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认识:各封建王朝通过上述措施,直接目的是
为了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农民 占有少量土地,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满足了农业对劳动力的 需求;缓和了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矛盾,为农业发展营造了稳 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封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b、概况: Ⅰ、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Ⅱ、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 •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c、影响:
Ⅰ、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 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Ⅱ、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010历史高考专题复习 精品系列课件
116《三农问题》
• 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 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 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 村指小城镇建设
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和技术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处在石器时代 和金石并用时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处在旧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和河姆渡 氏族处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 晚期开始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 •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 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 一般说来,每个王朝建立的初期,统治集团比较奋发 向上,励精图治,都有自己的治理目标,他们的政策 往往行之有效,也充分说明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 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 三代农业有较大发展的原因是 ( ) • ①统治者重视农业②井田制的推行 ③采取集体耕作方式④青铜农具的 大量使用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③ D.①②④
• (2003年上海高考)北京人遗址中发 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 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 是( ) • A.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 • 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 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 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 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可以 不用人力操作的是 • ①翻车 ②筒车 • ③耧车 ④桔槔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 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牛耕的 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 命。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②商周时期:
③春秋战国 时期:
④秦朝时: ⑤两汉时期
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牛耕广泛使用,并有了改进,出 现了两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铁 农具和牛耕都向边疆传播;西汉时 发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 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 明了播种机械耧车。西域用上了中 原传去的铁农具
三、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1、各朝代 的主要水利工程
①夏商周:
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 ②春秋战国: 田;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有史 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秦国蜀 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 在秦国修的郑国渠。春秋时期吴 王夫差就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 -邗沟 ③秦朝 •开通了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
• 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 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 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 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 强调 •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 • 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 • 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 D.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在一些 王朝的初期往往采取一些有利于农业发 展的措施,其中唐朝初期采取的是 • A 减轻田租,十五税一,甚至十多年不 收税 • B 实行租庸调制,“庸”的规定保证了 农民生产的时间 • C 将北方旱作物推广到江南地区 • D 奖励垦荒和实行“摊丁入亩”
二、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 的措施
①春秋时期 •②战国时期 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秦国商鞅奖励耕战,限制工商 业发展,禁止弃农经商。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 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 •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奖励 农耕; 推行屯田制;
③秦朝 两汉时
三国时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 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 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 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 陂池为主;西北修筑坎儿井; ⑤汉武帝和汉明帝都进行了大规模 的治理黄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
• ⑥隋朝开通大运河 • a、目的: • • • •
•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 的需要等
⑥魏晋南北 朝时期:
•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 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 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 一牛一人犁耕法。
⑦唐朝时期: •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
• 认识:工具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最 显著的标志,经济发展最根本原因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变革 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关系和 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我国从原始 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都由于生产力的 进步(即生产工具的进步)引起的。
• 下列农具和耕作方法,出现在 汉朝时期的是: ①耦犁 ②二牛一人犁耕法 • ③耧车 ④翻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 D.③④
• 1997全国,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 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 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 现于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 • 1997年上海,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 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
④唐:
•推行均田制;
•轻徭溥赋,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 ⑤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 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 南北农作物交流。 • ⑥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相对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 ⑦清初政府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 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 ⑧历代封建王朝还大力推广推行奖励垦荒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封建 国家还编纂农书,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