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概论
民族概论4
第四章民族问题及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习题一、单项选择1.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这说明发展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其中(B )是两个重要的平行发展过程。
A.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B.社会发展与民族发展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D.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2.民族的发展表现于诸多方面,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它既是支撑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C)A.社会政治发展B.社会文化发展C.社会经济发展D.军事发展3.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民族人口的增长C.民族文化的传播D.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A.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B.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C.以国家为依托表现的国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D.以国家与民族地区形式表现出的民族关系5.()是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D )A.民族分化B.民族同化C.民族歧视D.民族压迫6.下列有关民族与阶级关系的看法中正确的是(B)A.消灭民族压迫并不必然地要消灭剥削制度B.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范围内,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更广泛和更复杂C.民族压迫主要是由于民族差异性造成的而与阶级关系联系不大D.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比民族问题存在的时间要长7.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C)A.民族分化B.民族组合C.民族差异D.民族融合8.下列与民族特征有关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A.民族的特征与特点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民族特征会像社会阶级关系和生产方式更替那样急剧迅速地变化C.民族特征之间的差异问题可以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去解决D.民族的特征仅在阶级社会存在并发生重要作用,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再起作用9.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C)A.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B.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C.民族间的差异和发展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灭D.各民族间在经济生活中还未实现共同富裕10.()是最为直接和有力的社会组织、管理与调控系统,其运行直接影响各民族社会利益的多寡得失及至生存与发展。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汇总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汇总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其基本标志是()。
A. 共同的语言B. 共同的地域C. 共同的经济生活D. 共同的心理素质答案:D2. 民族平等原则是指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
A. 同等的权利和义务B. 不同的权利和义务C. 高等的权利和义务D. 低等的权利和义务答案:A3.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4. 民族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共同的语言B. 共同的地域C. 共同的宗教信仰D. 共同的心理素质答案:ABD5.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融合D. 民族互助答案:AB三、简答题6.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2)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在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水平;(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6)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四、论述题7. 论述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
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传统、文化传承、语言交流、宗教信仰、教育背景等。
民族认同感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民族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2)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可以促进民族成员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认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和强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防止文化同质化的趋势。
民族国家概论
民族国家概论民族国家概论第⼀讲概述⼀、综述⼀)研究对象国家Nation State;民族Nation (State-Nation)Ethnic group;民族国家Nation-State,Nation State National state⼆)主要问题1、现代民族国家是怎样形成的?2、现代民族国家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现代民族国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现代民族国家⾯临怎样的挑战⼆、基本概念⼀)国家1、马克思、恩格斯:统治阶级的⼯具;似乎成了完全独⽴的东西①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资产阶级⽇甚⼀⽇地消灭⽣产资料、财产和⼈⼝的分散状态。
它使⼈⼝密集起来,使⽣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的⼿⾥。
由此必然产⽣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
各⾃独⽴的、⼏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个拥有统⼀的政府、统⼀的法律、统⼀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的关税的统⼀的民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②这个⾏政权有庞⼤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有复杂⽽巧妙的国家机器,有50万⼈的官吏队伍和50万⼈的军队。
这个俨如密⽹⼀般缠住法国社会全⾝并阻塞其⼀切⽑孔的可怕的寄⽣机体,是在专制君主时代,在封建制度崩溃时期产⽣的,同时这个寄⽣机体⼜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切变⾰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不是把它摧毁。
那些相继争夺统治权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胜利者的主要战利品。
……但是在专制君主制时代,在第⼀次⾰命时期,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官僚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进⾏准备的⼿段。
在复辟时期,在路易—菲利浦统治时期,在议会制共和国时期,官僚虽⼒求达到个⼈专制,但它终究是统治阶级的⼯具。
只有在第⼆个波拿巴统治时期,国家才似乎成了完全独⽴的东西。
虽然如此,国家权⼒并不是悬在空中的。
波拿巴代表⼀个阶级,⽽且是代表法国社会中⼈数最多的⼀个阶级——⼩农。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族的定义是什么?A. 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B. 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群体C. 具有共同政治理念的群体D. 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群体答案:A2.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社会制度C. 经济基础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人类社会B. 个体行为C. 特定民族D. 特定文化答案:C4.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 法国大革命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工业革命D. 冷战答案:A5. 民族认同感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语言B. 宗教C. 历史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6.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A. 法律B. 文化交流C. 经济合作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民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维护国家统一B. 保障民族平等C. 促进民族团结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民族自决权是指什么?A.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C.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文化习俗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A9. 民族融合的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语言融合B. 文化融合C. 经济融合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0. 民族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什么?A. 尊重和保护B. 平等和公正C. 和谐和稳定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民族起源B. 民族发展C. 民族关系D. 民族政策答案:ABCD2. 民族问题的处理方式通常包括哪些?A. 法律手段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文化手段答案:ABCD3. 民族认同感的表现形式有哪些?A. 语言使用B. 宗教信仰C. 服饰习惯D. 节日庆典答案:ABCD4. 民族政策的实施需要哪些条件?A. 法律保障B. 政策支持C. 社会认可D. 经济基础答案:ABCD5. 民族融合的积极影响包括哪些?A. 促进文化交流B. 增强民族团结C. 推动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5 第5讲现代国际体系的基础 (5.7.1) 5.7民族国家概念辨析:国内层面和国际
5.7民族国家概念辨析:国内层面与国际层面下课有人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很好,一个问题是怎么理解中国,中国虽然是个帝国,在古代,但是有没有国家机构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不但有,而且早就有了,其实,这一点都不困难,你要细想一下,在中国有记载的历史里面,最长的一次分裂是什么时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500年的分裂,这500年的分裂的一个核心结果是什么呀?在公元21年的时候,就出现了现代国家的一个雏形,那个时候的国家的创建,基本上差不多就是一系列机构,全职的行政人员,特定的疆域,是不是很特定?对于秦帝国来讲,这可能就是,这可能不是那么清楚,但是对在这个大概的这个范围内,这个垄断暴力工具基本上是有,中国的问题是什么呀?中国的问题是,自从秦帝国以后,中国就统一多于分裂,西欧的这些民族国家是一点一点、一次战斗一次战斗的接着变得越来越坚强,而中国这个帝国是一点一点的、慢慢的软化下去了,就它一直保留着那个现代国家的雏形,但是,它对内部的统治力是非常弱的,逐渐的,变得非常弱了,原因在哪儿?没有东西刺激它,关于中国的发展,是很有意思,就说我这个课程,在讲课上没法太多的展开。
但是,我们可以在讨论课上,你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讨论。
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国历史上没有民族吗?我们现在不也是经常说文天祥啊、袁崇焕啊、岳飞啊,至少原来是这么说的,都是民族英雄,不是现在说,不是宋高宗颁给岳飞一块匾,上面写的民族英雄,你看你为我们民族去努力了,不是这样的,岳飞的思想是什么思想,是忠君的思想,他恢复的是什么样的土地,是宋氏王朝的江山,别开玩笑,各位,就是我们需要借用岳飞文天祥和袁崇焕来抗日的时候,这可以了,我们说,你看那个时候,我们也有英雄人物,但你不能说那个时代是那样的。
当然了,如果宋朝和金国、辽国、西夏,持续的发生这个战争,发生能够到1000年,我估计中国这个民族可能就那个时候也能成形,所以,就是这个民族是一个持续竞争、残酷竞争的这样的一个结果,那个时候就只要是有战争,就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呀?是分人,这肯定是,宋朝以外的国家把宋朝人叫做宋人,把其他以外国家叫做贼,就你可以分。
《民族学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作为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民族学概论是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知识选修课程。
该课程通过对民族学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解中国民族团结的基本视角,为其下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同时,学习民族学概论知识,也可以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看待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民族关系和正确处理身边遇见的民族问题,进一步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营造出一个健康的民族气氛,促进各民族的学生共同团结进步,为共同的家园中华民族建设而奋斗。
Ethnology provides a unique and enlightening way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our lives, and what factors affect the harmony of ethnic relations. Introduction to Ethnology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course offers a scientific study of ethnic relations. Topics include ethnic relations, national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religion and custom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ethnology,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e unity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and lay a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their further study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courses. We- 4 -also explore the topics of gender, age, race, ethnicity and class. As we move through the course, try to develop your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by relating the topics and theories you read about to your own life experiences.2.设计思路:本课程侧重于引导学生掌握民族学的基本构成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将理论较好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第二节2民族国家的崛起
③英国的兴起
力图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间寻求妥协的兼容并 蓄的宗教政策,使得英国人在面对外敌时能够放 弃教派分歧而一致对外,同时也使英国具有宗教 宽容精神和言论自由,后者促进了英国近代科学 的兴盛和民主制度的出现。
与此同时,一方面英国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 因素迅猛生长,另一方面它不断发展海外商业贸 易和殖民扩张。以上诸因素使得英国逐渐成长为 欧洲最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
宗教改革有助于培养民族意识或爱 国心,后者又使得普通民众产生关于一 个政治统一体和文化统一体的心理认同, 这便为民族国家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精 神基础。
4、民族国家的特点
国家的疆域稳定,国家成为大多数民 众普遍关心的共同政治单元,民众也获得 了较大的政治参与权。
5、民族国家的政体形式
17、18世纪的西欧民族国家的国家 权力大多采取专制君主制的政体形式, 故这一历史时期又被称作“专制主义时 代”。这里的“专制主义”并无贬义之 意,而是指政治上的集权。
到了17世纪中叶,荷兰取代了西班牙而与英、法形成 新的三足鼎立之势。18世纪以后,荷兰逐渐衰落,而美国 和德国则开始崛起,形成新的多元化格局。这种政治格局 与罗马帝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大国的兴衰
①西班牙的衰落
西班牙在17世纪衰败的首要原因是,树敌较多 (土耳其、法国、英国、德国境内的新教徒以及尼 德兰的叛乱者)带来的巨额军费开支导致经济上的 过度窘迫。
④荷兰的兴衰
荷兰因其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的发展而 成为欧洲的强权国家之一。与此同时,荷兰 的共和体制和宗教宽容气氛也促进了其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17世纪中叶以后,它取代日 益衰落的西班牙,和英国和法国一起形成了 新的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荷兰的政府行政效率低,并且领 土较小,使得其无法真正成为强权大国,最 终在与英、法等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民族概论知识点总结
民族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民族的定义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宗教、文化传统、历史记忆、地域习俗等共同特征的人群,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群集合体。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
民族的定义还有一些争议,例如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中,民族是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形态,在这种观点下,民族的定义是更为深刻的。
二、民族的分类民族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大民族和小民族;按照传统地域可分为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按照经济状况可分为发达民族和欠发达民族等。
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我国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
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等。
地理环境对民族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气候、地貌、资源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民族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
历史传统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这些因素对民族的认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承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艺术、风俗等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对民族的认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地区或国家内存在多种民族、宗教、语言、文化传统等现象。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之间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交流,各自的文化传统也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一个地区或国家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然而,多元文化也会引发民族关系、文化传承、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问题。
五、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交流、融合等方面。
民族关系的良好与否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范本模板】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注:完全按照老师的勾画重点顺序编排!!!)1、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及其文化。
2、“民族”一词最早的提出人物及时间:列宁于1912年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提出。
3、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标志:恩格斯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4、“进化论学派”的相关内容:(1)主要观点:文化发展按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发展演进。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英国的斯宾塞、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人类学》】、弗雷泽;美国的摩尔根【代表作:《易洛魁联盟》、《古代社会》】.5、“英国功能学派”的相关内容:(1)主要观点:民族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把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要在弄清楚各部分对整体所做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功能的一半法则。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还是具体,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代表作:《西太平洋的探险队》、《野蛮社会的犯罪与习俗》】、拉德克利夫—布朗【代表作:《安达曼岛人》、《社会人类学方法》】。
6、我国最早提出“民族学”一词的人物及时间:1926年蔡元培在《一般》杂志上发表《说民族学》。
7、我国民族学发展历程的几个重大事件:(1)1928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设立。
(2)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成立。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重生,1980年10月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在贵阳成立, 1984年改名为中国民族学会,1991年改名为中国民族学学会。
(4)1981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在厦门中山大学成立。
8、“种族”的相关内容:(1)概念: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2)类型:蒙古人、欧罗巴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3)特征:①蒙古人→黄皮肤、黑发、面部扁平、鼻梁不高、嘴唇厚度适中。
②欧罗巴人→柔软的波状头发或直发、发色不一、肤色较钱、体毛和胡须发达、鼻梁很高、嘴唇厚度较薄。
民族社会学概论(第二版)ppt 第七章:族际互动
二、民族分离主义
• 从冷战后的情况来看,民族分离主义有其产生 的复杂原因。
• 第一,冷战体制的结束诱发了民族分离主义的 勃兴。
• 第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民族分离主义 发展的重要原因。
• 第三,外部势力的介入是民族分离主义势力扩 张的现实因素。
• 第四,冷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是民 族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源。
三、移民的文化接触
• 族际迁移必然带来不 同文化的相互接触。 文化接触指不同民族 接触引起的原有文化 的变化和互相影响。
四、族际人口迁移的社会影响
• 族际人口迁移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位置的移动, 无论什么形式的族际人口迁移都会有意无意地产 生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应主要包括:
• 第一,族际人口迁移有助于人类身体素质的提高。 • 第二,族际人口迁移改变了人口的分布状况。 • 第三,族际人口迁移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
流和发展。 • 第四,族际人口迁移会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
口结构。
第四节 族际融合
• 一、共处合作 • 二、民族分离主义 • 三、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
一、共处合作
• 我们提倡世界多元化,文化多样性,提倡在充分 尊重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 础上,各民族间兼容而不歧视,交流而不排斥, 对话而不对抗,共处而不冲突;提倡在彼此尊重、 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挥各种文明的 积极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各国、 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进步。
• 一是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等级 式结构。
• 二是民族社会关系的政治关系结构。 • 三是民族社会关系的经济关系结构。 • 四是民族社会关系的文化关系结构。 • 五是民族社会关系的婚姻关系结构。
第三节 族际人口迁移与文化接触
中国民族概论笔记手写版
中国民族概论笔记手写版摘要:一、前言二、中国民族的定义与分类1.汉族2.少数民族三、中国民族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民族的融合2.近现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四、中国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优惠政策3.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五、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与传承1.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六、中国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1.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七、结论正文:【前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 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近90%,其他55 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本文将对中国民族的概念、分类、形成与发展、政策及实践、文化特点与传承、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概述。
【中国民族的定义与分类】中国民族是指在中国境内居住、繁衍、发展的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人们共同体。
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中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近90%,其他55 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的民族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古代民族的融合主要通过战争、贸易、文化交流等途径进行。
近现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则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中国民族政策及其实践】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与和谐发展。
具体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优惠政策等。
在实践过程中,各民族地区认真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努力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
【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与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多样性上。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字、艺术、风俗等。
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各民族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与其他民族相互交流、借鉴,共同丰富了中华文化。
【中国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目标。
大一中国民族概论知识点
大一中国民族概论知识点中国民族概论是讲解中国各民族的历史、特点、文化等内容的课程,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民族文化。
以下是大一中国民族概论课程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一、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6个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拥有独特的历史、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
了解少数民族的多样性和特点,可以增加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
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民族概论中的重要内容。
不同民族的形成有着各自的历史原因,比如地理环境、战争迁徙、文化交流等。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民族的兴起和衰落,对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不同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系统。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使用汉语和汉字,而其他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
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交流和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
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少数民族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如音乐、舞蹈、绘画、手工艺等。
通过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价值观。
五、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于其他地区。
民族地区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并且受制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和支持这些地区的发展。
六、民族的节日和习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和习俗,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比如,汉族的春节、藏族的藏历年等都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节日,通过学习这些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多民族的传统文化。
七、民族团结和多元一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融合,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概论,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共同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
中国民族概论第二讲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 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年 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 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 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 维吾尔、 了(包括历来公认的 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 包括历来公认的 蒙古、 布依、朝鲜、 哈尼、哈萨克、 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 傈僳、 拉祜、高山、 东乡、纳西、景颇、 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 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 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 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 个少数民族。 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 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 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至此,使我国民族大 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第四阶段: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在本 阶段,民族识别工作除继续为一小部分族体的认定进行调 查研究外,主要进行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和对某些族体 进行归并工作。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恢复、更改 民族成份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
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在 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 作引向深入。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 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 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 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 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53个少数民族中。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笔记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笔记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早期文明形成于XX时代,其后生生不已的发展与传承,从未中断,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
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本土性、多元性,展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
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许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少数民族。
有些少数民族后来消失了,有些少数民族则长期生息在中国的疆域之内。
今天中国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笔记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笔记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符合您要求的作文:在走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这门课的第一讲时,我就像踏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满心好奇与期待。
老师一开始并没有急着给我们灌输那些干巴巴的理论,而是先讲了一个小故事。
说是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不同民族的人家。
有汉族的张大爷,回族的马大姐,还有蒙古族的巴图大哥。
这几家平日里相处得那叫一个融洽。
张大爷家的果子熟了,总会给其他几家送去尝尝;马大姐做了拿手的油香,也不忘给邻居们分享;巴图大哥家里宰了羊,更是挨家挨户地送肉。
这个小小的山村,就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
然后老师就开始正经地给我们讲起了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我赶紧拿出笔,在本子上认真地记着。
老师说,中华民族共同体啊,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
从远古时代开始,咱们中华大地上的各个部落、族群就不断地交流融合。
就像一条条小溪,慢慢汇聚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
这期间,有战争,有迁徙,但更多的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比如说,汉族的农耕技术传播到了少数民族地区,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稳定;少数民族的畜牧养殖经验也被汉族所吸收,丰富了大家的餐桌。
说到这,老师举了个例子。
他说在唐朝的时候,那可是个开放包容的时代。
长安城里,能看到来自各个民族的人。
有穿着华丽丝绸的汉族商人,有骑着高头大马的突厥武士,还有能歌善舞的西域姑娘。
大家在一起做买卖、交流文化,其乐融融。
当时的文化也是相互影响,唐诗的豪迈奔放,就有着少数民族文化的那种洒脱和不羁。
我一边听,一边在想,这中华民族共同体还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它让我们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团结和凝聚。
老师接着又提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种种危机。
列强的侵略、国家的动荡,让我们这个大家庭遭受了巨大的磨难。
但是,正是在这个时候,各民族同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
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少数民族同胞都和汉族同胞并肩作战,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知识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知识点中华民族,这是一个伟大而独特的存在,就像一片繁茂的森林,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姿态和故事,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你想想,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虽然各有不同,但大家相互关爱、相互支持,这就是一种紧密的联系。
中华民族也是这样,56 个民族就像56朵花,各有各的美丽和芬芳,但都扎根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绽放。
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从古老的华夏文明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历经朝代的更替,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艰难险阻,各个民族始终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这就好比一条河流,不断有新的支流汇入,变得更加宽广和深沉。
在经济方面,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
有的民族擅长畜牧,有的民族精于农耕,有的民族善于手工艺制作。
这不就像一个大工厂里,不同的车间有着不同的专长,大家合作起来,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嘛!文化方面更是丰富多彩。
从语言文字到风俗习惯,从音乐舞蹈到艺术作品,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贡献。
比如蒙古族的长调、壮族的歌圩、藏族的唐卡,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它们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画卷。
政治上,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这就像一艘大船在海上航行,每个船员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才能让船驶向远方。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那可是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当国家面临困难时,各民族同胞总是挺身而出,共同应对。
还记得当年的抗日战争吗?无数中华儿女,不分民族,并肩作战,保卫家园。
如今,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差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就像在一个花园里,每种花都需要适宜的环境和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咱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多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不要因为一点小差异就产生隔阂,要知道,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认识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一个多么宏大又温暖的概念啊!就像一个超级大家庭,我们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家庭里独特而不可或缺的成员。
咱中国啊,地域那叫一个辽阔。
从北方冰天雪地的草原,到南方郁郁葱葱的雨林;从西部雄伟的高原雪山,到东部一望无际的大海之滨。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就像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各有各的美。
比如说蒙古族吧,那是马背上的民族。
他们住在蒙古包里,逐水草而居。
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射箭,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男人们像矫健的雄鹰,在赛场上一展身手;女人们穿着漂亮的蒙古袍,就像盛开的花朵。
这就是蒙古族独特的魅力。
再看傣族,泼水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是欢乐的人群。
大家互相泼水,寓意着洗去过去一年的烦恼,迎接新的美好生活。
这泼水节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这些民族文化,看似不同,实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我们汉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古老的诗词歌赋到精美的传统手工艺,这些文化瑰宝不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吗?我们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喝着同一条河流的水,呼吸着同样的空气长大的。
这就好比一棵大树,五十六个民族就是树上的枝枝叶叶,虽然各自生长的方向不同,但根源是相同的,都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这片肥沃的土壤。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帮助。
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汉族和西域各民族交流合作的典范。
汉族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运往西方,西域的香料、珠宝等传入中原。
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的人们相互了解,文化相互交融。
这就像不同的溪流汇聚成江河一样,大家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共享着国家发展的成果。
现代社会,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孩子,都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教育;不管在哪个民族聚居的地方,都能看到医院、公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现吗?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也都渐渐成为了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欢乐时刻。
中华民族学概论的试题库
中华民族学概论的试题库1.民族的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2.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的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的'问题的途径、( 方法)的科学。
3.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4.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5.民族发展 ( 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二、单项选择题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C 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研究民族的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CE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 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
每日一知识-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是什么
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是什么?
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基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习俗利益产生,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必要条件,他是伴随这个民族产生的,是人都有,够不够系统罢了,发展够不够完善,国家意识是基于民族意识产生,民族的国家,民族通过一定制度法律化所形成的的。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是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民族意识包括2个层面:
1、自我认同。
即认识到自己是某个特定族群的成员。
2、对自己所属族群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的认同。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民族意识比较成熟,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意识相对不够成熟。
这是因为,不少发展中国家原来是经济文化落后的殖民地,甚至还未形成民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国家概论第一讲概述一、综述一)研究对象国家Nation State;民族Nation (State-Nation)Ethnic group;民族国家Nation-State,Nation State National state二)主要问题1、现代民族国家是怎样形成的?2、现代民族国家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现代民族国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现代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挑战二、基本概念一)国家1、马克思、恩格斯:统治阶级的工具;似乎成了完全独立的东西①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
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
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
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②这个行政权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有复杂而巧妙的国家机器,有50万人的官吏队伍和50万人的军队。
这个俨如密网一般缠住法国社会全身并阻塞其一切毛孔的可怕的寄生机体,是在专制君主时代,在封建制度崩溃时期产生的,同时这个寄生机体又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摧毁。
那些相继争夺统治权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胜利者的主要战利品。
……但是在专制君主制时代,在第一次革命时期,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官僚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进行准备的手段。
在复辟时期,在路易—菲利浦统治时期,在议会制共和国时期,官僚虽力求达到个人专制,但它终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只有在第二个波拿巴统治时期,国家才似乎成了完全独立的东西。
虽然如此,国家权力并不是悬在空中的。
波拿巴代表一个阶级,而且是代表法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一个阶级——小农。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2、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政权3、韦伯:对暴力使用权的合法垄断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它在一定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
政治的运作,要依靠以暴力为后盾的权力这种十分特殊的手段,既如此,对于政治的道德要求,就真那么寻常不足道吗?难道我们没有看见,布尔什维克和斯巴达克分子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结果,同任何军事独裁者毫无二致,正是因为他们使用了这样的政治手段吗?(韦伯:《以政治为业》)二)民族1、主观派: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一个民族是一个灵魂,一种精神原则——[法]勒南当一个共同体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构成一个民族,或他们的行为如同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族时,该民族就诞生了。
——[英]赛顿—沃森2、客观派: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苏]斯大林3、卡尔·多伊奇:①文化民族历史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如中国的汉族、少数民族;②政治民族拥有国家的群体,或已经产生准政府功能,有能力制订、支持、推行共同愿望的群体(中华民族)三)民族国家1、定义所谓民族国家,就是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的、由本国的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
要素是国家的统一性和国民文化的同质性。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在由国境线划分的一定疆域内形成的、拥有主权的国家,在其中居住的人们(nation=民族)共有民族的一体意识(national identity=民族认同) ——木畑洋一2、共同特征1)宁骚:《民族与国家》:独立的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主权人民化;国民文化的同质性;统一民族市场2)西川长夫:国民主权(对内)和国家主权(对外);以国家整合为目的的各种机构(包括议会、政府、军队、警察等统治工具,家庭、学校、媒体、宗教等思想工具)和以国民整合为目的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存在于世界性的民族国家体系中3、民族国家的历史1)近代民族国家①近代民族国家的雏形——中央集权制的主权国家有领土、主权 16、17世纪欧洲的绝对主义国家;30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主权国家特点无国界、认同国境线(border, boundary)尚不明确,只有边疆的概念(frontier);缺乏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②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动因——从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民族认同的产生A政治合法性:君主——民族《第三等级是什么?》“国家是什么?是生活在一部普通法之下并由同一个立法机构代表的人们的联合体。
”凡属于国家的一切,第三等级都包罗无遗;而一切并非第三等级的东西,便不能看作是属于国家的。
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
贵族等级享有民事的和公共的特权,所以在我们中间同样是异己的。
战争:军费、兵源(18世纪欧洲的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B动因工业化:交通、信息、识字率、出版③近代民族国家的扩展与深化A先发:英国、法国民族认同不是彻底的——1860年代法国37000多个市镇村中,有近8400个村的日常用语不是法语——民族语言的标准化B后发:德国、意大利、日本自上而下的民族主义更明显排外的民族主义色彩更强烈C拉丁美洲国家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拥有了领土、主权,但民族认同尚未形成2)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国家①大部分民族国家成为帝国主义国家②以明确的国境线划分整个世界A领土国家的框架被强加于殖民地a殖民地划界的任意性b殖民地内部的多样性c分而治之的策略B为独立后民族认同的形成留下了隐患③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民族认同的强化A民族认同面临危机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扩大殖民地、发动殖民地战争B民族主义呈现强烈的排外性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憎恨别的国家、民族爱国主义:内在的变革——外在的扩张C国内及针对殖民地的种族歧视国内社会底层对殖民地的歧视反犹主义(Anti-Semitism)与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3)世界大战与民族国家体系的扩大①一战:全球范围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A旧帝国的瓦解与帝国主义国家不同、俄国除外B民族自决的原则列宁、威尔逊C国境线的任意性与复杂性中东(伊科边界)、中东欧(科索沃)②一战后出现的对民族国家的质疑A和平主义、国际关系学(international)B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C共产国际(苏联的国家利益)③二战:法西斯主义vs.反法西斯主义总动员:极端民族主义vs.民主主义(人民战争)抵抗运动的民族性与跨国性4)冷战与反殖民主义①民族解放运动、民族国家建设②问题A继承了殖民地时代的国境线——非洲形成民族认同的困难国内族群矛盾、经济争端——内战、国际冲突B新的国境线导致民族分裂和冲突——北爱、印巴、巴以C未兑现的民族国家——库尔德4、民族国家的未来民族国家受到的挑战(Glocalization):A全球化(地区主义):欧盟——特殊的还是普遍的?B地方化:苏格兰、威尔士多重认同的共存民族国家的作用反恐民族国家的终结?——后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前民族国家第二讲民族国家与现代性一、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内涵一)作为政治体系的民族国家(政治整合)政治现代化的结果/动因主权、领土、政府、人民人民主权与专家治国(technocracy)二)作为观念的民族国家(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政治合法性的理论二、现代化理论中的民族国家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1967)一)现代化的定义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导致源远流长的改革过程所呈现的动态形式。
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的动态特征以及它对人类事物影响的普遍性。
反映着人类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
二)现代性的特征1、理智科学革命、知识增长2、政治决策强化——政治现代化1)公共领域决策的强化①国家行政机构日益集中化国家权力扩展到地方、私人领域(家庭、乡村、地主、教会——国家;教育、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到1/2,古代不到5%(中国2006:3.9万亿/20.9万亿)2 高度组织化的由官僚科层维护的法治法律体系代替个人专断3 国家与每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大众参与的各种形式4 依赖公民的承认和参与民族主义2)私人领域的决策强化①集中化和科层化②现代性的特征是为了公众利益(它由政治领袖来解释)对生产财产实行公共管理。
公有制:经济统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法人财产):国家通过法律制约依赖于传统文化,而不是依赖于现代性的程度。
3、经济投资、贸易、机械化生产4、社会城市化(家庭、分工、教育、性别、通讯、医疗、分配)社会动员转向国家领域(国家认同和国家控制的强化)5、心理适应能力、创造精神、主动热情三、现代化与民族国家建设创造一个民族国家是压倒其他一切问题的核心问题;无论如何,民族主义都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实现目的——现代化——的手段,然而民族主义往往淹没了现代化并使其转移了主要进程。
例:自由主义(独立前)——保守主义(独立后);启蒙——救亡四、工业化与民族的形成一)工业化理论(盖尔纳):18世纪以来世界上所有社会都被卷入的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现代化:工业化及其伴随物工业社会需要一支流动的、能阅读、计算和进行语言交流的劳动大军,必须在由国家提供的、大众化和强制的公共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
2)工业社会的文化特征①高层次文化不是精英文化,而是一种识文断字和标准化的“公园”文化由专家培训,由外部(国家)提供教育民族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一种必要的文化形式,即高层次文化;没有积极或直接的力量,不单独构成原因②理论特点:物质主义和决定论特定的社会经济形式需要特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全球化——民族国家的终结?五、民族国家的观念民族国家指基本上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的那种国家形态。
中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与欧洲、特别是西欧迥异。
所以“民族国家”是一个欧洲概念。
民族国家通常是一种政治概念,意思是“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变为“国家”的政治形态。
“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神权帝国观念让位于近代国家观念。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一)关于民族国家的学说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目标:实现祖国意大利的统一;阿拉贡的国王费尔迪南如何实现西班牙的统一;强有力的君主——强有力的国家2、布丹——《论国家》(《共和六书》)核心概念——主权:单一的;永恒的;绝对的;不受任何人类制定的法律限制;听从于自然法3、霍布斯《利维坦》号称“国民的整体”或“国家”(拉丁语为civitas)的这个庞然大物“利维坦”是用艺术造成的,它只是一个“人造的人”;虽然它远比自然人身高力大,却是以保护自然为其目的,在“利维坦”中,“主权”是使整体得到生命和活动的“人造的灵魂”;官员和其他司法、行政人员是人造的“关节”;用以紧密联结最高主权职位并推动每一关节和成员执行其任务的“赏”和“神经”,这同自然人身上的情况一样;一切个别成员的“资产”和“财富”是“实力”;人民的安全是它的“事业”;向它提供必要知识的顾问们是它的“记忆”;“公平”和“法律”是人造的“理智”和“意志”;“和睦”是它的“健康”;“动乱”是它的疾病,而“内战”是它的“死亡”。