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亚欧民族大迁徙和欧洲的法兰克国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壁画——农耕图
三、两大世界的互相交往和渗透
先进的农耕世界与落后的游牧世界 两大世界交流的方式:一是和平友好; 二是暴力冲突;
1、和平友好:主流交往方式。
南方农产品和手工产品输入 北方游牧民族,并带去农耕 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 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等。东西 方各帝国还在边界地区建立 治所或据点,这对北方游牧 民族的进化起着积极作用; 同样,游牧民族的牲畜,皮 革,毛类,乳肉制品以及战 马,战车,舞乐等也输入南 方农耕世界,对推动农耕世 界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起了积 极作用。
日耳曼人迁徙的基本进程
1、起点 ◎ 374年, 匈奴人渡过顿河, 进入哥特人地区, 降服东哥特人, 击败西哥特人。 2、西哥特人的迁徙 ◎ 西哥特人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区别于罗马帝国的官 方基督教。 迁徙开始于376年,黑海草原→色雷斯→罗马(410年) →高卢(419年建国于土鲁斯)→西班牙(507年迁都托 莱多)。
3、汪达尔人的迁徙 ◎ 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中欧→潘诺尼亚→高卢→西班牙→北非 431年建国于希波。 439年迁都迦太基。 455年攻陷罗马。 4、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的迁徙 ◎ 日德兰半岛→不列颠。 5、法兰克人的迁徙 ◎ 中欧→高卢。 6、东哥特人的迁徙 ◎ 潘诺尼亚→意大利。 7、终点568年 ◎ 伦巴德人的迁徙 潘诺尼亚→意大利北部。
汉匈大战
匈奴西迁的路线 漠北 乌孙 悦般
康居
粟特 东欧顿河
匈奴西迁后果
世界民族大迁徙浪潮自公 元1世纪开始,始于匈奴 被东汉帝国击败之后的不 断西迁,匈奴的西迁浪及 北方游牧和半游牧居族西 迁。随之引起了欧洲民族 的大迁徙浪湖,日尔曼人, 斯拉夫人大量涌入西罗马 和东罗马帝国,使欧洲历 史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尔 曼人和斯拉夫人在世界民 族大迁徙的浪潮中开始步 入了世界文明的舞台。
凯撒的《高卢战记》
A、有了种植业,但畜牧业仍占有 重要地位。正处于由畜牧业向农业, 由流动向定居过渡。(“他们中间 没有私有的、划开的土地,也不允 许停留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以上。 他们不大吃粮食,生活大部分都依 靠乳类和家畜,特别着重打猎”。 --恺撒 ) B、战时选出自己的军事首领指挥 作战,战争一旦结束,军事首领便 成为无权的一般人。日常事务由地 区和部落首领管理。
2、暴力冲突:
指两大世界的互相敌 对暴力劫掠,侵略和 征服等。农耕世界国 家常以上国和优秀民 族自居,鄙视游牧民 族,常以“蛮人”、 “蛮族”相称。中国 古代称北方民族为蛮、 夷、戎、狄即为此种 态度。农业大国在强 盛时常以武力掠取北 方土地,役使北方民 族,对其进行统治; 北方游牧民族,亦常 借机入侵南方,掳劫 人口,财物等,因而 相互战争不断。
日耳曼人迁徙的社会背景
◎日尔曼人则处于军事民主 制时期,非常热衷于对外掠 夺,同时由于人口增长与生 存空间的需要。 ,需要他 们去掠夺土地以满足人口增 加的需求。 ◎罗马奴隶制出现全面危机 ,国势衰弱,无力抵抗外族 入侵。 ◎ 匈奴人西迁的压力。 ◎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这 时气温偏低,出现自然灾害, 迫使游牧民族大迁徙。
两大世界交流的后果
两大世界之间闭塞状况 突破,人类文明地区不 断扩大。以非洲、美洲 与欧洲以及世界文明地 区的交往说明后果的表 现。
四、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比较
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文 化系统 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是 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方
畜牧业资源利用率高于 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经济形态决定着社会文 化心态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渊源塑造了 不同的民族性格
五、日耳曼人4-6世纪对罗马的进攻
欧洲民族大迁徙
1、欧洲民族大迁徙概念 2、欧洲民族大迁徙背景 3、欧洲民族大迁徙过程 4、欧洲民族大迁徙意义
1、欧洲民族大迁徙概念
是指公元375—568年间, 居住在罗马帝国边境线 以外的日耳曼人,乘罗 马帝国衰弱之机,在匈 奴人西进的压力下,对 帝国展开的大规模军事 进攻,最终灭亡了西罗 马帝国,并在帝国的废 墟上建立了一系列日耳 曼人的国家。日耳曼人 的这一入侵建国的历史, 史称“民族大迁徙”
4世纪后蛮族大迁徙
4世纪后半期,处于军事民主制度时期的日耳曼 人各个部落,形成几个大的部落联盟或部落集团, 自北海至黑海对罗马帝国展开全线进攻。哥特人 部落、法兰克人部落、苏维汇人部落和汪达尔人 部落、盎格鲁萨克逊人部落先后进入罗马境内, 建立蛮族国家,西罗马的版图几乎被新兴的蛮族 国家分割殆尽,只有意大利和高卢部分地区还掌 握在罗马帝国手中。
二、凯撒与塔西陀对日耳曼人的描述
1、恺撒的《高卢战记》与塔西陀的 《日耳曼尼亚志》所反映的日耳曼社会 ◎ 畜牧业(不热心农业,牛奶和肉类 构成主要的食物来源)→农业(定期轮 换耕地和耕种作物)。 ◎ 游牧(逐年迁徙的记载)→定居 (相对稳定的居住情况和耕作情况)。 ◎ 公有(“任何人不能单独保有土 地”)→经济的分化(耕地分配的不平 等)。 平等(民众大会、长老议事会、 军事首领之选举产生及有限权力 → 地位的差异(氏族贵族的特权化和军事 首领权力的扩大化)。
第一章 亚欧民族大迁徙和欧洲的法兰克国家
讲课人:黄志强
第一节 亚欧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人的建国
一、亚欧大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 二、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开端 三、亚洲民族的迁徙及后果 四、欧洲民族的迁徙及后果
一、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
农耕世界:从亚洲东端开始(日本、朝鲜), 经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东南亚、南亚, 到西亚(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 连接东南欧、东欧、中欧、西欧和隔海相望 的不列颠岛。这是一个偏南的弧形地带,这 一地带属大河流域,气候温和水雨充足,宜 于种植,便形成了农耕世界。 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几乎平行的偏北地区, 是水草丰盛的草原地带。这一地带东起西伯 利亚,蒙古草原,经中亚,里海,咸海和高 加索,直到欧洲里海北岸和喀尔巴纤山麓。 这一地带适合放牧牲畜,便形成了大体与农 耕世界南北平行的游牧世界。

4世纪前蛮族的缓慢渗透
3世纪后罗马帝国日渐衰落,边防松弛,抵抗不住日耳曼人的压 力,日耳曼人通过各种渠道渗入罗马帝国: A首先是罗马皇帝准许一部分住在边境外的日耳曼部落移居境内, 划分一块土地由他们耕种,想罗马国家缴纳赋税,同时让他们为 罗马帝国守护边境,罗马人把他们视为同盟者。 B用日耳曼人或其他蛮族人补充罗马的军队,罗马军队自马略军 事改革后,实行募兵制度,但由于农民丧失土地流入城市,兵源 得不到满足,因此帝国时期主要是招募希腊的山民和日耳曼人当 兵,4世纪后军队的日耳曼成分越来越多,甚至军队上层将领也 由日耳曼人担任。 C日耳曼人奴隶充斥罗马各地,
三、日耳曼人的社会状况
1、社会阶段 2、社会组织概况 3、亲兵制度 4、社会管理制度
四、日耳曼人与罗马人4世纪以前的初步交往
战争 前102年马赛利亚战役,日尔曼 人入侵高卢与马略之罗马军队的 反击。 公元9年条托堡战役,日尔曼人 在莱茵河流域重创罗马军队。 2世纪中叶,日尔曼人马可曼 部落和克瓦德部落与罗马军队交 战十余年,直至迫使罗马帝国允 许其进入罗马边境居住。 ◎ 贸易 罗马帝国与北欧波罗的海之 间的商业通道即琥珀之路,沟通 罗马人与日尔曼人的商品交流。 ◎ 移民
亚洲民族大迁徙的开端
东亚游牧民族的分布
匈奴:大漠南北,蒙古草原地区。 东胡:居匈奴之东,为蒙古语族。居大兴安岭乌桓山一支称 乌桓,居大兴安岭鲜卑山一支称鲜卑。 月氏、乌孙:居匈奴之西方,“敦煌,祁连间”。其中居酒 泉敦煌间者为乌孙人;居酒泉与张掖间者为月氏人,月氏南 方有羌人,乌孙北方有塞人。 丁令与坚昆:分布于贝加尔湖地区和阿尔泰山以北。丁灵先 归匈奴统治,后参与夹击匈奴;坚畏为突厥之一支,西汉初 受匈奴统治,后移居叶尼塞河。
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
A、由流动转为定居,开始专心经 营农业,但只种谷物,还没有菜 园和果园。耕地仍然公社共有, 但已经不是平均分配了。(塔西 陀写道:“土地是由公社共有的, 公社土地的多少,以耕者口数为 准;公社之内,再按贵贱分给各 人。” ) B、氏族制度开始解体,出现了财 产分化和阶级分化,出现了比较 温和的奴隶制形式,(据塔西佗 的描述:“他们每人都有自己一 所房屋和一个家庭。像我们对待 佃农一样,奴主只从奴隶那儿索 取一定数量的谷物、牛和衣服; 奴隶的属从关系仅此而已”。 ) C、形成军事民主制。
罗马抗击匈奴之战
匈奴人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 的帝国,但他们的帝国是短命 的。他们的帝国很快被瓦解后, 甚至整个民族也消失在欧洲的 历史和文化当中。匈奴人促成 了欧洲历史的发展,他们把丛 林里的日耳曼人推上了历史舞 台,并与后者一起摧毁了罗马 人的时代。帝国的历史消失后, 多元化的封建国家政治开始了, 一个几乎延续至今的欧洲国家 的主要划分格局形成了。
有关匈奴的著作
有关匈奴的著作
有关匈奴的著作
三、欧洲民族大迁徙及其后果
一、古日耳曼人的早期历史
公元前一千年,居住在波罗 的海西岸。以狩猎和畜牧业 为主,流动不居。不断向外 迁居扩张构成了其早期历史 的主要特点。 公元一、二世纪时,大部分 日耳曼人才在莱茵河以东, 维斯瓦河以西,北海和波罗 的海以南,多瑙河以北的广 大地区定居下来,成为罗马 帝国的北方邻居。
匈奴概况 匈奴是一个或两个古 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 游牧民族,他们在中 国以北建立国家。到 了后来内迁中原的匈 奴人在十六国时期成 立地方政权,如前赵、 北凉、胡夏等。最后, 匈奴人和中原民族融 合在一起。因此,現 代人通常把匈奴视为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 一。
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
匈奴的西迁
1、西迁:指北匈奴公元91年离开漠北,向西亚、欧洲方 进行持久而漫长的移徙过程。西迁时人口约20余万,有60 余万仍留居漠北。 2、起始时间:公元105—106年间,北匈奴遣使向东汉求 和亲,不成,从此不与汉通,乃西去。
军事民主制
所谓军事,就是随着财产分化, 各部落之间的掠夺日渐增多, 战争越来越成为经常的事,军 事组织和战争机构也日益健全 和强化,军事首领一职成为常 设,由民众大会选举产生,其 权力越来越大。所谓民主,就 是指在这时推行民主制度的贵 族议事会和人民大会等民主机 构仍然存在并发挥着一定的作 用。军事民主制是氏族部落制 向国家过渡的中间形态。
2、欧洲民族大迁徙背景
公元4到6世纪,一批又一批的日 耳曼人(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 等)向罗马帝国境内迁移,史称 民族大迁徙。 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的日耳曼人, 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强有 力的军事首长及其扈从,渴望向 外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人口 的增长与生存空间的需要。 罗马奴隶制帝国早已没落,奴隶、 隶农不断起义并把日耳曼人视为 救星。 原住我国北方的匈பைடு நூலகம்人,自从被 汉朝击败后分裂为二,一部分经 中亚辗转进抵黑海北岸,于公元 375年进攻住在那里的哥特人并 迫使其西迁,由此拉开了民族大 迁徙的序幕。
大迁徙的终结
568年,伦巴德人进入意大 利是民族大迁徙最后一幕, 此后日尔曼人和其它蛮族都 在已经占据的领土上定居下 来。民族大迁徙和蛮族建国, 从四世纪末开始至六世纪末 结束,经历200年,有十几 个蛮族部落集团冲入罗马帝 国,先后建立各自国家,这 些蛮族国家只有法兰克王国 和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存在较 长。
二、两大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分布
公元前农耕国家与对应游牧民族的分布如下表: 东亚 民族 北方:匈奴(胡人);东北:乌桓, 鲜 (东胡);西北:羌、 、乌孙 国家 汉代中国 中亚南亚 民族 康居,大宛,大月氏 国家 贵霜帝国(印度) 西亚 民族 马萨盖泰人、阿兰人 国家 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 欧洲 民族 斯基泰人,萨尔马特人,日尔曼人 国家 东罗马帝国
3、欧洲民族大迁徙过程
匈奴人 哥特人 汪达尔人 勃艮第人 盎格鲁、 撒克森和 裘特人 奥多亚克 和狄奥多 里克 法兰克人 伦巴德人
大迁徙的序幕
大迁徙的序幕是匈奴人的 西侵。四世纪,匈奴人越 过乌拉尔山,征服里海与 黑海之间的阿兰人,又联 合阿兰人进攻黑海北岸的 哥特人。376年,哥特人 被迫迁至色雷斯,从此引 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使日 尔曼人完成了一次社会飞 跃,进入了阶级社会(封 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