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00061)1

《国家税收》(00061)1
《国家税收》(00061)1

自考《国家税收》(00061)

考试知识点之一上篇税收概论

第一章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第一节税收的定义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对税收的理解:(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2)税收的交纳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税收名词的演进:税、租税、捐税、赋税、课税。

第二节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分配关系问题是解决社会产品归谁所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征税的过程就是把国家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非分配过程。

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社会产品价值按最终用途分为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补偿基金是弥补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部分,它是简单再生产赖以继续进行的保证。

积累基金是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它是生产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前提。

消费基金包括劳动者及其家属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两部分。

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1)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2)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3)税收分配是为了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政治、经济及社会职能;对外职能)。政治职能即对本阶级实行一定范围内的民主,对敌对阶级实行镇压,以保持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经济职能即运用政权的力量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社会统治者的利益。社会职能即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使社会陷于崩溃。对外职能主要是加强国防,抵御外来侵略,调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税收的形式特征。三个形式特征: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1)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税收的这个特征是国家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2)强制性是指国家依法征税,而并非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强制性体现在国家征税的直接依据是政治权力而不是生产资料的直接所有权。(3)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这种固定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通

过法律把对什么征,对谁征和征多少,在征税之前固定下来。

税收与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1)分配依据、作用范围不同。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依据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对各种不同经济成分的纳税人,都可以适用;上缴利润是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依据财产权力对国有企业进行的分配,调节范围仅限于国有企业。(2)形式特征不同。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国家征税以法律为保障,强制征税,无需返还,且已预先规定的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征收;上缴利润是以国家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身份收取,不具有无偿性,通过双方商定的契约进行分配,上缴利润没有固定性,以实现的利润为分配依据,利润多的多交,少的少交,无利润不交。

税收与国债。(1)财政作用不同。税收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是当年财政的实际收入,不存在“寅吃卯粮”的问题,反映的是国家真实财力;国债是国家通过信用方式筹集资金暂时解决财政困难,反映的是该时期的财力,需要用以后年度的收入偿还,实际上是税收的预支。(2)形式特征不同。国债体现债权债务关系,到期需要还本付息,体现的是信用关系,采取自愿认购;税收无偿性,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征收具有固定性。

税收与货币财政发行:(1)税收有物质保证,货币财政发行没有物资保证。(2)税收具有固定性,货币财政发行不具有固定性。(3)货币财政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货币,是国家在迫不得已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方法。

税收与罚没收入:(1)两者都具有无偿性。(2)罚没收入不具有固定性,处罚具有一次性。(3)税收与罚没收入的特征不同,作用也不同。罚没收入的强制性比税收更明显,主要是使被处罚者禁止违法,但是财政作用不大。

税收与费:(1)主体不同,费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某种劳务或某种资源的的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代价。费一般由其他机关、经济部门、事业单位收取的;税款征收一般是税务机关、海关等;。(2)税具有无偿性的特征,国家征税不必向纳税人提供任何对等的服务,征税遵循无偿性原则;收费是国家为单位和居民提供某种劳务或服务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报酬,具有有偿性。(3)税款一般由税务机关征收,统一上缴国家,纳入国家预算,由国家通过预算统一支出,用于社会公共需要,不采取专款专用的原则;收费多用于满足本身义务支出的需要,一般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

第二章税收的要素与税收分类

第一节税收要素

税收要素。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1)税法的最基本要素,它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2)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且决定着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

征税对象包括:(1)税目。即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品种和项目。(2)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解决征税的计算问题。(3)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税源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1)自然人。是在法律上形成一个权力与义务主体的普通人。(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3)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深度。税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负担水平,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为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名义税率。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应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实际税率。实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实纳税额/实际征税对象数量。

我国现行的三种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是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1)单一比例税率:一个税种只规定一种税率。(2)差别比例税:一种税规定不同比率的比例税。按使用范围分:产业差别税率(如消费税)、行业差别税率(如营业税)、地区差别税率(如农业税)。(3)幅度比例税率:国家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此幅度内自由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1)全累税率。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是按其相应低等级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的。(2)超累税率。是把征收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数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超累税率计算公式: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法计算的数额-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法原理:(1)全额累计的税额-超额累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2)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3)速算扣除率法计算超率累进税额=销售额×(销售利润×税率-速算扣除)

全累税率和超累税率比较:(1)在名义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叫缓和;(4)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税率的累退性。即征税对象数量越来越大,实际税率越低。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可分为:(1)地区差别定额税率;(2)幅度定额税率;(3)分级定额税率。征税对象:价格稳定、质量规格和标准统一的产品适用定额税率。

纳税环节。是对处于运动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交纳税款的环节。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各种税法都有明确规定税款的交纳期限。在确定期限时应考虑:(1)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征税对象所决定;(2)根据纳税人缴纳税款数额的多少来决定;(3)根据纳税行为发生情况,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实行挨次征收;(4)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防止偷税漏税,在纳税行为发生前预先交纳税款。

一般期限为1、3、5、10、15、1个月等。一般按一个月结算纳税的,税款应在期满后7天缴纳,其余5天。

减税免税。是税法中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与减少或免除的一种规定。对减免税一定要严格控制,严格执行减免税的审批权限,不能随意减免。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第二节税收的分类(论述题)

按征税对象分类:(1)对流转额的征税类(2)对所得额的征税类(3)对资源的征税类(4)对财产的征税类(5)对行为的征税类。

按计税依据分类:(1)从价税:以征税价格为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2)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数量(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规定固定税额的税种。

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1)中央税(2)地方税(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1)直接税(2)间接税。

其他方法分类:(1)事物税和货币税(2)一般税和目的税(3)定律税和配赋税。

第三章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第一节税收的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即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能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是税收首要、基本的职能。税收之所以具有财政职能是因为税收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利为依据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形式,可以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分散的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可供国家支配的财政收入,以满足国家行政职能的需要。

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1)适用范围的广泛性(2)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3)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经济职能是指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即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必然改变国民收入在各部门、各地区、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改变利益分配格局,对经济产生影响。

经济职能的主要表现:(1)税收对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调节(2)税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3)税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的作用

作用与职能的区别:税收作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所具体表现出来的效果。税收的职能是税收本身固有的长期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而税收的作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应。

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是指征税对纳税人所产生的效应,主要反映在税收对纳税人的劳动投入、储蓄、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机制内容:(1)税收对纳税人劳动投入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发挥作用;(2)税收与储蓄。储蓄处理的是把个人的经济资源转移到未来某个时期以便在未来消费的关系;(3)税收与消费;(4)税收与投资。

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第一是税收的乘数效应。第二是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作用:

(一)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需要;

(二)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1、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2、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实现收入的分配公平。(1)税收调节企业利润大体均衡;(2)税收调节个人收入水平;(3)税收调节地区之间收入的差距。

(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为国家管理及企业经济提供信息,对各项经济活动实行监督;

税收在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作用表现:首先,税收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其次,通过关税,对进口的不同的商品,规定差别较大的税率,体现国家鼓励和限制的政策,以此来调节进口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达到既保护国内农业生产,又有利于引进我们所需要的商品的目的。再次,通过对鼓励出口商品的免征税和实行消费税、增值税的出口退税,使我国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加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扩大出口,取得更多的外汇收入。最后,通过涉外税种的各种优惠待遇,吸引外国向我国国内投资,引进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

第四章税收原则

第一节税收原则的发展

古代的税收原则:

1、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三条税收标准:公平、简便、节约。代表着《赋税论》、《政治算术》。首次提出税收原则理论《他自称为税收标准》

2、尤斯迪的税收原则征税的六条原则:(1)税收应采用使国民自动自发纳税的方法(2)税收不要侵害人民的合理自由,也不要对产业加以压迫,换句话说,税收应该无害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3)税收应该平等课征(4)课税应有明确的依据,并且要实行确定的征收,不能发生不正常的情形(5)税收应对征收费用较少的物品课征(6)税收的征收,必须使纳税容易而便利。代表作《政府行政管理》、《国家经济学》、《租税及岁出论》、《财政学体系》等,其中《财政学体系》1766年出版,首次提出了税收原则。

3、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税收四原则:平等、确实、便利、节约。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提出。

近代的税收原则:

1、西斯.蒙蒂的税收原则。赞成亚当斯密四原则的基础上补充四原则:(1)税收不可侵及资本(2)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3)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用(4)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2、瓦格纳的税收四端九项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充分和弹性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税源选择和税种选择原则。

3、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原则:普遍和平等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确实、便利和征税费用节约原则。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财政学》。

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一)效率原则。1、要尽量缩小纳税人的超额负担;2、要尽量降低征收费用。

(二)公平原则(最基本)。横向公平是指凡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不相同的人应缴纳数量不同的税收。三个标准:1、按纳税人从政

府提供服务所享受的利益多少为标准;2、按征税人所感受的牺牲程度为标准;3、纳税人的能力来分配税负,纳税能力高的多纳税,反之,少纳税。

(三)稳定原则。1、内在稳定器作用:它是指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机制。

2、相机抉择作用:又称人为稳定器作用,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情况,相应应采取灵活多变的税收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既无失业有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

财政原则。首先,要完善我国的税制结构,增强国税收入增长的弹性;其次,要强化税收征管力度;此外,还要强化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逐步减少税外收费项目。

法治原则。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税原则的前提。实现依法治税,从严进行征收管理是是十分必要的。必须使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公平原则。1、税负公平。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收入相适应。同样纳税条件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额,即横向公平。不同纳税条件的纳税人应承担不同的税额,即纵向公平。2、机会均等。是基于竞争原则,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以达到社会经济有秩序发展的目标。

公平原则的实现途径:要实现公平税负,就要做到普遍征税、量能负担,使税收有效地起到调节作用。要做到税负公平,就要做到统一税政、集中税权、保证税法执行上的严肃性和一致性。要实现机会均等,就必须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

效率原则。税收经济成本:1、直接税收成本;2、纳税人所支付的除税款以外的从属费用和额外负担。

降低税收成本:首先,要提高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程度;其次,要改进管理形式,实现征管要素的最佳组合;最后,要健全征管成本制度,精兵简政、精打细算、节约开支。

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依法治税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第二,完善税制与加强征管的关系;第三,税务专业管理与社会协税护税的关系。

第五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对国家征税的经济负担程度或负担水平。广义上讲是指社会上各阶级、各阶层和各部门对于国家课税的负担。狭义上讲是指纳税人依法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收的总额。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通常用负担率来表示。

负担率:分子为纳税人的纳税金额,分母视考察角度不同而选定不同的测量值。

税收负担按照考察角度的不同分为:宏观税负、中观税负、微观税负。

税负即全社会总收入负担,研究宏观税负,旨在宏观方面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

发展中带有整体性的问题。也为国际间的税负比较提供了基础。

国民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和。

国际经济组织对各国税收水平的比较,主要使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

国民收入是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者创造价值的总和。国民收入只包括新创造的或最终进入消费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选用国民收入税收税率可以准确的衡量国民经济总体的税收水平,这一指标能够清晰的说明国家通过税收到底集中了多少国民收入。

中观税负即某个地区、国民经济某个部门或某个税种的税收负担。

微观税负指纳税人个体,如单个企业、农民、居民个人的税收负担。微观税负是制定税收政策时被考虑的最基本因素,研究微观税负是要解决宏观税负和中观税负在微观领域内的合理化问题。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宏观税率也越高。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和社会财富以及经济效益的高低。2。国家职能的大小或者说国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参与程度的大小。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支配程度越高,必然体现为政府活动范围广,规模大,造成国家财政支出的增加,进而导致宏观税率的提高。3、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影响。在西方国家,一般是单一体制的国家宏观税率要高于联邦制国家。

衡量一个国家的税负是否合理,首先要看他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均收入的多少。一般说来生产力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人均收入也越高,税负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则亦然。

当今税负总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重税负国家。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一般在35%以上。第二类是中等税负国家。发展中国家多属于这一类,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一般在20%-30%。第三类是轻赋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在15%以下。我国的税负水平总体偏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水平不相适应。

第二节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全部或部分的转嫁给他人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最早由英国重商主义学者托马斯.曼在《英国来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提出。

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即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税负归宿有法定归宿

和经济归宿之分。法定归宿是税法上规定的应纳税的承担者。经济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

税收冲击是指国家征税就会对纳税人产生的税收冲击。

税收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三个环节:税收冲击、税负转嫁、税负归宿。三者共同反映了税收负担变化的全过程。其中,税收冲击是起点,经过转嫁,税负到达终点。

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又称顺转,是指税负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转嫁给买方,也就是指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的价格方式于商品交易之时,顺利的转嫁给消费者,前转是税负转嫁中一种最为普遍的形式。一般说来前转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通过几次完成,通过多次完成的前转叫复前转。2、后转又称逆转,是指税负无法通过市场买卖转嫁给买方而改为向后转嫁给上一环节的生产者或经营者。3、混转又称散转,是指纳税人所应承担的税负,一部分向前转嫁,一部分向后转嫁,使税负分担给许多人负担。主要原因是商品价格的提高无法全部消化所纳税款。4、消转又称转化,是指纳税人无法将税负前转、后转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使由于承担税负而造成的损失在新增的利润中得到抵补,由于这种形式是纳税人自己把税负“消化”了故被称为消转。消转按消化税负的方式分为积极消转和消极消转。积极消转是指纳税人在受到纳税冲击后,通过改良生产技术、改革工艺流程、改善经济管理、精打细算、节约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增加利润,从而将税负损失抵补掉。消极消转是指纳税人受到税收冲击后,运用压低工人的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使用劣质材料和偷工减料等不合理手段来达到增加利润,以消除税收负担。5、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或税收偿本,是指将税收折入资本财产的价格之内,也就是说,当被课税的货物出售时,其买者已将此货物以后所应缴纳的税款,从所买货物的价格中预先扣除,以后税款名义上虽由买者负担,实际上仍为卖家负担。

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税负转嫁主要是就商品课税而言的。商品课税能否转嫁及程度如何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响,包括商品供求弹性、成本的形态、课税对象的性质、资本和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商品的需求弹性、商品的市场垄断程度。起决定作用的两个因素是被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商品需求弹性和税负转嫁。商品的需求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相对于商品价格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即价格的上升或下降的一定比率,引起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比率。从商品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来看,需求弹性越小,越容易转嫁,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越不易转嫁。税负转嫁与商品需求弹性成反比,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容易向生产者方向转化,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容

易向消费者的方向转化。2、商品供给弹性和税负转嫁。商品供给弹性是指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化相对于商品的价格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即价格的上升或下降的一定比率,引起供给量减少或增加的比率。从商品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关系来看,供给弹性越小,越不易转嫁,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越容易转嫁。税负转嫁与商品的供给弹性成正比,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容易向消费者的方向转化,供给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向生产者转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负转嫁。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是客观存在的,其理由:1、经济利益机制驱使企业产生税负转嫁的动机。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是明晰的,经济利益是经济活动的核心,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有完全独立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经济利益,都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且由于改革,我国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同的经济成分之间,尤其是非全民所有制经济之间,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2、自由价格为税负转嫁提供了条件。在市场经济中,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的通过市场,以价格形式进行经济上的联系,而价格转换机制中又主要是以市场决定的协商价格和自由价格为主,这就是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税负转嫁提供了基本条件和现实可能性。3、税负转嫁是政府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税负转嫁机制可以起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社会供求平衡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国家用于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4、外商企业的税负转嫁是客观现实。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模式逐步由计划体制过渡到市场体制,而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存在。

国家税收复习重点

第一章税收概述 1、“初税亩”是我国税收成熟的标志 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基本保障)、无偿性(核心)和固定性(约束) 3、税收的职能:财政职能(第一个,最基本)、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 第二章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 1、纳税人(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客体)、税率是税法的三个最基本要素。 2、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 3、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起点;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4、按照税负是否转嫁:直接税(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和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按照管理权限的不同: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地方税(房产税、车船税等)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5、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营业税、所得税、城建税等 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营业税、城建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等 海关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关税、进口产品增值税、消费税、直接对台贸易调节税 第三章增值税 1、混合销售行为: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的行为。 特点:销售货物与提供营业税劳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例题?多选题】依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下列混合销售行为中,应征收增值税的有(AD )。 A.家具厂销售板式家具的同时负责安装的业务 B.餐厅提供餐饮服务并对就餐者销售酒水饮料 C.电信部门为客户提供电信服务同时销售电话机 D.批发企业销售货物并实行送货上门 2、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指增值税的纳税人在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兼营非应税劳务(即营业税应税劳务)。 3、当期进项税额的计算:

国家税收1

《国家税收》 一、单项选择(50分) 1、税收是凭借(C)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A. 资产所有权B. 国家对纳税人提供的服务C. 政治权力D. 人权 2、国家对(C)具有偿还的义务。 A. 税收B、财政货币发行C. 国债D、规费收入 3、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个人是(B)。 A. 实际负税人B. 扣缴义务人C. 纳税义务人D. 税务机关 4、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部分称为(A)。 A. 免征额B. 起征点C. 免予额D. 减税额 5、一个征税对象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的税率形式是(C)。 A. 定额税率B. 比例税率C. 超额累进税率D. 全额累进税率 6、(A)的特点是税率不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A. 比例税率B. 定额税率C. 累进税率D. 边际税率 7、在特定税种中多征一部分税款称为(C)。 A. 附加B. 加征C. 加成D. 综合负担 8、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是(C)。 A. 消费税B. 关税C. 财产税D. 营业税 9、我国增值税对购进免税农产品的扣除税率为(C). A. 7%B. 10%C. 13%D. 17% 10、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C)征收。 A.进口地税务机关B.交货地税务机关C.海关D.进口方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 11、娱乐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D)的幅度税率,由各省在规定的幅度内,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A. 3%-20%B. 15%-20%C. 5%-15%D. 5%—20% 12、消费税的征税环节一般是在(A) A.生产环节 B. 销售环节 C.分配环节 13、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的纳税环节为(A). A.收购环节 B.销售环节 C.开采环节 D.转移使用环节 14、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它一般由利润表中的(C )调整而得。 A.主营业务利润 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15、在税法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B). A.减免 B.税率 C.附加和加成 D.起征点 16、以下税种中,课税对象与税源往往不一致的是(D). A. 企业所得税 B.个人所得税 C.车船使用税 D.土地增值税 17、税务机关最基本的权利是( C )。 A.税法解释权 B.税收保全权 C.征税权 D.估税权 18、(D )是政府为执行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通过税收制度中的特殊规定,以减少税收收入为代价,向特定的纳税义务人提供的财政援助。 A.税基B.税务支出C.税收支出D.税式支出 19、(C)是对征税对象中的某些项目不予征税。 A.税收抵免B.税收减免C.税收豁免D.税收优惠 20、我国现行的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B)。

国家税收参考答案(整理版)

《国家税收》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活动。 2、税收原则: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的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 判断税收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3、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 的税负水平保持均衡。 4、税收成本:税收成本是指征纳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该过程开始于税收政策的制定,结束于税 款的全额入库)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的总和,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 5、资源配置职能: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 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6、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 7、税源:税源即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8、税基:税基是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计算的基础,也称计税依据。一是指某种税的经济基础。二 是指计算交纳税额的依据或标准,即计税依据或计税标准。它包括实物量与价值量两类。 9、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中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10、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按同一比例增长的税率。 11、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按照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减去按照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之后的差额。 它是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常数。 12、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是随着课税对象数额增加而递 增的税率。 13、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以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在课税对 象数额提高一个级距时,对课税对象全额都按提高一级的税率征税。 14、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 率,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其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 并且,每一次计算仅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的部分作为计算基数,然后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出应纳税款数额。 15、税收效应: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及其手段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影响。 16、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有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 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额,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种流转税。 17、生产型增值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允许从其销售产品的销项税额中抵扣。 18、收入型增值税:只允许抵扣当期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进项税的,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19、消费型增值税:准许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进项税的,称为消费型 增值税。 20、进项额:是指企业购入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及应税劳务时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 21、销项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增值 税额。 22、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间接税。 23、从量定额:以商品的重量、长度、容量、面积等计量单位为计税依据,按固定的单位应税额进 行计征的计税方法。 24、预定定价:纳税人与税收部门之间进行商量,以某一商品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缴纳税款, 以保证税收的收入。到一纳税期限,再按实际的商品销售价格计税后调整,多退少补。 25、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 税。 26、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

《国家税收》(课程代码00061)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税收是实现社会经济建设的【】 ? A.政治保证 ? B.物质基础 ? C.政治基础 ? D.民主保证 参考答案:B 2、在公平财富分配方面,最有效的税率形式是【】? A.累进税 ? B.累退税 ? C.比例税 ? D.定额税 参考答案:A 3、可反映全社会税收负担率的指标是【】 ? A.企业税收负担率 ? B.个人税收负担率 ? C.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 D.征税费用占税收收入的比例 参考答案:C 4、1959年我田税收改革的内容是【】 ? A.开征集市交易税 ? B.统一农业税

? C.实行“税利台一”的试点 ? D.调整工商所得税 参考答案:C 5、某教授一次稿酬收入5000元,该教授此笔稿酬的应纳税额为【】? A.560元 ? B.574元 ? C.700元 ? D.1000元 参考答案:A 6、城市建设税的特定目的是【】 ? A.取得财政收入 ? B.调节经济结构 ? C.用于城市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旆的维护 ? D.调节城市建设布局 参考答案:C 7、税基最小的增值税类型是【】 ? A.生产型 ? B.收入型 ? C.消费型 ? D.流转型 参考答案:C 8、下列经营活动中,应征营业税的营业额有【】

? A.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租赁费 ? B.贷款业务中贷款利息减去借款利息 ? C.建筑业总承包人将工程转包时,收取的总承包额 ? D.企业之间租赁设备收取的租赁费全额 参考答案:D 9、行为税的特点是具有特定的目的性。下列不犀于行为税的税种是【】? A.印花税 ? B.城市维护建设税 ? C.车船使用税 ? D.社会保险税 参考答案:A 10、税收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 ? A.税务登记 ? B.税款征收 ? C.帐簿管理 ? D.纳税申报 参考答案:B 11、 稿酬所得的实际适用税率为【】 ? A.10% ? B.14% ? C.20% ? D.30%

国家税收

一、判断题 1.企业受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如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可按委托加工合同上注明的材料成本与加工费之和为组成计税价格,计算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 2.设有两个以上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的,视同销售货物。 ( ) 3.金融机构把单位或个人的存款借贷给他人使用,以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税。 ( ) 4.企业境外所得税额抵免限额应分国分项计算。( ) 5.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纳税人在规定征税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占用国有土地征收的一种税。 ( ) 6.免征额是课税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 ( ) 7.税收调节经济和反映监督的职能寓于组织收入职能之中,没有组织收入,也就没有对经济的调节和监督。()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实际税率为( )。 A.20% B.14% C.30% D.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2.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可以提取折旧的有( )。 A.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D.房屋、建筑物 3.下列项目属于营业税应税项目的是( )。 A.商品批发、零售 B.转让专利权 C.加工、修理修配 D.单位职工为本单位提供应税劳务 4.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销售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A.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B.销售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C.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D.取得销售款的凭证的当天 5.我国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分为( )。 A.高税率 B.基本税率 C.低税率 D.零税率 6.纳税期限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纳税人生产经营的特点 B.纳税人的所有制性质 C.纳税人税款的多寡 D.应税行为发生的特点 7.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税金有( ) A.增值税 B.营业税,消费税 C.城乡维护建设税 D.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 三、计算题 1.某进出口公司当月进口一批货物,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700万元,该货物关税为10%,增值税税率17%;当月该公司向一般纳税人销售这批货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800万元。计算该公司进口和销售两个环节应纳增值税税额。 2.某外贸公司本月从国外进口一批摩托车,到岸价格和关税共45万元。当月全部售出,取得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741195元。分别计算该公司进口和销售摩托车应缴纳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注:摩托车消费税税率采用10%)

自考《国家税收》(00061)考试知识点之三下篇税务管理

自考《国家税收》(00061)考试知识点之三下篇税务管理第十三章税收管理体制与税制 第一节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管理体制:是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 权限的五方面:1、税收立法权;2、税法解释权;3、税种的开征和停止权;4、税收的调整权;5、税收的加征和减免权。 制定税收管理体制的原则。(一)同政治、经济及财政体制保持一致。(二)责、权、利相结合。(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行税制管理体制的内容。(一)属于国务院的管理权限。税收政策的指定或改变;税法的颁布和实施;税种的开征或停征;税目的增减和税率的调整,必须由国务院统一规定。(二)属于财政部的管理权限。规定实施细则和解释说法;指定涉外税收的有关规定;制定边境地区小额贸易税收规定;在省市自治区范围内对某种应税产品或对某个行业减税免税;对某种高税率产品如烟、酒、糖、手表4种产品需要减税免税的;都必须报财政部批准。(三)属于各省市自治区管理权限。个别纳税单位生产的产品或经营的业务因生产经营价格等发生较大变化及照顾工业企业利用“三废”和废旧物品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按照税法规定纳税有困难的,可给予定期的减免税;照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县办“五小”企业,在开办初期纳税有困难的,可减半或免征工商税一年;乡镇企业生产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品以及乡办企业为本乡乡民主要生活服务的业务收入,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减免税照顾;新版乡镇企业开办初期纳税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减免工商税、所得税一至二年;对不直接为生产服务、利润大、所得税负担轻的乡镇企业,也可做适当调整;灾区乡镇从事自救性生产,可给予一定期限的减征或免征工商税或所得税;照顾农业税,在核定征收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再给县乡之间进行调整;对未经批准或违法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其经营收入除按“临时经营”税目征收工商税外,还要加成加倍征收;对投机倒把活动,必须采取补税罚款等措施进行打击,严重违法的,送人民法院惩处。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牲畜交易税和集市交易税的减税、免税、变更税率、税额或停征;对屠宰税确定征税范围,调整税额和采用某些减免税措施。(四)属于民族自治区的管理权限。民族自治地方的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税收,可以根据全国统一税法规定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制定本地区的税收方法,并报国务院备案。 现行管理体制特点。1、税收立法权全部集中在中央;2、行业性的减免税,较大范围内对某种产品的减免税,管理权集中在中央;3、在某些情况下,对个别企业和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地方具有一定的减免税审批权;4、税收管理权限主要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 第二节我国分税制改革

全国7月自考国家税收试题及答案00061

全国7月自考国家税收试题及答案00061

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家税收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06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经过法律体现的是( D )1-9 A.公民意志 B.企业意志 C.社会意志D.国家意志 2.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某种劳务或某种资源的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代价是( C )1-17 A.利润 B.国债 C.费 D.税 3.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A)2-20 A.征税对象 B.税率 C.纳税环节 D.税目

4.下列选项中,作为征税对象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的是(B)2-21 A.税目 B.计税依据 C.税源 D.纳税环节 5.税收的经济影响一般经过两个基本效应发挥作用,一个是替代效应,另一个是(A)3-50 A.收入效应 B.宏观效应 C.微观效应D.经济效应 6.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B)4-65 A.明确税种设置 B.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 C.确立税制的指导思想 D.科学的进行税收分类7.税收活动过程的起点是( B )5-90 A.税收管理 B.税收冲击 C.税负转嫁D.税负归宿 8.下列属于1994年税制改革内容的是( A )6-114 A. 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B.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C.进行第二步利改税 D.免除全国农业税9.某化妆品公司销售一批化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消费税税率为30%。该公司应缴纳的消费税是( B )7-150 A.12,000元 B.18,000元 C.21,060元

2010年04月一2011年04月自考00061《国家税收》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0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家税收试卷 课程代码000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税收是国家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其凭借的是【 D 】1-1 A.行政权力 B.财产权力Array C.民主权力 D.政治权力 2.按征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同等级,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是【 C 】 2-26 A.差别比例税率 B.单一比例税牢 C.累进税率 D.定额税宰 3.税收职能特征在于它的内在性和【 B 】3-44 A.内生性 B.客观性 C.衍生性 D.派生性 4.提出平等、确实、便利、节约四项税收原则的是【 D 】4-68 A.戚廉·配第 B.尤斯迪 C.西斯蒙第 D.亚当·斯密 5.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向买方转嫁的税负转嫁方式是【 A 】5-91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6. 1979年我同税制改革的核心是【 A 】6-108 A.利改税 B.增值税转型 C.统一商品流通税 D.免除全国农业税 7.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0月进口生产家具用的木材一批,到岸价格为8 万元,已纳关税1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进口木材应纳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是 【 D 】7-143 8+1=9 A. 6.84万元 B.7.69万元 C.8万元 D.9万元 8.某石化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0月份销售柴油100000升,每升不含增值税销 售额为4.2元,增值税税率为17%。当月将自产柴油5000升用于本厂基建工程的车辆和设 备使用。柴油适用的单位税额为0.1元/升。该石化厂2009年10月份应纳消费税是【 C 】 7-149 (100000+5000 )×0.1=10500元 A. 500元 B.10000元 C.10500元 D.44100元 9.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消费品中.不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是【 B 】7-153 2006年4月1日对实木地板开征5%的消费税 A.汽车轮胎 B.网球及其球具 C.烟丝 D.实木地板 10.租赁行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是【 B 】7-167 A.3% B.5% C.8% D.10% 11.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下列项目中不征税的收入是【 A 】8-211、269、 270 A.财政拨款 B.租金收入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346841.html,)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国家税收参考答案(整理版)

国家税收》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税收: 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活动。 2、税收原则: 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的原则, 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是 判断税 收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3、公平原则: 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 的税负水平保持均衡。 4、税收成本: 税收成本是指征纳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该过程开始于税收政策的制定, 结束于税 款的全额入库)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的总和,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 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 5、资源配置职能: 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 资源配置 的最优效率状态。 6、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 7、税源 :税源即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8、税基: 税基是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计算的基础,也称计税依据。一是指某种税的经济基础。二 是指计算 交纳税额的依据或标准,即计税依据或计税标准。它包括实物量与价值量两类。 9、税率: 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中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10、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按同一比例增长的税率。 11、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按照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减去按照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之后的差额。 它是在 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常数。 12、累进税率: 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是随着课税对象数额增加而递 增的税 率。 13、全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以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在课税对 象数额提 高一个级距时,对课税对象全额都按提高一级的税率征税。 14、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 率,税率 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其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 并且,每一次计算仅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的部分作为计算基数,然后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出 应纳税款数额。 15、税收效应 :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及其手段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影响。 16、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有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 其取得的货 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额,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种流 转税。 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允许从其销售产品的销项税额中抵扣。 只允许抵扣当期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进项税的,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准许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进项税的,称为消费型 20、进项额: 是指企业购入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及应税劳务时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 21、销项额: 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增值 税额。 22、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间接税。 23、从量定额: 以商品的重量、长度、容量、面积等计量单位为计税依据,按固定的单位应税额进 行计征的 计税方法。 24、预定定价: 纳税人与税收部门之间进行商量,以某一商品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缴纳税款, 以保证税 收的收入。到一纳税期限,再按实际的商品销售价格计税后调整,多退少补。 25、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 税。 26、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personal income tax )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 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7、 资源税:资源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应税资源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 收的一种 税。 28、 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价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向产权所有人 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7、生产型增值税 18、收入型增值税 19、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

2018年04月自学考试00061《国家税收》历年真题

国家税收试卷 课程代码: 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M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实现的【 B 】 A.一般分配关系 B. 特殊分配关系 C.行政分配关系 D.投资收益关系 2.罚没收入与税收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C 】 A.固定性 B.连续性 C.无偿性 D.惩罚性 3.下列税收要素中,直接关系到纳税人负担水平的是【 D 】 A.纳税人 B.税源 C.税目 D.税率 4.对于价格稳定,质量规格统一的产品,应尽量采用的税率形式是【 D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5.下列选项中,属于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是【 B 】 A.公平、效率、法治 B.平等、确实、便利、节约 C.公平、简便、节约 D.普遍、公平、有效 6.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 C 】4-65 A.确定税收立法思想 B.明确主体税种 C.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 D.制定合理的税率 7.下列选项中,在税负转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5-93 A.课税商品的供求弹性 B.课税商品的成本形态 C. 课税商品的垄断程度 D.课税对象的性质 8.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中,流转税制的核心税种是【 D 】6-115 A土地增值税 B.营业税 C.消费税 D.增值税 9.国内某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旅游,共收取全程旅游费230万元,其中支付给新西兰当地某旅行社接团费用60万元,支付给澳大利亚当地某旅行社接团费 用12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则国内旅游企业该项业务的营业税额是【 B 】7-169 A.1.5万元 B.2.5万元 C.6.9万元 D.11.5万元 10.对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的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征收【 D 】7-163 A.营业税 B.增值税和营业税 C.关税 D.增值税 1i.某商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于2018年5月购进童装150套,以98元/套的含税价格全部售出,该商店当月销售这批童装的应纳增值税为【 A 】7-139 A.428.16元 B.588元 C.832.08元 D.882元 12. 某企业为化妆品生产企业,该企业将自产的一批化妆品作为本企业职工福利。如果该 产品无同类产品价格可比照,其组成计税价格是【 D 】7-152 A.(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B.(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C.(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2019年四川小自考 国家税收 课程代码00061

复习资料 《国家税收》(课程代码00061)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契税采用幅度税率,税率为【B】 ? A.1%~3% ? B.3%~5% ? C.3~5元 ? D.10~20元 2、税收是实现社会经济建设的【B】 ? A.政治保证 ? B.物质基础 ? C.政治基础 ? D.民主保证 3、可反映全社会税收负担率的指标是【C】 ? A.企业税收负担率 ? B.个人税收负担率 ? C.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 D.征税费用占税收收入的比例 4、1959年我田税收改革的内容是【C】 ? A.开征集市交易税

? B.统一农业税 ? C.实行“税利台一”的试点 ? D.调整工商所得税 5、税基最小的增值税类型是【C】 ? A.生产型 ? B.收入型 ? C.消费型 ? D.流转型 6、下列经营活动中,应征营业税的营业额有【D】? A.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租赁费 ? B.贷款业务中贷款利息减去借款利息 ? C.建筑业总承包人将工程转包时,收取的总承包额? D.企业之间租赁设备收取的租赁费全额 7、我国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是【D】 ? A.按月计征,按月预缴 ? B.按季计征,按月预缴 ? C.按年计征,按月或按季预缴 ? D.按年计征.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8、下列关于印花税的各项中,采用定额税率的是【B】? A.借款合同

? B.许可证照 ? C.租赁合同 ? D.加工承揽合同 9、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机关是C ? A.国家税务机关 ? B.地方税务机关 ? C.财政机关 ? D.土地管理机关 10、世界上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D】 ? A.美国 ? B.英国 ? C.德国 ? D.法国 11、对税种分类时,将税种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所依据的标准是【B】? A.征税对象 ? B.税负能否转嫁 ? C.税收收入的归属权 ? D.计税依据 12、税法上规定的纳税人是指B

全国2015年7自考《国家税收》试题及答案

201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家税收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06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体现的是( D )1-9 A.公民意志 B.企业意志 C.社会意志 D.国家意志 2.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某种劳务或某种资源的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代价是( C )1-17 A.利润 B.国债 C.费 D.税 3.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 )2-20 A.征税对象 B.税率 C.纳税环节 D.税目 4.下列选项中,作为征税对象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的是( B )2-21 A.税目 B.计税依据 C.税源 D.纳税环节 5.税收的经济影响一般通过两个基本效应发挥作用,一个是替代效应,另一个是( A )3-50 A.收入效应 B.宏观效应 C.微观效应 D.经济效应 6.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 B )4-65 A.明确税种设置 B.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 C.确立税制的指导思想 D.科学的进行税收分类 7.税收活动过程的起点是( B )5-90 A.税收管理 B.税收冲击 C.税负转嫁 D.税负归宿 8.下列属于1994年税制改革内容的是( A )6-114 A. 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B.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C.进行第二步利改税 D.免除全国农业税 9.某化妆品公司销售一批化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消费税税率为30%。该公司应缴纳的消费税是( B )7-150 A.12,000元 B.18,000元 C.21,060元 D.30,000元 10.一般来讲,从商品的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看,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 A )5-94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11.2010年某居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00万元,营业外收入80万元,与收入配比的成本3,100万元,全年发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共计600万元,营业外支出60万元,其中向希望工程捐款40万元。该企业在计算201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准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金额是( A )8-214 A.38.4万元 B.40万元 C.43.2万元 D.60万元

国家税收名词解释

国家税收名词解释 第一章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税收: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税收的本质: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上缴利润: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上交国库的一部分企业纯收入。 国债:即国家信用,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运用信用方式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 货币财政发行: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的行为,称为“隐蔽的税收”。 罚没收入:罚款没收收入的简称,是指国家主管部门和机关(如公安、司法、工商、税务、海关、物价等部门)对违反有关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课处的罚款及没收财物的惩罚性措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费: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当事人提供某种劳务或某种资源的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代价。 补偿基金:弥补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部分,它是简单再生产赖以继续进行的保证。 积累基金: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它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前提。 消费基金包括劳动者及其家属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部分,是社会再生产赖以进行的内在和外在前提条件。 第二章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征税对象: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 税目:即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品种和项目。 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解决征税的计算问题。 税源: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纳税人: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自然人:在法律上形成的一个权利与义务的主体的普通人。 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扣缴义务人: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名义税率就是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应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实际税率是实纳税额与实际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实纳税额/实际征税对象数量。 比例税率是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全累税率是累进税率的一种,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接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 超累税率是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 纳税环节,就是对处于运动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交纳税款的环节。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的法定期限.

全国2012年7月自考《国家税收》试题及答案00061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家税收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06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体现的是( D )1-9 A.公民意志 B.企业意志 C.社会意志 D.国家意志 2.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某种劳务或某种资源的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代价是( C )1-17 A.利润 B.国债 C.费 D.税 3.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A)2-20 A.征税对象 B.税率 C.纳税环节 D.税目 4.下列选项中,作为征税对象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的是(B)2-21 A.税目 B.计税依据 C.税源 D.纳税环节 5.税收的经济影响一般通过两个基本效应发挥作用,一个是替代效应,另一个是(A)3-50 A.收入效应 B.宏观效应 C.微观效应 D.经济效应 6.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B)4-65 A.明确税种设置 B.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 C.确立税制的指导思想 D.科学的进行税收分类 7.税收活动过程的起点是( B )5-90 A.税收管理 B.税收冲击 C.税负转嫁 D.税负归宿 8.下列属于1994年税制改革内容的是( A )6-114 A. 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B.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C.进行第二步利改税 D.免除全国农业税 9.某化妆品公司销售一批化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消费税税率为30%。该公司应缴纳的消费税是( B )7-150 A.12,000元 B.18,000元 C.21,060元 D.30,000元 10.一般来讲,从商品的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上看,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 A )5-94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11.2010年某居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00万元,营业外收入80万元,与收入配比的成本3,100万元,全年发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共计600万元,营业外支出60万元,其中向希望工程捐款40万元。该企业在计算201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准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金额是( A )8-214 A.38.4万元 B.40万元 C.43.2万元 D.60万元

00061国家税收自考

00061国家税收自考

1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对税收的理解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2税收的交纳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3税收名词的演进:税;租税;捐税、赋税、课税. 4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5分配关系问题:解决社会产品归谁所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 6征税的过程:就是把国家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非分配过程. 7本质,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社会产品按价值的最终用途分;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8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1)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2)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3)税收分配 是为了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9税收的特征:1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2税收的强制性: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资源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3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10税收与国有企业商家利润:1)分配依据不同,作用范围不同2)形式特征不同. 11税收与国债:1财政作用不同2形式特征不同 12税收与货币财政行:1)税收有物质保证,货币财政发行没有物资保证;2)税收具有固定性,货币财政发行不具有固定性;3)货币财政发行是国家在迫不得已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方法. 13税收与罚没收入:1)两者都具有无偿性;2)罚没收入不具有固 定性;3)税收与 罚没收入的特征 不同,作用也不 同. 14税收与费:1) 主体不同,费一 般由其他机关、 经济部门、事业 单位收取的;2) 费具有有偿性;3) 费是专款专用. 15税收要素包括: 征税对象、纳税 人和税率,是税 法构成要素的组 成部分. 16征税对象(指 对什么东西征税, 即征税的目的 物.):1)税法的 最基本要素,它 体现着征税的最 基本界限(2)决 定了各个不同税 种在性质上的差 别,并且决定着 各个不同税种的 名称. 17征税对象包 括:1)税目:即征 税对象的具体内 容,是在税法中 对征税对象分类 规定的、具体的 征税品种和项 目.2)计税依据: 是征税对象的计 量单位和征收标 准,解决征税的 计算问题.3)税 源:是税收收入 的来源,即各种 税收收入的最终 出处.

00061 国家税收习题集(附答案)

课程名称:《国家税收》 课程代码:00061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法规定征税的目的物为(),它是区分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 A.纳税义务人 B.征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2.下列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A.印花税 B.增值税 C.关税 D.消费税 3.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体现的是() A.公民意志 B.企业意志 C.社会意志 D.国家意志 4.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某种劳务或某种资源的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代价是() A.利润 B.国债 C.费 D.税 5.下列选项中,作为征税对象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的是() A.税目 B.计税依据 C.税源 D.纳税环节 6.税收的经济影响一般通过两个基本效应发挥作用,一个是替代效应,另一个是() A.收入效应 B.宏观效应 C.微观效应 D.经济效应 7.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 A.明确税种设置 B.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 C.确立税制的指导思想 D.科学的进行税收分类 8.税收活动过程的起点是() A.税收管理 B.税收冲击 C.税负转嫁 D.税负归宿 9.下列属于1994年税制改革内容的是() A. 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B.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C.进行第二步利改税 D.免除全国农业税 10.下列税种中属于从量税的是()。 A.企业所得税 B.增值税 C.关税 D.耕地占用税 11.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A.关税 B.增值税 C.所得税 D.消费税 12.下列车辆中不属于车辆购置税征税范围的是() A.摩托车 B.无轨电车 C.电动自行车 D.拖挂车 13.下列税制要素中,衡量纳税人税收负担轻重以否的重要标志是()。 A.纳税期限 B.减税免税 C.税率 D.纳税环节 14.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人的确定原则是()。 A.量力负担 B.属人 C.属地 D.属人属地 15.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属于()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16.国家对国有企业征税凭借的是()

《国家税收》(00061)1

自考《国家税收》(00061) 考试知识点之一上篇税收概论 第一章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第一节税收的定义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对税收的理解:(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2)税收的交纳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税收名词的演进:税、租税、捐税、赋税、课税。 第二节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分配关系问题是解决社会产品归谁所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征税的过程就是把国家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非分配过程。 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社会产品价值按最终用途分为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补偿基金是弥补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部分,它是简单再生产赖以继续进行的保证。 积累基金是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它是生产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前提。 消费基金包括劳动者及其家属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两部分。 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1)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2)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3)税收分配是为了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政治、经济及社会职能;对外职能)。政治职能即对本阶级实行一定范围内的民主,对敌对阶级实行镇压,以保持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经济职能即运用政权的力量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社会统治者的利益。社会职能即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使社会陷于崩溃。对外职能主要是加强国防,抵御外来侵略,调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税收的形式特征。三个形式特征: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1)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税收的这个特征是国家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2)强制性是指国家依法征税,而并非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强制性体现在国家征税的直接依据是政治权力而不是生产资料的直接所有权。(3)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这种固定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