主阅读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八年级教科书对学生自读的要求有所提高。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读课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个阅读单元都安排两篇自读课文(七年级多为一篇),活动探究单元的课文则都设计为自读课文。

第二,两篇自读课文中有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更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依靠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推荐的阅读篇目数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课文也有推荐阅读篇目),类型也更丰富,除了课文的出处、同类型作品、同作者作品外,还有像《〈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这样的浅易研究著作。

6.课后练习的探究色彩有所增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中的课后练习也需要有所变化,以适应学生的发展,不断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这一考虑,八年级教科书课后练习的探究色彩有所增强。

如八上第24课的一道练习题:“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既体现了“素读”的理念,又用“猜想—验证”的方式,将“阅读前要先知人论世”的传统思路反转,做了有趣的探讨。

又如八下第6课的一道练习题:“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

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

”将事理说明文的学习从“阅读”引向“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不仅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的“事理”,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写法”。

7.新开发了一批课文部编语文教科书选文以经典为主,旨在使学生多接触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选文强调时代感,下大力度开发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有一定经典性的新课文。

有的单元甚至全由新课文组成,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