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门要素流出推力
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城市化水平最终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为什么城市 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我国经济发展 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预计未来15年中国将进入加速城市 化阶段。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到2010年可达到42% — 4 5%。考虑到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对 我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前景的预测只能给出粗略的估计。
强制措施
限制农村人口盲目
转移;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资金。
来自百度文库
3、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
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且发展速度缓慢,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自然增 长,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虽然防止了城市的过度膨胀,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市化的进程。
4、具有二元城市化结构
中心的作用;
提高大城市的内涵质量,健全经济功能,强化管理水平,解决 问题(集聚过度、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流动人口);
1、调整城镇发展战略,完善城镇体系
多元化—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发展逐步由大中城市—中小城市;
区域城市化方针—以各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交通干线为依托,职能分工不 同、分布较为合理,开放式、网络型的城市化格局。
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2、发挥大城市的优势,促进其健康发展 使发展势头较好的中等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大城市,发挥区域
农业对城镇化 的贡献 市场贡献(农民需求:生产投入与生活消费品)
要素贡献(农业资源的向外转移)
外汇贡献(农产品换取进口设备所需外汇) 赋税方式(农民赋税)
农业对城镇 化 提供剩余 的方式
价格方式(不利的贸易条件—工农产品剪刀差) 储蓄方式(存款;政府、企业债券的认购) 财产剥夺方式(凭借政治力量)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剩余劳动力的增长(土地的有效承载能力)
农业的 内部推力
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对农业投入的减少
非农产业的 外部拉力
城乡差距的拉大(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
较好的职业工作条件、文化生活条件、社会环境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3 、动力机制之三:农业剩余贡献
产品贡献(生存的基本需要;工业的原材料)
4、大城市过度集聚,小城镇发展无序
大城市过度集聚—城市病(集聚效应、扩散效应) 小城镇缺乏合理的规划 —无序自发状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主要途径)
三、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1 、动力机制之一: 农村工业化推进 (乡镇企业)
乡镇 企业 的发 展
打破“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观念 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加速了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集中 高耗能、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
乡镇 企业 面临 的困 境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制工作缓慢
布局分散(企业搬迁存在的问题:路径依赖、经 营成本、原料地趋近、小城镇建设无序)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2 、动力机制之二:比较利益驱动 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看: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过程是在农业的 内部推力和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同时资本、技术等 经济要素的转移也存在着同样的趋势。
规模等级: 大城市;中小城市
职能分工:产业结构趋同
基础设施布局:重复建设
3、城市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城市开发过热
市管县体制的确立,设市、镇的标准调整,大量撤县建市 — 小城镇数量增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虚假增长;
城市开发—过多占用耕地、大城市过早郊区化
思考:如何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护土地资源?
城镇居民补贴政策、居住、就业、保险、子女入学等)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增加农产品和要素剩余
制度 安排 在城 镇化 过程 的作 用
非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国民经济非农化的发展
结合 经济要素流动的制度安排: 与集 聚的 合力 非农部门要素流入拉力 城镇建设的制度安排: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开发 满足了城镇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需要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长和城镇有限容纳能力之间的矛盾 农村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
在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集约);
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企业下岗人员增多。
2、地区发展失衡,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东密西疏,由东向西递减 城市之间不协调: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的连续性与不稳定性
建国前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前(超经济的政治层面, 基于战事方面的考虑居
多)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1949—1978年) 总体上看城市化发展速
综合性大中城市发展较快,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形
成以大中城市优先发展的城市化格局。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非建制镇也在增加,农业人口职业的 非农化与定居地的城市化不同步发生(乡村城市化、隐性 城市化)
5、城市构成不协调,城市分布地域差异显著
大城市比重过高,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出现了头重脚轻
的现象。 我国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城市 人口,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呈现东密西疏的格局。
度迟缓、过程曲折。(经济因素仍未能代替政治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导致中国城
市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超经济强制因素的减少及市场因素的
增加,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机械迁移)
2、城市化进程的计划性
城市建立和发展受到政府支配,功能结构偏重于重工业
工业型城市化,多呈政治与经济中心二位一体的城镇网络。 政府(城市化的主体)
4 、动力机制之四:制度变迁促进 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 安排。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发动和包办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制度安排转变为国家宏观调控 下的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制度安排。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在国家宏观调控 的基础上 , 由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民自发建设和管理小城镇。(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