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问题是什么

合集下载

三农问题及意义

三农问题及意义

三农问题百科名片“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

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

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简介“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

“三农问题”是三农的各个方面的弱质性带来的,有其质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刻原因;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入手,对宏观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派遣大批“小康工作队”与广大农民“三同”,在实践中探讨、创造、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罢了。

含义“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

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什么叫三农-三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叫三农-三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叫三农?三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充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一、什么叫三农1、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一定要一体化的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2、应对农业发展的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的本身,还要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充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中国农业产品这时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

二、三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1、农业(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而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2)农业主要包含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从事农业生产与气候息息相关,我国在上古就产生了农耕文明。

2、农村(1)农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者所聚居的地方,和城市和城镇相比,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会更差,但自然景观更好,而且生活节奏更慢,生活压力更小。

(2)今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3、农民(1)农民就是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这类人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素质比较低,而且负担较重。

(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与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与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与三农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人口的大量涌向城市,导致“空心化”的乡村和“城市病”两种状况的产生。

为了消弭这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两个方面逐一阐述,旨在探究如何振兴乡村,解决三农问题。

一、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

三农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下面对三农问题的几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1.农业发展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很高,农业发展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然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依然滞后,无论是物质基础、科技含量还是市场机制,都需要加强和改进。

2.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旱、涝、风、霜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农民收入问题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收入低、贫困程度深等问题,而广大农民的收入状况与农民人口基数成反比例关系。

乡村家庭的收入不仅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消费,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

因而,平衡城乡收入是乡村振兴的首要问题。

4.农民职业化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农民的职业多样化缺失,农民的职业技能也需要提高。

建立一个有利于农民参与职业化的环境和政策非常必要。

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实施一系列振兴乡村发展的战略。

下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1.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接受市场的挑战,发展国家鼓励的新产业,提高农民自主创业意识。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培养劳动力,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2.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城市资金和技术向乡村流动,推动当地资源开发上升,打造城乡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优质生活环境。

三农问题是指什么

三农问题是指什么

三农问题是指什么引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总称,是指困扰中国农村发展进程的一系列问题。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三农问题的定义、成因及主要表现进行阐述。

一、三农问题的定义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总称。

农业问题主要指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农村问题主要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农民问题主要指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农民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三农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长期以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偏向和关注不足。

二、三农问题的成因三农问题的成因主要有:1. 农业现代化滞后中国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滞后,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信息渠道,导致农产品产量低下和质量不稳定。

2.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能源、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农村仍以农业为主导,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缺乏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4. 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贫困问题突出。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5.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严重,进一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三、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三农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1.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民难以从农业生产中获得合理的利润。

农民的产出无法直接面向市场,而是通过中间环节出售,利润被削减。

2. 农村人口流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不断加剧,农村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短缺。

农村老龄化加剧,农村社会发展压力增大。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 中国的三农问题 • 孙中山提出了民生政策:孙中山在三民主义 革命纲领中提出了“平均地权”,即民生主 义,目的是消除贫富分化,但是它并没有废 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没有消灭农民受剥削的 根源。
一.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 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 化开辟道路。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 发展。 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 农的政策。 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 地所有制。 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 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三.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 动,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 设最好的组织形式。 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 原因: 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核心内容: 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 发展水平。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级性,给社 结果: 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时间
1861
国家
俄国
政策
1861年改革时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 得解放并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高 价赎买 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影响
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 供了资金、劳动力
满足了人民对于西部土地的需要, 有利于美国的西部开发,也提高了 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1862 1868
1917 1933
• 对土地改革你有怎样的认识? 中国农民两千年来一直憧憬的“耕 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农民翻了 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我们 要热爱中国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 的社会主义祖国。

三农问题是什么

三农问题是什么

三农问题是什么?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三农工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统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三农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二、农业问题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如病虫害防治不力、使用劣质化肥等。

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也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农村土地流转难题由于传统观念和政策法规限制等原因,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这导致了很多土地闲置或者被低效利用,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和乡村经济发展。

3. 农业信息化不足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普及。

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限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问题1.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这不仅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民素质提升难度大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传统观念的限制等原因,很多地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相对较差。

这导致了很多农民缺乏现代化管理和经营理念,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管理要求。

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推行“三农”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仍然缓慢。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所致。

四、农民工问题1. 农民工权益保障不足由于职业特殊性和流动性大,很多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如劳动合同缺失、工资拖欠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也制约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2. 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偏低由于教育程度较低和职业培训机会有限等原因,很多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偏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管理要求。

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AB
12、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是因为①急于求成②对国情 认识不清③苏联撕毁合同④对社会主义建设 缺乏经验(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上反 映了 A.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 状况的愿望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成功经验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D.党 和政府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CD
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实行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农业生产合作 社的成立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 变化经历了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是:① 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④农业合作社(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BB
CB
3、下列运动中,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两 千多年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4、新中国成立初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 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C、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D、满足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5、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真正实现了“耕 者有其田”是在: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 1952年 ABD
归纳: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 历了四次变革: (1)、土地改革: 根本原因:封建地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 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实施地区:新解放区。 时间:1950年冬——1952年底。 开展:A、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 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决定 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B、1950年 冬,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对新解放区分批 进行土地改革。

“三农”问题含义

“三农”问题含义

1“三农”问题含义编辑“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大问题。

其独立地描述是指在广大乡村区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系统地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在历史形成的二元社会中,城市不断现代化,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城市居民不断殷实,而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

“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它不是中国所特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发达国家较好地解决了“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逐渐被媒体和官方引用。

实际上“三农”问题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农民数量多,解决起来规模大;二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三是中国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

2000年3月,中国民间“三农”问题研究者、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前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朱镕基总理,反映当地“三农”面临的问题,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新世纪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更加关注“三农”问题,首先在提法上对其有了全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其次是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在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三农”问题用“三个最需要”进行了总结(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任务和遵循原则,并指出“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

浅谈“三农”问题

浅谈“三农”问题

浅谈“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特指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三农”问题的现象及危害,提出其解决方案。

一、“三农”问题的含义和现象“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三农问题”特指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集中表现为“农民贫困、农村凋敝、农业萎缩”导致的社会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 其实质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是关系我国近14亿人口的国计民生大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1.农民利益严重受损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1.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产生人身依附关系, 忽视农民利益, 排斥农民分享城市改革成果.1.2“三无”农民处境艰难。

农民难以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基本公共产品。

目前, 我国失地农民逾2000万。

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群体中, 约有20 % 是失地农民, 成为“种田无地, 上班无岗, 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 生活处境艰难。

1.3“农民工”边缘化。

在城乡二元格局下, “农民工”与市民的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界限分明。

“农民工”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所从事的往往是脏、累、险、重粗活, 工作量大, 强度高, 劳动时间长, 环境艰苦, 流动性强, 安全条件差。

工资低, 拖欠现象严重; 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 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困难重重; 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缺乏社会保障, 易引发社会矛盾。

2.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效益低, 产业化程度低, 农产品短缺, 劳动资源严重浪费, 农民权利难以保障。

3.农村面貌落后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 经济贫困,卫生环境差, 社会治安乱, 文化教育条件差, 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渠道分散等问题突出。

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观, 城乡差距扩大, 对整个国民经济负面影响深重, 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不相适应。

二、“三农”问题的危害“三农”问题中国城市化的首要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三农“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1],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来源请求];2001 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3]。

内容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背景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1(2006年为3.28: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来源请求]。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

三农问题调查研究方法与操作指南

三农问题调查研究方法与操作指南

三农问题调查研究方法与操作指南第1章引言 (3)1.1 三农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论 (3)第2章文献综述 (4)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1.1 国内研究现状 (4)2.1.2 国外研究现状 (4)2.2 研究趋势与启示 (4)2.2.1 研究趋势 (4)2.2.2 研究启示 (5)第3章研究设计 (5)3.1 研究问题与假设 (5)3.1.1 研究问题 (5)3.1.2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框架与变量选择 (6)3.2.1 研究框架 (6)3.2.2 变量选择 (6)第4章数据收集 (6)4.1 数据来源与类型 (6)4.1.1 官方统计数据 (6)4.1.2 学术研究资料 (7)4.1.3 实地调查数据 (7)4.1.4 二手数据 (7)4.1.5 数据类型 (7)4.2 数据收集方法与工具 (7)4.2.1 问卷调查 (7)4.2.2 访谈 (7)4.2.3 观察法 (7)4.2.4 案例研究 (7)4.2.5 数据收集工具 (8)4.2.6 数据库与软件 (8)第5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8)5.1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8)5.1.1 数据清洗 (8)5.1.2 数据预处理 (8)5.2 数据分析技巧与方法 (8)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9)5.2.2 相关性分析 (9)5.2.3 假设检验 (9)5.2.4 回归分析 (9)5.2.5 主成分分析 (9)5.2.6 聚类分析 (9)5.2.7 时间序列分析 (9)第6章农业问题研究 (9)6.1 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9)6.1.1 农业生产基本概况 (9)6.1.2 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9)6.1.3 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 (10)6.2 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10)6.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10)6.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10)6.2.3 农业产业链完善与拓展 (10)6.2.4 农业产业政策支持 (10)6.2.5 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10)第7章农村问题研究 (10)7.1 农村社会发展状况 (10)7.1.1 农村经济状况分析 (10)7.1.2 农村社会基础设施 (10)7.1.3 农村人口与就业 (11)7.2 农村社区治理与创新 (11)7.2.1 农村社区治理现状 (11)7.2.2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11)7.2.3 农村社区治理能力提升 (11)7.2.4 农村社区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 (11)第8章农民问题研究 (11)8.1 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11)8.1.1 研究方法 (11)8.1.2 操作指南 (12)8.2 农民教育培训与就业 (12)8.2.1 研究方法 (12)8.2.2 操作指南 (12)第9章案例分析 (12)9.1 典型案例选择与描述 (12)9.1.1 案例一: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效率提升 (13)9.1.2 案例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13)9.1.3 案例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3)9.2 案例启示与政策建议 (14)9.2.1 案例启示 (14)9.2.2 政策建议 (14)第10章结论与建议 (14)10.1 研究总结 (14)10.2 政策建议与展望 (14)第1章引言1.1 三农问题的背景与意义“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三个问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2、农民分化 • 一是职业分化。农民内部的分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家 庭经营以后就开始了。首先是职业分化,农民已经不是单一的农民了,1989 年我国以职业为标准把农民划分为8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个 体工商户,农村知识分子,乡企管理者,私营企业主,农村管理者。这些年 农民分化更加迅速了。 • 二是财产和收入分化。农业户口里有些人已经相当富有,有的人已经是亿万 富翁,有的还很穷。过去在一个公社,一个生产大队里,大家一起生产,一 起生活,收入相差无几。现在在同一个乡,或一个村里,少数人很富,住上 了别墅式房子,但大多数人还贫穷,住着平房,相差悬殊。根据国家统计局 调查,2004年,农民年收入600元以下的2.25%;601--1000元的占6.07%; 1001--3000元的占51.37%;3001--5000元的占25.29%;5001元以上的占 15.02%。
• 6,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我国现在建立起来 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但这张网主要是覆盖城市居民的, 农村养老主要靠家庭养老。少数省份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7,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 8,住房的差距。城镇民拥有的住房有房产证,也有长期使用的地产 证。这个住房城镇居民可以出租、出卖、抵押、遗传。而农民不同 ,即使是祖传几代的老房,因为宅基地被宣布为集体所有,农民可 以居住,也可以出租,可以遗传,但不能出卖,也不能抵押,到银 行贷款作抵押物就不行。
• 4,教育方面的差距。自1960年代实行严 格限制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 以后,农民的子女就学被严格限制在本村、本乡、本 县受教育,农村青年不能报考城市里较好的初中和高中,实际也就限 制了他们到高校受教育的机会。自此,校中的农村学生的比重逐年减少 • 据统计: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学历状况相比较,城市居民的高中学历是农 民的3.5倍,中专为16.5倍,大专为55.5倍,大学本科为281.5倍,研究 生为323倍。 • 5,医疗差距。众所周知,城乡医疗差距本来就很大,因为城市居民可 以享受公费医疗,而农民则不享受公费医疗。国家仅有的医疗资源, 85%放到只占人口30%的城市,而占人口70%多的农村,只得到15%的 医疗资源。更为严重的是,当前城乡差别的恶果已经影响到下一代身上 。据2000年第三次全国营养普查:6岁儿童的身高,农村是110公分, 城市是113公分,16岁青年,农村是158公分,城市是164公分,相差6 公分。有关方面发现农村的医疗方面“缺医少药”的状况比文化革命时 期还严重。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编辑本段]内容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编辑本段]背景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1(2006年为3.28: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来源请求]。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

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

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

[编辑本段]三农问题的衍生影响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

“三农问题”研究

“三农问题”研究

“三农问题”研究一、什么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

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

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二、“三农”问题具体表现第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呈负增长。

第二、农民负担过重、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到了农民不堪忍受的地步,农民群众怨声载道;负担重到一个什么程度?一般是一亩田200元左右,有的甚至400元。

即农田收入的50--100%。

第三、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大综农产品的卖难普遍发生,由此而引起农业结构调整和品质更新等一系列问题;第四、由上述原因而引起的农村发展停滞、教育萎缩、治安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什么是三农问题

什么是三农问题

什么是三农问题—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什么是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

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

中国共产党于2019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农民:是指中国共产党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与城市居民形成对称的二元国民的弱势群体。

占我国总人口近70%。

非指自然意义上居住在农村,并从事种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植、养殖业的农业劳动者。

其划分的标准并非产业,而是以父母的户籍为唯一标准划分的群体。

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

与其它产业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其生产过程受自然资源制约,具有天然的弱质性。

二是产业链条中断,农业只指其中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环节则不属农业范畴。

它是二、三次产业的基础产业,居民生存的原产业,农民的主产业,20世纪末,其创造的GDP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下。

农村:是指人口集居的城市的城区以外的广大国土地域。

即人口集居远低于城镇的乡村,国土承载的公共产品价值量极低的地域。

问题:是指系统中不相匹配的环节或子系统。

即与其它环节和子系统在运动
第1 页。

“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

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

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

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木,百年树人。

什么是“三农”问题

什么是“三农”问题

什么是“三农”问题—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什么是“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

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

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镇集中。

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2、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

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

能否在2019年实现全面建设小
第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 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 颂永世不忘。
• 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
• 二○○六年一月一日
2019/9/16
9
前五个一号文件
•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 1983年: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 1984年: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 1985年: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 1986年: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的若干意见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
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9/9/16
11
对一号文件的评述
• 五个一号文件对当时的农村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1982年发表的第一个一号文件为“双包”制改革 定了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干部的积极性,深为老 农口的干部和广大农民所怀念
2019/9/16
17
农村问题
• 非农产业
– 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外出与回流 – 进一步发展的出路:再创辉煌?
• 可持续发展
– 环境问题
• 工业污染 • 农业污染
– 人居环境:村容整洁 – 政治上的可持续性
2019/9/16
18
农村问题
• 也有要素外流问题
– 资金 – 劳动力
• 谁来治理中国农村?
2019/9/16
19
农民问题(一)
• 生存权
– 土地的权利 – 其他生产资料的权利 – 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 同工不同酬 • 同伤不同赔
– ……
07年4月,北京大兴法院审
人 的
理了一起交通事故案,法官 以农村户口的受害人长期在

城市生活、居住为由,以城

镇居民的标准任定了赔偿数

额(北京青年报,07.5.5)
王巩固政权,养兵役,扩充疆土,兴建土木,享 乐人生等,所需的一切钱粮都来源于田赋。田赋 增减关联王朝兴衰。减轻田赋农民安居乐业而国 泰。田赋加重农民无法生存,被逼起义,使王朝 被推翻。 • 春秋以来,我们的先民,灾荒年饥寒交迫,而官 吏还要敲骨吸髓,多少人因赋重卖儿鬻女。诗人 白居易写过“典桑卖地纳官税,明年衣食将何 如”。顽强的先祖农民在苦难的旧社会里挣扎生 存。
2019/9/16
2019/9/16
7
• 一九四八年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农民闹革命,分 得土地,建立新中国,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 让农民人人有饭吃,有衣穿。一九七九年邓小 平搞改革开放,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亿万 农民富裕起来。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祖国山河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年年提高。 胡锦涛深化改革带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前途似锦。
2019/9/16
10
新世纪七个一号文件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
三农问题:问题是什么
2019/9/16
1
讨论的问题
• 三中全会和一号文件 • 农业问题 • 农村问题 • 农民问题 • 问题在哪里?
2019/9/16
2
推进农村改革的三个三中全会
• 1978年12月18-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快 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 1998年10月12-14日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 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中国农民调查报告 • 我向总理说实话 • 黄河岸边的中国
2019/9/16
14
三农问题及其表现
• 农业:粮食供给、竞争力 • 农村:非农产业、可持续发展
• 农民:权益:生存权和发展权
2019/9/16
15
农业问题
• 粮食供给
– 数量、质量 – 保护价:托市的数量和时机? – 大豆现象:2008进口3743.6万吨,较2007年3082.1万吨的进口
量大幅增加661.5万吨,增幅达到21.5%,连续第四年创下我国 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2009年进口4255万吨,食物油 816万吨
• 蛋白质:中国40%-42%;美国36%-38% • 出油率:中国16%;美国19%
Hale Waihona Puke 2019/9/1616农业问题
• 农业竞争力
–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 要素流出:劳动力、土地、资金
– 耕地18.26亿亩(播种面积23.5亿亩),人均1.39亩
• 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蔬菜2.7亿亩,油料2亿亩,棉花8000万亩, 糖料4000万亩
• 需要多少?约30亿亩,其中,国内23.5亿亩,国外5.5-6亿亩,其中, 大豆3.7亿亩,4500万吨,棉花5000万亩,150-200万吨,橡胶、 木材等1.5亿亩
2019/9/16
8
• 乾坤转天地变,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胡锦涛为 首的党中央经人大通过,向全国农民宣布从二○○六年 一月一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多年的田赋, 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这是史无前例的开端,这是 改革开放和“三个代表”的结晶!这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国家富强的验证!这是党中央和胡锦涛治国的伟大 举措!这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慈爱之心。 亿万农民要歌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好。亿万农民 要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 2008年10月9-12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9/9/16
3
2019/9/16
4
2019/9/16
5
2019/9/16
“河 北 农 民 王 三 妮 自 铸 “ 告 别 田 赋 鼎
6
“告别田赋鼎”铭文
告别田赋
• 田赋:旧指农民的田地税。 • 田赋始于春秋时代,封建社会形成田赋而生。帝
• 后7个一号文件奠定了城乡统筹的基础
2019/9/16
12
怎样理解七年来的一号文件?
• 要和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前几年日趋严重的三农 问题联系在一起
• 同新世纪以来中央的三农政策联系在一起 • 尤其是要和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联系在一

2019/9/16
13
究竟怎样评价三农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